-
X老师:为什么我对所谓的网红高考志愿导师持保留意见?
最后更新: 2024-07-04 14:00:14大学高中化?
今年稍早前,清华大学教授甘阳针对当代大学生做了一些调研,公开发表了若干文章,提出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大学高中化”。很多媒体也指出,学生进入大学后,主要目标是刷绩点、保研、考编、找工作……学生家长则延续基础教育阶段的方式,建立家长群等等。
这些行为似乎与填报志愿的逻辑一样,将大学作为某种职业化前的训练工具,但在现实中看起来也不能全盘否定。比如刷绩点,也不能说是绝对功利性,这个过程中学生自己的学术水平得到了提升。
此外,大学里面对学生也是有综合测评的,比如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都是教育要求之一。至于学生如何更好地安排自己的事情,从学校管理层面来说,没法提出具体要求,只能做一些引导和鼓励。
家长群的出现则是为了适应一些新情况和新需求,主要原因是现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突出,学校为便于管理,一旦发现状况,需及时跟家长联系,也要在学生和家长之间做些沟通。
资料图来自网络
所以我个人认为“大学高中化”的说法有些标签化或简单化了,还是要更多地看到不同时代学生的变化、心态的转变和时代背景的变迁。作为一名教育者,我总感觉我们的学生很累。除了“卷”、社会节奏快,教育制度本身存在一定问题,学习难度越来越大,升学压力越来越重,再加上复杂的考试制度,不明朗的就业前景,多管齐下,心理健康问题的趋势是逐步幼龄化。
前些年,教育部大力推动学生减负,并大力整治教培机构,这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市场、打击课外补习乱象、减轻学生负担,但并没有触及本质。教培机构是根据教育体制衍生出来的产物,哪里有弱点、哪里有获利机会,它就会在那个地方生长出来。
教育部门希望高等师范院校能培养出优秀的教师和人才,但学校能做的是培养未来教师和人才的基本功,这就好比是毛坯,他们走上社会以后,还要再经过历练打磨,过去很优秀的学生可能变得平庸,但很平庸的学生也可能变得很优秀。
如今不只是学生,老师群体中也有心理健康隐忧。像大学辅导员,有些人自己也才毕业没几年,看到这种形势都有些不知所措。可能跟大众想象略有不同的是,一名普通老师在家、校、社会这个闭环中,有时候是夹在中间的弱势者。
新高考的一些状况,根子可以追溯到初中
新高考改革之下,除了学生直接受到的影响之外,高校也在经受改革冲击。
改革之初,各校为了获取更多的生源,一般报考要求中会提一些比较简单的选考科目。我们上过学都知道选考科目最难的是物理、化学,于是当时出现了一个情况,理化科目报考人数大幅下降,像江苏省是两门科目都出现困难。教育部对此非常重视,紧急出台对策。
其实除了大家比较关注的难易程度外,最根本的环节是出在初中教育。比如,在有些地方初中是合科教育,即物理、化学、生物综合在一门科学课,结果可能是化学老师或生物老师来教物理,这样教出来的学生肯定物理基础相对薄弱,因为老师本身也是专业不对口。这就影响学生在高中阶段的选考科目,很多人会放弃物理。文科也是如此,初中社会课囊括政史地三门,可能是历史老师和政治老师来教地理,地理在初高中阶段属于文科,到了大学属于理科,所以地理选科也不好。
所以选科问题可以追溯到初中,但这个问题短期内没办法改,一是这么多年延续下来的东西不敢随便动,二是一旦要改,就是牵一发动全身。
近些年,由于国内外局势的变化,对科技、理工等层面的人才需求非常大,国家在政策层面十分强调科学教育的重要性,所以理工科招生数量在增加,反过来也是压缩了艺术类、人文社科类的招生。
目前全国的招生选考科目组合中,约有50%的专业必须选物理和化学,70%的专业必须选物理等。
这几年各地针对高考科目方案也在不断调整,适应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比如3+1+2,语数外三门必修课,物理和历史是选考必须二选一,然后再加两门任选课。
当然,初中的另一个老大难问题是普职分流,这其实就是在供给端定一个比例,然后在需求侧也就是学生层面开始卷,学生负担不减反增,制造了一部分焦虑。现在社会上有不少声音呼吁取消中考、普及高中,取消在初升高阶段过早分流,是有道理的;而且更进一步,从国家民族的长远发展来说,每个人都应该接受大学教育。
更何况事实上,我们国家的高中普及率不算太高,一般用“中等教育”一词概括,这里面包括了初中、高中、职高。
目前国家在这些方面已有所改革,一部分普通高职院校可以专升本,但没有解决的是本科层次的职业大学。
实则应该是有多少普通本科高校,就应该有多少职业本科高校,因为初中阶段有约50%分流了,但这几年在迅速扩容的情况下全国只有51所本科层次的职业大学。从分流学生的需求侧来说,本科职业大学数量远远不够。普通高校专升本路径相对通畅,但职业教育这条线上则是少数的本科,绝大多数的专科。(注:截至2024年6月20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3117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868所,含本科学校1308所、高职(专科)学校1560所;成人高等学校249所。该统计不包含港澳台地区。)
这些问题说到底都需要国家大量的资源投入。从经济学角度来说,在教育领域的投资,见效非常慢,但我们一定要坚信投资回报率一定是最高的。
整体而言,新高考的改革方向是正确的,对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视,打通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契合高校的人才培养需求。
但我们也要明白,想要解决大众和社会的焦虑,不能只靠新高考改革,这不是高考单方面能承受之重,这是整个社会系统各要素共同运作、相互作用后产生的结果,其中包括前文提到的社会评价标准体系过于单一的原因。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同时也是培养下一代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工作者,面对当下中国的教育问题,自然是感慨万千。教育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学生是核心,它不只是学校和家庭的事,也是一个国家、社会和民族未来的承托;教育的发展,需要从中央到地方各层级的资源投入,也需要全社会、各领域的支持与包容。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教授魏新河”,被抓了
2024-07-04 13:39 依法治国 -
新任吉林省委书记调研珲春中俄朝三国交界处,远眺图们江出海口
2024-07-04 10:59 -
施小琳任四川省副省长、代理省长
2024-07-04 09:47 高层人事 -
河南平顶山鼓励退伍军人到中小学任教:可以先上岗后取证
2024-07-04 08:16 中西教育 -
-
习近平会见普京:不断涵养中俄关系的独特价值
2024-07-04 06:46 观察者头条 -
邻里纠纷引发4人死亡刑案,警方通报
2024-07-03 21:54 -
二季度38城平均招聘月薪10313元,人工智能行业位居薪酬榜首
2024-07-03 21:48 -
-
网传华润银行涉嫌违约反让应届生赔1万?多方回应
2024-07-03 20:16 金融观察 -
2名初中生22天内先后离世,西宁通报:班级停课,所有密接居家监测
2024-07-03 19:56 医学 -
福建海警查扣台湾渔船,国台办:系正常执法
2024-07-03 19:49 -
习近平同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举行会谈
2024-07-03 18:14 中国外交 -
湖南岳阳防汛失联干部确认遇难
2024-07-03 18:00 极端天气 -
受贿556万余元,贵州独山县委原书记犹永凯一审被判10年半
2024-07-03 16:15 廉政风暴 -
唐山:今年全市已处分2116人,其中县处级干部90人
2024-07-03 15:59 廉政风暴 -
“形势万分严峻!”江西一地召唤游子,得到积极响应
2024-07-03 15:16 极端天气 -
福建海警查扣一艘台湾省籍渔船:涉嫌非法捕捞
2024-07-03 14:58 台湾 -
女律师庭审现场遭法警“暴力执法”?当地回应
2024-07-03 11:38 依法治国 -
端午档远低于市场预期,这些片子能让暑期档热起来吗?
2024-07-03 10:42 中国电影
相关推荐 -
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评论 2“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评论 89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评论 125“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评论 209“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评论 130最新闻 Hot
-
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
又一顶尖化学家,从日本回中国
-
法国高中发生持刀袭击事件致1死3伤,嫌疑人为15岁学生
-
纽森宣布:加州已超日本,成为全球第4大经济体
-
中国田协通报:涉事10人禁赛3年
-
97岁航空发动机泰斗温俊峰逝世,曾参与研制歼7、歼8系列发动机
-
“每天睁眼就焦虑,得做心理建设才敢点开手机”
-
马哈蒂尔:特郎普的高关税撑不了3个月
-
“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
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
“美官员私下承认:误判了!特朗普原以为中国会最早…”
-
“特朗普这伙人,别砸了‘美国’这块‘金字招牌’”
-
白宫激辩解除“北溪-2”制裁?他俩火速回应
-
“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
“收到中方警告”,韩国业界:后果很严重
-
中企直说了:不会妥协,现在是美国人没的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