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年收入倍增将成为中国消费繁荣的根基
中国要实现消费繁荣,必须实现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修复性增长,并做好长期可持续增长的制度性安排。国家除应多渠道为低收入群体增收外;还应提升国有企业应交利润收取比例,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也作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用途之一;并推进要素自由流动,消除要素超额稀缺性报酬。[全文]
-
“精绝七日:新疆尼雅遗址数字大展”正式开幕
暨ALIGHT ROOM·拉法耶文化艺术中心焕新启航。[全文]
-
13.2万瓶“特供酒”被统一销毁!
-
投资超20亿、日均游客不足20人,为何它们成了“全国古镇连锁”?
-
消费券如何才能真正“劝”消费?
消费市场乘数效应的真正源泉,不是消费券的“劝”,而是全社会“芝麻开花节节高”所形成良性循环的“圈”。也正是这样的良性循环,才能让消费券面向更广阔的场景、撬动起更多的社会资源、带动起更大的消费市场。[全文]
-
16岁少年剪头烫发被索要4000元?市监局立案调查
-
“来电显示费”还在偷偷收?要求退钱被拒绝?中国移动回应
-
举报南京“鬼秤”被摔手机,当事人最新回应
-
出版社跟京东掐了10多年,中国的书太便宜了吗?
到底是书价虚高,电商折扣维护了消费者权益;还是电商的低价游戏推高了书价,零和博弈没有赢家?[全文]
-
你有多久没去过商场了?年内全国超20家老牌百货宣布关门
-
同款同质不同价,女性消费者被收割“粉红税”?
-
“都是你们逼的”魔性广告被指侮辱女性,黄奕曾“站台”
-
铁皮石斛刺客?二两多被要价2100元,三亚通报
-
“95后”夫妻摆摊日入9000元,网友质疑让查税!当事人回应
-
海底捞回应“孕妇可以插队”,合理吗?
-
工信部:着力稳住汽车、消费电子等大宗消费
-
话梅何以成“刺客”?1600元一斤,一颗起码20元
-
6块糖466元,“明码标价”就合理吗?
-
被点名后,爱奇艺回应:没限制投屏,只限制了清晰度
-
演员批电视乱收费现象:打开全要收费,太恶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