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淅:在高风险高回报的中国市场,日本企业如何继续布局?
最后更新: 2022-06-28 08:18:01日本电产创始人永守重信认为市场进入价格竞争阶段后,企业更应该积极参与,这样才能抓住更大的机会。虽然不清楚他是否研究过中国电商领域,但是,他对于低价竞争带来更大市场机会的看法,和拼多多崛起的原理如出一辙。
基于以上分析,日本电产预测2025财年将成为驱动电机市场需求激增的“分水岭”,并将该年度的销售计划定为360万台,产能计划定为700万台,实现创收4万亿日元,至于长期目标,是到2030年创收提升至10万亿日元。
日本调查公司富士経済预测EV用驱动电机系统“E-Axel”2035年时市场规模是2019年的54・3倍,将达到1250万台。
为了实现成长为年销售额10万亿日元公司的目标,日本电产2020年初公布了计划,他们从2021年起开始投资全球三大工厂,分别是大连工厂、波兰工厂和墨西哥工厂,以推动电动车动力系统的研发和生产,欲以三足鼎立之势首先锁定三个主要的电动汽车市场:中国、欧洲和美国。
从执行情况来看,实际上,中国大连工厂的投资计划是加了码,工厂的建设面积由20万平米增加到40万平米,投资规模从500亿日元增加到1000亿日元。此外,大连将建成千人的中国研发中心,人员规模与日本国内持平,使中国专注于纯电动车驱动马达研究的科研人员达到650人。
2019年的该公司财报显示,从汽车电机的销售看,欧洲和北美各占70%,而中国市场才30%,相比欧洲和北美增量空间还相当大。
(日本电产为电动车提供的车载驱动电机)
同样是在浙江平湖,在2022年1月,日本电产机床项目也宣布落地,计划2023年3月投入运营,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达15亿元,投资规模为500亿日元。该项目旨在增加机床产量,用于生产EV专用的齿轮。他们计划,新工厂设立和运营后,截至2026年3月机床业务总销售额达2500亿日元。
(日本媒体的报道显示,日本电产的驱动电机E-Alex已经销售给了广汽、广汽丰田、广汽本田、吉利、ASF、PSA等大客户)
然而,疫情带来的变数,令人关注日本电产的扩张计划是否能够继续。
对于今年上半年的疫情反扑和上海封控的影响,6月2日,上海日本商工俱乐部的企业调查显示,129家企业中,有88%表示2022年度将减收,有30%的企业预计将减收20%。对于未来计划,有9%左右将“将会减少投资”,5%左右“将会推迟投资”,另有39%处于观望中表示“尚不清楚”,只有1%表示“将增加投资”。
物流造成的问题尤其普遍。例如,上海港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港,但疫情和封控,导致今年3月到5月港口的进出口业务被按下了暂停键。即便如日本电产,由于供应链的问题,影响了小型精密马达的销售表现。虽然他们按计划执行了大规模的对华投资,5月份时,同时在日本国内成立了半导体调配中心,以应对今后的风险。
据中智上海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日本企业俱乐部“智樱会”的冯串红部长介绍,5月中旬,上海在封闭作业期间,已有46%的在沪日企会员已经复工、已经申请复工或正准备提交复工申请;从6月1日起,上海解除封闭并大规模投入复工后,在沪日企积极促复产,制造业一线员工在严格做好防疫措施的前提下上岗,服务业等非制造业实行轮岗制出勤,截至6月20日,基本实现了全员到岗生产。
虽然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仍然要面对棘手的问题。比如,由于疫情来得太突然,日企也陷入了现金流周转困难的局面。另外,跨省的隔离政策也是难题,如何兼顾全区域业务的平衡发展和跨地域的技术支持,是个很大的挑战。
再者,居家远程办公和出勤的混合工作模式之下,企业的硬系统(网络设备和数据文本的远程安全性等)和软系统(人力资本管理系统,包括就业规则等)如何升级的问题也必须要解决。
2022年集中体现了应对意外变化的重要性。对于日资企业,中国作为“大考场”的挑战,原本主要来自于如何在迅速变化中敏捷地抓住商机,以实现跃迁,没想到疫情和封控成为了更大的考验。怎样顺利过关,回到正常的运转轨道,需要他们付出不同寻常的耐心和精力。
进入6月后,上海市副市长宗明与在沪外国商会及外资企业展开了一系列对话,表明要帮助日本企业继续布局中国市场。这说明,外企投资对于中国经济建设的意义没有变。上海6万多家外企贡献了该市1/4以上的GDP、1/3以上的税收、约2/3的进出口规模和工业总产值、1/5的就业人数。
政策扶持产生的效果和市场的反弹,立刻得到了日本方面的关注。日本贸易振兴机构6月20日在官网上,通过“经济短信”栏目,介绍了5月23日国务院宣布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600亿元的政策;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也分析,5月的全国范围生产恢复明显,其中吉林省长春市和上海市实施的汽车供应链复工复产措施产生了积极作用。
市场方面,虽然5月份乘用车和商用车都出现了下降,分别同比下降了1.4%和50.5%,但新能源汽车依旧逆势增长,该月销售同比增加了2.1倍,达到了44万7千台,1至5月累计首次突破了200万台,已占汽车市场整体的24%。
上海和长三角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重镇,也是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这里有汽车的零部件供应、组装、研发和物流的枢纽。日资企业不断加大对中国的投资建厂,是看中了中国庞大的市场和完整的产业链,而支撑日企信心的,是中国经济的韧性和市场复苏带来的希望。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刘惠 
-
复星面临6000亿债务困局?穆迪和标普各执一词
2022-06-27 19:28 中国房市 -
第四大通信运营商登场!中国广电5G今日正式放号
2022-06-27 07:14 5G -
“赋能者”华为签约阿维塔
2022-06-25 17:03 新能源汽车 -
兴齐眼药闪崩16.76%背后:互联网医院面临“杀逻辑”?
2022-06-24 23:13 观网财经-健康 -
百亿富豪密春雷“消失”半年后,旗下医药公司退市
2022-06-24 17:49 观网财经-健康 -
地产寒冬中,诗尼曼家居闯关创业板能成吗?
2022-06-23 22:17 中国房市 -
守护司货双端“钱袋子”,科技反诈是如何做到的
2022-06-23 10:14 -
7万字“陈情书”催地产商复工,郑州670名硕博业主:不要烂尾楼
2022-06-22 23:07 观网财经-房产 -
郑州土拍:龙湖、保利溢价出手,半数由国企兜底
2022-06-22 20:37 中国房市 -
民营眼科登陆A股,研发零投入的普瑞眼科凭什么?
2022-06-22 19:29 观网财经-健康 -
一年涌入25723家公司,露营装备618销售额增长超2倍
2022-06-22 19:28 中国房市 -
集采碰壁,跨界折戟,这家消化药龙头怎么了?
2022-06-22 19:27 观网财经-健康 -
上海打新潮再起,改善需求激增
2022-06-21 21:12 中国房市 -
“并购战”蔓延至央企国企,物管行业洗牌加剧
2022-06-21 18:05 中国房市 -
一季度华为笔记本电脑零售销量环比增长47%
2022-06-21 17:01 大公司 -
君实生物仍未实现盈利,新募资近40亿继续搞研发
2022-06-20 20:07 观网财经-健康 -
梦洁股份:净利亏损股价下跌,年报问询函牵出五年前带抽屉协议的定增
2022-06-20 17:07 中国房市 -
员工总部讨薪背后,我爱我家在“大撤退”
2022-06-17 21:51 中国房市 -
传郑州发房票取代安置房,双赢还是与民争利?
2022-06-17 19:24 中国房市 -
力品药业IPO:红杉、片仔癀等资本加持,实控人为美国籍
2022-06-17 19:24 观网财经-健康
相关推荐 -
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评论 71“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评论 201“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评论 129特朗普又“眨眼”:中方来谈吧,签个“特殊协议” 评论 534最新闻 Hot
-
马哈蒂尔:特郎普的高关税撑不了3个月
-
“特朗普错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
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
“美官员私下承认:误判了!特朗普原以为中国会最早…”
-
“特朗普这伙人,别砸了‘美国’这块‘金字招牌’”
-
白宫激辩解除“北溪-2”制裁?他俩火速回应
-
“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
“收到中方警告”,韩国业界:后果很严重
-
中企直说了:不会妥协,现在是美国人没的选
-
“这就是中美的不同之处”
-
“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
美财长不痛快:IMF和世界银行,与中国走太近
-
“前220名持币大户可与总统共进晚餐”,特朗普币飙升60%
-
六大重磅团体罕见联名抗议,“特朗普考虑豁免中国汽车零件”
-
“脏话满天飞”,马斯克与贝森特被曝激烈争吵
-
在中美之间二选一?韩国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