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天下讲坛|田雷:假如林肯还活着,会如何看待美国的文化内战(下)
关键字: 林肯林肯纪念堂涂鸦美国南北战争美国分裂德克萨斯州独立那么,美国现在所遭遇的大麻烦就是,某些社会群体显然失去了(或者从来没有形成过)对建国宪法的信仰。他们不再认为这个宪法是他们自己的宪法,他们开始追问这个宪法的根源,一旦去伪存真地追根溯源,那么就不难发现,这部宪法不过是两百多年前已经死去的白人有产者男性制定的一个文件而已,是一部有奴隶主参与起草并且最终也保护奴隶制的宪法。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要遵守这部宪法,我们为什么要把自己的政治认同建立在对这部宪法的信仰上?
这一幅图大家也都很熟悉,我相信也是我们今天命题的一个启发。林肯纪念堂无端受到侵扰,这在美国政治生活中当然是件不得了的事情。根据我前述的那一套美国宪法史叙事,林肯是再造共和的国之子,前两年就有一本英文传记用“Founders’ son”来形容林肯。林肯终身生活在早期宪法史的历史进程内,而在他逝去后,增修进入美国宪法的第十三、十四和十五三项修正案,也终结了早期宪法史。林肯在宪法史上的地位,原本是盖棺论定的,但现在显然也遭受到了挑战。
这就是原本行之有效的立宪政治在遭遇文化内战之后发生的故事。原本,整个宪法信仰的系统都建立在这一套关于“我们人民”的历史叙事上。而对于这种历史叙事,万万不要以社会科学的方式追问“我们是谁”,任何一个历史悠久的政治共同体大都经不起这种追问。我时常认为,现代社会要承认多元性这个基本前提,人和人之间是不同的:男人和女人,同性恋和异性恋,黑人和白人,非法移民和公民。人和人之间是不同的,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前提。但一个政治共同体,还要在这个基础上,要确保政治秩序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生生不息地延续下去。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将林肯的时代和当下作一个对比。林肯的难题为何?当两条宪法路线的斗争逐渐定性为南方和北方之间的地域分裂后,南方就是在用脚投票,说我不玩了,我要退出宪法构成的共同体,分裂出来另组新共同体。而美国现在的多元社会已经裂变为一种杂多、混乱的文化政治局面,某些边缘团体即便丧失了对宪法的认同,用脚投票的空间已经不复存在了,我也不认为美国真的会分裂。新闻有时会讲得克萨斯州要搞退出,那大概也只是一种姿态。因为盖棺论定,林肯通过内战中的血与火确立了美国政治最根本的规矩:在美国的立宪政治框架中,任何地方政治单位都没有单方面退出的权利,虽然没有写入宪法,却是不成文宪法中最基石性的规范。
现今美国的文化内战提出了不一样的挑战。林肯当年,美国地分南北,但都是白人文化的一部分,但是考察美国近年的人口构成,正如亨廷顿在《我们是谁?》这本书中所担忧的是整个美国的拉美化或墨西哥化。我是做宪法研究的,研究宪法不能仅仅停留在如何尊重既有的多元性上,放任身份自治。美国宪法发展过去半个世纪有一个非常关键的概念right of privacy。关于私人生活的某些议题,比如堕胎、同性婚姻、安乐死,在宪法上如何解决都要回到right of privacy这个概念和学说。
所谓right of privacy,说的是一个人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有权表达自己的存在方式,有权处分自己的身体。这种私人自治的权利听起来美妙,但推到逻辑上的极端也会导致我们不愿见到的情况,尤其是对社会伦理关系的破坏。比如,在同性婚姻案中,罗伯茨首席大法官就在反对意见书中写道,你们多数意见用来主张同性有权结婚的依据,同样可以用来证明一妻多夫或者一夫多妻制,因为归根到底都是人有完全的权利去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宪法学说应当更关注众人如何生活在一起的问题,以及如何建构起一个可持续的、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政治秩序的问题。
最后我简单说一下三个方面的个人反思。
第一,美国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观察一个民族是如何以宪法作为自己的根本构成和延续方式的。怎么理解美国,在过去40年,对中国知识界来说一直是个大问题,将来也许不会像过去那么重要,但仍然是争论之所在,因为究竟如何理解美国很多时候跟我们怎么理解自己是息息相关的。曾经一度,我们对美国有一种顶礼膜拜的态度,把美国作为一个榜样来学习。不过最近我也能感受到,更年轻的一代看美国,则显得矫枉过正。其实,我们没必要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无端的膜拜不行,无缘由的恨也不至于。
研究美国宪法,有一点必须承认,就是美利坚政治民族从创生到现在是成功的,而这个成功中间有个宪法故事,更特别的是,除了美国,我们恐怕再难找到一个大国,可以观察到一批人是如何起草一部宪法的,如何通过起草宪法来创设政治框架,又如何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调试、改造以至延续至今。我们可以以一个人类学者的立场,像托克维尔一样去观察美国法律和政治从诞生到现在,再到未来最终衰落的过程。
第二,我们应当保持一个旁观者的视角,不要太入戏,不要让美国成为中国当下政治意见分歧的源头。必须承认,我们有时候还不是特别理解美国,举个例子,我觉得特别能够反应出我们在理解美国时的偏差。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判决刚出来的时候,好多朋友都在朋友圈撒花庆祝,将最高法院的这个判决理解为人类争取自由、平等道路上的一次里程碑。但是过了半年,在斯卡利亚大法官去世时,朋友圈又全是蜡烛。这个显然就不对了,我们知道斯卡利亚在同性婚姻案中是持反对意见的,这样说,任何一个为同性婚姻判决欢呼的人,在斯卡利亚去世的时候,不必要欢呼,但至少心里应该暗自庆幸,因为老天收走了同性婚姻的一个很重要的阻力。
第三,放宽历史的视角,不要比西方记者跑的还快,不能听风就是雨,要有自己的独立判断。现在的信息传播技术快的可怕,我刚研究美国宪法那会,很多最基本的材料都很难找,现在反过来了,材料极其丰富,看都看不完。斯卡利亚去世的三、五个小时内,我们在美国法学院留学的学生,就可以写出来比较深入的介绍斯卡利亚生平和法理的公号推文,但我觉得越是这样越要反思一个问题,我们研究美国宪法、美国政治,我们自己的研究议程在哪?不需要在美国文化内战中选边站,不要比美国一些法律博客跑得还快,要形成自己的判断。
我就讲到这里,谢谢各位!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马密坤
-
没有中国制造的家可能吗?美媒画了张图… 评论 103对话孙俪:诠释不完美中年人,生活不给你矫情的时间 评论 42德防长劝乌克兰:别听特朗普的,这是投降 评论 210超越DeepSeek,中国开源“集团军”重塑全球AI生态 评论 131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评论 78最新闻 Hot
-
“美国的发言格格不入,基本被忽视了”
-
贝森特也来拆特朗普台
-
“我们是主权国家,不是美国的一个州!”
-
白宫官员称:下一个100天,特朗普还有更多“险招”
-
没有中国制造的家可能吗?美媒画了张图…
-
美部长丢包案告破:被人用脚勾走的…
-
特朗普前首席经济顾问:我们最离不开的正是中国的产品
-
对话孙俪:诠释不完美中年人,生活不给你矫情的时间
-
“没有中国烟花,美国明年怎么庆祝建国250周年”
-
特朗普:泽连斯基准备好了“割地”
-
美海军提议:日本可协助美军建造军民两用船
-
江西省国资委原副主任李键再次被查,曾因多次给苏荣送钱被通报
-
幸福航空突然停飞“五一”前全部航班,财务人员透露“没钱飞了”
-
“订单量暴跌,美国进口商巴望着和中国达成协议”
-
德防长劝乌克兰:别听特朗普的,这是投降
-
驱逐4岁患癌儿童,“边境沙皇”辩护:没啊,只是驱逐了他们妈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