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谭骁天:刚刚升空的实践十号,比你想象的亲民
关键字: 实践十号航空中国航天民用研究嫦娥四号返回式卫星一提起航天,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估计都会是载人飞船、空间站、登陆月球和火星考察这些听起来就狂拽炫酷吊炸天的高科技项目。可在我国,这些项目都严格处于国家航天机关和解放军相关部门的掌控之下,又由于有保密条例约束,它们中可以对公众透明的地方其实非常有限。诚然,我国的航天事业在过去的二十年间飞速发展,但由于各种各样的限制,航天领域不仅对普通人仍然过于遥远,即便是民用领域的科研工作者,也很难享受到航天技术发展所带来的便利。但令人欣喜的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形势正在逐渐起变化。
4月6日凌晨1时38分,一枚长征二号丁火箭托举着实践十号返回式卫星,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十几分钟后,该卫星成功进入预定轨道,这也是我国自2006年以来首次发射返回式卫星。
实践十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实践十号卫星示意图
在数码照相技术没有在我国普及之前,返回式卫星曾经被广泛用于军事侦察等领域。自1975年至2005年,共有22发“尖兵”返回式卫星被发射升空(其中两枚没有正常返回)。而随着可远程发回数据的遥感及侦察卫星的不断发展,在轨时间短、存储信息量较小、分辨率相对较低的返回式卫星,逐渐失去了本来的用武之地。2005年FSW-3-5任务结束后,我国就再也没有发射任何一枚返回式侦察卫星。而为了“尖兵”任务生产的最后一颗返回式卫星,也进行了简单改造,改作了“实践八号”返回式育种卫星,这也让实践八号成为了我国首颗应用于民用领域的返回式卫星。
实践八号发射时的画面
我国传统的返回式卫星
近年以来,我国各科学研究领域飞速发展,不仅是与载人航天相关的领域,包括化工、材料、生物医学等民用领域的科研机构也出现了进行空间实验和微重力实验的需求。可由于地面微重力塔与微重力飞行均难以完美复原太空中的重力和辐射环境,神舟飞船的条件与发射次数又远远无法满足科学研究的需要,发射一颗专门进行民用科研任务的卫星也就提上了日程,这也就是刚刚发射升空的我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实践十号”。返回式卫星这个久经考验的老将就成了执行此次任务的不二选择。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小婷
-
“和中美抢占份额”,欧洲“光谱”首战失败 评论 61格陵兰岛回怼特朗普:美国不会得到,我们不属于任何人 评论 186深度揭秘:美国全方位介入俄乌冲突,欧洲人听了都吃惊 评论 129“中国行动计划”重启?FBI突袭知名华裔教授住宅 评论 320“这个禁令,欧洲企业也得听” 评论 104最新闻 Hot
-
“和中美抢占份额”,欧洲“光谱”首战失败
-
格陵兰岛回怼特朗普:美国不会得到,我们不属于任何人
-
丘成桐:中国已准备好培养自己的顶尖数学家
-
“俄美已开始讨论稀土合作”,但…
-
美部长:还能塞得下特朗普的脸
-
“普京主义在美国获胜了”
-
美防长又来:美国需要日本以“遏制”中国
-
出钱换首访?“特朗普拟5月中旬出访沙特”
-
深度揭秘:美国全方位介入俄乌冲突,欧洲人听了都吃惊
-
“拉群门”后,“万斯等人建议将他扫地出门”
-
特朗普:普京的话让我很生气
-
“中国行动计划”重启?FBI突袭知名华裔教授住宅
-
“我不在乎涨价,这样他们就会买美国车了”
-
“这个禁令,欧洲企业也得听”
-
“牢记二战日军士兵勇敢精神”?美防长又被喷了
-
上个任期自己签的协议,特朗普可能也不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