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涤:人口问题困扰全世界,中国除了松绑生育还需更与时俱进
关键字: 生育政策松绑生育政策二胎普遍二胎人口问题二孩普遍二孩全面二孩对冲老龄化,推迟退休年龄势在必行
上文已有提到,拜社会保障制度和医疗健保技术的进步之赐,人类的健康状况大有改善,更长更健康的退休生涯已然成为全球常见的现象。直到一、两代人之前,退休还是一个闻所未闻的字眼,活到老做到老是大多数人的宿命,除了极少数上层人士之外。从下表摘引的寿命期望岁数和中位年龄的数据,我们可以清楚看出。
过去的20年间(1990-95到2010-15),中国人口的平均寿命增加了6岁,日本人口的平均寿命增加了3.9岁,美国的则增加了3.3岁;今后的15年即一代不到的时间里,中国人口的平均寿命将再延长3.2岁,日本的将再延长2.2岁,而美国的则会再延长2.2年。展望再下一代的20年(从2030到2050),中国人口的平均寿命将再延长6年,日本人和美国人将分别再延长4年和4.4年。
始料不及的社会迅速老龄化,对全世界的经济成长,及再生产的“善后”健保养老体制安排,带来了艰巨的挑战。在所有发达经济体(OECD国家)里,美国社会在年龄老化的压力是最轻的,因为不断有年轻的移民注入它的“生命池”。即便如此,美国许多人对健保养老基金计划已深感担忧,入不敷出在迅速增加,可预期的亏空甚至破产(2027年左右),理由是充分的。一个简单的数字,美国在保障基金计划创设之初的1946年,一个关键的参数是人们进入退休后,被赡养的时间平均只有6至7年。目前已被翻番,延长到了15至16年,而且还在节节突破。
节节突破的情状从上表的数据不难一目了然。以社会人口年龄结构的一个核心数据-中位年龄——即把全社会人口按年龄长幼排成队,位居中央的那个人的年龄来看,中国的老龄化情势最为糟糕。比较中国、印度、美国、日本这四个人口和经济大国的状况。中国人的中位年龄从1980-2015年增加了16.3岁,到2030年更将再增加6.2岁;同期印度分别增加4.4岁和4.6岁,美国分别增加8岁和2岁,而日本分别增加13.9岁和5岁。从竞赛长跑的角度,我们这方面比美国和印度差得很远,甚至不及日本。日本人已经是“老无可老”,至少是“老前先富”,抵御老龄化的压力,比我们要轻许多。
人口的结构及演变,如同一个“生命池”,各种年龄的人都住其中,进水锐减,出水迟缓,老龄化是必然的结果。以人口学者常用一个图形来表示,纵轴是0岁到100+岁,每五岁年龄段的人数占一行,每行又中分为男女,可持续存活的人口型态显示成金字塔的摸样。坡度相对陡峭、男女对称者为最佳。前三十年我国的人口结构,就像一个纺锤形,工作年龄人口充沛,老人小孩受抚养人口相对较少,支撑着我们的经济高速增长。过去五年经过拐点之后,中国人口的图形正在演变成为“倒金字塔”,步入与日本人口相似的状态。这是政策制定者始料未及的,正在渐渐逼近全社会的梦魇。
生命池的形态可以把我们面临的两个困境表示出来:从纺锤形走向倒金字塔形,而且右半边(女性)比左半边(男性)要瘦弱。克服这两个困境,我们只能靠自己。
美国老龄化的迟缓,得益于它对移民的强大吸引力。日本在技术上有相似的吸引力,可是在观念上它拒斥移民。而中国,在技术上和观念上都不具备移民的吸引力。通过移民来缓冲我们的老龄化和阴阳失衡的设想,因而是极不实际的。譬如,香港在依靠菲佣来解决家庭服务,但内地单是一线城市,就是把整个吕宋国吸空了都不足以解决保姆务工的困难。南韩可以有十分之一的“剩男”靠进口新娘来组织家庭,中国的“剩男”若有十分之一要这样做的话,越南也好柬埔寨也好都还不够,非得进口全印度的“剩女”不足以济事,而印度根本就没有“剩女”存在,有的只是千百万的“剩男”。
我们已论述,“单孩”限制的松绑开辟了重新平衡性别结构的前景。除此而外,逐步推迟劳动力的退休年龄,则是改善社会抚养比的一个对策。这个举措刚在开始讨论,就遭到骂声一片。笔者在此提出不免遭人反感,似乎是甘冒不韪。笔者的理由,是这个举措是势在必行的。
我们已给出过数据,我国的抚养比,即工作年龄的人数与被抚养人数(小于15岁+长于65岁)之比在迅速滑落,比许多国家更快,远远超过印度,甚至比美国都要快得多。而实际的情况更要严峻:一方面城镇居民里极少有十五、六岁的青少年就开始工作的,而更主要的,是退休年龄一般也远远早于65岁。据目前的统计,中国女性的平均退休年龄在55岁以下,男性则低于60岁。相形之下,欧美国家的退休年龄多在62到67岁之间。也就是说,中国的有生工作年龄人口的劳动参与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多年来的社会进步,这一代人的健康状况比起前辈,少说也改善了有8至10岁。
因此说,就目前的提案,每三年推迟退休年龄一岁,到2030年之际,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将平均工作到65岁的措施,可望对冲我们的抚养比快速滑落的困境,是一个可行的良策,理当及早启动。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陈佳静
-
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评论 18“英伟达很急:别再卡了,中国自研芯片已突围” 评论 61“痛苦!关税战被中方拿捏,美国只能二选一” 评论 78“中国人很团结,就连亲美人士都认为必须对抗美国” 评论 201撑不住了?特朗普暗示降低对华关税 评论 369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