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石:淮海战役纵横谈——纪念淮海战役70周年(二)
关键字: 淮海战役粟裕邓小平刘伯承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杜聿明蒋介石10月31日晨时,在确悉统帅部和陈邓最终确定中野主力将“直出徐蚌线”后,粟裕即电军委及陈、邓,提出:“此次战役规模很大,请陈军长、邓政委统一指挥”[36]。同日亥时,陈邓也电告军委及华野饶粟谭,提出了“与华野同时开始进入战斗”的三个作战方案,表示将力争实现“我以一部协同三广两纵,箝击邱敌一部,其余全部歼灭孙兵团一部或大部”的第二方案,而“第一、第三两方案虽都纯是大消耗仗,但我们当动员部队用一切努力,不顾伤亡,达成箝制邱孙两敌之任务”[37]。
陈邓还主动提出:“因华野作战计划中未派队攻击徐蚌段,我们拟以豫皖苏部队担任”[38]。
11月1日17时30分,军委复电陈邓,决定“整个战役统一受陈邓指挥”,并同意由陈邓临机决定所提出的三个备选方案[39]。次日午时,陈邓复电军委,报告当面敌情并提出根据新的敌情拟定的三个备选新方案,并表示;“本作战我们当负责指挥,惟因通讯工具太弱,故请军委对粟谭方面多直接指挥”,“华野三纵与我们电台还未弄通,请粟谭转令该纵注意勾[沟]通”[40]。
至此,中野、华野两大野战军的统一指挥关系得以确立。
如今有很多文字都在称道粟总在淮海战役发起前建议“由陈邓统一指挥”的“高风亮节”,这当然是有理由也值得称道的——粟总的确是一位具有“高风亮节”人格的百战名将。但笔者以为,在作军事学术探讨时似乎不必过份渲染这一点,过份渲染就有“矫情”之嫌。因为无论于情于理,还是于指挥关系、指挥效率和指挥威望而言,两大野战军联合作战,身为中原局领导人的陈毅、邓小平都是当然的指挥者(本来还应有刘伯承,但刘当时正率中野一部在豫西牵制敌华中集团黄维、张淦两兵团,是否会进入徐蚌战场尚取决于敌华中集团援徐兵力之动向),这也是统帅部乃至粟总本人早在年初就已达成的共识。粟总提出“陈邓统一指挥”固然含有“高风亮节”的成份,但更主要的还是两军联合作战大局的客观需要。
除非陈邓此前选择的是“出淮南案”——那样两军就不会存在“统一指挥”问题!
而同一时段里,国民党军方面也预感到大战在即,也在操持着“统一指挥”问题。
杜聿明那个“进攻山东计划”流产后,国民党军统帅部也发现了中野主力的攻郑企图,10月23日——也就是毛泽东提出中野主力“直出徐蚌线”加入徐蚌战场与华野联合作战的同一天,为了集中华中、徐州两大集团的兵力联合作战,时任国民党政府“国防部长”的何应钦将军向蒋介石建议:徐州“剿总”放弃陇海线上除徐州外的各大城市,集中兵力于徐州外围,华中“剿总”第十二兵团4个军进出于周家口附近,依情况策应徐州“剿总”或华中“剿总”,由白崇禧统一指挥华中、徐州两大集团的作战[41]。
淮海战役之后,蒋介石宣布下野,挥泪告别南京(电影《大决战·淮海战役》截图)
据时任国民党军作战厅长的郭汝瑰将军回忆,当他带着何应钦的建议和相应的方案准备飞赴北平向蒋介石报告时,顾祝同唯恐触犯了这位最高统帅的小心眼儿,还再三嘱咐郭汝瑰:“要报告总统,白健生统一指挥是暂时的,会战结束后,华中‘剿总’和徐州‘剿总’仍分区负责。”
孰料蒋介石这回非常“大度”也非常痛快:“不要暂时指挥,就叫他统一指挥下去好了。”同时还命令华中“剿总”副总司令兼第14兵团司令官宋希濂将军出任徐州“剿总”副总司令,给白长官当副手。
当日下午,郭带着蒋的指示飞返南京,向何应钦、顾祝同覆命。次日,何应钦即以蒋介石的名义下达指示(史称“蒋介石酉敬防挥电”),其主要内容为:放弃郑州、开封,实行保持徐州,加强徐、蚌间防御的部署,徐州方面“取攻势防御,逐次消耗共军并巩固徐州附近地区而确保之”;而华中方面的黄维兵团并指挥第2、第15军,索中原野战军主力进剿,“如刘伯承主力越过平汉路东进,即先机推进周家口附近,适时联系邱清泉兵团夹击而歼灭之”,必要时可以放弃南阳。
命令还规定,郑州守军撤回黄河以北,准备“打游击”,孙元良兵团第41、第47两军向宿县、蒙城各城附近转移,尔后控制蚌埠机动,其第99军车运蚌埠;第4绥靖区刘汝明部应以主力守备商邱;邱清泉兵团应机动控制于砀山附近,依情况协同黄维兵团夹击进出于黄泛区之刘伯承部;第3绥靖区冯治安部应以主力控制于运河以西地区台儿、枣庄支线,担任守备;黄百韬兵团、李弥兵团分别控制于阿湖、新安镇、八义集各地附近,“切击南窜之共军,应援东海方面之战斗”。加强徐州、蚌埠、淮阴之工事,“务期坚固守备,以形成机动兵团之核心”。[42]
由此可以看出,国民党军方面对共军策划了近月余的“歼黄作战”,仍然毫无察觉。
何应钦还同时还电告白宗禧,告以由他统一指挥华中、徐州两“剿总”部队的决定。
这事儿往好里说哩,是“党国危难’,用人之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委座用得着“小诸葛”的脑子也用得着白长官的兵马了(华中“剿总”的张淦兵团是桂军嫡系,白长官不点头,蒋介石也调不动);但要往坏里说哩,那就是“乱世功名值狗毬”,这不好干的难事儿破事儿得有人来替“委座”担戴。
跟“委座”一样喜欢揽权喜欢领兵的白长官乍一闻听“委座”的重托,很高兴也很上劲儿。
10月30日,白崇禧飞赴南京,与何应钦、顾祝同等会商“统一指挥”事宜。会商当天,白长官不但表示同意指挥徐州集团,而且主动提出,不仅华中集团的黄维兵团可以转用于阜阳、太和、上蔡地区,就是桂军嫡系张淦兵团也可转用于这个方向。
然而一夜之后,白崇禧却突然翻脸。不但拒绝出任统一指挥之职,而且坚决不肯将桂军嫡系张淦兵团调往徐蚌方向。原来那“一夜”是非同寻常的一夜,李宗仁、刘斐、覃戈鸣等同侪幕僚都先后对跟白长官痛切剖析这个“乱世功名”的利害得失:徐州集团兵马在陇海路上摆了个首尾不能相救的一字长蛇阵,态势非常不利,随时都可能被华东共军“腰斩”,而徐州“剿总”如邱清泉等一干“天子门生”们,那就是一群骄兵悍将,紧要关头健公你是不是招呼得动,那还真是不好说!真要出了问题健生兄你可就得负失败之责,那时候委座想怎么着整治你就怎么整治你!徐州那个“十字架”那差不多就是座坟墓的标记,委座面前现在就是摆着一个陷坑儿,他这是要我们桂系的兵马去替他填这个陷坑儿他好从我们身上蹚过去……
“小诸葛”被说动了,决定还是留在武汉“静观风向”。[43]
这个日子,跟“华东共军”的粟总向军委建议“陈邓统一指挥”,是同一天。
白崇禧拒绝上任,“天子门生”宋希濂也拆了“校长”的台,而且拆得比白长官还要早:10月26日,就连白长官都还沉浸在“重掌重兵”的受宠若惊欢天喜地之中,他却以“到鄂西后情况渐明,正在作种种规划和积极部署以及自己对徐州方面情形不熟悉”为由,“请委座收回成命,另择贤能”。
其实宋将军真正的理由与白长官非常相似:徐州前途很不乐观,邱清泉骄横跋扈,“向来目中无人”,孙元良虚伪狡诈,“把个人利害看得超乎一切”,两位都是不好相与的主儿……
白、宋都拆了蒋介石的台,刘峙又不堪重任,转来转去,蒋介石又想到了杜聿明。
蒋介石与杜聿明(电影《大决战·淮海战役》截图)
东北失陷,杜长官其实已经闲了起来。但就是这样,他在接到蒋介石11月3日发来的“即请到蚌埠指挥”的命令后,还是以“要指挥葫芦岛撤退”为由拖延了一个星期,才跚跚来到徐蚌战场。而那个时候,黄百韬已在碾庄被粟裕给结结实实地摁倒在地,徐州这个十字架上也已火势熊熊……
而差不多就是同时,共军方面已经达成共识且迅速确立了统一指挥关系。
杜将军后来坦承:“以当时的情况来说,也是徐蚌会战的准备工作重于葫芦岛的撤退,我应该马上到蚌埠去,可是我怕被背上放弃徐州之罪名,受国民党舆论的指责,对于个人不利,所以就想借指挥葫芦岛部队的撤退来推御放弃徐州之责”[44]。
党国存亡之秋,大厦将倾之际,国军名将们,竟然没有一个愿替“委座”分忧解难!
这是一场决战前的决战,双方阵前尚未交火,阵后却已见分晓。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武守哲
- 最后更新: 2018-05-24 08:08:57
-
文在寅访美,怎么就去了“大韩帝国”驻美公使馆?
2018-05-23 08:00 三八线之南 -
为何中国建筑前常摆石狮子?
2018-05-20 08:55 -
商王朝不能只用“奴隶社会”来概括
2018-05-16 07:37 考古 -
一本日记,给你看反清复明的秘闻
2018-05-12 09:04 -
明朝闭关锁国,是一种进攻性策略
2018-05-11 09:00 趣读 -
美国轰炸我驻南联盟大使馆19周年,我们不会忘记!
2018-05-08 12:09 中美关系 -
这几个可能是被人误解最多的成语
2018-05-08 07:52 趣读 -
中国历史,至少有三千年与运河有关
2018-05-05 08:39 -
情侣装最早起源于宋代?为啥古代穿衣讲究多?
2018-05-04 07:26 趣读 -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到今天很多国家都不懂
2018-05-02 07:39 -
中国将用法律告慰2000万英烈在天之灵
2018-04-27 15:23 捍卫英雄 -
奠基:共和国前30年与改革开放40年
2018-04-26 08:52 改开40周年 -
元代就有水力纺纱机,却昙花一现
2018-04-25 10:00 大国工匠 -
一分钟带你回顾改革开放前的故事
2018-04-24 10:00 观天下讲坛 -
张献忠宝藏考古发掘结束:蜀王金宝国内首次现身
2018-04-20 16:48 考古 -
英国摄影师拍的清朝美女!150年来首次公布
2018-04-18 15:54 趣图集锦 -
谁说书生百无一用?人家还会跳墙呢
2018-04-17 09:10 趣读 -
这档节目怕是失了智,竟说“侵华日军对故宫秋毫无犯”
2018-04-16 15:23 -
在明朝,麒麟不止是祥瑞,还是外交媒介
2018-04-12 15:30 趣读 -
英拍卖行拒撤拍疑似圆明园流失文物 文物局强烈谴责
2018-04-10 13:20 考古
相关推荐 -
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评论 40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评论 90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评论 458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评论 58“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评论 157最新闻 Hot
-
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
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
涉及稀土,马斯克:正与中方协商
-
美国着急放风“即将与日印达成协议”,其实只是…
-
通用电气CEO:别打了,我们还没给中国交付...
-
哥伦比亚总统:我认为特朗普政府把我的签证吊销了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
“孤立中国?东盟不会跟,否则…”
-
“中方对美方鸣枪示警:这回来真的,能一票否决”
-
“特朗普一声令下,美国几十年联越制华努力,白干了”
-
特斯拉净收入锐减71%,马斯克“认怂”
-
普京送给特朗普的肖像画长这样
-
美欧倒逼肯尼亚“转头”,“中国又拿下一局”
-
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
“特朗普把科研领导权让给中国,10年才能恢复过来”
-
鲁比奥要重组美国务院:在大国竞争时代,难以履行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