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邵善波:米尔斯海默的盲点,看来只能靠中国用事实解答了
吊诡的是崛起中的中国,虽然被美国及西方国家指责是“修正主义者”,欲改变全球治理的格局,取代美国的主导地位,但中国多次表明并无此意图或野心。对这表述,美国及西方国家,像米教授的思维一样,按着他们的认知,大多听不进去。故此,面对当前的霸主欲退群、收缩,但中国无意承接作为国际秩序的主导力量这一事实,米教授认为当时的国际关系局面,已是处于近乎一个无政府的状态,并不过分。这是全球要面对的一个危机及挑战。
全球的200多个现代国家是一个生存在同一个“铁笼子”里的群组,这群组正从二战以来由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中,走向一个无政府的状态。这只是个残酷的现实,不是什么理论。不同意这观察的人,要拿出事实来说话。
现代民族国家的自利行为与霸权没有必然关系
至于“现实主义认为国家总是具有自我利益最大化的动机,而且一定是通过权力达到追逐利益的目的”这一论述,是米教授及很多西方学者、政要根深蒂固的思维认识,这就值得好好探讨。
将现代民族国家表白成一个生命体,是近代政治学的一个普遍论述。例如将达尔文针对生物世界的进化论,引用到人类之间的关系上去,就是一个例子。虽然这些借用的理论,很多时是用来为弱肉强食的社会及国与国关系提出理据。但将现代民族国家视为一个生命体,有生存、自卫的权利,这并没有错,也是受联合国公约承认的。所以现代民族国家寻求自利最大化,本身并没有问题。问题在这过程中,是否必然以损人利己,以大欺小为手段,这是值得讨论的。
米教授认为“在多极化世界里,所有大国没有其他选择,只能以现实主义指导行为,开展强权政治。”应注意米教授这观察,只限于“大国”,因为只有大国才有玩弄强权政治的条件。米教授的盲点,是认为大国必然争霸,这也是美国政坛及学界的普遍观点。如何改变他们这种思维,就是我们现在面对的最大难题。
米教授指出,“在一个不存在更高权威的体系里,也就是无政府状态,各国无从确凿地了解彼此的意图,而各(大)国都有进攻能力,要在这样的世界里生存,最好是成为地区霸主……国际政治,特别是中美竞争,基本就是一场零和博弈。”他说出美国人及不少西方国家领导人的看法。如何令他们放弃这种世界观,是我们当前面对的一个最大挑战。
国际关系中的现实主义,应就是指每个现代民族国家,都会按照自己的实力,努力寻求生存,保护自己的发展空间。这就是当前国际关系,每个国家的基本出发点。这是一个事实。作为一个结构主义者,米教授最基本的观点是国际体系的结构就像是铁笼子,这没有错,地球就是这么大。至于那些有能力的“大国”,会否利用自己的优势,损人利己,以大欺小,以扩大或维持自己的强势地位,则是另外一个层次的问题。没有必要将这种行为归纳在现实主义中。
米教授与基辛格同是现实主义的信仰者,但基辛格明显并不认为大国(起码在某种特定的环境)必然是个扩充主义者。他长期鼓吹在面对全球问题的复杂性、多样性的现实下,美国要面对自己能力的局限,适当收缩自己的外在能量,努力联同其他盟友,共同处理这“铁笼子”里的问题。在面对中国崛起的现实下,他也认为应包容中国在这圈子内,才是一个理性的做法。当然这声音在当下的美国并没有市场。相反,米尔斯海默教授的现实主义,认为中美博弈必然是一个零和游戏,则已成为美国的主流观点。
中美关系大可不必纠结在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理论框架内。图片来源:美联社
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关系
国际关系中的现实主义,并不一定就是米教授认为的那样,大国就一定是斗到你死我活。现实主义是每个现代民族国家持有的基本的国与国关系观,不然这样的国家就不会存在。国际关系的讨论中,确实有一个流行的二元对立,即现实主义相对理想主义,两者互不兼容的想法,但事实并非一定如此。米教授认为二战后的美国理想主义外交,是基本上失败的。到了今天,美国学者也不能不承认这结论。但美国在二战后实行的不是理想主义,而是现实主义,再加上霸权主义。
基辛格认为美国在“二十世纪许多最佳的外交行动,如马歇尔计划、带头遏制共产主义、保卫西欧的自由,包括命运曲折的国际联盟,以及日后取代国联的联合国等等,都可以追本溯源到威尔逊总统的理想主义”。这说法非常牵强。因为威尔逊总统的理想主义,从来就不是美国的主流思想。他推动一战后的国联,国会就不认同。美国二战后的马歇尔计划支援欧洲战后复苏,也带动西方盟国与苏联对抗,亦有自利的考虑。美国二战后推动组成的联合国,从现实的情况看来,也是在它能基本上主导及控制这机构下,才给予支持。正如它现在认为自己不能主导大局,要退出世卫组织一样。
所以美国的所谓理想主义,实际也只是他们的现实主义的一种包装,或是一种手段。两者并不对立,并非不能共存。现实主义者如米教授及基辛格之所以反对理想主义,只是认为在某种情况下,推动理想主义者扭曲了美国的外交政策,损害了美国的利益。事实上在制定美国对外政策时,为了维护美国利益,基辛格与米教授不时要抗拒理想主义的压力,与理想主义斗争,他们并不是将两者对立起来。
美国推动理想主义者,主要是一些民主党的自由派政客。他们以一些所谓普世价值,其实即是美国价值,要求其他国家遵从,这也并非纯粹是理想主义,没有私利的考虑。像希拉里关注中国的人权,前卡特总统成立机构在全球推动西式民主,这些都是非常有选择性的举措,并不一致地用在所有与美国往来的国家。这充分体现西方所谓理想主义的虚伪性、工具性。它其实也是现实主义的延伸。 当然在美国社会内,也确实存在真诚的理想主义者,就如基督教教会非常努力向全球推广福音一样。他们的出发点是善良的,付出是无偿的,但目的只是想将他们自以为的真理及信仰,传播给世人,拯救世界。但这不是美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动力,它只是美国外交政策的借口。
中国引领世界走出“铁笼子”?
对于中国现在提出的“公天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政治设想,米教授认为:“这些想法不会付诸实践,这不是世界运行的方式。我们生活的世界围绕着不同民族运行,不存在什么人类整体。这种关于全球文明、全球社会、世界国家的想法,完全脱离了现实。”
这看法的问题不在其极端,也不是一个理论构建对错的问题,这纯是一个观察,对人类历史经验的一种归纳。这是美国人对现实世界的理解,是他们对自己的历史,西方文明社会经验的一个总结。他的问题在于片面,只看到自己经历的东西,并将其扩大到全人类,拒绝认识及了解其他族群的经验。
首先,人类整体是一个事实,人类有共同命运也是一个事实,如气候变化,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就是两个显著的例子。这些事情形成的原因,造成的影响,解决的办法,都不是一个现代民族国家单独能承担的。在全球化的大局下,这些性质的问题会越来越多,米教授也不可能不承认这些事实。他不承认的是人类有这个视野,各个现代民族国家能放弃自己的私利,共同合作去解决这些问题。这是他的盲点,也是他的悲观及消极主义。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
美国劳动统计局:近半数美国人已失业
2020-06-30 06:34 美国经济 -
美国18小时新增2.1万例,累计超256万
2020-06-30 06:2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伊朗发令:逮捕特朗普!
2020-06-29 20:13 伊朗局势 -
巴基斯坦证交所遭袭,“俾路支解放军”宣称负责
2020-06-29 19:47 巴铁 -
澳大利亚“窃听风云”,恐怕只是冰山一角
2020-06-29 18:06 -
德外长:即便特朗普离任,德美关系也再难回到过去
2020-06-29 17:42 德意志 -
美国又想拉拢欧洲“封杀”中企,遭芬兰无视
2020-06-29 17:03 中美关系 -
英国推出大学“安全指南”被指针对中国
2020-06-29 16:27 -
佩洛西喊话特朗普:真男人都戴口罩
2020-06-29 16:21 特朗普 -
美国总统是个高危职业,死后也是
2020-06-29 16:00 美国黑人血案 -
法学专家:中国政府有权依法向美国求偿!
2020-06-29 15:16 中美关系 -
巴基斯坦证交所遭袭,4名恐怖分子被打死
2020-06-29 15:14 巴铁 -
多名武装分子袭击巴基斯坦证交所,并与警方交火
2020-06-29 14:12 -
市值单日蒸发560亿美元后,脸书再遭美媒爆黑料
2020-06-29 13:55 美国一梦 -
英国最高级公务员请辞,外媒:约翰逊执政核心或动摇
2020-06-29 12:45 不列颠 -
北欧多国检出放射性同位素,俄方否认指控:本国核电正常
2020-06-29 12:11 核电 -
俄称宪法修正案系统遇袭,或来自英国新加坡
2020-06-29 11:10 俄罗斯之声 -
特朗普转发“白人力量”视频,随后自删
2020-06-29 10:46 特朗普 -
康明凯妻子再发声:对特鲁多拒绝释放孟晚舟感到失望
2020-06-29 10:13 华为 -
刚投完票,这面州旗就不要了
2020-06-29 09:35 美国黑人血案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