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邱团长:终于弄清,为什么陆客在台旅游出事这么多
关键字: 台湾车祸台湾辽宁游客台湾大巴起火【19日下午,台湾桃园发生游览车起火事故,造成24名大陆游客不幸身亡。两岸相关单位已表示,积极处理善后,尽快安排罹难家属赴台。台湾网友也质疑,比起南来北往的客运,陆客团的比例应该相对较少,竟然反而出事率较高。这是为什么呢?】
不吹不黑,台湾交大交通运输相关专业毕业生好好答一波。
先上结论: 为什么陆客在台旅游出事这么多?
结论是:
1.台湾的旅游大巴每万人死亡率,高居台湾所有载客类型车辆第一位。
2.台湾的旅游大巴,绝大部分使用者为大陆游客。
3.大巴死亡率高,大巴租用者大部分会陆客,就会产生一种现象,陆客在台湾死亡率居高不下。
关于台湾旅游大巴类的死亡数据,请参考下面的数据源:
给大家截图看一下:
最左侧的营业类大客车,代表的就是大部分旅行社租用的大客车,右边的自用小客车,代表的是大部分家用的小客车。
数据对比一下,发现大巴车的万人死亡率,几乎是小轿车的10倍。
对比下各车型,2015年台湾各种交通工具万人死亡率的排名是:
· 营业大货车>营业大客车>自用大货车>小货车>营业小客车>自用小客车>机车
被之前许多人吐槽台湾机车多、死亡事故多的机车,反而在万人死亡率中排名最低,而载客类型的车辆中,死亡率最高的是营业大客车。也就是这次事故中的台湾人称之为“游览车”的车型。
所以不是台湾人故意搞陆客,而是大巴车事故率本来就高,台湾人自己也不愿意坐这种大巴车。
好,结论说完了。现在开始分析,台湾的旅游大巴,为什么事故率会如此之高?
我从几个方面入手,给大家讲讲:
1.拼装车横行市场,车辆品质堪忧;
2.安全法规不健全,太多漏洞可以钻;
3.老旧车没有退场机制,现行法规无法限制;
4.客车种类分类不健全,导致车辆安全存在问题;
5.验车不规范,代验车服务至今存在;
先从第一条开始说:
一、拼装车横行市场,车辆品质堪忧
其实导致台湾旅游大巴类死亡率居高不下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拼装车横行市场。
那什么是拼装车呢?就是从国外自行购买底盘,再找专门的厂家打造车身结构。
与之对应的另外一种是什么车?整车进口的品牌客车,如沃尔沃、奔驰、斯堪的纳维亚等品牌车。
两者的差价大约在几百万台币,如果你是老板,你要图挣钱的话你会买哪种车?
另外,再说说这种拼装车的特点是什么:
·装潢华丽无比、冷气特别好用、音响超级好、座位特别宽敞舒适、车内空间特别大、车内自带厕所。
·听到这大家感觉是不是还挺好的?大部分旅游团顾客的需求都能满足。而且软实力远超大陆的一些大巴车。
但是,请注意这个但是:
这些旅游大巴车辆唯独一点不敢保证:车身刚度、强度满足安全需求。
这些旅游大巴车辆唯独一点不敢保证:车身刚度、强度满足安全需求。
这些旅游大巴车辆唯独一点不敢保证:车身刚度、强度满足安全需求。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这种硬实力恰恰就是台湾所欠缺的。
为什么说他车身刚度强度不行?
简单就说两点他就无法满足
1.设计层面。整车厂有一套完整的研发团队专门设计车身强度,为的就是应对车辆发生事故时能保证乘客安全。
反观台湾,你知道怎么设计的么?车展拍个照,依据车辆外形来设计自己的车身结构,至于说里面的工艺、尺寸、材料?小作坊哪有实力干这些。保证外形一致就可以了。我一般称之为这种设计为“做灯笼”,灯笼外形一致就行,里面什么样我就不管了。
2.制造层面。整车厂的制造,一般都是几十亿投资的流水线制造,加工工艺,焊接强度都能保证。
反观台湾,你知道怎么制造的么?作坊式生产,手工焊接,每一辆制造出来的都不太一样。台湾各个加工厂的差距,就在于师傅手艺怎么样,完全无法管控。
为了避免我是信口胡说,给大家看看台湾人自己怎么说:
链接:春天巴士
台湾的作坊式生产现场
底盘加工后的车体结构,大家仔细看车前、车侧的钢筋强度,你觉得这种车出事能安全么??
看看大陆的生产线
相信看到这大家大致就明白了,拼装车的泛滥,以及品质低下,是台湾旅游大巴出事的主要原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陈佳静
-
“中国打贸易战有秘密武器:AI机器人大军” 评论 85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评论 105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评论 97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评论 474最新闻 Hot
-
“共和党人气坏了,但碍于特朗普只能保持不安的沉默”
-
美媒放风:特朗普考虑大幅下调对华关税,或降至50%-65%
-
“纯关税壁垒最粗暴,欧盟快和中国谈吧”
-
总计7亿欧元,欧盟对苹果、Meta“罚酒三杯”
-
“俄乌都得在领土上让步,再不同意美国就退出”
-
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
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
涉及稀土,马斯克:正与中方协商
-
美国着急放风“即将与日印达成协议”,其实只是…
-
通用电气CEO:别打了,我们还没给中国交付...
-
哥伦比亚总统:我认为特朗普政府把我的签证吊销了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
“孤立中国?东盟不会跟,否则…”
-
“中方对美方鸣枪示警:这回来真的,能一票否决”
-
“特朗普一声令下,美国几十年联越制华努力,白干了”
-
特斯拉净收入锐减71%,马斯克“认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