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使讲坛| 黎巴嫩驻华大使米莉亚·贾布尔:殖民者用尺子划分中东,却无视民族与信仰的脉络
以下为现场观众问答交流环节:
问题1:我曾在2018年和今年两次去过黎巴嫩,亲眼见证了以色列空袭给当地带来的严重破坏。您提到去年11月黎以双方签署了停火协议,但以色列并未遵守协议,数百次违反承诺,并仍然持续对贝鲁特进行空袭。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黎巴嫩军队似乎较少进行反击或保护平民的行动,尽管南部地区仍有一定军事部署,但新总统就职后,军方似乎有减少南部军事对抗的讨论。在这种情况下,您认为黎巴嫩的军队是否有能力保护自己的人民免受以色列的侵害?
米莉亚·贾布尔大使:感谢你曾经到访过我的国家,并对我们的情况有深入了解。从2024年11月签署停火协议以来,以色列多次违反承诺,进行超过2000次违反停火协议的行动。他们往往期待其他方遵守协议,而自己却认为不必严格执行,并且国际社会对此并未作出明确表态。事实上,以色列一直未真正遵守与受战争影响的其他国家签订的停火协议,他们总是不断违背自己的承诺。
黎巴嫩总统大选确实为我国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现任总统在国内外都享有很高的声望。我还要补充说明一点,黎巴嫩是一个民主国家,我们国内存在多元化的观点。谈到军队时,我们所有人都十分尊重军队。目前,黎巴嫩民众越来越多地寄希望于军队保护社会和人民的安全。我们的军队也得到了国际力量的支持,因为黎巴嫩一直严格遵守停火协议。然而,如果国际社会和那些支持停火协议的国家不对以色列施加足够压力,敦促其遵守协议,以色列可能会进一步侵略。因此,我们呼吁国际社会公开谴责以色列的行为,并迫使他们停止此类行动,这不仅仅是黎巴嫩军队一方的责任。谢谢。
问题2:以色列位于地中海地区,拥有文化多样性,多个宗教并存,同时也经历过殖民主义的历史,尤其受到英法殖民时代的深远影响。黎巴嫩总统、总理、议会领导人分别来自基督教、逊尼派和什叶派等不同的宗教背景。请问,这些领导人是否会因为自身的宗教或民族背景而倾向于某些特定国家,或者在决策时受到自身背景的影响?
米莉亚·贾布尔大使: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当然也是相当复杂且不易回答的问题。法国一直是黎巴嫩主要的利益相关方,在一战和二战后,法国成为国际社会中重要的大国。我们通常不称之为“殖民”,而是称之为“托管”时期。
黎巴嫩的文化和教育深受西方影响,自19世纪起便逐步接受西方教育体系。我们拥有中东地区的第一所美国大学,成立于19世纪;同一时期,法国因与美国的竞争心理,也在黎巴嫩创办了一所大学。因此,从文化的最初阶段开始,我们的成长环境便带有鲜明的西方色彩。
正如您所提到的,黎巴嫩周围都是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但我们从未怀疑过自己阿拉伯国家的身份。尽管我们的文化呈现明显的西方影响,但我们始终强调自身的阿拉伯认同,这是我们的重要特色之一。同时,历史上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曾在中东地区统治长达400年,黎巴嫩是最早反抗奥斯曼文化统治的国家之一,并坚定地保持自己的阿拉伯文化身份。我们的哲学家和作家们一直致力于维护和弘扬阿拉伯文化。
当然,这些地区冲突也给黎巴嫩带来了巨大的损害,特别是巴以问题。黎巴嫩始终在人道主义援助方面做出实质性努力,比如对加沙的援助,另外也积极参与了对也门的人道主义援助。我们的总理萨拉姆曾担任联合国相关国际法庭的重要职务,他一直坚定地支持巴勒斯坦人民对正义的诉求。
因此,我们坚持人道主义援助的原则,认为任何人都不应被迫离开自己的家园。这种公正的诉求在强权时代往往面临困难。当前世界上普遍存在强权即正义的情况,这不仅仅发生在中东,也存在于全球其他地区。这种不公正的现实迫使我们必须做出努力去改变,尽管黎巴嫩是一个小国,我们仍会继续为争取公平与正义而努力奋斗。谢谢。
2024年10月,中国援助黎巴嫩的人道主义医疗物资抵达贝鲁特拉菲克·哈里里国际机场
问题3:如何才能真正地在黎巴嫩人民和阿拉伯人民之间形成一个共同对外的联盟?阿拉伯国家的人民怎样才能建立起一种共同对敌的联盟,把力量结合在一起?
米莉亚·贾布尔大使:这个问题远不像您所想得那么简单,因为中东的核心问题在于巴以冲突。在六七十年代初,阿拉伯国家确实曾经团结一致。但当我们遭受外部巨大压力时,那些大国总试图分裂中东国家的团结,介入并制造分歧。
阿拉伯人本身是非常团结的,70年代时,阿拉伯国家曾经联合停止石油出口,以抗议巴以问题,这给全球带来了重大影响。但随后,部分国家逐渐与以色列达成和平协议,导致阿拉伯国家内部出现分裂。
当然,我们尊重每个国家的选择,他们各自都有自身利益和理由,但今天我们看到的是,这些和平协议签署三四十年后,一些国家逐渐意识到这些协议未必有利于他们,甚至会带来负面影响。以色列也未严格遵守和平协议,时常以对方支持巴勒斯坦为借口拒绝履行协议。
如今,阿拉伯世界正处于一个历史转折点。埃及、约旦、黎巴嫩、叙利亚、伊拉克等以色列邻国开始意识到,单纯的和平协议并不能真正保障他们的利益。因此,这一问题没有简单答案。中东地区政策复杂多变,我们必须不断重新审视自己的政策选择。世界变化如此迅速,我们今天的分析明天可能就会被新情况取代。因此,我们需要谨慎地看待以色列的态度。作为个人,我衷心希望未来的中东和世界能以和平为基础,而非暴力或强权。
问题4:阿拉伯国家有悠久历史,但如今,阿拉伯国家在面对外部压力时往往更加分裂,而非更加团结。此外,一些阿拉伯国家与伊朗之间的关系也并不十分融洽,如何看待这种复杂性?近年来,伊斯兰教在世界事务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某些地区也出现了宗教激进主义运动,如何看待这些现象?
米莉亚·贾布尔大使:首先需要澄清的是,伊朗并非阿拉伯国家,它虽然信奉伊斯兰教。在2023年11月,伊斯兰合作组织(Organization of Islamic Cooperation, OIC)曾在沙特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讨论包括巴勒斯坦、加沙和黎巴嫩等问题,促使57个伊斯兰国家和阿拉伯国家重新聚集在一起,寻求公平公正地解决巴勒斯坦问题。这次会议充分体现了伊斯兰世界和阿拉伯世界的团结。
我们需要认识到,阿拉伯人并不局限于穆斯林群体,还有基督徒、库尔德人等多个民族和宗教群体。在当前的巴以问题和黎巴嫩问题上,我们看到了以色列进行的前所未有的暴力行为,这严重违反了国际人道主义法和国际社会的公约。然而,这种情况却未能得到有效制止,这不仅是中东的问题,更是整个国际社会需要关注的议题。我们不能袖手旁观,因为这涉及所有人的未来和人类共同的价值观。
至于您提到的第二个问题,即伊斯兰教中的激进主义者问题。首先要强调的是,伊斯兰教本质上倡导和平,并不存在固有的极端主义倾向。之所以出现部分激进分子,主要是因为某些人出于政治目的滥用和曲解了伊斯兰教教义。然而,这些行为不能代表真正的伊斯兰教,不能代表绝大多数穆斯林的真实信仰和主张。因此,我们不能将少数人的极端行为与整个伊斯兰教画上等号。
问题5:如果美国政府要求中东国家在中美之间进行选择,中东国家,包括黎巴嫩在内,将如何应对这样的局面,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米莉亚·贾布尔大使:我在之前的发言中也提到了,我们所处的是一个竞争的世界环境,而我们清楚地意识到,中国对于黎巴嫩乃至整个中东地区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也是国际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中东国家与中国之间长期以来保持着友好的合作关系,彼此尊重历史与文化传统。
中国的智慧在于不会强迫其他国家选边站队。中国的态度通常是“我们一起合作,共同解决问题”,而非制造复杂局面。这使我们与中国的合作更加务实有效。但同时,我也希望中国能在中东事务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近年来,我们看到中国在外交领域做出了积极努力,比如成功促成了沙特与伊朗的“北京和解”。中国在中东地区,特别是在解决巴勒斯坦问题方面,还有很多可以发挥的空间。我们对中国充满信心,也非常信任中国这一国际合作伙伴,因为中国在行动时始终考虑各方的利益和福祉。
美国历史上在中东发挥了主导作用,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我们也与美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但中国与我们互动时有着不同的视角和方法,这对我们产生了积极的帮助,我们非常鼓励中国继续坚持这种合作方式。
问题6:法国近期多次表达了对黎巴嫩的支持,您认为法国是否有足够的意愿和能力保护黎巴嫩免受以色列的侵略?
米莉亚·贾布尔大使:关于这个问题,我需要先说明一下,我们与法国之间的关系非常特殊。黎巴嫩人常称法国为“保护者”,主要是由于文化与历史的渊源。法国文化对黎巴嫩影响深远,特别是通过黎巴嫩境内的大量法语学校和大学。法语是我们从小学习的第二语言,我本人的母语虽然是阿拉伯语,但法语自童年起便伴随我的成长。法国也一直被视为黎巴嫩的重要支持者。
但今天,黎巴嫩的年轻一代逐渐更倾向于学习其他语言,英语、法语、西班牙语之间正在形成竞争的趋势。然而,根据历史经验,没有任何国家能够完全保护黎巴嫩,最终我们只能靠自己。我们始终站在公正与公平的一边,巴勒斯坦问题长期以来在国际社会受到不公平的对待,包括法国在内的国际社会也承认目前的状况需要解决。
我们黎巴嫩一直以来都支持巴勒斯坦事业,自1948年起,我们接纳了大量难民,也积极帮助重建一些巴勒斯坦地区。然而七十多年过去了,我们仍在抗争,但国际社会并未及时给予足够的支持。因此,我们需要明确地决定黎巴嫩自身的需求,同时我们也希望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社会认真考虑巴勒斯坦人民的未来,思考他们应该得到怎样的公平与正义。现在正是采取行动的合适时机。
问题7:最近我们注意到美国和俄罗斯之间的关系有所缓和,您觉得这种缓和对中东地区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米莉亚·贾布尔大使:这确实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我们看到美国和俄罗斯之间紧张局势的缓解,对于中东乃至整个世界来说都是有益的。美俄关系的缓和,不仅对中东地区,对欧洲乃至乌克兰局势都具有重要影响。在长期紧张的国际环境中,任何缓解的迹象都是值得欢迎的。
中国在当前国际局势中占据着特殊而有利的位置。中国与俄罗斯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同时中国也能对俄罗斯发挥积极的影响,这有助于调整和改善整体国际局势,包括乌克兰问题。我们看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积极提出和平倡议,缓解大国间的紧张关系,并展现出自身独特的外交视野。
对中东地区而言,当国际大国之间关系紧张时,我们往往也要承受一定代价。相反,当国际局势缓和时,我们也能从中受益。我们非常希望这样的缓和局势能够持续下去,也期望中国能够在这种缓和的背景下,更积极地参与中东事务。
问题8:您认为在哪个具体的地区或领域,中国与黎巴嫩开展深入合作会更有价值?此外,有没有某些尚未被充分关注的领域值得中国和黎巴嫩进一步探索和合作?
米莉亚·贾布尔大使:谈到黎巴嫩与中国之间的合作,我认为还有巨大的潜力可以挖掘。我们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国家,彼此之间有着深厚的尊重和理解,这为我们进一步深化交流提供了重要基础。我们需要通过更多的文化交流增进相互理解,让两国人民更加团结紧密。
例如,我们可以与人民大学等学术机构开展更多的人文交流活动。通过这样的合作,加深彼此对对方国家和文化的了解。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因为中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正在不断提升。然而遗憾的是,我们对中国的了解还不够深入。现在正是增强相互认知、深化交流的良好时机,因为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及其成功经验,尤其是在国家发展、社会建设与团结方面,我们有很多值得向中国学习的地方。
我非常期待在座的年轻一代能够勇于探索,前往那些你们尚不熟悉的国家进行深入交流与研究。我们同属亚洲大陆,拥有很多共同的文化、文明与传统。通过寻找和挖掘这些共同点,我相信这将使我们国家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
带着石破茂的亲笔信,他来中国了
2025-04-22 16:34 中日关系 -
斗争升级!哈佛大学起诉特朗普政府
2025-04-22 16:25 美国一梦 -
日本炒作中国社会治安形势不佳,中方:严正交涉
2025-04-22 16:14 中日关系 -
外媒紧盯中方“警告”:孤立中国,特朗普恐难如愿
2025-04-22 15:54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外交部:对等反制
2025-04-22 15:54 -
外交部:中方于近日派出停火监督组,监督缅军和果敢同盟军停火
2025-04-22 15:52 缅甸局势 -
教皇方济各去世,外交部回应
2025-04-22 15:47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2025-04-22 15:29 美国一梦 -
挑衅!英军高官:台海问题,准备好了
2025-04-22 15:29 不列颠 -
特朗普称未来三天公布俄乌和平方案,美媒曝细节
2025-04-22 15:26 乌克兰之殇 -
石破茂再发狠:不打算唯命是从
2025-04-22 15:19 日本首相 -
谁将继任教皇?
2025-04-22 15:13 -
伊朗外长阿拉格齐将访华
2025-04-22 15:12 -
美国试图在俄中之间“打楔子”,我驻俄大使回应
2025-04-22 15:04 中俄关系 -
林毅夫:中美“完全脱钩”可能性不大
2025-04-22 15:01 中美关系 -
王毅:跟东南亚达成共识,对美国说不
2025-04-22 13:47 中国外交 -
最高竟达3500%!剑指中企,美国又动手了
2025-04-22 13:23 中美关系 -
“美国自毁前程,中国肯定乐坏了”
2025-04-22 11:38 中美关系 -
“特朗普的‘焦土政策’,将损害苹果和英伟达”
2025-04-22 11:11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特朗普再次抨击鲍威尔:美国几乎没有通胀,他总是降息太迟
2025-04-22 10:13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相关推荐 -
“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评论 24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评论 91“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评论 205“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评论 129特朗普又“眨眼”:中方来谈吧,签个“特殊协议” 评论 536最新闻 Hot
-
马哈蒂尔:特郎普的高关税撑不了3个月
-
“特朗普错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
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
“美官员私下承认:误判了!特朗普原以为中国会最早…”
-
“特朗普这伙人,别砸了‘美国’这块‘金字招牌’”
-
白宫激辩解除“北溪-2”制裁?他俩火速回应
-
“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
“收到中方警告”,韩国业界:后果很严重
-
中企直说了:不会妥协,现在是美国人没的选
-
“这就是中美的不同之处”
-
“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
美财长不痛快:IMF和世界银行,与中国走太近
-
“前220名持币大户可与总统共进晚餐”,特朗普币飙升60%
-
六大重磅团体罕见联名抗议,“特朗普考虑豁免中国汽车零件”
-
“脏话满天飞”,马斯克与贝森特被曝激烈争吵
-
在中美之间二选一?韩国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