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德文:“人地钱”本身不是问题,要警惕以土地为中心的乡村振兴
乡村是一个根基,背后有什么意思?乡村作为一个居所,甚至生产场所,或许都不甚重要,但乡村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很重要,它代表了稳定、踏实,有叶落归根的意涵。
这是乡土社会运转千百年以来形成的一套合理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以其为支撑的社会会更加稳定。有时候,我们会发现在乡土社会被规训成长的人,在现代社会中会非常谨慎,应对危机也会比较强。老一辈的人,居安思危的观念非常强,这其实是乡土社会规训的结果。
但今天的年轻人,这类概念很淡薄了,金融资本、商业资本的逻辑殖民了生活世界,而资本是冒险的,天然不喜欢安定。中国的互联网发展太厉害了,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旦坏的资本逻辑或价值观通过新技术渗透到社会,就会改造全社会。
乡村本身已经被瓦解得支离破碎,但我们确实仍拥有这样一个空间,这一点很重要。比如,贺雪峰老师主要从退路的角度来论证乡村根基,土地荒着就荒着,说明中国粮食安全没问题,不要瞎折腾它,为什么要把它变现?房子稍微破一点就破一点,为什么一定要去拆?农民工有宅基地、有个破房子在农村,哪天不想在城里生活工作了,有点积蓄了,回去修一下还能住。贺雪峰老师是从城市化过程中的风险应对角度来论证乡村的根无比重要。
我们作为一个个体,甚至某个领域的专家,可以不考虑风险应对。比如,经济学家很清楚经济发展就是有金融风险,金融危机来了就调整政策应对,何况金融危机本来就有周期,所以很正常。
但在我看来,必须要考虑金融风险的政治和社会后果。一旦发生社会危机,就意味着整个社会可能要经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修复,如果是政治风险那就更麻烦了,可能需要几代人的时间才能恢复过来,这得是多大的代价。从稳健的角度考虑问题,维持社会基本秩序,才是关键。 社会巨变不可逆转,但至少我们不要去人为加速度,尽量守住农村的根基,就特别重要。
图自新华网
观察者网:确实,城乡问题应该让城市学与乡村学相互交流,我的理解是本质上其实并没有绝对的矛盾或区别,因为关注的角度不一样,看待问题的逻辑会有差别,但如果回到城乡发展、个体基本权利的保障这一基本点,事实上双方是共通的。
吕德文:还是回到最初的问题,什么才是真正意义的乡村振兴?我觉得,乡村振兴不是想象中的那样,守住根也好,留条退路也罢,这是乡村建设要做的事,不需要做得有多好,但要维持。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社会政策是拿来保障的,而不是用来发展的。现在很多政策工具已经有点走偏,不断地想通过制度变革把存量变现。但制度最重要功能恰恰不在于此,而是在于稳定,要让人们有预期。
比如,为什么土地集体所有制特别重要?集体所有制意味着既不是私有制,也不是国有制,在集体所有制下,土地利益就很难直接变现。即便国家有需要,要转化成国有用地,还是有一道手续,制度上都有控制,这也恰恰说明农村是一个单独的空间。守护这些制度优势就很重要。
当前的乡村建设,比较关注物质层面,把农村建设得好一些,这本身没问题,但物质建设,不等于非要建得强富美,或是盲目跟风赶时髦。城市要建公园,是为了服务城市环境以及在这个环境中工作生活的人,让他们有休憩之处。简单说,公园本来就是“城市”的产物。但农村有需要吗?现在搞人居环境治理,出发点是好的,但搞着搞着非要拆农民房子,让农民不烧炕,似乎过去千百年来农民的生活方式都是错的。
我在北方一个种桃大县调研,过去,果树枝都收集起来生活做饭用,做的饭还很香,正儿八经循环利用。这几年搞环保,一刀切,把农民家的炕和灶都给封了,改用煤气和电。结果,果树枝没地方去,反而污染了环境;政府补贴大量资金给农民供应能源,因为不够取暖,农民普遍不满意。
就我这些年下来的观察、总结,现在各地所谓的乡村振兴样板,几乎都是高成本、不接地气,且不可维系的。原因就在于,乡村振兴的思维陷入了误区。乡村建设,不能用振兴的思维去做,而是要用建设性的、保底的、提供基本服务和生活保障的思维去做,渐进式的思路非常重要。
事实上,乡村振兴最重要的并非物质层面,而是文化和社会制度。举个例子,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我们现在是未富先老,大部分人口进城以后,至少还有一代人的老人要在农村养老。年轻一辈通过彩礼或其他财产聚集的方式进了城,这是以老一辈人仍然在农村生活和养老为前提的。这部分老人,绝大多数只能生活在农村,想要进城,根本就呆不下去。
正如我前面提到,留住乡村的“根”很重要,它是我们应对转型社会问题时的重要战略性资源。农村可以给这一代的老人提供保障,顺利度过中国社会的养老危机。如果按传统的生活方式或保障方式,通过家庭养老,老人再多也没问题,那是属于家庭内部的功能,农村的养老对社会负担比较小。但中国正处于城市化过程中,社会保障全覆盖,这时候社保基金有问题、养老有问题,就是危机。
按贺雪峰老师的话来讲,我们要提供一种“高福利、低成本”的养老方式。而农村的养老成本确实比较低,因为它有一些自然资源,比如,到了60岁以后还可以继续干活——现在种地也不是体力活了,种到70岁都没问题,这相当于为社会节省了10年的养老成本。
但在城市中,60岁退休后很难再就业,很多人就选择旅游休闲。我们不是从道德上评判,而是从社会运转成本来讲,这种养老方式的成本就相对比较高了,某种程度上也是国家要出台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原因。农村老人的养老金标准不高,但全国盘子大,财政负担还是比较重。但农村花钱少,农村的年轻老人还可以劳动创造财富,这已经很好了。其实,中国粮食安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老年农业,一部分农村老人不仅自给自足,竟然还可以给社会生产粮食,这是多么好的制度!所以,农村是应对国家和社会转型的战略空间。
很多时候,只看表面的话,似乎关于城乡发展的观点存在巨大矛盾,但其实未必,把本质剖析清楚后,可能就发现两者的讨论是一组平行线,讲的道理不是一回事,层次也不一样。
吕德文教授所著的“基层治理三部曲”已陆续上市,《基层中国:国家治理的基石》,《大国底色:巨变时代的基层治理》,《治大国若烹小鲜:基层治理与世道人心》,敬请关注。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549.87万户!全国工会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如期完成
2021-06-01 07:33 扶贫攻坚战 -
广东新增本土确诊10例
2021-06-01 07:23 -
今日起,广东佛山部分区域内人员需居家隔离
2021-06-01 07:0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关于三孩政策,国家卫健委最新回应
2021-06-01 06:58 观察者头条 -
澳新总理见面后发表涉华声明 外交部:粗暴干涉中国内政 坚决反对
2021-05-31 23:05 -
上海全市已累计接种新冠疫苗超过2600万剂
2021-05-31 22:5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为何不是全面放开?专家解读
2021-05-31 22:22 观察者头条 -
外交部:中方正依法调查处理王靖渝有关案件
2021-05-31 21:05 捍卫英雄 -
给你更好的爱
2021-05-31 20:16 -
习近平:祝全国小朋友们“六一”国际儿童节快乐
2021-05-31 20:14 -
麦当劳回应汉堡发现大量活虫:正常情况下不会有
2021-05-31 20:11 食品安全 -
为青少年献上“有滋有味的党史学习精神食粮”,“以青春之我 耀信仰之光”全网重大主题宣传活动今天启动
2021-05-31 20:09 -
“以青春之我 耀信仰之光”全网重大主题宣传活动在上海启动
2021-05-31 20:05 -
广州将暂缓新冠疫苗个人预约
2021-05-31 20:0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央视评三孩政策:不是单纯一“放”了之,还提出配套支持措施
2021-05-31 19:57 -
习近平:祝全国小朋友们“六一”国际儿童节快乐
2021-05-31 19:54 -
两教师性侵9名未成年女性,校长未报案被追刑责
2021-05-31 19:45 依法治国 -
“以青春之我 耀信仰之光”全网重大主题宣传活动启动
2021-05-31 19:40 -
万钢连任中国科协主席,陈薇当选副主席
2021-05-31 19:13 -
管涛解读上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可冻结约200亿美元外汇流动性
2021-05-31 19:10 金融圈
相关推荐 -
“强度极大”!伊朗一港口突发爆炸,已致516伤 评论 59大错特错!“给特朗普献计的人,压根不懂中国” 评论 136比较见真章,美国车主心态崩了:怎么中国啥啥都有… 评论 112特朗普称“克里米亚归俄罗斯”,泽连斯基回应 评论 295NASA资助的高校借到月壤,美国尴尬不? 评论 177最新闻 Hot
-
“强度极大”!伊朗一港口发生爆炸,已致406伤
-
白宫争吵后,他俩首度会谈
-
罗马教皇方济各葬礼举行,英法美等多国领导人出席
-
大错特错!“给特朗普献计的人,压根不懂中国”
-
比较见真章,美国车主心态崩了:怎么中国啥啥都有…
-
特朗普称“克里米亚归俄罗斯”,泽连斯基回应
-
“美国百年优势,特朗普百日玩完,中国要赶上了”
-
领英创始人:若欧洲这么看中国,美国就惨了
-
“特朗普虚晃一招,中国没上钩”
-
日本:中国不买,我们想买美国玉米
-
特朗普:我开玩笑的
-
爱泼斯坦案关键证人自杀,曾称遭英王子性侵
-
“不跟中国做生意,美国货架要空”
-
杨瀚森参加2025年NBA选秀
-
美国务院警告:孕妇或遭拒签
-
63岁徐锦江已向儿子交代后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