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一:素质教育改革不能强了“素质”,却弱了“才智”
七、小结与政策建议
新中国成立以来,通过长期艰苦曲折的教育事业建设,我国基础教育总体上在考试可测的才智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参与PISA等国际考试的地区全球领先,近几代国民的整体学科素养也得到了中考和高考的检验,为各行各业社会经济部门培养了大批有用人才。但同时,由于考试竞争激烈,仅以考试为目标的教与学带来诸多问题,为了改善现状我国提出了素质教育改革。
通过本文一系列论证,我们提出只有“强才智-强素质”的目标才符合中国教育提质升级、科教兴国的愿景。素质教育改革应当采取强健的路线,在不降低学科知识标准、不放松才智挑战的前提下,设法提升各方面的素质。相反,如果把才智与素质的教学关系视作必然矛盾,在实践中放弃使之并存的努力,转而制度性地通过降低才智要求、削弱考试效力来给素质教育留出空间,结果既失去了强才智,也得不到强素质。
要使强才智与强素质在学校教学中并存确非易事,这份责任不能全部落在基层教师身上,素质教育的实现离不开有力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条件。我国教育改革的主要矛盾并不是没有学会发达国家看似先进的教育理念,更不是基层教师没有领会贯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瓶颈依旧是资源匮乏和高速发展下积累时间不足。那些长期富裕的国家所选择的教育理念未必有利于国家社会的发展,不可盲目跟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红利惠及学校教育远远不够,素质教育滋长的土壤还普遍贫瘠。根据简单测算可知中国经济发达与欠发达的省级行政区的中小学办学条件存在很大的不平衡,目前的学校办学标准和师资配置都谈不上符合素质教育的理想,全国基础教育资源的校际均衡水平尚不及日本20世纪70年代。
中井浩一:论“学力下滑”之争与“宽松”教育,来自nippon.com
眼下,政府推进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既不是考试改革,也不是课程改革,而是制定符合“强才智-强素质”理想的中小学办学最低标准,并通过立法和财政手段保障来落实。只有改善中国区域之间的基础教育投入不均,提升能满足“人的全面发展”所需的教育领导力,才能从根本上缓解学校教育和办学功利化、竞争泛化的倾向。在科教兴国的总目标下,实现“强才智-强素质”的教育改革离不开一大批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均过硬的教师队伍。正如才智与素质的关系,教师养成中应首要强化学科专业水平,同时兼顾综合素养。如果不重视学科专业,到头来什么素养都不可能出色,也难以对学生和家长产生教育影响力。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各类大学培养的基础学科专业人才应当更多吸纳到基础教育师资队伍中去。
近年来中国大学学术水平和专业素质取得了整体提升,大学里已经发生的知识迭代、观念更新都应惠及基础教育。大学求真知,基础教育学校以知识育人,要以学科知识和学问品味为纽带,实现“大中衔接”。在知识体系充实与优化、学业标准的制定、教材教辅编写、考试命题等方面,大学教师值得负起更广义的育人责任。
致力于“强才智-强素质”的教育改革还需要适宜的学校生态环境来孵化。近年来,教育评价问题受到关注。一方面,评价内容变得越来越复杂精细,评价项目和观测点越发详密,评价的行政力度不断强化,评价结果越发利害相关,竞争性越发凸显。于是,不论是学生、教师还是学校为了“迎评”所需完成的任务越发繁琐,他们教与学的行动自由度变得越来越小。问题在于,素质教育的驱动方式与才智教育的驱动方式有本质不同,行政评价主义的考绩与竞争能够促进后者,却不利于前者。
以急功近利的心态来建设素质教育无异于抱薪救火。不科学的过度评价导致基层只去做评价涉及的事,忽略教育中难以评价的方面,结果阻碍了素质教育发展。驱动素质教育需要“休养生息”,使教师在日常工作中留有时间精力做一些理想化的、不计成败的育人工作,唤醒教育的基层活力与创造力,孕育理想主义和因地制宜的创造力,给真正的素质教育留出生长空间。
为了防止素质教育改革滑向“弱才智”的陷阱,考试选拔制度仍将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只要高考精神不动摇,在一流大学的招生录取中,学习成绩继续占据最大比重,那么我国基础教育的学术秩序就不会颠覆,“强才智”的基本优势便不至于松动。长期以来,严肃的考试研究被连篇累牍的应试教育控诉所遮蔽,缺乏实实在在的认识与技术进步。
有一种误解是将考试功能泛化,由于考试的影响力显而易见,于是认为目前所有基础教育中的缺憾都是考试没能“指挥”到位。另一种误区是从本质上怀疑考试的有效性,不信任考试能够客观地识别才智差异。我们已经从原理上澄清,人的全面素质有的可考评,有的不可考评,所以考试不可能承载所有责任。究竟考试能够给个人、国家与社会带来什么,考试制度是否恰当地发挥了其应有作用?为了建设与素质教育、考试制度兼容的发达教育体制,迫切需要我们对现代考试技术、教育评价方法、人才选拔制度做出与时俱进的研究。
《尚书》云:“君子所其无逸”。展望未来,当生活条件达到普遍的富足优裕,国家实现富强,人们不再必须为了改变生活处境而刻苦学习,教育标准却不能后退、松弛。
(本文原载于《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年第12期;限于篇幅,观察者网转载时省略注释。)
- 原标题:强才智与强素质:素质教育改革新认识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反中乱港分子戴耀廷等47人被押后至5月31日再审
2021-03-05 07:22 香港反对派 -
-
香港代表委员全力支持全国人大完善香港特区选举制度
2021-03-05 06:49 香港 -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主席团常务主席名单
2021-03-05 06:44 2021两会 -
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在京开幕
2021-03-04 22:46 2021两会 -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3月5日上午开幕,11日闭幕
2021-03-04 22:09 2021两会 -
“香港特区选举制度需要与时俱进,作出完善”
2021-03-04 21:39 2021两会 -
孩子正排队过斑马线时小车竟冲过,广州公安:司机已被控制
2021-03-04 21:34 -
杨利伟:第三批18名航天员选拔完成,将执行空间站运营任务
2021-03-04 21:23 航空航天 -
人大议程公布,有亮点!
2021-03-04 21:20 2021两会 -
江苏:明确老师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
2021-03-04 21:06 中西教育 -
这条进京路,背后有几代人的故事
2021-03-04 21:05 -
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在京开幕
2021-03-04 21:01 2021两会 -
英国大使还问“外媒恨中国吗”,来看BBC记者这篇指鹿为马的报道
2021-03-04 19:32 外媒看中国 -
8年两会上,那些暖心的话
2021-03-04 19:04 -
人民币超越美元成深圳第一大跨境收支货币
2021-03-04 18:45 人民币国际化 -
网传台军“凤梨满汉全席菜单”,台防务部门急否认
2021-03-04 18:23 台湾 -
全国政协开幕会上,她们这样“唱”国歌
2021-03-04 18:18 2021两会 -
全国人大上海代表团组团,推选团长、副团长
2021-03-04 17:40 2021两会 -
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开幕 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开幕会
2021-03-04 17:28
相关推荐 -
NASA资助的高校借到月壤,美国尴尬不? 评论 56“美方高估了自己,以为中国很急…” 评论 109“美企库存只够用60天,要是中国还不批准…” 评论 164“特朗普执意破坏全球规则,中国会打败我们” 评论 89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评论 68最新闻 Hot
-
NASA资助的高校借到月壤,美国尴尬不?
-
中方出手,“肯尼亚完全转向中国”
-
信中国还是信特朗普?CNN直播吵起来了
-
俄方定性:恐袭
-
加速!被欧美阻击,中国车绕道非洲
-
“美方高估了自己,以为中国很急…”
-
被中方约谈后,沃尔玛找补:积极响应号召
-
“为了和平,我们可能不得不放弃部分领土”
-
巴防长警告:可能爆发“全面战争”
-
“美企库存只够用60天,要是中国还不批准…”
-
“西方企业从中国买零件,运到全球组装,太蠢了”
-
“特朗普执意破坏全球规则,中国会打败我们”
-
暴跌72%!5年来,中国取消美国猪肉订单最大规模
-
“美国开始找台阶了,中国没停手”
-
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
日本也不跟,“拟抵制特朗普联手遏华贸易的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