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一:素质教育改革不能强了“素质”,却弱了“才智”
第二,日本同时注重新旧教学方法的学校表现不俗,我们应该对“强才智-强素质”的方向抱有更大的信心。实证研究揭示,纵然仅注重“新学力观”的模式不可取,不意味着要简单地退回到旧模式之下。如果学校既有严谨高效的学科教学,也有活泼开放的自由探究,如果教育者既注重严谨的知识传授,又设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表达、反思,不因用黑板讲授、布置作业、随堂测试等方式不够新颖又偏重知识传授而鄙弃传统,也不因课堂讨论、个性化探究既耗时费力又不容易掌控而拘泥守旧,那么学生将受益更多,整体学业表现更好。数据还显示,当学习采取新旧并重的教学,校外补习与不补习的成绩差别不大,当学校仅注重新学力观型教学,有一部分家长诉诸校外补习,并且显著提升了成绩。有理由猜测,这种校外补习采取的还是传统教学。反之,当学校教育承担起两种教学责任,课外补习对学业的提升空间不大。
虽然新、旧学力的教育观念截然相反,但实证数据没能证明哪一种更先进,反而证明了两种教学并重的效果更好。同时,相关教改的失误也不说明新观念的错误。教育改革不宜采取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两种有张力的教育理念在实践中不仅可以并存,甚至越积极地去兼顾两者,教育效果越好。其实在中国,有见识的家长们最希望孩子上的好学校、强学校往往也都采取这种“两手抓”的教学模式。现实中的好老师也是一样,总是设法兼顾“强才智”与“强素质”,对不同教学目标和对象因势利导,在每一个教学情境中缘机择宜。只有面向“强才智-强素质”的教改路线才是可欲求的。不轻易妥协,积极争取自我超越,心态强健的教与学才是我们所期望的结果。
六、才智与素质兼强的多元化平衡
在考试制度影响下,才智与素质兼强的教育真的有可能实现吗?平衡健康的人格发展与心智成长是人的自然本性,要达成才智与素质的平衡并不是依靠外在的强制政策要求或某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它的驱动力根植于人的本性之中。正如人身体器官之间的平衡,没有一样是多余的,也没有一样是多多益善的。如果一种教育刻意挤占了所有学习时间,就会陷入一种令人难受的病态而难以持久,重新达成平衡的内在欲求会越发强烈。这种发自内心的渴望是实现“强才智-强素质”不可小觑的原动力。不仅如此,教育实践中才智与素质的平衡是多元的、动态的,每个人的平衡点都不尽相同,在成长的过程中,平衡点也非一成不变。如何帮助学生实现才智与素质的多元平衡发展,也就是全面发展,我们回到了教育工作真正的初心和难题,下面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来阐明。
在每个独特个体特定阶段的学业中,根据他的身心发展特征、才性禀赋和志趣倾向,才智与素质应当如何配置,需要富有经验的教育者精细观察、沟通衡量,从而研判并制定恰当的平衡方案,实现个性化的培养。追求这种精心配置的因材施教正是许多家长的夙愿。理想情况下,学校教育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有针对性的培养,但终究不如家庭那样体贴入微。学校教育更无法取代的是对一个学生不计得失、“非他莫属”的父母之爱。个体层面才智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平衡会受到公共教育部门和教育政策的影响,却终究取决于家庭教育或家长信赖的机构教育。
校外教育市场的兴起,代表着在经济增长背景下家庭教育力量的延伸。重视教育的中国父母对孩子怀有一种终极责任感,不仅对孩子的潜力抱有最大的期望,还有责任对当前与未来的人生道路与社会境遇做出最诚实、理智的判断,为孩子在这两者之间做出教育上的权衡。比起学校,家长才具有终极主导权,学校的教育判断要起作用,得先过了家长这一关。在才智与素质的二维框架下,家长有理由做出最有益于孩子的清醒判断。其平衡的水平又不可避免地取决于家长的见识、文化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源。
校外培训班教室内外 图片来自新华社
不同于家长的视角,国家教育制度与政策、学校教育体系的设计则要顾及整体公共利益和有限资源的分配。在社会层面,人群的禀赋才性并非随机无序地均匀散布,而是形成类组,既有组内差异,更有组间差异。微观因材施教的奏效需要以师生大体适配为前提,教师很难应对一个禀赋异于其自身组类的孩子。教育力度的强与弱,超量与不足,平衡与失衡,都要根据所属组类相对而论。只有在对人的禀赋才性进行社会尺度筛选与分类的前提下,才能确定相应的才智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平衡标尺。因此,好的教育制度要致力于甄别应对组间差异,从而实现宏观尺度的因材施教。
微观尺度的因材施教取决于家长、教师的个人水平与热情,宏观尺度的因材施教取决于制度化的大规模分类选拔的有效性。两者看似迥异,其实密切相关,如果后者失效,那么将使前者(个体的教育)陷于盲目和一厢情愿,导致教育失衡。强才智与强素质的目标之下,大规模考试、竞赛所能识别的才智水平有其关键的标定作用。
通过制度性的分类后,适应于一定强度才智教育的学生,应当匹配以相应的素质教育。有的人学得快,有的人学得深,人各有短长,素质教育的实践空间来自于教与学之间更好的适配、更高的效率。反观不平衡的教育现象,因才智教育过强而抑制了素质教育是一种误解,恰当的看法是,已经有了较强的才智教育,还缺乏相应的素质教育,为此需要进一步提高才智教育效率,充实素质教育供给。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和人生发展抱持强烈的责任感不应被苛责。家长并非不懂教育或盲目反对素质教育。在前述多项日本调查中都可以发现,当学校教育有弱化迹象,家长就会努力弥补,且不论家庭教育负担的普遍增加,家庭背景差异还将扩大全社会的教育不平等。
一名来自优秀县中的资深校长谈其教育心得时说:“我们做素质教育首先要让家长放心,每年学生的成绩稳定保持优秀,家长就能放心让我们搞素质教育。其次,我们非常重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课业学习的效率,老师们为此花了大量的功夫,这样学生才有参与各种活动的时间精力。再者,依靠许多专业人士家长,他们帮忙提供了科研、艺术、体育、社会实践等各类高质量的学习机会。”其实践经验与我们的论述十分契合。家长的态度需要被尊重,学校把才智教育做强为推进素质教育开辟了实践空间。如能以稳定的强才智教育为前提,很少会有人反对素质教育。校内不足的素质教育资源通过外部力量来弥补,家长也以行动支持学校的素质教育。至于如何能够实现高效率的教学,离不开生源的有效遴选。当师生适配,班级内差异较小,教学方式与进度便更有可能同时适恰每个学生,效率自然提高。
- 原标题:强才智与强素质:素质教育改革新认识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反中乱港分子戴耀廷等47人被押后至5月31日再审
2021-03-05 07:22 香港反对派 -
-
香港代表委员全力支持全国人大完善香港特区选举制度
2021-03-05 06:49 香港 -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主席团常务主席名单
2021-03-05 06:44 2021两会 -
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在京开幕
2021-03-04 22:46 2021两会 -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3月5日上午开幕,11日闭幕
2021-03-04 22:09 2021两会 -
“香港特区选举制度需要与时俱进,作出完善”
2021-03-04 21:39 2021两会 -
孩子正排队过斑马线时小车竟冲过,广州公安:司机已被控制
2021-03-04 21:34 -
杨利伟:第三批18名航天员选拔完成,将执行空间站运营任务
2021-03-04 21:23 航空航天 -
人大议程公布,有亮点!
2021-03-04 21:20 2021两会 -
江苏:明确老师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
2021-03-04 21:06 中西教育 -
这条进京路,背后有几代人的故事
2021-03-04 21:05 -
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在京开幕
2021-03-04 21:01 2021两会 -
英国大使还问“外媒恨中国吗”,来看BBC记者这篇指鹿为马的报道
2021-03-04 19:32 外媒看中国 -
8年两会上,那些暖心的话
2021-03-04 19:04 -
人民币超越美元成深圳第一大跨境收支货币
2021-03-04 18:45 人民币国际化 -
网传台军“凤梨满汉全席菜单”,台防务部门急否认
2021-03-04 18:23 台湾 -
全国政协开幕会上,她们这样“唱”国歌
2021-03-04 18:18 2021两会 -
全国人大上海代表团组团,推选团长、副团长
2021-03-04 17:40 2021两会 -
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开幕 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开幕会
2021-03-04 17:28
相关推荐 -
“美企库存只够用60天,要是中国还不批准…” 评论 48“特朗普执意破坏全球规则,中国会打败我们” 评论 83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评论 64“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评论 121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评论 159最新闻 Hot
-
“美企库存只够用60天,要是中国还不批准…”
-
“西方企业从中国买零件,运到全球组装,太蠢了”
-
“特朗普执意破坏全球规则,中国会打败我们”
-
暴跌72%!5年来,中国取消美国猪肉订单最大规模
-
“美国开始找台阶了,中国没停手”
-
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
日本也不跟,“拟抵制特朗普联手遏华贸易的计划”
-
日本和歌山县4只大熊猫,将于6月底送返中国
-
特朗普:俄罗斯没占领整个乌克兰,让步很大啦
-
日本:中国不买美国大豆,要么我们买?
-
“特朗普发现美国不再不可或缺”
-
特朗普再提“第51州”?加拿大总理:的确说了,但他称我为总理
-
法国高中发生持刀袭击事件致1死3伤,嫌疑人为15岁学生
-
“特朗普这伙人,别砸了‘美国’这块‘金字招牌’”
-
纽森宣布:加州已超日本,成为全球第4大经济体
-
中国田协通报:涉事10人禁赛3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