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燕婷| 真主党领袖之死:以色列、美国、伊朗、俄罗斯谁哭谁笑?
美国:虽想撤出中东却被以色列威胁
接着是作为以色列重要盟友的美国。以色列击杀纳斯鲁拉当然是美国所谓的“反恐事业”的重要斩获,毕竟长期以来,美国都将真主党视作恐怖组织、不断对其施加制裁与压力。而美以长年的情报共享、军事合作,也让美国政府有机会将纳斯鲁拉之死宣传为打击恐怖主义的重大胜利,进一步强化美国在全球反恐行动领导地位。
大选下的美国民主党政府也可能借此累积政治资本,巩固美国选民对其中东政策的信任,强调打击恐怖主义、保障美国国家安全政策的有效性。
同时,真主党是伊朗最重要的“抵抗轴心”板块,纳斯鲁拉则是联系黎巴嫩、叙利亚的重要关键人物,其死亡无疑会对德黑兰的中东布局造成打击。美国可以趁此孤立伊朗,强迫德黑兰重新评估对于黎巴嫩、甚至叙利亚的战略部署,同时在外交与经济上进一步施压,削弱伊朗在中东的影响力。
问题在于,反恐行动、打击伊朗,根本不是美国目前的战略主轴。去年10月加沙战争爆发以来,美国虽因犹太资本、亲以选民的内外压力,所以被迫在军事、政治、媒体上一路护航以色列,却相当害怕冲突会演变为以色列与伊朗的全面战争,最后反将美国拖下水。因此也可以发现,在冲突爆发后,美国就不断进行停火斡旋,包括在近期的以黎冲突升温中,美国也与法国推出“紧急停火21天”机制,只是最后惨被以色列无情拒绝。
2024年9月28日,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南郊再次遭到以色列军队大规模空袭视觉中国
基本上从奥巴马时期开始,撤离中东、转向印太,就是美国的战略大势,美国民意也很难再支持子弟兵远赴海外替他国卖命,27日以色列击杀纳斯鲁拉当天,美国甚至正与伊拉克政府发表联合声明,宣布美国主导的打击极端组织ISIS军事任务将于2025年9月底前结束,包括美军在内的多国部队将从伊拉克部分基地撤离。
当然,如果接下来以色列入侵黎巴嫩,美国还是只能表示支持,包括继续军援、购买以色列债券,同时在各种政治场合、媒体宣传上替以色列开脱,继续透支自己的自由民主话语权,并且分散本该聚焦印太的战略关注。同时,以色列的入侵也可能导致伊朗下令胡塞加大干扰红海水道、袭击油轮,影响中东能源供应链,进而冲击全球市场,即便美国家大业大,油价的波动还是可能对其国内经济产生不利影响。
另外如前所述,纳斯鲁拉之死虽会导致真主党经历混乱,却也可能促成更激进派系上台,就像哈尼亚之死也让立场强硬的辛瓦尔正式成为哈马斯新任领导人。而在美伊对峙的宏观背景下,“抵抗轴心”整体也很难因为纳斯鲁拉之死,而彻底停下反以反美的战略趋势,最终美国恐怕还是不得不维持在中东的军事存在,并且为了以色列与伊朗的可能冲突而反复煎熬。
伊朗:如果不想当烈士就只能当懦夫
再来是作为美国、以色列对手的伊朗。毫无疑问,纳斯鲁拉之死是伊朗的重大打击,前者不仅是真主党领导人,更是“抵抗轴心”的关键人物,重组代理人网络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与资源,如果伊朗短期内不能找到具有同样能力、影响力的接班人,则可能会影响自己在叙利亚、黎巴嫩的战略地位。
因此接下来,伊朗可能在倚重伊拉克什叶派民兵、也门胡塞武装之余,还必须对黎巴嫩与叙利亚投入更多战略资源,来避免“抵抗轴心”板块解体。
此外,以色列这一击也可能激化伊朗内部的强硬派与改革派矛盾。众所周知,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虽默许出身改革派的新总统佩泽希齐扬耕耘核协议谈判,却不打算停止对于“抵抗轴心”的动员,伊朗内阁成员也是强硬派、改革派并立。
这种平衡反映了,伊朗虽不会放弃当前势力范围,却也因为经济压力,而希望与西方重启核协议谈判、换取解禁部分经济制裁,毕竟近年各种大小示威在伊朗循环发生,尽管冲突导火线从选举争议、油价上涨到头巾议题不一而足,其深层背景却都是经济的严重凋敝,所以才能召唤大量群众走上街头,诸如“黎巴嫩去死、加沙去死,我们要面包”等口号更是此起彼落。
2024年9月28日,伊朗德黑兰,黎巴嫩真主党的支持者集会悼念纳斯鲁拉视觉中国
而这一平衡从加沙战争以来便持续维持,最经典的就是伊朗雷声大雨点小的“誓言报复”,包括4月“走个过场”的导弹打击以色列本土,以及7月以色列击杀哈尼亚后便迟迟没发生的“严厉惩罚”,还有以黎冲突升温以来伊朗的持续自我克制,而这次纳斯鲁拉之死恐怕也是同样结果。简单来说,就是在“烈士与懦夫”的抉择上选择了后者。
而这背后凸显的,是伊朗政府进退两难的尴尬姿态。如果选择对以色列或美国进行大规模报复,伊朗将会面临更严厉的国际制裁与军事打击,制裁解禁当然更加遥遥无期。但如果继续克制,国内强硬派便会升高对政府的批评,且伊朗在中东的威信也将进一步弱化。尤其真主党曾经希望伊朗直接派遣伊斯兰革命卫队前来协助作战,德黑兰却出于前述种种战略考量而没有执行,不免会让部分“抵抗轴心”的将士寒心。
说到底,伊朗虽然能在中东复刻大国争霸逻辑、建立势力范围,迫使沙特放弃多年耕耘,选择复交伊朗换取自己聚焦经济发展,德黑兰却终究缺乏决战美军的能力,也因此没有决战以色列的底气,所以只能不断唾面自干,祈祷“拖字诀”能在未来迫使以色列“接受失败”。
当然从结果来看,伊朗的盘算不是完全没用,毕竟以色列已经血洗加沙一年,哈马斯却还存在,未来以军如果入侵黎南,也有大概率会重复类似剧本,只是德黑兰同样付出不少代价:哈马斯即便能保住加沙残部,却也需要很长时间的休养生息,未来十年恐怕都不会再有发动“阿克萨洪水行动”的能力;真主党经历纳斯鲁拉死亡、未来以色列的高机率入侵后,同样会受到重伤。
整体来说,以色列正与伊朗打一场没有终点的战争,双方同样伤痕累累。而从伊朗的历史来看,这个国家往往败在自己不知节制的过度扩张,神权政府如果想避免重蹈前人覆辙,恐怕在“烈士与懦夫”的关键抉择上,还是只能继续选择后者。
- 原标题:真主党领袖之死:以色列、美国、伊朗、俄罗斯谁哭谁笑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唐晓甫 
-
他“痛心疾首”:“女皇”权力太多,法国影响力太弱
2024-09-30 09:03 欧洲乱局 -
以色列持续空袭,美国向中东“调兵遣将”
2024-09-30 08:42 观察者头条 -
黎巴嫩:以色列29日袭击已致105死359伤
2024-09-30 08:12 -
外交人员官邸遭苏丹军机袭击,阿联酋谴责
2024-09-30 08:09 -
飓风“海伦妮”已在美国造成93人死亡
2024-09-30 07:31 极端天气 -
以军对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发动新一轮空袭
2024-09-30 06:36 -
消息人士:我驻黎使馆已发撤侨意愿问卷
2024-09-30 00:40 中国外交 -
日本新外相、防相人选公布
2024-09-29 23:39 日本 -
“只因对华合作,我遭网暴四年被列‘死亡名单’,一下回到中世纪”
2024-09-29 23:35 美国一梦 -
纳斯鲁拉遗体已被发现,没有直接伤口
2024-09-29 23:02 巴以恩仇录 -
辩论在即,沃尔兹被曝压力巨大,可能问万斯这句…
2024-09-29 22:25 美国大选 -
马斯克转发中国登月服:反观美国...
2024-09-29 21:05 航空航天 -
“重大转变”!瑞士支持中巴倡议,有人坐不住了
2024-09-29 20:42 乌克兰之殇 -
石破茂打算10月9日解散日本众议院,重新大选
2024-09-29 20:42 日本 -
以色列空袭叙利亚,“或为阻止外界装备进入黎巴嫩”
2024-09-29 20:09 巴以恩仇录 -
以军称萨菲丁已开始掌控真主党,且比纳斯鲁拉更强硬
2024-09-29 19:54 巴以恩仇录 -
旅日大熊猫“比力”“仙女”将回国 日本民众排长队送别
2024-09-29 17:19 日本 -
真主党证实:卡奥克已死亡
2024-09-29 17:19 巴以恩仇录 -
我们提了六个问题,白宫一个都没回答
2024-09-29 17:10 美国政治 -
日用品已变“奢侈品”,加沙人用木头做鞋、用沙子当肥皂……
2024-09-29 17:06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
“我们投给特朗普,现在他的关税搅乱了我们的行业”
-
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
“别用中国的”,美国务院内部文件曝光
-
越南总理表态:越美谈判,不能影响其他市场
-
“关税正在扼杀企业对美投资意愿,市场重心或转向”
-
“谈判推迟,美国又提要求”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
带着石破茂的亲笔信,他来中国了
-
斗争升级!哈佛大学起诉特朗普政府
-
外媒紧盯中方“警告”:孤立中国,特朗普恐难如愿
-
特朗普称未来三天公布俄乌和平方案,美媒曝细节
-
工业电化学奠基人郭鹤桐教授逝世,享年95岁
-
挑衅!英军高官:台海问题,准备好了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