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燕婷| 真主党领袖之死:以色列、美国、伊朗、俄罗斯谁哭谁笑?
【文/刘燕婷】
9月27日以色列空袭贝鲁特后,以军与真主党都在28日确认黎巴嫩真主党领袖纳斯鲁拉的死讯。
这是9月黎巴嫩情势升级的直接结果。先是9月17日、18日的传呼机与对讲机爆炸,在一定程度上摧毁了真主党相对安全的通讯设备,迫使前者恢复使用手机等易被拦截渠道,再来就是以色列借此发动的一系列斩首行动:
20日击杀真主党拉德万部队指挥官易卜拉欣·阿基尔,24日击杀真主党火箭和导弹部队指挥官易卜拉欣·穆罕默德·卡比西,以及卡比西的副手阿巴斯·色拉菲丁与真主党导弹部门高级指挥官侯赛因·埃兹丁,接下来就是27日的真主党领袖纳斯鲁拉。
当然,这些过程也对黎巴嫩平民造成了不少“附带损害”。
接下来,以色列将有极高机率对黎巴嫩发起地面行动,也就是派遣部队入侵黎南。25日,以色列总参谋长赫尔齐·哈勒维已经表示,空袭黎巴嫩是为“以色列军队进入该地做准备”;26日,以色列空军司令托梅尔·巴尔也称,“空军正准备为黎巴嫩地面行动提供空中支援”。内塔尼亚胡同样表示,以色列正在寻求击败黎巴嫩真主党、摧毁加沙哈马斯,目的不只是“让北境人民回家”,更是要“从根本上改变中东的安全格局”。
确实,真主党不只是以色列北境的重大威胁,也是伊朗“抵抗轴心”的重要支点,既为德黑兰训练派往伊拉克、叙利亚、胡塞武装的战斗人员,也将自身力量部署到叙利亚支持阿萨德政权。
如果真主党真因以色列的打击或入侵而被严重削弱,这当然会冲击伊朗的地缘布局,也将连带影响经营叙利亚的俄罗斯。
问题是,即便内塔尼亚胡能够做到,这也不代表以色列就能笑到最后,支持以色列的美国也是如此。
以色列:不是在战场就是在前往战场的路上
首先是以色列。
击杀纳斯鲁拉当然是以色列的重大战略胜利。因为真主党长年以来都是以色列北境的最大安全威胁,而纳斯鲁拉的领导以及伊朗的长期支持,更让真主党成为黎巴嫩内部的重要军事和政治力量。
如今纳斯鲁拉一夕身亡,真主党短期之内不易找到同等影响力的领导者,加上高层指挥官接连被杀,可能导致真主党陷入一段时间的战略混乱。以色列刚好趁机升高对黎巴嫩的攻势,一鼓作气削弱真主党的军事力量。
此外,击杀纳斯鲁拉也有助提升内塔尼亚胡政府的支持度。毕竟在加沙战争同步进行的背景下,以色列民意整体还是支持政府的强硬措施,内塔尼亚胡完全可以借机宣传:“击杀纳斯鲁拉”是保护国家安全的重要里程碑,是以军面对真主党的重大胜利。这种操作能在短期内提升内塔尼亚胡的威望,连带惠及其所领导的利库德集团、“史上最右”的右翼内阁,并在未来一段时间为以色列的对外军事行动、以巴问题强硬立场保驾护航。
内塔尼亚胡在纽约和以色列国内通话视觉中国
问题是,这种做法虽改善了短期安全,却没有降低长期风险。早在1992年,以色列就成功击杀时任真主党领袖阿巴斯·穆萨维,并在1993年、1996年发起对黎军事行动,基本上每次真主党都承诺“不会再对以色列北境发动火箭袭击”,但可想而知这种承诺的持续时间都不会太长;且当时以色列还在黎巴嫩南部维持军事占领、建立缓冲区,却同样阻止不了真主党的越境打击。
最后以军因为伤亡惨重、国内压力而被迫撤出,真主党与时任领袖纳斯鲁拉则因“终结以色列占领”,而被黎巴嫩民众赞为国家英雄。
如今类似剧本还是可能重演。纳斯鲁拉之死,当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真主党的短期协调与行动,却也可能促成真主党内部更加激进的派系上位,增加以色列北境未来的不确定性和长期风险。
且历史已经证明,只要真主党提升打击火力与射程,“缓冲区”的存在其实缓不济急,而以色列即便入侵占领黎南,只要没有彻底清剿真主党,北境就还是被真主党的威胁阴影所笼罩。
此外正如笔者此前所述,以色列突然加大对黎巴嫩与真主党的打击,关键原因还是加沙泥淖已经浮现:以色列民意不满内塔尼亚胡救不回人质、以色列军队至今还是无法彻底摧毁哈马斯,这才迫使内塔尼亚胡将战线北移来“转移视线”。
但这样一来问题还是不会解决。以色列入侵虽可能在短期内造成真主党损失,但作为一个具有深厚社会基础的非国家武装组织,真主党还是有机会招募更多志愿者参加战斗,不论是从黎巴嫩还是其他“抵抗轴心”板块。
而以色列发动入侵后,就立刻会面临长期占领与军事驻扎的投入压力,这对其国内经济和军队士气都是一大挑战,毕竟加沙经验已经证明,面对这种抵抗意志顽强的对手,以色列只能打持久战,其结果就是消耗大量资源、付出舆论代价。
2024年9月29日,以色列上加利利地区,以色列军队的坦克部署以黎边境视觉中国
且真主党是规模远大于哈马斯的武装组织,以色列血洗加沙一年都无法瓦解哈马斯的抵抗意志,如今还要加开北线战场,最后恐怕只会两头落空:哈马斯因为真主党“分担火力”而存活,真主党虽被削弱却永远“一息尚存”。
最终随着时间过去,以色列还是要被迫以某种形式,结束在加沙与黎巴嫩的战斗,届时不论领导人是谁,都将面临政坛与舆论的总检讨,不论理由是“太冒进”还是“太软弱”。
同样回到原点的,还有以色列的安全环境与对外关系。在巴以问题已和以色列-伊朗代理冲突高度纠缠的背景下,光是削弱哈马斯与真主党,其实不能保证以色列的永久安全;且2023年新一轮以巴冲突爆发前,以色列与沙特的建交协议原本已经提上日程。
如今阿拉伯世界舆论沸腾,王储穆罕默德也只能被迫表示,“沙特将持续不懈努力,建立一个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的独立巴勒斯坦国。我们也强调,王国不会在此之前与以色列建立外交关系。”以色列的全球形象重挫当然更加明显,“中东纳粹”之称甚至在社群媒体上流传。
整体来说,以色列与周遭敌对势力的互动方式,往往倾向“杀戮换和平”的以战止战,但历史也证明,这种和平似乎只是各方“养精蓄锐”的代名词。现在以色列当然能为纳斯鲁拉之死仰天大笑,但长期来看,这个国家不是在战场、就是在前往战场的路上,这种又哭又笑的情境,或许就是以色列永恒的战略困境,也是建国以后便挥之不去的漫长诅咒。
- 原标题:真主党领袖之死:以色列、美国、伊朗、俄罗斯谁哭谁笑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唐晓甫 
-
他“痛心疾首”:“女皇”权力太多,法国影响力太弱
2024-09-30 09:03 欧洲乱局 -
以色列持续空袭,美国向中东“调兵遣将”
2024-09-30 08:42 观察者头条 -
黎巴嫩:以色列29日袭击已致105死359伤
2024-09-30 08:12 -
外交人员官邸遭苏丹军机袭击,阿联酋谴责
2024-09-30 08:09 -
飓风“海伦妮”已在美国造成93人死亡
2024-09-30 07:31 极端天气 -
以军对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发动新一轮空袭
2024-09-30 06:36 -
消息人士:我驻黎使馆已发撤侨意愿问卷
2024-09-30 00:40 中国外交 -
日本新外相、防相人选公布
2024-09-29 23:39 日本 -
“只因对华合作,我遭网暴四年被列‘死亡名单’,一下回到中世纪”
2024-09-29 23:35 美国一梦 -
纳斯鲁拉遗体已被发现,没有直接伤口
2024-09-29 23:02 巴以恩仇录 -
辩论在即,沃尔兹被曝压力巨大,可能问万斯这句…
2024-09-29 22:25 美国大选 -
马斯克转发中国登月服:反观美国...
2024-09-29 21:05 航空航天 -
“重大转变”!瑞士支持中巴倡议,有人坐不住了
2024-09-29 20:42 乌克兰之殇 -
石破茂打算10月9日解散日本众议院,重新大选
2024-09-29 20:42 日本 -
以色列空袭叙利亚,“或为阻止外界装备进入黎巴嫩”
2024-09-29 20:09 巴以恩仇录 -
以军称萨菲丁已开始掌控真主党,且比纳斯鲁拉更强硬
2024-09-29 19:54 巴以恩仇录 -
旅日大熊猫“比力”“仙女”将回国 日本民众排长队送别
2024-09-29 17:19 日本 -
真主党证实:卡奥克已死亡
2024-09-29 17:19 巴以恩仇录 -
我们提了六个问题,白宫一个都没回答
2024-09-29 17:10 美国政治 -
日用品已变“奢侈品”,加沙人用木头做鞋、用沙子当肥皂……
2024-09-29 17:06
相关推荐 -
“中国打贸易战有秘密武器:AI机器人大军” 评论 36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评论 95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评论 97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评论 465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评论 62最新闻 Hot
-
总计7亿欧元,欧盟对苹果、Meta“罚酒三杯”
-
“俄乌都得在领土上让步,再不同意美国就退出”
-
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
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
涉及稀土,马斯克:正与中方协商
-
美国着急放风“即将与日印达成协议”,其实只是…
-
通用电气CEO:别打了,我们还没给中国交付...
-
哥伦比亚总统:我认为特朗普政府把我的签证吊销了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
“孤立中国?东盟不会跟,否则…”
-
“中方对美方鸣枪示警:这回来真的,能一票否决”
-
“特朗普一声令下,美国几十年联越制华努力,白干了”
-
特斯拉净收入锐减71%,马斯克“认怂”
-
普京送给特朗普的肖像画长这样
-
美欧倒逼肯尼亚“转头”,“中国又拿下一局”
-
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