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燕婷:从《甄嬛传》到《繁花》,台湾人为何爱看陆剧?
【文/刘燕婷】
2012年,陆剧《后宫甄嬛传》在台首播,引发了舆论的广大回响,不仅完结篇收视率冲破台湾“华视”多年纪录,诸如“贱人就是矫情”等名句更是风靡全台,书店还涌现大量结合《甄嬛传》与心理学的出版物,就连后妃口中的“东阿阿胶”都一夕声量大涨,成为各方询问的保健品。
10年之后,《甄嬛传》热度不减,不仅各大频道年年重播,八大电视在2019年推出YT频道“八大剧乐部”时,也选中《甄嬛传》进行上架,并自2022年起推出了“过年马拉松直播”:在年假期间循环播放76集《甄嬛传》,约2.3天就能播完一轮,一直播到年假结束。这种安排在当年就吸引到超过1万人上线观看,并在2023年突破3万,今年则直接创下最高6.1万人在线观看纪录,且从2月6日至18日所累积的总观看数达721.9万,聊天室讯息总数也超过227万则。
更有趣的是,网友还持续为《甄嬛传》开发谐音梗、时事梗,例如代指安陵容的“Jo ma 容”(安陵容的角色设定擅长制香)、谐音“无比恶心”的“5b2c”,还有播到“滴血验亲”桥段时,聊天室满满一排的“卢秀验”,明显是在呼应近期的“台糖瘦肉精”事件,谐音梗与时事梗一次满足。
如果跳脱娱乐场域,从更宏观的视角观察前述现象,就可以发现《甄嬛传》的热潮迭起,并不只是单一陆剧的特别表现,而是台湾观剧生态的十年巨变。
过年期间,台湾再现甄嬛热。(《后宫甄嬛传》剧照)
陆剧为什么在台崛起
回顾陆剧在台发展史,基本上是与台剧的衰落史同步开展。
1990年代,台剧风靡两岸,《婉君》等作品在大陆引发广大回响,两岸合拍的《还珠格格》更是收视亮眼;2000年开始,台湾进入偶像剧的黄金年代,这些剧的剧本架构虽有强烈的日剧日漫感,却不妨碍台湾开展自我风格,于是从初期的《麻辣鲜师》、《流星花园》、《斗鱼》、《王子变青蛙》到巅峰期的《命中注定我爱你》,台式偶像剧不仅风靡全东亚,也捧红了一批台湾歌手与演员,例如F4、飞轮海、5566、183 Club、杨丞琳、张韶涵、陈乔恩、王心凌、安以轩等,都是当年的小荧幕常客,有不少人视歌两栖,且在大陆、日韩、东南亚都有一定知名度。
但2008年《命中注定我爱你》后,台湾偶像剧便进入停滞期,与此同时韩剧崛起,陆剧的表现也转趋强势,背后有两大原因。
“便利贴”女孩陈欣怡的故事当年也掀起了一股便利贴风潮,也是台湾电视史上收视率最高的偶像剧。(《命中注定我爱你》剧照)
第一,台剧的制作成本有其上限。台湾省政府在1993年开放有线电视合法化后,台湾的频道数量迅速跃升为全亚洲最多,广告市场被严重瓜分,节目的制作成本当然也越来越低。
以当年收视最高的《命中注定我爱你》为例,一集新台币300万元的制作成本已算非常高;但质量精致的韩剧,平均一集制作费都要新台币1000万元以上,红遍亚洲的《太阳的后裔》更是一集高达2700万,明显比台剧高出不少。
逐渐市场化的陆剧当然也是如此,以《甄嬛传》为例,其制作费平均一集新台币650万,是一般台剧的三倍有余,该剧的制作发行更由北京艺术文化中心一肩扛起,确保了拍摄过程的资金筹措、发行之后的海外销售,2018年的《如懿传》制作成本更是高达每集新台币1500万元。
第二,陆方的高薪高片酬,让大量台湾影视人才转赴大陆发展,无形之中推动了台剧的进一步衰退,以及陆剧的进一步升级,而这一现象基本也是中国崛起的展演:中国的经济发展带动了两岸的薪酬条件逆转,影剧产业也连带发生巨变。
起初,台湾团队只是偶尔支援陆方拍摄,接下来便有越来越多影视从业人员转赴大陆工作,从临演、基层工作人员到主要创作者,层级逐渐上升,原因也很直接:同样职缺在台薪水少得可怜,在大陆却有好几倍报酬。
演变至今,台湾知名演员基本都已赴陆发展,台湾影视团队也从为陆代工,变成直接融入大陆公司与团队。以《甄嬛传》为例,剧中不少重要角色来自港台,包括由香港艺人蔡少芬饰演的皇后、台湾艺人刘雪华饰演的太后、台湾艺人李天柱饰演的太监苏培胜。
蔡少芬在剧中饰演皇后。(《后宫甄嬛传》剧照)
整体来说,台剧的早年成功,很大程度是以其先发优势,大吃华人影剧市场的红利,毕竟从台湾、中国大陆、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到美国,这一市场蕴藏了大量潜在观众;但当这个市场出现陆剧这个强势竞争者,身靠数倍制作与营销资源,产出作品也持续进化升级,台剧显然就无法再维持过往江山,更因自己与大陆的同文同种,而发生了大量人才西进的现象,让本就资源有限的自己更加捉襟见肘。
这是台剧与韩剧竞争过程中不曾出现的场景,但在两岸场域却是大势所趋、难以逆转。
单单清宫剧这个领域,台湾的《新月格格》、《还珠格格》曾经风靡两岸与东南亚,但2000年开始,台湾便无法再拍出类似规模的作品,倒是大陆清宫剧从1990年代开始便不断推陈出新,包括强调君王养成与权谋的《雍正王朝》、走戏说风格的《铁齿铜牙纪晓岚》、化用穿越元素的《宫锁心玉》与《步步惊心》、演绎宫斗的《后宫甄嬛传》《延禧攻略》与《如懿传》。
《延禧攻略》当年红遍大江南北。(《延禧攻略》微博图片)
而陆剧的崛起不只取代了台剧的海外板块,也大幅进入台湾观剧市场。
《2014影视广播产业趋势研究调查报告──电视产业》就已显示,台湾自制各式连续剧只占播出时数的42.76%,外来剧(包括日剧、港剧、韩剧、大陆剧)比例近年来都超过50%。
AGB尼尔森统计自2008年统计至2017年的数据也显示,陆剧在台湾电视播出的总时段比例从2008年的11.1%逐年上升到了2016年的30.3%,2017年也有27%的播出比例,且有不少是在戏剧台的八点档黄金时段播送。
台湾“文化部”的大陆广播电视节目在台播送许可案一览表统计也显示,在台播出陆剧自2012年到2017年间,每年平均能有45到60部通过审核,若再加上OTT(通过互联网向用户提供各种应用服务的平台)平台上播送出的戏剧与综艺节目,一年会有超过200部登台。
而针对陆剧在台崛起现象,台湾省政府当然有过反制,例如在2015年12月三读通过的《广电法》修正案,便规定无线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的戏剧节目中,必须有一半以上是由台湾自制。但其中所谓“黄金时段”的定义却相当模糊,以至法规出台9个月后,“华视”还堂而皇之在八点档播送《芈月传》,引发了民进党立委质疑。且从结果来看,这些掣肘显然不能阻止陆剧在台壮大。
根据台湾“文策院”2021年发布的台湾电视产业调查报告,2020年台湾电视剧全时段与黄金时段,陆剧的播出时间大幅超过台剧。且台剧的输出就像农产品,极度仰赖大陆市场,例如观察2020年台湾电视产业海外收入,单是中国大陆占比就高达56.67%;海外版权收入部分,电视节目与影集,陆方占比有近四成,网络影音内容占比也有三成。
这一现象当然引来民进党立委抨击,但台湾省政府也只能回应称,“台剧会善用国际OTT平台,开拓东南亚市场”,至于实际成效如何,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孙俪在《芈月传》中饰演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太后(秦宣太后)。(《芈月传》剧照)
- 原标题:刘燕婷:从《甄嬛传》到《繁花》,台湾人为何爱看陆剧?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刘惠 
-
民进中央:建议加大教育捐赠的税收减免力度
2024-02-28 15:48 -
近3000件文物首次亮相!殷墟博物馆新馆下周开馆
2024-02-19 14:05 考古 -
原来年味在这道文化大餐里……
2024-02-11 22:17 -
“苦恼的不是图案不够多样,而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太过于丰富”
2024-02-11 07:27 春晚 -
“我代表泰国人民,向所有中国游客发出最诚挚的邀请”
2024-02-01 14:34 -
我“嘉”年货带回家,亲戚家的小孩都馋哭了
2024-01-30 11:22 爱申活·暖心春 -
何立峰:通过调研认真解决上市公司发展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
2024-01-29 19:00 -
书生在官场的365天,建了座“不网红”的图书馆
2024-01-27 14:31 观察者头条 -
去年国外撤回大量中国学者论文,教育部:开展高校撤稿论文自查
2024-01-04 15:46 -
这次,他们要为“男声”正名!
2023-12-29 13:03 -
破译一个字奖10万元的甲骨文“悬赏令”,公布第二批获奖名单
2023-12-02 22:52 -
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统遗址考古取得新突破
2023-11-29 11:30 考古 -
7名干部集中轮训期间到私企内部食堂违规吃喝,官方通报
2023-11-10 11:40 廉政风暴 -
《无穷之路3》走进新疆西藏,“想对西方观众说,百闻不如一见”
2023-11-05 13:51 文化 -
世界科幻最高奖“雨果奖”揭晓!中国作家获奖
2023-10-21 22:50 -
陈吉宁胡和平龚正出席第二十二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活动
2023-10-20 10:16 -
于和伟对话《坚如磐石》观众:别带偏了,黎志田还是坏人
2023-10-05 21:07 中国电影 -
“天时、地利、人和”,《这就是中国》越讲越精彩
2023-09-19 11:30 这就是中国 -
欧美艺人回归中国演出市场!西城男孩上海震撼开唱
2023-09-10 11:47 -
守正创新,东方卫视持续探索融合发展新业态
2023-09-09 18:17
相关推荐 -
“强度极大”!伊朗一港口突发爆炸,已致406伤 评论 25大错特错!“给特朗普献计的人,压根不懂中国” 评论 122比较见真章,美国车主心态崩了:怎么中国啥啥都有… 评论 111特朗普称“克里米亚归俄罗斯”,泽连斯基回应 评论 288NASA资助的高校借到月壤,美国尴尬不? 评论 176最新闻 Hot
-
“强度极大”!伊朗一港口发生爆炸,已致406伤
-
白宫争吵后,他俩首度会谈
-
罗马教皇方济各葬礼举行,英法美等多国领导人出席
-
大错特错!“给特朗普献计的人,压根不懂中国”
-
比较见真章,美国车主心态崩了:怎么中国啥啥都有…
-
特朗普称“克里米亚归俄罗斯”,泽连斯基回应
-
“美国百年优势,特朗普百日玩完,中国要赶上了”
-
领英创始人:若欧洲这么看中国,美国就惨了
-
“特朗普虚晃一招,中国没上钩”
-
日本:中国不买,我们想买美国玉米
-
特朗普:我开玩笑的
-
爱泼斯坦案关键证人自杀,曾称遭英王子性侵
-
“不跟中国做生意,美国货架要空”
-
杨瀚森参加2025年NBA选秀
-
美国务院警告:孕妇或遭拒签
-
63岁徐锦江已向儿子交代后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