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毅夫:“通缩也能高增长”不现实?我们不妨回顾下20多年前
编者按:近几年,国内外对于中国经济是否陷入通缩的问题展开了广泛讨论。而在去年9月举办的第六届外滩金融峰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易纲坦言,“关于通胀和通缩,中、美、欧处于不同的周期之中。疫情期间,欧美出现了高通胀,而中国在过去五年中对抗的是通缩压力。”
追溯历史,中国曾多次经历通缩,最近的一次出现在1998-2002年,当时中国面临的经济困境与当下存在不少相似之处。林毅夫教授在其新书《解读中国经济: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下的民族复兴之路》中回顾了当时国内通缩的表象、成因和政策应对思路。观察者网节选刊载,以期数往知来。
【文/林毅夫】
通货紧缩是物价水平不断下降的一种经济现象。中国从1998年开始到2002年经历了一段时期的通货紧缩。按照国外的经验,通货紧缩一般都伴随着经济的零增长或负增长,但是,中国在通货紧缩时期的经济增长速度也达到年均7.8%,仍然是全世界最高的。
1953年至2018年中国经济增速与通胀状况 图源:张明宏观金融研究
另外从能源的角度来看,产出不会凭空增加,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的使用也应该增加,因为工业生产、货物运输等很多方面都需要能源的支撑,而中国的情形却是从1997年开始连续三年能源消耗都在下降。在其他很多国家,只根据能源消耗情况就可以对经济增长状况做出判断,就是因为从国外经济增长的经验来看这两个变量是必然相关的。
因此在2000年前后,国外有一些学者开始怀疑中国官方公布的经济增长速度是虚假的。按照他们的研究,中国能够有2%-3%的经济增长速度就非常了不起了,绝对不可能有官方公布的那么高。
那么究竟中国官方公布的数字是真实的,还是国外学者的研究是正确的?要对这一问题做出判断,就必须先弄清楚通货紧缩的形成机制,是否像国外学者所讲的那样,出现通货紧缩就必然伴随经济的停滞。
资料图:新华社
通货紧缩的形成与作用机制
通货紧缩是供给全面大于需求导致物价不断下降的一个现象。从这一定义出发,通货紧缩的可能原因无外乎两个:一是需求突然下降,二是供给突然增加。
以国外的经验,通货紧缩一般的原因都是需求突然下降,这主要与经济泡沫有关。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居民很少将钱放在银行,一般都是买股票或是投资房地产。当股票或房地产市场泡沫很严重的时候,普通人以名义货币衡量都会觉得自己很有钱。这种心态导致了财富效应,使人们的消费需求大幅增加。
在大多数经济中,国内生产主要是满足国内需求。例如美国2013-2023年的出口占国民经济的比重约为10%-13.5%,也就是说,有近九成的生产都是在满足国内需求。当需求突然上升时,投资也会随之上升,生产能力迅速扩大。等到泡沫破灭,很多人的财富一下子就缩水了,反向的财富效应会导致消费需求大幅下滑,原本为了满足上涨的消费需求而扩大的生产能力变得过剩,投资随之减少。消费与投资的共同减少会导致需求不足,物价普遍下降,国民经济疲软,因此会出现经济的零增长或是负增长。
反观中国的情况,自开始发生通货紧缩的1998年以后,既没有房地产市场的泡沫破灭,也没有股票市场的泡沫破灭。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通货紧缩,原因只能是供给的突然增加。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投资增长一直比较快,尤其在1991年到1995年之间,固定资产投资的年均增长率从此前五年的年均16.5%一下子提高到了36.9%(见下表)。这种持续的投资过热造成国民经济的生产能力全面扩张,远远超过了消费的增长。因此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走出短缺经济的同时,即刻又陷入了生产能力普遍过剩和通货紧缩的困境。
现在已经可以确定,中国的通货紧缩与国外的通货紧缩,虽然表现为同样的物价水平不断下降的现象,但背后的形成机制却完全不同,因此发生作用的机制也不一样。想要了解中国经济为何能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保持持续的高速增长,还要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来进行分析。
- 原标题:林毅夫:中国经济的增长是否真实?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中芯国际持续扩产,去年国内收入占比升至89%
2025-02-11 22:30 观网财经-科创 -
中国平板市场去年出货增长超4%,华为超苹果成第一
2025-02-11 21:37 观网财经-科创 -
饿了么,重大组织调整
2025-02-11 19:35 观网财经-互联网 -
ARM CEO谈DeepSeek:惊喜,但是……
2025-02-11 18:21 人工智能 -
-
澳大利亚,中国光伏龙头又去海外打官司了
2025-02-11 17:36 观网财经-科创 -
“DeepSeek正引发世界对中国资产的价值重估”
2025-02-11 17:22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娃哈哈”商标将转让?公司回应
2025-02-11 17:14 大公司 -
“OpenAI打响抛弃英伟达第一枪”
2025-02-11 16:33 观网财经-科创 -
哪吒2票房逼近88亿元,卡牌、手办、图书等周边一“吒”难求
2025-02-11 14:50 观网财经-消费 -
马云现身杭州园区,阿里股价年初至今已经涨超30%
2025-02-11 13:31 观网财经-互联网 -
正计划前往越南增加建厂?SHEIN否认
2025-02-11 13:26 中美关系 -
《哪吒2》预测票房最高已飙升至145亿元:海外一票难求
2025-02-11 12:48 观网财经-消费 -
故意降低搜索质量?微软必应遭法国反垄断调查
2025-02-11 12:45 观网财经-科创 -
华为余承东:智驾凑合能用与好用并安全,是完全不同境界
2025-02-11 10:44 观网财经-科创 -
巴黎人工智能峰会开幕,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并未前往
2025-02-11 10:29 观网财经-科创 -
“上海速度”再刷新
2025-02-11 10:16 -
2024家电行业:国补促万亿零售额,马太效应显现
2025-02-10 21:35 观网财经-消费 -
暂停加盟申请!喜茶全员信强调“不做低价内卷”
2025-02-10 21:24 观网财经-消费 -
万科第一大股东深铁集团出手,借款28亿元!
2025-02-10 21:19 金融观察
相关推荐 -
“如果美国不认真对待,会被中国彻底碾压” 评论 99中国按下“暂停键”,“波音重大挫折” 评论 141“长期来看,特朗普关税或将增强中国国内经济” 评论 162“眼下是美国痛感更强、压力更大,想重回谈判桌” 评论 169“华裔科学家五年前在美坠亡,与美方调查有关?” 评论 155最新闻 Hot
-
又要跟马斯克杠上了?OpenAI布局社交网络
-
“如果美国不认真对待,会被中国彻底碾压”
-
“买到就是赚到”,特朗普家族出“股神”?
-
第一通电话打给中国,“不然我们像傻瓜”
-
想得真美!美国被曝计划用关税谈判来孤立中国
-
麻省理工“明星科学家”,加盟北大
-
中国按下“暂停键”,“波音重大挫折”
-
“中方反制后续来了,而特朗普几乎毫无还手之力”
-
“‘川建国’在美国作妖,倒逼中国崛起”
-
“我们花了22年在中国打造这一切,全毁了”
-
特朗普装可怜:美国农民“伟大”,“挨中国揍”
-
美国特使到底想说啥?半天之后180度转变
-
12306就“五一抢票崩了”致歉
-
李成钢任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
-
“长期来看,特朗普关税或将增强中国国内经济”
-
真急了!特朗普要叫停英伟达对华特供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