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望红:阿周叔的甘苦人生
——回乡记(一)
关键字: 农村中国农村中国农民三农问题返乡记计划生育新添男丁固然喜悦,但同时也增加了家庭的负担,四个小孩的抚育费用成为阿周叔心头的担忧。为了保证基本的生活和教育,全家人节衣缩食,减少一切不必要的开销,那时穷得一辆破旧的自行车都舍不得买,阿周叔家住在镇北,学校在镇南,每天早上,三个大点的孩子早上5点多就起床,步行四十分钟到学校,放学后再走回家。每天放学回家后,周二妹帮着带小弟弟,周三哥帮着母亲做家务,周四哥则跟随父亲到村民家里安装门窗。这样的生活模式,我从未亲历过,只是从父母长辈口中有所耳闻,却未曾想过会发生在异地的同龄人身上。但想象的艰苦在他们的叙述中未曾看见,他们的童年记忆充满着多子女家庭的欢乐,两个哥哥一起去偷甘蔗,坐在草地上啃的甘蔗皮成了小山包,小弟弟是哥哥姐姐挑逗和嘲笑的对象,又乖又可爱,却被比作猪栏里的小猪,至今还被叫做小猪头。冬天,一群小孩会在空地上“窑薯”,据说比烤红薯更香更好吃。
欢乐伴随着艰辛,一家人过着清苦的生活,但他们从不怨天尤人,只是默默地靠着勤劳的双手与生活做着艰苦卓绝的斗争,凭着吃苦耐劳和勤俭节约的精神,阿周叔攒下了一笔钱,准备加高房屋。在当地,儿子与房子就是面子与荣耀,阿周叔生有三个儿子,在家族中赚足了面子,但儿子们过得好更为重要,为了儿子们未来的婚姻大事,阿周叔在2007年建起了三层四层楼房。当时只有材料钱,为了省工钱,全家决定在周四放暑假时,由父子两个自己建房,周四当时高二,一放假就回到家中,白天做木工,晚上与父亲一起码砖砌墙,经常是通宵达旦,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三楼建好后,父子俩的身体实在承受不了,才狠心花了一万块工钱将四楼包给包工头建。
本文作者和阿周叔的小儿子做铝合金窗户
然而,房子建好后,阿周叔的木工生意却开始走下坡路,木门木窗等木制品开始被铝合金等替代,赚钱变得不易,而家里的经济压力却越来越大,孩子们要读书,大儿子也到了结婚的年龄,家里还没有装修。经过一番纠结,阿周叔决定转型做铝合金门窗,当时他已经接近50岁,学习能力和体力都在下降,但为了孩子们,他还是决定搏一把。转型初期,由于年纪大,进入行业晚,拼不过年轻人,生意惨淡,家庭经济开支难以维继,曾几度无法支持小儿子的高中生活,都是依靠借贷才度过难关。随着进入时间的拉长,加之此前做木工积累下的人脉,铝合金安装的生意逐渐好转,除夕前一天还要做活,年初三开春之后就开始复工,一年没几天完整的休息时间。但阿周叔乐滋滋的,他觉得生活充满希望,只要有活干,自己就还有价值,就能为儿子们增加一份资本少添一份负担。
孩子们是阿周叔一生奋斗的希望与动力,但这几个孩子的成长他也没少费心,对他们的成长与发展倾注了心血。大儿子初中毕业后就辍学到浙江打工,跟着叔叔们在模具厂中做模具,第一年是做徒弟,工资低,年底连回家的车费都没有,只好忍痛第一次一个人在异乡过年。大儿子一个人在外,父母在家揪心,夜夜睡不着觉。好在周三勤奋好学,学会了模具设计,很快从一个普通工人变为技术工人,工资逐年增长,虽然在外消费高,攒不到钱,但至少能够保证每年可以回家过年。不料,周三在打工的中途,突然生病,不得不回家休养一年,依靠父母悉心照顾,来年再返浙。在外打工几年后,周三到了结婚的年龄,父母开始为他张罗相亲事宜,先后选了几个对象,最后选择了本镇的一个姑娘,两人顺利成婚生子。大儿子的婚姻大事完成了,如他所愿生了一个大孙子。
周四一直是父亲引以为傲的孩子,由于跟随父亲做活的缘故,听闻父亲的教诲最多,见识最广,又聪明伶俐,是父亲最器重和操心最多的孩子。周四在初中以前以帮父亲干活为重,学业倒是辅业,成绩平平,他当时考虑自己未来的归宿就是外出打工,在老家的村庄,还从未出现过大学生。阿周叔在周四读初二的某一天,突然告诉他,希望周四能够通过读书这条路改变自己的命运。周四并不懂得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意义,他只是觉得,听父亲的话准没有错。初一初二其懒无比的周四,在初三时开始进入爆发状态,经常废寝忘食地学习,他头脑灵光,学习东西上手很快,成绩突飞猛进。中考时却与县一中录取线相差8分,不能如愿进入县一中。他极为绝望,但阿周叔却激励他不要放弃,他铁定心要让儿子冲出去,硬是咬着牙交了6000块钱择校费进了一中。6000块钱是东拼西凑得来的,在当时对于这个家庭是一笔不菲的数目,交了择校费之后,家里接下来几个月的生活就成了问题,全家人硬是挺过了难关。
周四择校进一中,将自卑化作动力,生活得非常洒脱,每天的生活只有学习、运动、吃饭、睡觉,其他一概不管,父母的愁苦在他的身上看不到一丝一毫,他却将父母的希望融于骨髓践于行动。但命运再一次跟他开了一个玩笑,高考时发挥失常,考上了重点大学但不是他满意的学校,毅然决然地复读,自己独身闯到复读学校与校长谈判复读条件,要求安排老师额外辅导短腿科目,双方经过平衡之后周四开始了复读生活,复读的一年,最终考到华科。对于周氏家族而言,这是这个家族的第一个大学生,阿周叔对儿子感到满意,在他的培养下,出了第一个名牌大学生,至少对九泉之下的列祖列宗有个交代了。
阿周叔的心情跟着孩子们跌宕的人生起伏,交织着失望与欣喜,却从未失却希望。他这大半生一路走来并不顺当,从一无所有到白手起家,积攒家业,其中的坎坷和艰辛只有他与家人体会最为深刻。一切的酸楚,都被孩子们顺利成长的喜悦所湮没,其实几个孩子的成长并不顺利,但每次都能够化难为易,每次跌至谷底都能够耐心重新出发,凭着全家人的韧劲冲出重围。如今,周三哥和周二妹已经完婚,周四还在大学深造,小猪头周十在读高中,家里的生意慢慢好起来,几个孩子也逐渐长大成人开始为父母分忧。按理说,阿周叔夫妇俩应该可以好好歇息了,但他们俩依然不知疲倦、精神抖擞地干活,在他们看来,还有两个儿子任务没完成,就不能停息。
复杂的社会环境,并没有影响到这个家庭的奋斗,重重艰难也未曾浇灭他们一心向上的希望之火。阿周叔经历的人生,何尝不是当地甚至中国大多数父母的人生呢?为了家庭后代的发展,无私奉献,燃烧至死。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乡村面貌的改善,要感谢一个个家庭默默无私的奋斗,而一个个普通家庭的发展,也得益于中国社会环境的改善。乡村社会是否有希望,取决于这些普通家庭的发展状态。虽然今天的中国不尽完善,却留有普通家庭上升的空间,让他们的奋斗充满意义与希望。国家与社会所要做的,就是为底层家庭保留和创造更多的上升空间,不至于泯灭一个个普通家庭与普通民众奋斗的决心与希望。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小婷
-
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评论 23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评论 116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评论 209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评论 171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评论 119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