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大思政·04】金灿荣:新中国的外交征程
最后更新: 2021-05-27 08:34:35导读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回望百年历程,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解决了挨打到挨骂的问题。特别一场疫情,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更让人民坚定了对党和国家的信心。
值此建党百年之际,由江西省广播电视局、江西广播电视台、观传媒联合制作的大型思想政论高端对话节目《闪耀东方·中国大思政》于4月26日起在江西卫视播出,邀请中西方多位文化学者,通过12集节目,从中国历史和全球视野两个维度,探讨“人民民主的真谛”、“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政治传统”、“构建中国共产党的话语体系”、“西方为什么读不懂中国”、“中国共产党与现代中国的形成”等话题,敬请关注。
本文为第四集,主讲嘉宾是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美国问题专家金灿荣,演讲题目为:新中国的外交征程。
开场
张维为:欢迎收看中国大思政,我自己也曾经从事过外交工作,在外交部工作了将近5年的时间。那么新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过程中,中国外交的贡献巨大。现在我们又面临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我们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的战略和策略是什么?我们的外交政策特点是什么等等。下面我们就请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金灿荣老师为大家开讲。
演讲部分
金灿荣:
新中国是一场革命的产物
谢谢各位朋友的到来,今天我给大家分享一下怎么看咱们新中国外交。中国共产党1921年成立,1949年建政,成了一个人类历史上,就当时人类最大的人口国,当时我们应该接近5亿人。
新中国它的“新”在哪?一个新就是它真是一场革命的产物,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权力转换。有些国家新的政权上来,它很简单就选举上来了,有些国家比如政变,有些国家是外来来个侵略者扶植一个傀儡, 新政权出现有很多形式,但新中国不是。
它真是中共,按照自己的路线自己打出来的,打的过程当中,它对社会有根本的改造,它不是简单的政权转换,它是一场革命。新中国跟旧中国它的阶级结构、社会结构是不一样的,它是个新国家,在人类历史上都很新的一个国家。
新中国外交有效维护了国家独立
那么新中国的总体成功离不开外交,我自己个人把新中国外交的成就归纳为八个方面:第一个,它是比较有效的维护了国家的独立。二战以后出现了很多新国家,二战刚结束的时候,地球上只有七十几个国家,现在联合国有193个成员国,如果加上一些非联合国国家,那么现在200多个,国家数是原来的3倍。
虽然很多国家独立了,但是很多国家并没有真正获得自主性,经济上依赖别人,战略上被别人控制,比如说日本、韩国,它们倒是经济上很富有,但是它战略上是不独立的,对不对?美国发个脾气它们就倒霉了,对不对?比如说前几年我们中日韩要搞自贸区,这对我们三国很好,那美国不高兴了。真正能够保持独立地位是很少的国家,咱们国家是做到了,独立自主。
新中国外交助力国家工业化
第二个我认为是我们外交还是服务于一个大的目标,就是工业化,就把这个国家从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我个人是特别看重工业化这个事实。我认为近代人类历史的表象是现代化,实质是工业化,是人类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
西方为什么崛起?因为它掌握了工业化,它有大机器生产,借大机器生产的力量,经济效率、军事效率横霸天下。一旦西方进入到工业文明,它对其他农业文明或者比农业文明再落后一点的采集文明,它就是碾压式的,对不对?就是刘慈欣讲的宇宙法则,高端文明打低端文明叫“降维打击”,势不可挡,对不对?这是西方崛起的诀窍。西方把人类带到了工业文明时代,其他人类的唯一选择就是你工业化。你工业化了,掌握现代制造业了,你就把握自己的命运,否则你的命永远在别人手上,这是一个基本道理。
所以新中国成立之后,从毛主席开始,历届领导人有一个目标就是把这个国家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我们外交就是服务于这个的,我觉得服务的不错。我们是不是先学苏联?苏联给了我们156个大项目,这156个大项目是人类工业化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知识产权转移,一下子就把中国的工业框架就搞定了。
学了一段时间以后,我们再转学美国。1971年,大家知道基辛格就秘密访华了。基辛格跑到巴基斯坦,先是见记者大张旗鼓说我到这个地方来访问,要谈很多事,到了记者会上突然装,他故意装的说:哎,对不起,肚子疼。然后就到巴基斯坦总统别墅说我去治治病,然后就消失了,48个小时。然后大家知道到北京来了对不对?中美就缓和了。1972年就是尼克松正式访华,是不是就在咱们锦江饭店签了著名的“上海公报”?中美就和解了,中美和解后我们就学美国了,然后把美国的现代化的知识学到了不少。
应该讲冷战的时候,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就是苏联、美国,两个超级大国。所以那个时候叫两极格局。我是金庸迷了,就是模仿金庸老先生等于两个江湖一等一高手,对不对?中国都学了,这些工作都是不是外交的工作,我们把两个最好的老师的东西都学了。这样就给中国工业化奠定了技术基础,把这个国家建成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工业国,这是非常伟大的。这是中国现在崛起的基础,在座都很年轻,你们这一代人以后发展的基础,你们的起点就是这个国家已经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工业国了。这是咱们外交的第二个成就,帮助国家实现了工业化。
新中国的外交服务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第三个应该就是还是跟大家生活有关,就是我们应该讲在这70年人民生活水平是大大提高了,刚建国那个时候我们中国的人均粮食产量不到200公斤,现在是400多公斤,其他方面的生活都大大改善了。人均寿命,现在是77岁。附带讲去年2020年,因为疫情,美国的人均寿命降了1岁。咱们国家没变,所以去年开始中国的life expectancy就是预期寿命超过美国了,这想不到吧?这个里面通过与外部世界的交流,物资交换,这个应该也是有贡献的,这是第三个贡献。
新中国外交稳步提升国家地位
第四个应该是还是确保了国家地位的提高,我们现在国家地位逐年提高的。刚建国的时候,新中国挺孤立的,那个时候参加一个国际会议都不得了,我们比较重要的国际会议就日内瓦会议,然后就万隆会议。万隆会议是印度邀请我们去的,印度比我们早一点独立,在国际上它是左右两个阵营都接受它,它地位挺高的,所以那个时候像印度总理尼赫鲁,他觉得他是中国的大哥,他是来帮我们的。现在坦率讲,中国的国际地位是谈不上一言九鼎,但影响力是很大的。国际地位上升,这是很实在的一个东西。
新中国外交为去殖民化做出了贡献
第五个应该是我觉得中国在二战以后去殖民化的过程当中起了很好的作用。大家都知道越南、柬埔寨、老挝,它们是不是原来是法国殖民地?我个人有限的阅读,就是在全球去殖民化过程当中,从军事上讲,打得最好的还是在越南。当然现在很多历史材料都出来了,其实他是我们陈赓大将指挥的。所以在去殖民化过程当中,中国是不是有一定的贡献?去殖民化现在大家公认还是一个正确的道路。
另外应该讲中国在二战以后维护世界和平还是有作用的,重大的事件比如说越南战争,我们支持越南,苏联入侵阿富汗,我们跟美国一块联手帮阿富汗当地抵抗苏联的,维护世界和平,这是第六个。
标签 中国外交- 原标题:【中国大思政·04】金灿荣:新中国的外交征程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公然为邪教组织张目!中方制裁1名美官员
2021-05-26 16:35 中国外交 -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享年91岁
2021-05-22 13:48 观察者头条 -
“请多给我们10分钟”,“不行”
2021-05-16 14:42 巴以恩仇录 -
我驻印大使:中企正加紧生产4万台制氧机,争取尽快交付印方
2021-05-02 11:0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东京奥运测试赛:中国女排3比0完胜日本队
2021-05-01 20:20 -
日增超40万例,莫迪跑去祈祷
2021-05-01 15:1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汤蓓:新冠病毒溯源,该做的中国政府都做了
2021-04-27 09:13 中国论坛 -
澳方撕毁“一带一路”协议 外交部:澳方自身信誉严重受损
2021-04-22 15:43 中国外交 -
中国考虑派维和部队?美国防部这回答…
2021-04-20 22:01 美国政治 -
未婚才能演,合理吗?
2021-04-20 19:43 -
71集团军某合成旅穿戴新单兵作战系统演训
2021-04-19 16:52 习主席带领我们强军 -
FBI前翻译暴露了:我们想要再打造一个台湾
2021-04-12 22:58 中美关系 -
“世界将为之颤抖”,记者到场一看…
2021-04-12 16:41 美国一梦 -
BBC“自曝”式提问,华春莹笑了…
2021-03-26 17:05 -
华春莹:中国的目标从来不是超越美国,而是超越自我
2021-03-26 16:38 中美关系 -
华春莹拿出照片:中国美国,到底谁在强迫劳动?
2021-03-25 16:03 中美关系 -
华春莹笑问BBC:你是觉得美英的确该被制裁,对吗?
2021-03-23 17:19 中国外交 -
西藏军区直20高原复杂地域飞行训练
2021-03-21 08:30 -
中美安克雷奇第一次外交交锋,拜登政府完败
2021-03-19 23:47 中美关系 -
“当总统哈里斯和我......”
2021-03-19 16:38 美国政治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
“我们投给特朗普,现在他的关税搅乱了我们的行业”
-
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
“别用中国的”,美国务院内部文件曝光
-
越南总理表态:越美谈判,不能影响其他市场
-
“关税正在扼杀企业对美投资意愿,市场重心或转向”
-
“谈判推迟,美国又提要求”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
带着石破茂的亲笔信,他来中国了
-
斗争升级!哈佛大学起诉特朗普政府
-
外媒紧盯中方“警告”:孤立中国,特朗普恐难如愿
-
特朗普称未来三天公布俄乌和平方案,美媒曝细节
-
工业电化学奠基人郭鹤桐教授逝世,享年95岁
-
挑衅!英军高官:台海问题,准备好了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