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位学者点评:仲裁案之后,南海的最坏结果是什么
关键字:情理之外,意料之中。7月12日,菲律宾南海仲裁案仲裁庭不顾中国政府多次表明不接受、不参与、不承认、不执行的立场,还是作出了非法无效的所谓最终裁决。由于某些国家的卖力渲染,海内外对南海仲裁案都抱以极大关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至少66个国家,通过国家元首、总理、外交部、外长或防长等的表态,明确支持中国在南海的立场。然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非法的仲裁结果宣布后,美日随即妄称南海仲裁有“约束力”。
纷争似乎不会马上平息。仲裁结果会不会给紧张的南海局势上带来新的波澜?中国的南海政策是否会发生变化?周边小国是否会效仿菲律宾的行径?中国又将如何应对?与此同时,中美关系是否会因此陷入僵局?
就上述问题,观察者网访问了在国际关系及地缘政治领域卓有建树的8位专家,其中包括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寒竹、文扬、宋鲁郑、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金灿荣、王义桅、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副教授沈逸、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国友、伦敦前副市长观察者网特约作者罗思义等,为各位一一分析。
观察者网:您如何评价仲裁庭这一非法的仲裁结果?它对中国是否具有约束力?
文扬:裁决书的内容,比事先预期的更严厉、更恶劣。大体上,可以归结为“两个剥夺”和“三顶帽子”。“两个剥夺”,一是剥夺了中国在“九段线”内的历史性权利,二是剥夺了中国对于南沙群岛的主权。“三顶帽子”,一是说中国侵犯了菲律宾的海洋权益,二是说中国破坏了南海的海洋环境,三是说中国加剧了南海争端。
罗思义:这个所谓的海牙法庭南海仲裁结果,毫无法律效力可言。美国支持菲律宾采取这种行动无异于自打耳光。我们回顾一下美国执行国际法的前科:
·美国至今没有签署菲律宾提出诉讼所依据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
·1986年,尼加拉瓜控告美国军事支持尼加拉瓜叛乱分子颠覆左翼桑地诺政府。海牙国际仲裁法庭裁定尼加拉瓜胜诉,并宣布美国违反国际法,美国立即宣布裁定无效,拒绝接受或执行该裁定。
美国著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2016年5月发布的《论南海法律的局限性》(Limits of Law in the South China Sea)报告,甚至从狭义的法律角度明确指出,菲律宾单方面上诉到海牙法庭属于欺诈性质,以及美国支持菲律宾所带来的后果。该报告承认:“菲律宾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上诉中国的判决结果出来之前,不仅不会解决问题,反而会对解决问题造成重大障碍。”
报告亦对此原因明确指出:
·美国是至今还没有签署《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
·所有国家承认,法庭无权决定南海任何岛礁的“主权归属问题”;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298条规定允许各国就强制性裁定提交例外的补救性措施,中国和其他一些国家已经采取了激活这些例外的步骤……特别是,第298条规定有一条“被诉国可提交不接受一条或者更多程序的书面声明”这样的内容。具体内容是:所有国家承认,中国有权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298条规定将涉及海域划界等争议排除在《公约》强制争端解决机制外。
总之,美国要求中国对菲律宾的诉讼做出回应,尽管美国自身尚未签署该公约,其也曾明确拒绝与执行法庭裁定。事实上,海牙法庭对中国并不具法律管辖权,因为中国并未同意成为应诉的一方,而且在很久之前就已激活了所有国家都认定合法的法律豁免权。这意味着美国怂恿菲律宾在海牙法庭起诉中国,不过是一场闹剧而已!
寒竹:南海仲裁出来后,中国的正式表态是从历史角度说,南海是我国的固有领土。这一点是肯定的,但我们还应该强调,南海归属是二战后就形成的国际秩序和国家边界。
仲裁庭的仲裁是试图改变战后的世界格局以及主权国家的边界、海域。二战期间,南海诸岛被日本占领,隶属于台湾岛管辖范围。二战以后,根据《波兹坦公告》和《开罗宣言》,这些岛屿回归中国,民国政府在这一背景下划下了十一段线。中国对这些岛礁的主权,是得到国际社会,包括西方国家承认的。
可见,南海不仅在历史上属于中国,而且从二战至今都一直属于中国,是二战后世界秩序的一部分。因此,南海仲裁试图颠覆的是二战以来的国际共识。
此外,此次仲裁庭超出了它的职权,表面宣称不划分国界,但通过化岛为礁的方式,用含混的话语试图改变中国原有的海域边界。由此可见,仲裁结果本身是违反国际法的。因此中国不应该看得太重,大可自信地表示,将遵循国际法维护自身在南海的权益。我们不按照仲裁行事,恰是维护国际法的体现。
观察者网:您认为仲裁案结果会对中国的南海政策产生什么影响?
文扬:仲裁结果是菲律宾所希望看到的,也是美日两国所努力促成的。表面上看,这一纸裁决书似乎实现了一个目标,但其实实现了两个不同的目标,因为当前的南海问题不是一个对局,而是两个互有联系又各有所图的博弈对局:一是围绕南海岛屿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声索发生冲突的争端各方,对局方主要是中、越、菲、马,也包括文莱、印尼和新加坡等;另一个是美日等国围绕中国崛起的地缘战略布局,对局方主要是中、美、日,也包括澳洲和印度等。
在第一个对局中,博弈的进程是按“中国故事”走的,中国一直宣称属于自己的岛屿主权和海洋权益受到侵害,开展双边谈判的同时积极采取了一些维护主权的行动,如造岛和驱离等,中国的目标是在维护本国权益的同时,通过与声索冲突各方的双边谈判解决争端,共同维护南海的和平与稳定。
第二个对局原本不存在,美日澳印等国都是南海的域外国家,想要搅局并没有合适借口。但随着“重返亚太”战略的实施,美国开始在南海造局,开始编写南海的“美国故事”,试图利用第一个对局中的复杂局面,将中国推入困局,达到围堵和遏制中国这一最终的战略目的。
近年来美国在南海的一系列行动,就是一步步将两个对局结合起来,无论是派军机飞临中国的人工岛,派军舰通过邻近水域,还是拉拢菲、越等国,在香格里拉峰会上频频搞事,都是精心策划、环环相扣的步骤。
以刚刚出台的仲裁为标志,第二个对局宣告成型,“美国故事”正式开篇。从今以后,第一个对局不再重要,原本可以在各当事国双边谈判中逐步化解的问题,通过这个裁决书上升成为第二个对局中一个显见的、重大的既成事实。从现在开始,南海问题成了美日等国为维护国际公义、捍卫国际秩序,联合周边国家共同打击中国这个国际法违法者、环境破坏者、欺负小国者的“美国大片”。
这是当前南海问题的实质,也是中国真正的危险所在。
宋鲁郑:南海仲裁结果的影响取决于三方:中国的反应,美国的反应,越南和菲律宾的反应。各方反应也会相互激化或引发另一方的反应。目前来看,各方都维持平静,处于观察态势的阶段。因为这个裁决不具有执行力,各方都还在控制,基本不会改变或者放弃主权的声索。另外,台湾方面也基本上不承认也不接受,安排军舰去太平岛,日韩则各说各话。但这件事造成中国在国际社会舆论上失分,需要在道义上展开争论,这必然引发中国的不悦。所以,下一步中国如何反应非常重要。
南海局势本身是否会有进展升级,取决于三个事件:第一,美国是否加大了南海的军事行动;第二,中国是否在黄岩岛扩建;第三,中国是否会宣布南海的防空识别区。当然,中国继续在黄岩岛之外地区扩建岛屿也是观察点。
现在全球化时代还有很多事情会影响到南海局势。比如奥地利的总统大选重新开始,欧洲难民的安排方案,明年三月的荷兰选举,五月法国的选举等等,如果欧洲进一步解体或者有大型恐怖袭击事件,都将成为中国采取行动的背景。还有一个因素是,菲律宾新政府和以前采取的策略也不一样。目前至少在表面上菲律宾是第一当事人。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陈佳静
-
美业界“喊疼”:请中方“收回成命” 评论 288朝令夕改!“没人知道特朗普五天后的规定是啥样” 评论 231日本人大幅抛售美国国债,逼停特朗普? 评论 267“关税犹如泰山压顶,将‘不可逆转’伤害美国经济” 评论 120最新闻 Hot
-
回过味了?“不该抗中,是时候‘去美国风险’”
-
“豁免是对中国实力的认可,不豁免更是机会”
-
“从微波炉到芭比,替代中国?难”
-
“还跟我提投资?等美国稳定了再说吧”
-
俄副外长:中国需要多少石油,俄罗斯就准备供应多少
-
英国反华议员赴香港探亲被拒入境
-
石破茂对美发出“迄今最强烈警告”
-
美业界“喊疼”:请中方“收回成命”
-
关税成本暴涨40多倍,美企CEO叫苦:这是末日
-
朝令夕改!“没人知道特朗普五天后的规定是啥样”
-
加州住房危机!“学生不得不在汽车里睡觉”
-
“如果关税战长期持续,相当数量的美国农民将破产”
-
特朗普对华贸易战注定失败,原因如下↓
-
美防长“挥舞大棒”:伊朗,美军已准备好了
-
被马斯克骂“傻蛋”后,纳瓦罗:我们关系很好
-
乌克兰这下有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