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进行时】胡鞍钢:第一阶段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哪些历史性成就?
最后更新: 2024-07-10 14:34:18为什么中国研发支出增长可以这么快?
观察者网:当前的中国正在面临与美国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激烈竞争。根据你们团队的研究,过去十年我们在推进和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方面做了哪些重要工作,你们的评估结果如何?
胡鞍钢:我们认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十八大以来最突出的亮点。其中包括几个方面:
首先是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为此2015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制定了《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这个是标志性的科技战略与政策文件,明确了到2020年基本形成适应创新驱动发展要求的制度环境和政策法律体系,这些政策法律体系为进入世界创新型国家行列提供有力的保障。
2016年,中央发布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给出了非常明确的量化指标。第一点就是,到2020年科技进步贡献率要达到60%以上,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要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0%,研发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要达到2.5%。
客观的讲,研发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到2020年没有完成目标,只有2.41%,但是2023年达到了2.65%。大家知道这2.65%是什么概念?这在OECD国家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排名中可以排第14位,高于荷兰(2.31%),低于丹麦(2.81%)。
按照2021年国际元计算,2023年,中国的研发支出已经达到了8348亿国际元,相当于2010年2121亿国际元的3.94倍,年均增速高达11.1%。
我们再看新型举国体制,这是总书记提出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说在计划经济的时候,毛泽东时代曾通过举国体制研发出了“两弹一星”,也建立了比较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包括国防工业体系和科技体系。但在当前,怎么能够更好地把新型举国体制和市场主体的创新二者结合起来,我们有一篇专门的文章做过讨论,就不再详述了。
“两弹一星”的研发是举国体制突破重大科技工程的典范,图为中国国家博物馆“两弹一星”主题展展示当年“两弹一星”的决策过程。
第二个方面就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首先从我们研发队伍看,从2012年的327.3万人年上升到2023年的660.0万人年,年均增速6.6%,一直居世界首位。
从基础研究经费的角度来看,2023年达到了2212亿元,相当于554亿国际元,打破了历史最高记录。
有人就问了,为什么中国研发支出增长可以这么快?因为我们主要不是靠国家财政性投资,2023年全国公共预算中的科学技术支出为1.08万亿元,占GDP比重仅为0.86%,占研发总支出(3.33万亿元)比重的32.4%,中国70%左右的研发费用支出都是靠市场驱动的。
我们来看看技术市场,全国技术市场交易额从2012年的6437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61476亿元,这相当于从1768亿国际元增长至15408亿国际元,名义年均增速高达21.7%。
因此,中国的研发支出主要来源是超大规模国内市场驱动,而且研发占GDP比重为2.64%,已经超过了欧盟国家平均比重(2023年为2.28%)。
再看一下本国发明专利,这是来自世界知识产权的数据。中国本国居民申请的发明专利,2010年超过美国,2021年中国在世界的比重高达59.8%。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22年世界知识产权指标》显示,中国发明专利有效量位居世界第一。
中国本国居民发明专利申请量 2010 年超过美国 ,居世界首位 ,到 2021 年中国占世界比重已经高达 59.8%。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
2023年,世界知识产权又提出新的指标——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中国达到了24个,首次跃居世界第一,这个集群就像北京中关村等等。
再根据《2024年全球知识产权报告》,在所有的172项技术能力指标中,中国的技术专业化程度已跃升94%。
中国正在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引领者与分享者
观察者网:过去一段时间,中央反复强调,要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等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在当前中美竞争之下,您如何看待推动新质生产力对下一步科技创新的影响?
胡鞍钢:国家统计局首次统计的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从2020年12.13万亿元,到2022年已经达到15.3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从12.0%提高到12.7%。
什么叫新质生产力产业?我们认为其中之一就是专利密集型产业。清华大学仅2022年这一年发明专利申请数为5454件,授权发明专利3861件,实用新型660件,外观设计型51件。最重要的是国际专利PCT申请,达到了281件。
从清华大学的角度来看,也是对整个中国的技术创新,当然也包括科学创新,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目前,中国高新技术在国际市场的表现非常突出。根据OECD的统计口径,2021年中国高技术出口额达到9423亿美元(现价美元),香港是4316亿美元,两者合计是1.37万亿美元,占世界比重从2011年的25.2%提高至2021年的39.8%,相当于美国比重4.9%的8.1倍。
包括香港在内,2021年中国高科技出口额达到1.37万亿美元,占世界比重39.8%,相当于美国比重4.9%的8.1倍。数据:世界银行
其次,新质生产力产业之一中国信息与通信技术(ICT)产品的制造和出口能力大增,2021年中国的信息与通讯技术出口占总出口额的比重达到25.5%,居于世界首位,超过了美国的9.1%,香港地区这一比重高达61.2%。
不过,一分为二地看,高端芯片等尖端技术方面我们还受制于人,包括这一次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突破美国领先我们一步。面对这些战略科技堡垒,我们还是要采取新型举国体制来积极应对,就是要不断推进和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极大地发展和促进我国科技生产力,并有效地促进经济生产力、社会生产力、文化生产力和生态生产力。
早在1988年,小平同志就高瞻远瞩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目前中国已经进入世界科学技术舞台中心,拥有世界最大规模的科技人才队伍,成为世界最大研发支出国之一,也成为世界最大发明专利申请国和授权国,以及世界最大的高科技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
今年,更是成为中国开启并大力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元年。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重大任务,其内涵包括五个方面:第一,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第二,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第三,着力推进发展方式创新;第四,扎实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第五,深化人才工作机制创新。
从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来看,中国已经成为21世纪世界发展新质生产力革命的发动者、创新者和引领者。
这突出表现为,经过建国70多年的科技现代化、改革开放40多年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创新驱动发展,经历了量变到部分质变,再量变到质变的循环往复、加速积累、不断提升的过程。一项重大科技创新如何产生大国规模效益,最典型的就是农业的杂交水稻、通讯业的5G等。中国已经从世界性几次科技革命的落伍者到追赶者、再到21世纪的创新者、领先者,进入世界科技舞台中心。
进入新时代,通过率先发动这场21世纪规模更加宏大的新质生产力革命,中国正在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加速者、创新者、引领者与分享者。
正像1956年毛泽东同志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所预言的,“进到二十一世纪的时候,中国的面目更要大变。中国将变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中国应当这样。因为中国是一个具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和六万万人口的国家,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
所以,我认为,进入新时代最深刻的世界意义就是,中国式现代化将对人类创新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苏堤 
-
借入债券后,央行再出新工具,影响多大?
2024-07-10 00:42 金融观察 -
抖音电商流量正重新分配
2024-07-09 19:03 观网财经-互联网 -
日本八巨头砸300亿美元扩产芯片,意在何为?
2024-07-09 16:30 观网财经-科创 -
云南德宏: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打通国内重点城市和缅甸外销市场
2024-07-09 15:46 中国房市 -
曹操出行IPO启示:聚合平台是门好生意
2024-07-09 15:00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微软被曝要求中国员工只能用iPhone
2024-07-09 13:44 观网财经-科创 -
不用扫码了,支付宝发布“碰一下”支付
2024-07-08 17:24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关键时刻”,芯片巨头超6500人罢工
2024-07-08 16:55 观网财经-科创 -
姚洋反驳中国房子过剩:一线城市紧张,农村地区空置率高
2024-07-08 15:09 观网财经-房产 -
光刻机巨头前CEO:美对华芯片战并非基于事实,而是意识形态
2024-07-08 15:03 观网财经-科创 -
京东健康:AI诊疗应用速度超过了我们的早期预期
2024-07-08 13:43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
腾讯报告:大模型未来2-3年内将打开情绪陪伴市场
2024-07-08 13:40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
腾讯吴运声:大模型训练正在简化,一张照片就能生成数智人
2024-07-08 13:36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
“中国前沿的AI数字人技术,已经跨过了恐怖谷效应”
2024-07-08 13:28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
多款AI终端、国产CPU等集中亮相
2024-07-07 21:05 观网财经-科创 -
美国重发展欧洲重安全,中国AI如何既要又要?
2024-07-07 10:03 观网财经-互联网 -
“没有演员,均由AI生成”,快手宣布即将上线AIGC短剧
2024-07-07 09:54 观网财经-科创 -
小红书技术副总裁王晓博:大模型让AI越来越像人,更懂内容与用户
2024-07-07 09:53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
多地住建局更名,有何深意?
2024-07-06 21:21 观网财经-房产 -
不会再买到烂尾楼了?深圳多家银行开始执行“不封顶不放贷”
2024-07-06 17:43 观网财经-房产
相关推荐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评论 41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评论 233这场贸易战,美国就是个“纸老虎” 评论 91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评论 233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评论 246最新闻 Hot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
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
黄仁勋访华盼继续合作,特朗普回应
-
中国男子在TikTok“神评”美国关税,米尔斯海默秒答:赞同
-
“内地电影票房过亿那一刻,香港电影就被颠覆了”
-
美国税局代理局长刚上任三天就被免,“贝森特抱怨他是马斯克的人”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
“中国深知‘广场协议’是致命的,特朗普别想了”
-
“中国稀土,关乎美国人生死”
-
美军高官着急:中国速度太快了,是美国3倍
-
德银:中国客户减持美债,转头买欧洲资产
-
美国对中国再下黑手,“黄仁勋道出最大担忧…”
-
跟特朗普谈,拿中国当筹码?英财相:蠢死了
-
加总理扬言:除了中美,还有其他人
-
美方将不再斡旋?梅德韦杰夫喊话欧盟:学着点
-
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