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进行时】胡鞍钢:第一阶段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哪些历史性成就?
最后更新: 2024-07-10 14:34:18编者按:改革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这是中国大踏步追赶世界、并屹立于大国之林后总结出来的重要法宝。7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将在北京召开,全面深化改革将再次掀开新的篇章。
过去十年,全面深化改革成效如何?下一步的全面深化改革又将往何处去?为此,观察者网特别策划《改革进行时》专题,邀请权威专家学者,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和中国式现代化相关重大议题,追踪和见证党的三中全会勾勒的重大改革决策与实践历程。
我们邀请的第一位学者是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教授。胡鞍钢教授及其团队长期跟踪和研究中国改革进程,刚刚发布了《新时代中国全面改革的成就和评估》报告。该报告从七大领域对2013年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就做了第三方评估,其中包括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和加快建设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等。
报告涉及内容丰富全面,观察者网选取当前公众关心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完善、民生和科技等核心议题,请胡鞍钢教授分享了他们的研究成果,以此作为【改革进行时】专题的开篇。
【整理/ 观察者网 高艳平】
十年全面深化改革圆满完成
观察者网:我们知道您刚刚发布了《新时代中国全面改革的成就和评估》报告,对过去十年的全面改革进行了评估。十年改革内容非常广博,你们的总体评价是怎么样的?
胡鞍钢:从2012至2021年,并延续到2023年年底,党中央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两次总体设计和重大决策。根据党中央2013年和2019年相继作出的两个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我们从七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进而对全面深化改革和国家治理现代化作出系统的客观的总体评价:
即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历史性伟大成就,如期完成了各项改革任务(包含336项重大改革举措),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的成效。
换言之,第一阶段的全面深化改革圆满完成。这意味着从今年起,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开启第二个阶段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与此同时,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过去十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创新,可简称为“国家良治”。它与全面深化改革的共同之处是,二者都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交互过程。所谓“良治”,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全面建成惠及十四亿人口的小康社会。
所谓“良治”,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全面建成惠及十四亿人口的小康社会。图为7月1日江苏无锡高铁站。摄|新华社 还月亮
全面深化改革与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仍将是今后中国改革开放的主题词和关键词。所以我们期待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根据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体目标,对未来五年乃至2035年全面深化改革,与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再次作出战略部署。
观察者网:您提到了七大方面的评估,可否先请您谈谈,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方面过去十年有哪些看点?
胡鞍钢:从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来看,一共有四个方面的改革目标和途径:一是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二是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市场主体,这是很关键的,我后面会用数据来说。三是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四是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我们逐一对上述目标做一个分析和讨论。
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克林顿预言”破产
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转型的过程中有一个基本任务,就是如何实现从计划经济的全民所有制向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转变,这就涉及到怎么来认识国有经济,如何布局和结构调整,能让国有经济充分发挥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4个方面的功能。
对此“决定”给出了基本要求,并且还提出了要增强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也就是说,不是消灭国有经济、将之边缘化,而是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
2023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中,已经有142家中国企业,其中99家国有企业上榜,包括86家国资委监管系统的企业。而在十年前的2012年,上榜的中国企业只有79家,国企只有54家。
1999年,中美就中国加入WTO问题举行谈判的时候,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希望国会能支持中国加入WTO,曾预判说,中国一旦加入WTO,中国的国有企业将从此消失。
这是克林顿当时对中国国有企业的预言,结果证明,如同1949年,美国国务卿艾奇逊预言中国政府解决不了吃饭问题的“艾奇逊预言”,都破产了。
十年间,陕西飞机工业集团国企深化改革任务顺利推进,图为陕飞员工在探讨业务。图|航空工业网
鼓励支持非公经济发展是最重要的制度创新之一
另一方面是非公有经济迅速发展。当今的中国为什么会强大起来?正是因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经济的发展,超大规模的市场主体已经形成。
到目前为止,中国各类市场主体已经从2012年的近6000万户,到2023年底突破了1.84亿户。尽管有的市场主体在市场竞争中落伍了、破产了,也消失了,但是有更多的新的市场主体又成长起来。
中国每年平均新增市场主体数量超过1000万户,增速达11.9%。世界超大规模市场主体,也是世界超大规模的新增就业主体,从而创造了世界超大规模的就业岗位。到2022年中国雇主比例为3.9%,高于世界的3.2%,其中男性雇主比例为5.2%,女性雇主比例为2.5%,均高于世界的4.1%和1.8%。
2022 年中国雇主占总就业人口比例为 3.9% ,高于世界的 3.2% 。 数据来源 :世界银行
这充分反映了中国已成为创业、创新和创富的国度,而中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则提供了人力资本的条件。
中国拥有世界最大规模大学及在校生数量,2023年全国高等学校为2822所,研究生毕业生超过100万人,本专科毕业生超过1000万人,而当年城镇新增就业总数1200万人以上。
那么我国高等教育到底培养的是什么样的人才?不只是学术型人才,也需要创业型人才。只有解决了创业问题才能解决每年超千万人新增就业问题。过去十年,市场主体法人占全国总就业人数比重从7.9%上升至24.9%,也就是说在当今中国,每四个就业者当中,就有一名创业者。一些人往往是先就业,后创业,因而中国又成为世界最大规模的创业之国。
到2023年,全国的民营企业数量已经超过了5300万家,占全部企业数量的92%,成为我国城乡创造上千万就业人员的主力军。
对一个劳动年龄人口达到9.6亿的大国来说,创造就业始终是最大的民生问题。解决就业主要靠政策来鼓励各类企业创业,提供就业岗位,才能实现充分就业目标(指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左右,即使如此实际失业人数仍高达2586万人,相当于意大利的劳动人口)。
因此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经济发展,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最重要的制度创新之一,也是中国能创造超大规模就业岗位之源泉所在。
这些年,包括三年抗击疫情期间,中国在世界上保持了很低的通货膨胀率(甚至一度小于1.0%),既低于世界的5.7%,也明显低于美国的6.0%。这本身就是千千万万的企业家,包括民营企业家不断创业创新的贡献,承受住来自国内以及国际上的巨大市场压力,如期实现了有效控制通货膨胀率的预期目标(2020年3.5%;2021年3%;2022年3%;2023年3%)。
值得一提的是,做大做强国有经济和鼓励支持非公经济,我们强调的是对立统一论,而不是此消彼涨零和博弈的关系。在计划经济的时候,我们一度把民营企业、私人企业都消灭了,最后还得请回来。中国国情决定了我们一定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有个别人炒作所谓“国进民退”,”国退民进”说,我认为这是个伪命题,20年前我就反驳过了,有人非得搞对立论,这是不对的。我们要强调的是统一论、融合论,共同发展、共同前进,这个观点我一直没有变,我们不能搞机会主义,一定要基于中国超大规模劳动人口的基本国情。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苏堤 
-
借入债券后,央行再出新工具,影响多大?
2024-07-10 00:42 金融观察 -
抖音电商流量正重新分配
2024-07-09 19:03 观网财经-互联网 -
日本八巨头砸300亿美元扩产芯片,意在何为?
2024-07-09 16:30 观网财经-科创 -
云南德宏: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打通国内重点城市和缅甸外销市场
2024-07-09 15:46 中国房市 -
曹操出行IPO启示:聚合平台是门好生意
2024-07-09 15:00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微软被曝要求中国员工只能用iPhone
2024-07-09 13:44 观网财经-科创 -
不用扫码了,支付宝发布“碰一下”支付
2024-07-08 17:24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关键时刻”,芯片巨头超6500人罢工
2024-07-08 16:55 观网财经-科创 -
姚洋反驳中国房子过剩:一线城市紧张,农村地区空置率高
2024-07-08 15:09 观网财经-房产 -
光刻机巨头前CEO:美对华芯片战并非基于事实,而是意识形态
2024-07-08 15:03 观网财经-科创 -
京东健康:AI诊疗应用速度超过了我们的早期预期
2024-07-08 13:43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
腾讯报告:大模型未来2-3年内将打开情绪陪伴市场
2024-07-08 13:40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
腾讯吴运声:大模型训练正在简化,一张照片就能生成数智人
2024-07-08 13:36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
“中国前沿的AI数字人技术,已经跨过了恐怖谷效应”
2024-07-08 13:28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
多款AI终端、国产CPU等集中亮相
2024-07-07 21:05 观网财经-科创 -
美国重发展欧洲重安全,中国AI如何既要又要?
2024-07-07 10:03 观网财经-互联网 -
“没有演员,均由AI生成”,快手宣布即将上线AIGC短剧
2024-07-07 09:54 观网财经-科创 -
小红书技术副总裁王晓博:大模型让AI越来越像人,更懂内容与用户
2024-07-07 09:53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
多地住建局更名,有何深意?
2024-07-06 21:21 观网财经-房产 -
不会再买到烂尾楼了?深圳多家银行开始执行“不封顶不放贷”
2024-07-06 17:43 观网财经-房产
相关推荐 -
MIT教授歧视言论被中国女生当场回击,道歉信来了 评论 123首次!欧盟对中方“下重手” 评论 332“英国寻求更紧密的对华关系” 评论 122“欧洲最需要应对中美俄之际,德国却哑火了” 评论 133“中国深入墨西哥供应链,让美国紧张不已” 评论 40最新闻 Hot
-
MIT教授歧视言论被中国女生当场回击,道歉信来了
-
美国人学“精”了:直接从中国下单,立省7万元
-
如美国所愿,又一位顶尖华人科学家选择离开
-
“对北约,俄方必须做好战争准备”
-
特朗普:居家办公的联邦雇员将被开除
-
拜登政府又盯上中国“传统芯片”?
-
首次!欧盟对中方“下重手”
-
“中国人很聪明,限制他们,居然还能追上来”
-
沙利文泼脏水:中国“孤注一掷”,走错了
-
日本软银欲撒千亿美元讨好,特朗普笑了:能不能加倍
-
特朗普:中美联手可以解决世界上所有问题
-
“英国寻求更紧密的对华关系”
-
特朗普:土耳其是幕后黑手,他们一直想得到叙利亚
-
“特朗普计划一上台就取消”
-
特朗普见了周受资:我对TikTok情有独钟
-
“欧洲最需要应对中美俄之际,德国却哑火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