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竹:中国道路的历史基因
中国平民社会的形成及内部的“双重运动”
关键字: 中国道路平民社会历史基因下面着重讲一下“双重运动”这个概念,中国实际上最早从秦汉起就有了比较完整的土地私有制、个人所有制或者是家庭所有制。土地私有制能够释放出能量,释放出种田的积极性,社会生产力会高速发展。但这也是把“双刃剑”,它很容易成为社会贫富分化器。
这里借用卡尔·波兰尼(Karl Polanyi)的一个概念。波兰尼提出了一个“双重运动”(double movement)的概念来描述资本主义社会的两条线索:一个是资本主义商品化在全球扩张的运动,一个是为了维护社会整体利益而反对资本主义商品化的社会运动,这是两种共生但反向的社会运动。波兰尼指出,在市场经济力图扩张并将越来越多的要素囊括进市场体系的同时,人类社会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就会兴起社会保护运动,如此,保护性的反向运动必然发生,因为一个脱嵌的经济社会导致的灾难必须被阻止。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有一个双重运动,一方面资本全球化,资本在全世界谋利侵蚀整个社会,但是人类社会为了免于灭亡,会自我保护,会催生一种抵抗资本主义侵蚀的力量。这两个运动是同时进行的,只要有资本主义就有对资本主义的抵抗。
我想借用波兰尼这个“双重运动”概念来解释中国古代社会。中国双重运动是从汉代开始的。汉初实行黄老之术,轻徭薄税,最后达到文景之治的盛况。这是怎么形成的?基本思想类似于今天讲的新自由主义,国家少管,无为而治,让老百姓自己劳动,这样一来汉初经济繁荣形成中国经济的第一个高峰,这就是文景之治,社会一下子很富裕了。但是,社会两极分化很严重,土地兼并相当厉害。到了汉武帝时代,董仲舒指出:“富者田连仟伯,贫者无立锥之地”如果说国家朝廷不解决这个问题,这个社会会断裂,于是政府就想要对社会进行调控。
汉文帝与汉景帝
对于当时的社会分化,班固和司马迁讲得很清楚。司马迁讲农不如工,工不如商。种田没有做手工业赚钱,做手工业永远没有做生意赚钱。《汉书》讲,为什么重农抑商?因为商已经富裕了,为什么把农民提到前面来,是因为他们太穷所以需要国家扶持。重农抑商一方面是为了强调实体经济,另外一方面主要是为了平衡贫富差距,是为了解决古代两极分化,于是有了很多政策,包括限购,限田,买田不能连成一片,国家干预土地市场防止土地兼并。土地私有制导致土地兼并,土地兼并如果不解决社会会爆发动乱,中国古代这个问题没有解决,农民就开始起义。
商品经济的调控也是这样。春秋战国管仲做过这个事情,粮价跌了政府买,粮价维持不要太低,青黄不接时政府开仓放粮,保证粮食价格不要太高,通过价值手段抑平物价,历朝历代都有这个政策。商品也是这样的,如果在原产地卖不出去,在另外一个地方卖得很贵,政府就把这个商品从原产地买下来,运到没有的地方去卖,政府用国家力量干预商品市场,使商品市场处于平衡状态。一直到王安石都是搞这个东西,可以说很有社会主义色彩。
后来罗斯福搞新政借用王安石这个思想,美国国会很多人指责罗斯福,说这是搞社会主义的东西,其中有一个理念用了政府干预价格方式,但是这个在新自由主义者看来就是不对的。而中国从汉代以来就相信政府必须出手干预,使经济保持平衡,整个一系列思想体现了古代的朴素社会主义。对口救灾在古代已经有了。
中国古代没有产生社会主义理论,因为没有形成典型的资本主义社会,但是中国古代有繁荣的商品经济,只要有商品经济就会产生两极分化,就会催生社会主义萌芽。社会主义是就是干预主义,国家限制富人,扶持穷人,扶弱抑强,中国汉代就有这样的传统,所以20世纪马克思主义能够找到合适的土壤,正好和中国传统接轨。
社会对商品经济进行干预和调节有不同方式。在西方可能有很多NGO组织做这个事情。但是中国从汉代起只有一个力量做这个事情,这就是国家。国家扮演调整贫富的中枢力量,这是中国的特点。国家一定是干预,如果国家不干预社会会两极分化,王朝会崩溃,统治者不是出于善心而是出于王朝安危考虑的,为了不被推翻一定要防治两极分化。这个特点跟社会主义契合点在什么地方呢,下面简单讲讲马克思主义。
富兰克林·罗斯福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写了《共产党宣言》。在《共产党宣言》里面,“社会主义”是一个贬义词,马克思、恩格斯当时对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概念是否定态度。马克思在1844年提出共产主义概念,1848年,系统提出共产主义理论。在马克思那里,先有共产主义的思想,后有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从整个马克思思想发展来看是这样的脉络。这和我们讲社会形态发展是相反的。
社会形态的顺序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人类社会先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最后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这是历史逻辑。但是从理论产生来看,马克思先提出共产主义思想,后提出社会主义思想,为什么会有这个逻辑,怎么形成的?道理是这样的。
马克思在1848年发表《共产党宣言》后,进一步思考,如何才能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人类如何才进入一个按需分配,没有国家、没有阶级、没有政党的社会?何以形成这样的社会?二者当中需要有一个过渡期,过渡期是需要国家的,所以,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后,国家就不能完全马上消亡,推翻资本主义社会之后还要经历一个无产阶级专政时期,还需要有一个强大国家,强大的政党,这样才能最终消灭国家和政党,将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的理论逻辑就是这样的。
为了实现将来无国家无阶级的按需分配理想,掌握政权的无产阶级先要由国家掌握生产资料进行分配,进入一个过渡期社会主义阶段。所以,社会主义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一个过渡时期,是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过渡时期,这个过渡时期很长,也许几百年,也许上千年。在这个时期国家政党发挥核心作用。
显然,这个思想跟中国汉代以来的强国家对社会的干预,正好有机结合起来。实际上在中国社会里面关于共产主义的概念是很模糊的。共产主义在欧洲有比我们深厚的传统。基督教、乌托邦理想在欧洲古代就有空想共产主义的思想,15世纪、16世纪欧洲就出现空想共产主义。但中国没有或很少有空想共产主义思想。有人说,中国人讲天下为公,其实这个“公”跟公有制的“公”不是一个概念。西方有空想共产主义传统。一直到今天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个别地方都还有共产主义公社,比如弗吉尼亚州的“双橡树公社”,大家就是同吃同住同劳动,内部没有货币,没有商品交换。但是西方古代有空想共产主义思想,但很少有国家干预社会的思想。社会主义思想在美国是很少,而在中国是有很强的社会基础,所以今天的社会主义在中国比较强大。
“双橡树公社”的宿舍
我总结一下“双重运动”,中国社会实际上一直有一个内在矛盾,一方面书里面讲中国自秦汉以来私有观念很强大。同时,中国人商品意识很强大。中华民族善于把所有的东西商品化,可以把宗教、佛教商品化,从全世界看每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有中国商人影子。
我在书里面提了一点,我们用自然经济解释古代社会是不准确的。中国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长期存在,一百万是盛世,每一个城市有大量商业区、交易市场。50万人口的城市怎么可能自给自足,肯定是什么行业都有,肯定是有发达商品经济的。南北朝有一首诗“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唐代杜甫诗中提到“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就是说停泊在成都河流上的商船是来自几千里之外的长江中下游地区,说明中国古代就有巨大的统一商品市场。
中国古代有很强大的私有制,有很强大的商品经济,所以中国经济总量一直是很强大的。但是反过来讲,有一个致命弱点——土地私有制和发达的商品经济,孕育了一个不断分化的社会,社会两极分化不断出现,这两个相反的现象构成中国社会复杂的面向。如果政府不管这个问题,社会就流民四起,出现动乱,所以政府一定要出来干预维持平衡。整个中国两千年一直有这么一个双重运动,今天也是存在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我们以最快速度在全世界实现经济崛起,但同时这个社会在不断两极分化,贫富差距很严重。善于经商是我们的长处,但也有短处,即社会很容易两级分化。对这种现象,政府国家如果不出面解决,将出大问题。所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三十多年,中国社会的贫富分化进入临界点。中国社会开始调整,到2008年开始,社会已经开始出现调整的趋势。因为这个时候贫富悬殊,官员腐败很严重,这个时候政府如果不采取行动,社会会断裂。十八大以后的调整就比较明显了,这个调整是历史钟摆,所以到了2010年前后中国变化的历史趋势,不是某一个人想出来,是有历史需要的,不解决这个问题,社会就要出问题了。对于这种双重运动,我们不能强调一个否定一个,也不能说不要商品市场经济,这个也不行。
一方面,中国必须保持社会活力,坚持市场经济,市场是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佳手段;同时国家要进行社会干预,对贫富悬殊的现象进行调节,把社会稳定下来。所以双重运动在中国是一直存在,古代出现的问题,在今天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今天解决问题的方式,很多在汉代已有先例可循,比如汉代的土地限购,包括公田,公有制解决这个问题;今天的中央的巡视组,当时是叫刺史。整个机制其实在汉代已经形成,怎么选拔人才,怎么监督百官,怎么防止社会两极分化。可以说中国是早熟社会,这些都有了只是没有形成系统的东西。中国从汉代以来就有一系列社会主义政策,有效维持社会稳定。但是反过来也导致中国没有形成资本主义社会,没有资本主义社会最终是无法自发产生先进社会主义的。中国春秋以后实际上是有一定程度的商业资本主义,但没有形成工业资本主义,整个社会依然是农耕社会。
最后的总结,当代中国的基本制度、基本结构形式是“古今”和“中外”两个线索交织而成,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并非来简单从苏联移植。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吴立群
- 最后更新: 2018-08-06 10:30:07
-
人民网评纣王妲己成景区形象代言人:历史岂容如此轻慢
2018-08-02 10:52 -
在古代中国,筷子还真不只用来吃饭
2018-07-31 07:47 趣读 -
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依据是什么?
2018-07-28 18:48 观天下讲坛 -
拦住那些香港人!英国解密文件要让一些人心寒了
2018-07-24 21:58 不列颠 -
中国厨师“征服”美国胃,促成国家公园系统建立
2018-07-23 20:09 海外华人 -
砒霜美白、生石灰洗脸…古代女子如何用生命比美?
2018-07-23 07:45 趣读 -
它到底姓不姓“夏”?
2018-07-21 16:13 考古 -
埃及2千多年前石棺打开!结果让人直呼谢天谢地
2018-07-20 11:16 考古 -
喝酒犯法、杀牛偿命…古代这些奇葩法律让穿越的你分分钟没命
2018-07-18 08:10 趣读 -
212万年前,黄土高原已现人迹
2018-07-12 08:37 考古 -
5000年前“山东大汉”亮相国博 身高近两米
2018-07-11 22:38 考古 -
今天,我国多了一处世界自然遗产
2018-07-02 16:49 观察者头条 -
“足球鼻祖”蹴鞠为何衰落了?
2018-06-27 07:45 中国足球 -
搭载嫦娥4号 沙特相机拍摄地月合影
2018-06-15 08:20 科技前沿 -
只身从香港来为战友扫墓的老兵,是假冒的?
2018-06-06 17:32 香港 -
韩国墓主有26枚五铢钱就成最高首领?中国网友想起了海昏侯…
2018-06-05 12:06 三八线之南 -
各朝各代,鞋子都有哪些讲究?
2018-06-01 08:06 -
考古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年 良渚遗址非一地人力可修建
2018-05-29 09:10 -
今人妆容与唐朝女性可有的一比?
2018-05-29 08:23 趣读 -
史学大家藏书因分遗产不均被毁?专家:长孙的书
2018-05-25 09:33
相关推荐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评论 41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评论 233这场贸易战,美国就是个“纸老虎” 评论 91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评论 233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评论 246最新闻 Hot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
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
黄仁勋访华盼继续合作,特朗普回应
-
中国男子在TikTok“神评”美国关税,米尔斯海默秒答:赞同
-
“内地电影票房过亿那一刻,香港电影就被颠覆了”
-
美国税局代理局长刚上任三天就被免,“贝森特抱怨他是马斯克的人”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
“中国深知‘广场协议’是致命的,特朗普别想了”
-
“中国稀土,关乎美国人生死”
-
美军高官着急:中国速度太快了,是美国3倍
-
德银:中国客户减持美债,转头买欧洲资产
-
美国对中国再下黑手,“黄仁勋道出最大担忧…”
-
跟特朗普谈,拿中国当筹码?英财相:蠢死了
-
加总理扬言:除了中美,还有其他人
-
美方将不再斡旋?梅德韦杰夫喊话欧盟:学着点
-
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