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顾清扬:反制美西方制裁,我们要有自己的“中国+1”计划
最后更新: 2025-03-05 09:44:072025年全国两会已经开幕。作为二十届三中全会之后的首次两会,以及十四五收官之年的两会,各方都在关注中央政府对今年的发展会做出怎样的谋划。
前两个月,乐观气氛已经为今年的新局面开了一个好头:中国以DeepSeek为代表的人工智能领头企业迅速风靡全球,不但意味着中国在前沿科技领域的创新逐步站稳全球第一梯队,也增加了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底气。与此同时,《哪吒2》登顶全球动画电影冠军榜,再掀起了一波对中国工业托举文化产业璀璨之花的热评。
如何看待这些科技文化领域的新成就,这一场开门红如何持续推动2025年中国经济的扶摇直上?观察者网近期与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顾清扬展开对话。顾清扬教授从1982年起一直在中国华中科技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校担任教职,数十年专注于中国经济、城市发展与城市政策、新加坡公共政策和全球化战略等领域的研究。
作者顾清扬在观察者网演播室聊中国经济 观察者网
【对话/观察者网 高艳平 整理/郑乐欢 刘冶】
中国经济呈现“K型”结构走势
观察者网:从国际比较以及国内历史脉络角度来看,您对当前经济表现如何评价?
顾清扬:每个国家的国情和发展阶段不同,所以我们不能只做简单的数据对比。从全球范围来看,世界经济基本上都处于下行阶段,疫情之后虽然有一定恢复,但整体还是处于一种较低水平的状态。
也就是说,在全球经济都处于困境的时代,我们不能按照经济蓬勃发展时期的思维来思考当前的现实情况。
那么从中国经济本身来看,2024年5%的经济增速与中国过去相比,虽然数值变低了,但是我觉得有几点要注意:
第一,中国经济正在变得愈加先进和成熟,而越是先进和成熟的经济,其经济增长率就会相对下降。所以,我们不能用改革开放前期经济高速增长时代的标准来衡量。
第二,中国经济当前的主要矛盾不是增速,而是经济模式转型和在巨大外部压力之下保证经济安全。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看中国经济,重点就不应该放在数字上,而是应该放在我们如何进行更好的转型,如何使中国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和有效应对外部的挑战。从这种角度来看,我认为现在中国经济能实现5%的年增长非常不容易,算是令人满意的表现。
从国际横向对比来看,全球经济最近几年的增速大概在3%左右。美国经济去年表现不错,增速为2.8%, 是七大工业国中最好的。当然我们知道美国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国家,它能够利用美元在全球进行利益收割。相比之下,欧盟和日本的经济表现就比较差。
如果我们看一下发展中国家,整体增长也是在4%左右,亚洲的发展中国家稍微好一点,增长率大概接近4.5%。所以相较于其他国家,我觉得中国的经济表现算是非常不容易的。
但是,如果要让中国经济增长未来可持续,那么夯实好基础是当下最关键的部分。所以我觉得对于5%这个数字,我们也不要过于乐观,因为现在中国在经济结构转型的过程中还面临着问题和困难。
最近,中国的高科技行业领域有许多表现十分亮眼,这是非常可喜的。但是不要忘记,中国的一些传统领域,特别是许多中小企业现在处境并不乐观。
我把中国经济目前的情况形容成是“K型结构”,往上走的代表高科技产业,它们的表现足够振奋人心,也令人感到充满希望;往下走的代表中小企业,它们的生存较为艰难。而5%的经济增长实际上是这两者的结合或者均值。
所以,未来我们该如何将高科技产业的科技创新成果赋能传统产业,如何在政策上向传统产业更倾斜从而提升中小企业的竞争力?这将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
另外,在民生领域中我们需要注意到,目前的就业形势还存在压力。首先,中国的就业形势部分程度上受到了新兴产业的冲击和影响。举例来说,由于生产手段的变革,以前出门购物需要打扮、乘车、兜商场,但现在只需要在网上摁一个回车键,东西就会被送到家里。这的确大大提高了我们的生产效率,但也减少了一定的就业机会。在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创造和改善就业形势,同样是我们面临的大挑战。
我认为中国其实还有很多就业空间是有待开发的。以前我们的就业主要讲制造业和实体产业,未来我们可能需要更关注像社会保障这些领域的就业,比如说对老年人的照料护理、大城市的心理咨询疏导等方面。我觉得,这些领域的充分发展和充分就业,能够让中国经济更和谐地发展。
中国实体工业和文娱产业并行崛起
观察者网:很中肯的评价。这个春节,中国AI大模型DeepSeek热席卷全球,一时间BBC纪录片盛赞“中国制造2025”目标完成;德银2月5日也发布研究报告称,DeepSeek的推出更像是中国的“斯普特尼克”时刻,中国股票的估值折价将会消失,等等。随后美股中概股以及A股科技板块也有积极表现,似乎国际上中国崩溃论者一下子转变画风了,您怎么看这股中国AI热潮,以及这种看好中国的情绪转变?
DeepSeek发布后在全球科技领域引起剧震,英伟达(黄色)股票大跌,标普(蓝色)和纳斯达克指数(红色)也出现下跌
顾清扬:中国的经济资产,尤其是中国的高科技资产,在过去几年被严重低估了。这不只是我的判断,实际上也是许多国际投资人的看法。
我认为,中国资产被低估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第一就是美国的高利率吸引了全球的资本,但我认为中国一些资产背后的运营倒没有什么问题。第二就是受到非经济因素的影响或者干扰。在过去几年,美西方媒体针对中国部分企业的运营困难,常常借题发挥对中国经济做出负面评价,特别是借此渲染中国的不稳定,这会对投资者产生比较大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叠加则会使得中国的资产被低估。
过去面对这样的形势,我们很难去破局,但今年有点不一样。
春节后,以DeepSeek为代表的科技领域,特别是像杭州六小龙这样的科技产业破茧而出,打破了这一格局。自从特朗普第一任期开始对中国的贸易和科技领域进行打击以来,经过了七、八年“卧薪尝胆”式的持续努力和积累后,中国的科技企业终于开始走向开花结果的阶段。
春节后中国在科技领域的爆发使得所有人眼前一亮。以前人们认为中国的科技崛起离不开美西方等先进国家的科技合作和支持,所以当这条路被切断后,很多人认为中国企业没办法独立完成科技崛起。但是中国科技企业利用自身的力量开始崛起,刷新了所有人对中国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认识。
第二件事就是动画片《哪吒2》的横空出世。《哪吒2》登顶全球动画片票房冠军,不只是一部电影的成功,它背后展现的是中国媒体文化产业的转折与兴起。1997至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后,韩国由重化工业为主的发展模式,转向与媒体、文化产业并行发展的模式。韩剧在全世界的流行,不仅仅代表韩国文化产业的兴起,而是文化产业的兴起反哺并带动实体经济的发展,为韩国的制造业产品走向国际提供了形象塑造和消费带动的效应。所以我认为《哪吒2》不仅是票房破纪录的问题,它代表的是一个经济发展的新转折点。
《哪吒2》横空出世,上映21天(1月29日-2月18日)即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冠军。图为3月4日数据 猫眼专业版
把这两件事放在一起来看,我认为我们对中国经济、中国科技、中国未来产业的发展以及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应该有新的认识。我在海外观察到,有许多投资人已经开始重新审视在中国发展的新机会,以及重新思考如何在中国进行新的投资布局等等。我想BBC或者是其他一些智库的观点恰好反映了这样的现实。
要有中国自己的“中国+1”,来反制美西方的“中国+1”计划
观察者网:这些年,美西方想要与中国脱钩断链,中国企业出海加速。中国2024年全年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额为1438亿美元,增长10.5%,而新加坡成为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地。比如字节跳动在新加坡设立全球总部,Zoom在新加坡设立全球数据中心,等等。同时,中国也伴随着实际利用外资金额的明显下滑,2024年为1162亿美元,下降28.8%。这让中国读者情绪有点复杂。
您了解的情况是怎么样的?新加坡的FDI流入中,美西方与中国脱钩断链等地缘政治原因起了多大作用?
顾清扬:首先,关于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投资,我觉得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看:第一,这和中国产业比较优势情况的改变,以及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走向有关。如日本、韩国,包括更早的西欧、美国,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企业在全球进行布局几乎是一个必然的阶段。
另外,从比较优势的角度来看,中国企业在过去累积了很多新的比较优势,中国企业审势度势,根据海内外不同比较优势把产业布局到海外,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正常的经济现象。
而且从企业运营效率最大化角度讲,更广阔的领域布局对企业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目前中国制造业在海外布局的进程正在加快,我认为这非常好,未来应该考虑如何把国内板块和国际板块统合起来,这将是我们要探索的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第二, 同时我们也能看到一些企业的海外布局受到地缘政治的冲击和影响,比如美国对中国产品的高关税政策,使得许多企业选择在第三国进行产业配置,通过第三国进入到美国或者其他市场,以此来减缓美国的贸易打击。
这些年,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西方国家,都提出了所谓“中国+1””计划来与中国脱钩或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即在中国以外寻求替代中国的方案。该计划是想把中国市场这块蛋糕放到其他国家,这对中国无疑是负面的。因此,我觉得中国不能用被动的方式来应对美国的“中国+1”计划,我认为中国要有自己的“中国+1”计划,来反制美国版的、对中国有负面影响的“中国+1”计划。
什么是中国版的“中国+1”计划?就是中国在国内统一大市场,形成国内相对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的同时,要系统性、前瞻性地开展某些产业在海外的布局。我强调的这种布局必须是系统性的、前瞻性的,而不是盲目出海、慌不择路的。这样,主动权就能掌握在中国手上。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苏堤 
-
为了推出最薄iPhone,苹果被曝砍掉三项配置
2025-03-05 09:25 观网财经-科创 -
全国人大代表冯丹:算法+数据+存储协同,推动大AI创新发展与应用
2025-03-04 21:20 观网财经-科创 -
茶咖日报|三只松鼠拟孵化咖啡品类子品牌;宜红工夫茶入选工信部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
2025-03-04 20:56 观网财经-消费 -
全国政协委员张云泉:国内智算集群效率普遍偏低,需突破“算力围城”
2025-03-04 18:00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名创优品拟拆分潮玩品牌 TOP TOY 赴港上市
2025-03-04 17:37 -
北京将办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支持更换电池、手动遥控
2025-03-04 16:54 观网财经-科创 -
超1/5网售产品质量不合格,家电、童鞋为重灾区
2025-03-04 16:50 观网财经-消费 -
再苦一苦百姓?华尔街专家:特朗普正在故意制造经济衰退
2025-03-04 16:38 美国经济 -
中方再出手!禁止美国因美纳对华出口基因测序仪
2025-03-04 16:09 -
全国人大代表贾少谦:推动以旧换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2025-03-04 11:44 2025两会 -
委员建言:“鼓励民营企业为全职的新就业群体缴纳完善的五险一金”
2025-03-04 11:25 观网财经-宏观 -
雷军两会提5份建议:优化“绿牌”、治理“AI换脸拟声”等
2025-03-04 11:21 观网财经-科创 -
多省市将家装品类纳入国补,叠加平台优惠低至55折
2025-03-04 11:15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多款游戏无法登录,网易凌晨致歉:中国移动出现严重网络故障
2025-03-04 11:10 大公司 -
京东曹鹏:鼓励使用自主可控智算资源,加强国产化GPU使用比重
2025-03-04 11:07 观网财经-科创 -
政协委员曹鹏:充分利用政策支点和技术模式创新,提振消费、扩大内需
2025-03-04 10:50 观网财经-宏观 -
2025阿里公益榜揭晓,马云寄语:下一个十年继续人人三小时
2025-03-04 10:45 观网财经-互联网 -
超越DeepSeek,腾讯元宝登顶苹果商店下载排行榜
2025-03-04 08:55 观网财经-互联网 -
食品行业世纪交易:玛氏拟募资300亿美元收购品客母公司,推更多产品入华?
2025-03-03 18:39 -
相关推荐 -
“特朗普和普京在房间里谈话,英国只能敲门” 评论 43直播:漩涡中的欧洲——美欧脱钩与中欧关系 评论 18美议员竟致信6所顶尖高校:交出所有中国学生信息 评论 197不装了!特朗普撂下电话就挑拨中俄关系 评论 269特朗普想给中国下“毒计”,自家人却先遭殃了 评论 220最新闻 Hot
-
欧洲央行行长“罕见直言”:要为特朗普的“勒索”做好准备
-
“俄战略轰炸机基地遭乌军无人机袭击,腾起巨大蘑菇云”
-
“特朗普和普京在房间里谈话,英国只能敲门”
-
手机里有批评特朗普的聊天记录,法国科学家被美国拒绝入境
-
美议员竟致信6所顶尖高校:交出所有中国学生信息
-
菲总统姐姐质问:菲律宾什么时候成了海牙的一个省?
-
不装了!特朗普撂下电话就挑拨中俄关系
-
马斯克超级高铁梦碎,“中国破解了核心难题”
-
“普京愿承诺对乌剩余领土不提出主权要求,但特朗普要先…”
-
不想被吞并,加拿大转头找上欧盟
-
印度高铁继续拖,又看上了日本新列车
-
特朗普致哈梅内伊信件曝光:限期2个月,否则…
-
中国依法处理,加拿大又急眼了
-
特朗普想给中国下“毒计”,自家人却先遭殃了
-
美方找补:特朗普不会坐等任何国家元首一小时
-
美军削减开支,原定驻日美军扩张计划悬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