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波兰前副总理科沃德科:我对“一带一路”在波兰的进展感到失望,问题出在哪儿?
最后更新: 2024-05-08 22:52:17观察者网:您深刻阐述了问题,不仅从政治角度,还从经济学家的角度,以及从中波贸易的角度来看,都是非常有深度的。
科沃德科:我是一直是一名大学教授,29年前首次加入波兰政府时,我认为只要掌握事实和正确知识就足够了,但我很快就明白了:在政治,在民主制度下,这还不够,你需要掌握多数席位。
有时,无论我说什么,即使是简单的2×2等于4,也会有人说不对,应该是3,你说的完全错误,答案是5。
这种情况下,我能做的就是不断尝试,必须说服其他政客、经济学家和利益集团。有时他们知道,从国家的角度来看这项政策是好的,但对我的企业或我所在的地区不利。现在的问题是,应优先考虑哪方利益?如何协调地方与国家利益?
此外,我们还是欧盟成员国,这是好事,但也意味着我们还必须在欧盟的框架内协调自己的政策。许多情况不由我们决定,各国之间有时会存在种种经济利益冲突。
无论是什么经济和政治体制——哪怕差距有如中国体制与波兰体制——都存在存在妥协概念,不能强推自己的想法,即使你是正确的,因为其他人有权不理解、害怕、要求你再解释。
观察者网:中国体制在某种程度上也有类似的复杂性,也需要考虑您描述的如何协调地方、省级与国家级的权责利益等。因此,这也许也是中国的模式,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可以分享予全世界的一点。
科沃德科:毋庸置疑,各国可以借鉴中国的经验。在过去的40年间,中国取得了无与伦比的成功,这是文明的一个飞跃。问题是,其他国家能从中学到什么?我们觉得,东欧、欧盟或美国很难借鉴很多经验。
科沃德科接受观察者网对话
其他发展中国家确实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但也是有风险的,因为中国的成功是两种力量的独特结合: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力量与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力量。
其他国家可能说,我们也要这样做,我们要把政府的官僚、政党和领导的力量与市场的力量结合起来。但是,这取决于执行的质量,需有非常强大的政府。
比如,沙特阿拉伯政府不比中国政府弱,或许沙特在其国内权力更大,但却相对不太成功。为什么?各国不仅需要以适当的方式结合市场和政府的力量,还必须结合任人唯贤与技术官僚制度,这样才有可能成功。
这其中还需要的,是文化。当然,我不觉得中国人一定比其他国家的人更热爱工作,在欧洲也经常有人称波兰人比其他人更有创业精神,也许我们是有一点,但这种解释太简略了。商业文化,才对整个体系的运作有影响。
我把中国模式称为“中国主义”,以强调其特异性。如果一个小国表示要走中国道路,我会建议他们在符合当地文化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借鉴中国模式,但也要考虑当地国情。对同样的问题,在穆斯林国家与新教、天主教或世俗国家的回答是不同的。经济上,对于通胀源自进口和通胀源自国内的国家,抗击通胀的方式也是不同的。
我提倡的新实用主义——你们可称之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实用主义——极力反对新自由主义推行单一模式的做法。你有你的尺码,你的服装必须量身定制,而不是根据其他人的尺寸,因为他们可能有不同的尺寸。每个尺寸都有自己独特的美观,但也有各自的不同。经济和政治都是非常复杂的话题。
观察者网:耶伦女士今天上午刚刚结束了她对中国的访问。您如何看待中美双方处理经贸合作关系,尤其在两国关系紧张的情况下?
科沃德科:我认为耶伦访华,并与中国经济界的政治领导人会见是个很好的迹象。我希望他们以一种非常务实的方式讨论双边关系的问题和其全球后果。很多事情都取决于中美关系,包括在我的国家(波兰)。
8日,国务院副总理、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何立峰会见耶伦
其次,我确实很欣赏她的做派。她在访问前说了一句话,这句话在美国、英国、欧盟等地的所有人都“不乐意”听到,尤其是(对华)鹰派人士。她说,因为自己是一个经济学家——一个合理、受过良好教育的聪明人——总是谈论与中国脱钩是无稽之谈。
双边相互依存关系太深、太大,中美不能脱钩,强行脱钩等于“自杀”美国自己的经济,因为我们在持续的全球化过程经济中深度融合,产生太多的相互依赖,以至于现在我们不能撤出这一进程了。
她说,现在不应进行任何脱钩,但应讨论几个具体问题,例如:知识产权、信息和专利转移、对一些行业的保护、决定哪些是战略产业而哪些不是、停止禁运——中国刚刚宣布,他们将禁运锗和另一种对高科技技术至关重要的稀土金属的出口,这是中国对美国行动的反应——征收贸易关税,等等。
因此,她访华并讨论这些问题是很重要的。从今天的角度来看,这次访问可能还没有取得足够的进展,但绝对不是失败。我认为耶伦访华比布林肯访华更有成效,也许因为布林肯的思维方式是彻头彻尾的“政客头脑”,但耶伦却试图从经济学家角度思考。
现在的问题是,回到美国,她将如何在白宫工作人员会议上向美国总统拜登汇报,并怎样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沟通,等等。就美中经济和金融关系而言,她的影响力有多大?我担心她可能“势单力薄”,尤其是面对那些对经济学理解不深的美国鹰派人士,或者即使他们理解经济学,也不足够地重视经济,在某种程度上容易忽视经济对全球的意义。他们过于关注政治,对自己负责的经济不够关注。
布林肯和耶伦(图源:AP)
我一直在努力寻找经济和政治之间,经济政策和非经济政策之间的相互作用。此刻大家对我们生活中的经济层面都显然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无论是从个人还是全球层面。
中美关系中政治因素太多了,错误的政治考量也经常被卷入这些争端中。它使一切变得更加“有趣”,但同时更具挑战性。我认为自己是个乐观主义者,因为我知道我们面临的每一个问题都有解决办法,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正在被解决,也不保证它们将来会被解决。比如,我们知道如何应对气候变化,但我们做得还不够。
现在是推行基于事实与知识、对未来负责的政治的时候了。这就是为什么我对政治经济学感兴趣。每当我来到中国,或在波兰遇到中国客人时,我都很乐意讨论这个问题,即使我们有意见分歧,因为分歧可以提高我们的思想。我们必须考虑未来该怎么做,或许一切都可能变得更好,但这将取决于我们今天做出的选择,不是注定的。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泽西 
-
震撼场面!上万名塞尔维亚群众走上街头 热烈欢迎习近平主席到访
2024-05-08 22:39 中国外交 -
日产CEO:中国车企强大了,我们陷入生存游戏
2024-05-08 22:38 新能源汽车 -
“这么对中国,欧盟很快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2024-05-08 22:34 新能源汽车 -
习近平主席对塞尔维亚国事访问成果文件清单
2024-05-08 22:24 中国外交 -
习近平出席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的欢迎宴会
2024-05-08 22:23 中国外交 -
“我们这些操作不得人心,所以拉美国家才更愿意找中国合作”
2024-05-08 22:03 美国一梦 -
“美禁令未必有效,57%含新疆棉样品被标仅用美国原料”
2024-05-08 21:48 -
习近平同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会谈
2024-05-08 20:59 观察者头条 -
两名乌军军官涉嫌企图暗杀泽连斯基被捕,美俄回应
2024-05-08 20:44 乌克兰之殇 -
美撤销部分企业对华为出口许可证,商务部回应
2024-05-08 20:19 华为 -
习近平同武契奇共同会见记者
2024-05-08 20:17 中国外交 -
泰国新卫生部长上任首日:重新考虑大麻合法化政策
2024-05-08 19:53 禁毒战争 -
习近平宣布中方支持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建设首期6项举措
2024-05-08 19:22 中国外交 -
两年资金外流30亿美元,乌克兰农民为逃税竟出这些“奇招”…
2024-05-08 18:40 乌克兰之殇 -
-
两国元首共同宣布深化和提升中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
2024-05-08 17:55 -
以代表威胁:若联大通过,美国将停止资助联合国
2024-05-08 17:00 巴以恩仇录 -
习近平检阅塞尔维亚仪仗队
2024-05-08 16:53 -
习近平:相信这次访问必将开启中塞关系崭新的历史篇章
2024-05-08 16:45 -
习近平同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会谈
2024-05-08 16:18 中国外交
相关推荐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评论 82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评论 131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评论 113“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250“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评论 212最新闻 Hot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
最高竟达3500%!剑指中企,美国又动手了
-
“美国自毁前程,中国肯定乐坏了”
-
男子早高峰爬上猎德大桥顶部,广州交警回应
-
特朗普再次抨击鲍威尔:美国几乎没有通胀,他总是降息太迟
-
“内鬼”李刚,被逮捕
-
“特朗普的‘焦土政策’,将损害苹果和英伟达”
-
为避免被拆分,谷歌拿中国说事
-
特朗普力挺!赫格塞思在白宫表态
-
印度对中国出手,钢铁征12%关税
-
普京:愿与乌克兰直接谈
-
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
美一客机在机场发动机起火,机上300人被迫撤离
-
特朗普借关税“忽悠”日韩投资阿拉斯加巨型能源项目
-
“特朗普这是在邀请中国抢走我们的科学家,太可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