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鸿达:中国需客观理解当下中东
最后更新: 2021-04-29 17:07:29导读中东,的确还有很多矛盾和冲突,但是矛盾和冲突已经不再是中东最突出的标签。中东,和中国以及世界其他地方一样,那里最渴望的也是发展与进步。现在和可预见的未来,最能帮助到中东地区实现和平与发展的那个世界大国,会是在中东最受欢迎的世界大国。
【文/范鸿达】
在2018年6月的中共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指出,当前中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虽然当下是不是近代以来中国最好的发展时期可能存在疑问,因为不同的人对“最好”的理解有差异,但可以肯定的是,世界的确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
这一轮世界格局发生变化的最大推动力也许就是中国的崛起了。中国的崛起正在加剧美国等西方大国的担忧。尽管国内生产总值(GDP)指标有其不可忽视的局限性,但它仍然常常被用来衡量国家间的力量对比。2020年,中国的GDP相当于美国的70.4%。
尽管当下美国和俄罗斯关系相当糟糕,但是美国不会太担心俄罗斯,因为美国有成功对付苏联的经验。在很大程度上讲,当今的俄罗斯和往昔的苏联是同一类型的世界大国。经济上的不足,令俄罗斯难以真正威胁美国的霸权地位。
虽然1995年日本的GDP也曾达到美国GDP的71%,但是美国也没有过于担心日本对自己的挑战。这不仅是因为日本对美国存在安全依赖,还是因为在1960至80年代的美日贸易战中,日本已经被迫向美国妥协过。
但是,美国还没有对付当下中国的成功经验。现在中国的经济实力远超当年的苏联和今天的俄罗斯,也不奉行需要消耗巨大国力的世界扩张政策,使得中国更加具有应对外部挑战或压力的实力和能力。中国也没有像当初的日本那样向美国妥协。
特朗普政府以来,美国对中国的种种施压并没有取得华盛顿想要的结果。从目前来看,今后美国也难以取得这样的结果。越是这样,在美国看来中国的挑战性就越大。在美国看来,中国和美国已经出现日益明显的结构性矛盾,中国已经成为美国的头号打压对象。
对于像中国这样体量的国家的外交来讲,世界格局及其变化的影响不言而喻。中国不是想不想应对,而是必须应对美国发起的打压。目前,美欧在诸多议题上联合对付中国的局面已经出现,而且它们还往往会得到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日本的帮助。
现在中国外交亟须找寻新的出路。一方面,尽管美国对中国多有敌视,但毕竟中美还有很多可以合作的议题,所以虽然中国要对美国丢掉不切实际的幻想,但是肯定不能丢掉与美国及西方大国合作的愿望。
另一方面,中国亟须进一步重视与地区关键国家的关系发展。深化与关键地区关键国家的关系发展,不是要把这些国家看作对抗美国的砝码,而是双方国家利益的切实需要。中国需要让一些地区国家对此有信心。
基于前述我对世界大国关系和中国外交应对的认知,再加上我在以色列、伊朗、土耳其、埃及、沙特阿拉伯等中东主要大国的田野观察,去年10月我在《联合早报》发表了《中国需要新中东外交》。
这篇文章引起多方反响,当然包括一些批评。一些阿拉伯国家驻华使节和西方国家的驻华使领馆,也对这篇文章表达了自己的关注。
在这篇文章中,我想表达的不是中国要抛弃与中东一些阿拉伯国家的友好,而是在现有与中东国家普遍比较友好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与土耳其、伊朗、以色列、沙特等中东核心大国的关系。今年3月,我在《联合早报》发表的另一篇评论《大国竞争视野下的中国外交思考》是我上述想法的延续。
巧合的是,中国在过去几个月中的一些中东外交实践,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印证了我上述文章的一些看法。在评论2021年3月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的中东之行时,很多媒体都提到中国的中东外交正在发生变化。
中东是大事频出、意外不断的地方,在不同时期中东常常表现出不同的面貌,所以在观察中东时务必与时俱进,须有动态思维。同时,中东也是世界的一部分,中东人民也是世界大家庭的一分子,世界发展的一些规律当然也适用于中东和中东人民,所以观察中东时也须有世界发展的常态思维。
出生于中国和曾在中国久居的英国作家谢福芸(Dorothea Soothill Hosie,1885年-1959年)在1924年出版的《名门》(Two Gentlemen of China)中写道:“你们中国人和地球上其他地方的人一样,既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你们是人,在你们身上,有美德,有恶习,有着各种各样的变化。”
谢福芸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当时西方普遍把中国视为世界上的异类。直到今天,世界对中国的这一认知还没有消失。这个现象仍然让中国人不开心。
谢福芸的这个观察对当下中国的中东观很有借鉴意义。我觉得中国目前亟须有一个更为客观恰当的中东观。中东,的确还有很多矛盾和冲突,但是矛盾和冲突已经不再是中东最突出的标签。中东,和中国以及世界其他地方一样,最渴望的也是发展与进步。从现在到可预见的未来,最能帮助中东地区实现和平与发展的那个世界大国,会是在中东最受欢迎的世界大国。
正在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中国,在中东可以有所为,也会有所得。
标签 中东- 原标题:范鸿达:中国需客观理解当下中东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徐俊 
-
军事政变苗头?法国1500名军人联名劝马克龙“回头”
2021-04-29 16:50 法国见闻 -
美国:建议所有在印公民尽快离境
2021-04-29 16:13 -
基辛格:美国应接受与中国“共存中竞争”
2021-04-29 15:48 中美关系 -
巴西高官称“中国发明病毒”、“中国疫苗远不如美国”,我使馆回应
2021-04-29 15:3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前心腹爆料他挪用捐款搞装修,英国首相约翰逊遭到调查
2021-04-29 14:47 不列颠 -
又一起“弗洛伊德案”?
2021-04-29 14:19 美国一梦 -
美国小伙到武当习武:中国比美国更像家
2021-04-29 14:10 中美关系 -
拜登百日演讲:动起来,中国逼近了
2021-04-29 14:01 美国政治 -
浙江新增确诊11例,其中10例自印度输入
2021-04-29 12:1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可恶!纽约男子乞讨不成,辱骂亚裔男性为“愚蠢的中国佬”并出拳殴打
2021-04-29 11:44 美国一梦 -
“欧安组织无法再承担忽视中国的代价”
2021-04-29 10:53 一带一路 -
洛杉矶发生枪击案,一名中国公民不幸遇难
2021-04-29 10:52 美国枪击案 -
安倍晒台湾凤梨,蔡英文日语讨好:不够再送
2021-04-29 09:44 台湾 -
“莫迪辞职”,脸书“反复横跳”
2021-04-29 09:4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我驻印大使:2.5万台制氧机订单,中国厂商加班处理
2021-04-29 09:2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联合国:将每年7月25日定为世界预防溺水日
2021-04-29 08:56 -
特朗普私人律师朱利安尼遭搜查
2021-04-29 08:55 美国政治 -
斯里兰卡总统会见魏凤和:不屈服于任何域外大国的压力
2021-04-29 07:45 中国外交 -
美国新增确诊56261例、死亡973例
2021-04-29 06:5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莫迪是超级传播者,要对本轮疫情负责”
2021-04-28 23:40 观察者头条
相关推荐 -
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评论 41美国电商哀叹:关税不能这么高下去,太多人撑不过去 评论 104欧盟高层想让她走人?“上梁不正下梁歪” 评论 173见完泽连斯基,特朗普:普京也许只是在敷衍我 评论 308最新闻 Hot
-
超越DeepSeek,中国开源“集团军”重塑全球AI生态
-
“巴基斯坦已向中方提出请求”
-
“若勒庞被禁止参选,那么我上”
-
美国LNG行业明说了:我们无法遵守特朗普政府新规
-
又炒作:想赢中国,这件事至关重要
-
中日友好医院:开除肖某党籍,解除聘用关系
-
日本下一代战机要命名为“烈风”?
-
印巴再交火,印度未事先通知突然开闸放水
-
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
“最美通缉犯”出狱直播当网红?抖音:已封禁
-
美国电商哀叹:关税不能这么高下去,太多人撑不过去
-
智方被曝阻挠中方天文台项目,“这不自相矛盾吗?”
-
欧盟高层想让她走人?“上梁不正下梁歪”
-
“美国人,包括一些共和党人越来越不满意特朗普”
-
世博会又出岔子了……“飞行汽车”表演时掉零件,被长期禁飞
-
“萝莉岛”关键证人,曾说不会自杀的她“自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