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建国:中国增长模式不可持续?——从临沧看云南看中国
关键字: 云南中国森林覆盖率北京雾霾西藏中国经济增长环境问题基础设施建设第一,基础设施建设正是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良好的基础设施会降低成本、促进整个经济效率的提高,脱离了基础设施建设谈什么提质升级、创新驱动,就是空喊口号,就是沙上筑塔。
最近的例子,紧邻云南的贵州省,过去长期保持全国人均GDP倒数第一,近年来大举投资交通建设,短短数年间成效显著,成为中西部第一个县县通高速的省份。
高铁建设也同步发力,目前与外省的高铁线路已四通八达,昔日交通落后的贵州转眼间成了铁路枢纽。基础设施得到根本改观后,贵州经济就随之迅速增长起来。
临沧玉溪高速公路五老山隧道施工现场,隧道长达六千余米,建成后将令临沧市告别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作者(中)与现场工作人员第二,中国的工程机械制造业水平目前是世界一流的,建设施工技术更是世界第一,这说明中国的“铁公基”建设水平本身也是高效的,根本不是“粗放低效”的。像2012年刚投入使用的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其航站楼目前是亚洲最大的,比首都机场三号航站楼还要大,机场从开工建设到通航,只用了三年多的时间。
中国的工人与工程师使用自己制造的工程机械,用最快的速度,建造起了全球最高的大楼(之一)、最长的跨海大桥、跨径最大的陆上大桥、最长的隧道、最大的大坝、最长的高速铁路与高速公路、最大的人工海港、最大的航站楼(之一),怎么能把这一切说成是“粗放低效的投资拉动”呢?(其实,不光是工程机械制造业与工程施工技术,整个中国的制造业,从低端到高端,各个环节普遍早已处在世界一流水平,而且有越来越多的环节处在世界领先位置。这一事实被舆论严重低估,对此笔者已有众多文章予以讨论,兹不赘述)
第三,与中国高速发展的基本面相比,中国的基础建设总体来说不仅没有超前,反而有很多滞后之处,不仅像云南这样的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如此,甚至在东部发达地区也一定程度上存在。交通就不说了,东部大城市还在不断扩张中,光地下管网建设的缺口就非常大。
跟“铁公基”建设密切关联的零八年“四万亿”,近年来也遭到了媒体的口诛笔伐,不过临沧当地老百姓似乎不这么看。临沧机场就建在大山上,笔者所乘的飞机降落后,出机场乘车驶入了一条二级公路。别看只是条二级公路,可这笔投资这对当地政府也是个很大的负担,适逢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国家出台了“四万亿”反周期政策,这条公路因此得以在政府资金的支持下而建成。四万亿通过钢铁水泥改变了中国,改变了许多中国人的生活。
临沧机场链接市区的二级公路,正是用四万亿款项修建的。
2012年9月7日云南昭通市彝良县发生地震,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飞赴震区视察。地震四天后,9月11日,温家宝出席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并致辞时,就专门以云南为例来批驳“那种认为经过30年的改革和发展,中国的增长速度已经到尽头的观点”,并强调“经济转型还需要推进与生产和民生相关联的基础设施建设”:
“我刚从灾区回来,这次地震灾害发生在云贵交界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我发现那里的居住条件、交通条件以及人们的生活同我们广大的城市人民还有很大的差距。如果使中国的城乡都进一步得到发展,我们还需要苦干十几年,甚至几十年。”
温家宝同时还批驳了舆论对“四万亿”的马后炮似的指责:
“对于我们应对危机的一揽子计划(俗称四万亿计划),有人不顾事实地歪曲和指责,现在说是不必要的代价,我想郑重地说明,正是因为当时的果断决策和科学应对,我们才避免了企业倒闭、工人失业、农民返乡,继续保持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好势头,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防止了现代化进程出现大的波折。”
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对“四万亿”也进行了充分肯定:“2008年以后,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发展遭遇严重困难,我们科学判断、果断决策,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企稳回升,积累了有效应对外部经济风险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经验。”
中国经济增长太快了,基础设施超前建设的情况是极罕见的,相反,交通基础设施滞后制约经济发展的明显例证则随处可见。近年来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全国垫底,这其中被舆论严重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交通问题。东北地区本来是中国铁路交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可是至晚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很少再有新的铁路投资。
截至2015年夏天,东北三省竟然仅仅只有哈大线与京沈线这两条高铁,而且京沈高铁只是在老的京沈铁路的基础上的改建,建设标准低,线路也绕了一个大圈子(走天津与山海关)。整个关外与关内的交通就依赖这样一条既低速又延长的线路,从北京到沈阳,七百公里,高铁竟然需要四个多小时,徒有其名。更为快捷省路的取道承德赴沈阳的高铁,开建遭严重拖后,最快要到2019年才能完工。
东北与关内直通的另一条捷径大连烟台跨海道路工程,技术上早已不是问题,可是也一直没能落到实处。东北与整个关内的交通都不畅通,经济谈何快速发展呢?
不光中西部地区,东部发达地区也一样需要急需建设。江苏是中国最为发达的省份之一,今年春天笔者去江苏盐城,发现那里竟然也没有通高铁。第二条京沪高铁早就应该修建了,从北京出发,不经过天津,走河北黄骅与山东滨州潍坊临沂,连接江苏连云港盐城启东,直通上海,一方面缩短了京沪间的距离,另一方面又促进了沿线城市的发展(交通以及交通之外的巨大需求还多的是,笔者就不一一列举了)
“要致富,先修路”,从西南边陲到东北平原,从中国到美国,这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过了这村没有那店,现在中国有钱、有技术、有人力,应当充分利用所有这些有利因素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并促进整个经济发展,否则以后经济形势变化了,再想发展也没有这些有利条件了。
像美国,其公路、机场、港口等基础设施,大都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修建的,现在已日趋破败,美国朝野上下对此心知肚明,多年来也都一直呼吁予以改善,可是美国现在一是经济不景气、政府财政紧张,二是产业蜕化、工程建设效率降低,因此这一改善就一直落在嘴上和纸上,而难以真正大规模地展开投资建设了。
当前上上下下都在为巨大的产能犯愁,不知道如何利用,甚至要销毁压缩“去产能”,其实,这是在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比如临沧,两万五千平方公里却至今不通铁路高速公路,干嘛不把钢铁水泥产能用到这里呢?从临沧到北上广,中国需要建设的地方,多了去了。与其把重点放在被动地无视需求地“去产能”、消灭生产力上,不如主动地正视需求消化产能,尽可能将生产力充分利用起来。
现在中国的工程施工技术已经非常先进、非常高效了,只要定下决心、投入足够的资金,那么一个地方的交通面貌就能够在短时间内焕然一新。
习近平强调:“中国经济稳定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中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推进,国内市场需求强劲,经济发展具有巨大潜力、韧性、回旋余地,结构性改革正在深化,中国经济的前景十分光明。”(2015年10月18日,习近平接受路透社采访时的讲话。)
如本文所示,中国落后的、需要建设的地方还有很多,中国虽已较发达但仍需要进一步建设、进一步升级的地方也很多,中国人民进行建设的能力与效率也是极高极强的(这一点被严重低估)。如果不是无视、而是继续坚持将这些潜力都发挥出来,那么这将足以推动中国经济在未来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 原标题:中国的高增长经验是否继续有效?——从临沧看云南看中国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苏堤
-
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评论 55“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评论 163“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评论 140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评论 301最新闻 Hot
-
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
特朗普“抱怨”后,日本考虑放宽汽车进口安全标准
-
“五角大楼里完全崩溃了”,3名美国防部高官被解雇
-
“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
泽连斯基回应:停火30小时太短,建议30天
-
韩国一战机飞行训练中掉落机炮吊舱和空油箱
-
“美国在地球上跟中国争,却把太空主导地位拱手让出”
-
内塔尼亚胡:摧毁哈马斯前不会结束军事行动
-
超900人签署“反关税宣言”,包括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
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
黄仁勋访华盼继续合作,特朗普回应
-
中国男子在TikTok“神评”美国关税,米尔斯海默秒答:赞同
-
“内地电影票房过亿那一刻,香港电影就被颠覆了”
-
美国税局代理局长刚上任三天就被免,“贝森特抱怨他是马斯克的人”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