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学家建言2023中国经济”系列| 大卫·戈德曼:美国可以尽情说中国坏话,东南亚没人听
最后更新: 2024-05-08 18:52:55从美国的角度来说,我认为美国有必要管控战略性资源。比如,美国军方将半导体视为重要的基础性资源,它们应该被放在美国本土生产,包括医药品等其它关键产品。但认为美国可以完全与中国经济“脱钩”,在我看来是幻想。我认为美国应该重点关注那些战略性行业,每一个国家对此都有充分的理由实施管控,这也是为数不多能够靠政府强行推动实现的。但在其它领域,美国将不得不追随国际大潮,继续与中国做生意。
数据来源:《亚洲时报》
观察者网:在您2020年出版的《你将被同化:中国式改造世界的计划》一书中,您提出了“中国塑造”的概念,有关中国“在过去35年来如何实现了超过6亿人的城市化”。而您继续写道,“在未来10年内中国可能将上十亿人融入到这个‘虚拟帝国’中”。从科技改变社会经济环境乃至于全球政治的角度来说,这一趋势将如何影响中国与美国?
大卫·戈德曼:这非常有意思。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去年中国对东南亚的出口同比增加20%。事实上仅3年时间,中国对全球南方国家的出口总量就翻了一倍。这是令人印象深刻的纪录。我所形容的“中国塑造”是指发展中国家接受并适应中国技术、资本、商品与基础设施的过程。而现实比我预测的要快得多,尤其是在东南亚,这一影响速度更快。总的来说,我认为中国取得的成就非常出彩。
比如在印度尼西亚,中国的华为与中兴公司正为其打造全国性的宽带网络,中国也在为其承建高铁及其它基础设施项目。考虑到历史上中国与印尼的关系,往轻了说也曾存在挑战,所以现在两国的这种合作非常不容易,值得称赞。
2022年8月,雅万高铁高速动车组在青岛下线 图自:央视网
我认为出现这种情况,并不是因为印尼想要同中国结成盟友,或者是两国之间存在某种“博爱”,而是基于实际的考虑,因为中国提供了最好的产品与专家服务。中国企业高效率的表现之一,就是为发展中国家培训本土的专业人员,尤其是在东南亚,在其它地方也是如此。这种知识与技术的转移,能打造持久的经济合作关系,从长远来说令中国受益匪浅。随着全球南方国家经济步入正轨,也就是当人们从每天挣2美元到挣10美元后,这将提供强大的增长动能,对全球南方国家与向他们出口的国家都是如此。
而你问题的第二个部分,美国该如何回应?我最近和一批美国国会共和党党团的领导人见面,我就对他们讲,你不可能阻止这一切发生,你们可以尽情地说任何关于中国的坏话,但在马来西亚、印尼、泰国或者孟加拉国,没有人会听进去一个字。因为在互联网基础设施领域,美国无法为这些国家提供比中国更有竞争力的产品服务,而宽带基建恰恰是对那些国家能否实现发展最关键的一项技术。
所以我认为,美国公司可以同爱立信、诺基亚、三星还有部分日本公司合作,一起研发一套替代性的宽带基础设施和其它相关技术方案,然后与中国公司开展竞争。我认为全球南方国家会乐见出现不止一个供应商,这会创造双赢的局面。美国只有做好自己才能争取到订单,并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发挥影响力,这也将反过来要求中国更有效地开展竞争。换句话说,我认为美国应该学习中国正在做的事情,并尝试做的更好。
观察者网:去年10月,美国政府出台了可能是最为严苛的对华半导体禁令,如今也在施压日本与荷兰政府对中国禁运。您认为中国是否能扛住这一波制裁?
大卫·戈德曼:我毫不怀疑,这一轮制裁不会压垮中国的半导体产业。问题在于,制裁会制造多大的成本?事实上,我注意到你们的专栏作者晨枫,前几天就这一话题发表了一篇非常棒的文章。我认为美国的制裁真的搞错了重点。制裁目的是阻止、拖延中国研发并获得最先进制程的芯片,尤其是16nm以下的芯片,然而对一国经济最重要的绝大部分商品,其实用不上这些最尖端的芯片。举个例子,这些芯片可能对智能手机很关键,当华为无法获取这些高端芯片时,它的智能手机业务基本上做不下去了。这对华为是个巨大打击,但华为最核心的业务其实是助力工业自动化。
所以我认为,华为也许只是失去了智能手机的业务,它依然可以顺利地活过这轮制裁。让我们回想一下19世纪铁路出现后的情形。一旦你建好了铁路,就能实现许多过去完全不敢想象的事情,比如将粮食运到其它地方,这反过来推动了农业机械化生产,使产出倍增。因为在铁路出现之前,基本不太可能实现大规模运粮,粮食在半路上就腐烂了。所以,铁路让其他科技成为可能。
但如果,这条铁路上的火车时速为50公里或者80公里,时速80公里的那辆火车当然很棒,但实际上两者区别不大。对中国等国家而言,工业自动化应用是提高生产力的关键,而目前中国能自主生产的成熟制程芯片,都能完美地实现这一目标。所以,我并不认为美国的制裁会影响对中国工业发展最重要的部件。
荷兰与日本也非常担忧,中国可能会研发出具有竞争力的技术抢走他们的饭碗。《日本经济新闻》前几天发表了一篇社评,认为美国的制裁应该有所收敛,而不应该试图囊括方方面面,不应该过度损害日本企业的利益。荷兰人也多次做出了类似的表态。基于此,我并不认为美国的盟友会追随美国提出的那些最为严苛的制裁手段。
我认为芯片战的可能结果,是中国将不得不投入大量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追赶西方现成的技术。如果能直接从西方购买产品当然会更便宜,但显然美国不会让中国这么做。最终的结果将是,全球出现两条芯片供应链,一条是西方主导,一条是中国主导。这个结果对西方会非常糟糕。因为一旦中国开始量产什么东西,中国往往能做到价廉物美,打下相当大的市场份额。所以我们美国人可能不太喜欢这样的结局。从美国的视角来说,我们正亲手创造一个“庞然大物”的对手。我认为历史上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先例:一个居于主导地位的大国试图阻止竞争对手获取技术,还能带来长期收益,美国也做不到。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郭涵 
-
王炸芯片,难再成苹果救星
2024-05-08 18:18 观网财经-科创 -
ST阳光:控股股东涉嫌内幕交易被证监会拟罚款2.32亿元
2024-05-07 20:57 -
华为苹果同日对决,背后还有中韩面板之争
2024-05-07 17:23 观网财经-科创 -
历史性一幕!iPhone在华市场份额跌出前五
2024-05-07 11:13 观网财经-科创 -
45亿加码“五五购物节”,拼多多助力上海“拼”出精彩
2024-05-06 19:32 -
美国Tiktok法案的起草人,引火烧身了
2024-05-06 18:47 观网财经-金融 -
舒适赛道红利释放,红豆股份品牌转型出成效
2024-05-06 13:33 -
“五一”近3亿人次出游,较2019年同期增长28.2%
2024-05-06 12:16 观察者头条 -
巴菲特股东大会要点来了!回应减持苹果、巨额现金储备等
2024-05-05 08:28 -
武广高铁、沪杭客专等4条高铁线涨价,涨幅近20%
2024-05-04 14:13 高铁世纪 -
深圳将取消福田、南山之外区域住房限购?深圳住建局回应
2024-05-04 10:27 观网财经-房产 -
-
20张营业执照只有3家实存?央媒:问题在下头,根子在上头
2024-05-03 11:21 基层治理 -
上海推出商品住房“以旧换新”活动
2024-05-03 09:39 观网财经-房产 -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最新进展
2024-05-03 09:30 国企备忘录 -
31省份“一季报”:苏鲁浙增速超6%,山西总量下滑
2024-05-02 21:39 宏观经济 -
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纳指两连跌星巴克重挫
2024-05-02 07:42 观网财经-海外 -
南京公积金新政:包括宣城、马鞍山在内的南京都市圈9城互认互贷
2024-05-01 19:50 观网财经-房产 -
美国当前经济数据中,也许藏着高官接连访华的答案
2024-05-01 09:24 -
余承东不再担任华为终端BG CEO
2024-05-01 08:53 观网财经-科创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
“我们投给特朗普,现在他的关税搅乱了我们的行业”
-
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
“别用中国的”,美国务院内部文件曝光
-
越南总理表态:越美谈判,不能影响其他市场
-
“关税正在扼杀企业对美投资意愿,市场重心或转向”
-
“谈判推迟,美国又提要求”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
带着石破茂的亲笔信,他来中国了
-
斗争升级!哈佛大学起诉特朗普政府
-
外媒紧盯中方“警告”:孤立中国,特朗普恐难如愿
-
特朗普称未来三天公布俄乌和平方案,美媒曝细节
-
工业电化学奠基人郭鹤桐教授逝世,享年95岁
-
挑衅!英军高官:台海问题,准备好了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