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广灿:“印度制造”,越来越魔怔
那莫迪当时为什么这么搞?
其实,不是莫迪想要这么搞,而是莫迪手下的人要这么搞。因为当时美国人在卡7nm及以上的先进制程,生产这种芯片意味着本国芯片产业达到了世界领先标准,首先就很有面子;其次,也符合莫迪一贯的吹嘘宣传政策。但是,至于印度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制程,则是个次要话题。虽然这个差异化补贴的政策到最后统一补贴比例了,但也能从政策的初始制定时,看到这种不切实际的情况。
PLI计划中的某些行业有着明显拉拢一些政治势力的作用,比如无人机产业补贴。在2019年印度国家转型委员会制定PLI计划之初,内定的是只有三个行业,到2020年底时陆陆续续增加到13个,但是都没有无人机行业。直到2021年9月才将无人机行业加入PLI。
是因为无人机很重要才加入的吗?是,也不是。
印度的无人机产业划归民航部管辖,当时的民航部长是来自中央邦的乔蒂拉迪特亚·辛迪亚。辛迪亚原本是国大党成员,后来与拉胡尔·甘地因为人事的关系闹翻了,在2020年带着二十几个中央邦议会议员脱离国大党,加入印人党。之后,印人党在邦议会中的席位占据多数,然后印人党在中央邦执政上台了。
当时辛迪亚给莫迪和沙阿提出了自己反水的条件,起码是个联邦院议员,以及一个政府部长职位。在他反水后的三个月,他成功当选联邦院议员。在2021年7月的时候,莫迪大幅度调整了政府部门成员,辛迪亚又成为了民航部长。而在两个月后,无人机行业被纳入到PLI计划中。很难说这里没有直接拉拢辛迪亚这一派政治势力的因素。
之后印度民航部的操作更离谱,2022年2月时宣布,无人机太重要了,必须要印度本土生产,以后印度不再需要进口无人机了。
要知道,在2020年PLI计划之前,印度本土只有三四家靠组装为主的无人机初创企业。2020年后,印度国内雨后春笋般冒出了很多无人机公司,但都是零配件组装厂。印度民航部这么操作,其实是拿着印度制造当由头,卡住无人机的国产化标准——说你是,那就是,不是也是;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
这些印度无人机企业想要搞零配件进口,然后贴牌印度制造卖出去,就得看这帮人的脸色。这与其说是扶持印度本土企业,不如说是为了拉拢一些政治派别而有意在制造一些寻租通道。
乔蒂拉迪特亚·M·辛迪亚(Jyotiraditya M. Scindia),曾任印度民航部、钢铁部部长,现任印度通信部、东北地区发展部部长 资料图:印媒
与此类似的,还有PLI中的食品加工补贴。
当时担任食品加工工业部长的先是旁遮普邦最高阿卡利党的考尔·巴达尔。最高阿卡利党过去一直是印人党在旁邦的主要盟友,但是在废除农业法后,考尔·巴达尔感觉自己受到了背刺,之后就退出了政府,由辛格·托马尔暂时接替。
之后就是比哈尔邦人民力量党党魁的维拉斯·帕斯旺的弟弟库马尔·帕拉斯。维拉斯·帕斯旺这人在比哈尔邦的贱民群体中有很高的威望,并与当时比哈尔邦的执政党人民党联合派是死对头。而人民党联合派在比哈尔邦时而与印人党结盟,时而又联合其他政党执政反对印人党,印人党需要帕斯旺在比哈尔邦内部来制衡人民党联合派。至于这个人民力量党会不会趁机捞一把,就不得而知了。
印度并不是一个富裕国家,政府财政能力有限,应该把财政力量集中到少数几个行业,要么是补贴少有的几个优势产业,比如手机制造和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让比较优势更具优势,要么是补贴新兴的战略产业,比如锂电池和光伏产业,维持国家战略经济安全。
PLI最初划定的三个主要行业——电子产业(后分为电子制造和IT硬件制造)、机械(车辆及零配件)、锂电池(后改为新能源,包括光伏)——恰恰是针对上述两大痛点。但到目前,三个主要行业所占有的补贴比例,最后只有不到65%。
也就是说,印度人的第一个较大规模的产业补贴计划,因为这种国内政治斗争的关系,效率起码降低了1/3以上。再加上这些党派和政治人物的从中抽成,这个效率只会是更低。如果一直这么下去,印度制造只能制造个鬼。
这时候再回过头来看印度人搞在印中资手机企业的逻辑就很明白了:
印度本身缺少发展制造业的土壤,好不容易来了个手机组装业,也因为没有在印度本土的产业链条,成为了无根产业。印度人想搞产业补贴计划,却因为内部政治斗争和政治生态环境而效率低下。同时,印度手机制造业面临中国及其他东南亚国家手机制造业的竞争,产业扶持下的政策效果并不明显。最后,因为边境冲突的缘故导致中资企业在印度成了政治贱民,上去踩两脚也不会有人说什么。
在这种背景下,一些印度高层不论是出于什么样的利益关系和心理动机,对中资企业采取各种下三滥的手段,要么是强迫中资企业利用自身影响力,逼迫配套厂商在印度本土设厂,要么是用各种理由对中资企业进行强行收购,完成彻底控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既然印度人把事情做绝了,也不怪中资企业做一些让印度人看着很滑头的事情。
话说回来,面对下面的人各种打压中资,莫迪既不能说他们在胡搞八搞,也不方便出台一些政策给这种蛮干降温。因为下面的人会想,他们把整个手机制造企业都强行收购了,自然也是印度制造。怎么?你莫迪还想反对印度制造不成?
- 原标题:白广灿:“印度制造”,越来越魔怔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拜登要求乌克兰降低征兵年龄,18岁就能上战场”
2024-11-28 08:32 乌克兰之殇 -
咦?特朗普对加墨征税,中国赚了?
2024-11-28 08:25 中美关系 -
美国将赴华旅行提醒由三级降为二级
2024-11-28 07:43 中美关系 -
这也是间谍行为!
2024-11-28 07:21 -
“接受500次视察无一例未决问题”,中方驳斥美方
2024-11-28 07:00 -
耿爽:呼吁美国,作出真诚努力
2024-11-28 06:51 乌克兰之殇 -
特朗普找了个商人当海军部长,毫无军事经验
2024-11-27 23:04 美国政治 -
莎拉·杜特尔特遭诉,回应直指马科斯“他就是想把我赶下台”
2024-11-27 22:33 南海局势 -
“中企用三倍工资在全球招揽科技人才”,西方如临大敌
2024-11-27 21:40 人工智能 -
尹锡悦接见乌克兰防长一行
2024-11-27 20:27 乌克兰之殇 -
拜登政府赖钱,还甩锅中国运动员
2024-11-27 19:34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援乌武器不够,欧盟想了这个法子
2024-11-27 18:11 乌克兰之殇 -
土耳其缩减美F-16战机采购项目
2024-11-27 18:01 -
澳大利亚众议院通过法案:禁止16岁以下人群使用社交媒体
2024-11-27 17:48 -
绕地运行两个月后,“迷你月亮跑路了”
2024-11-27 16:00 天文 -
中方何时对伊拉克免签?外交部回应
2024-11-27 15:47 中国外交 -
“如同心脏被家人捅了一刀,这是对加拿大人民的侮辱”
2024-11-27 15:35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瑞典要求中国船只协助调查,中方回应
2024-11-27 15:33 中国外交 -
赖清德或“过境”美国?国台办回应
2024-11-27 15:16 中美关系 -
“欧盟成员国商议删减中国投资审查规则”
2024-11-27 13:49
相关推荐 -
MAGA基本盘还能“忍”特朗普多久? 评论 102从2000兆帕潜艇级热成型钢的“登天”说开去…… 评论 83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评论 143“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评论 178最新闻 Hot
-
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
特朗普“抱怨”后,日本考虑放宽汽车进口安全标准
-
“五角大楼里完全崩溃了”,3名美国防部高官被解雇
-
“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
泽连斯基回应:停火30小时太短,建议30天
-
韩国一战机飞行训练中掉落机炮吊舱和空油箱
-
“美国在地球上跟中国争,却把太空主导地位拱手让出”
-
内塔尼亚胡:摧毁哈马斯前不会结束军事行动
-
超900人签署“反关税宣言”,包括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
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
黄仁勋访华盼继续合作,特朗普回应
-
中国男子在TikTok“神评”美国关税,米尔斯海默秒答:赞同
-
“内地电影票房过亿那一刻,香港电影就被颠覆了”
-
美国税局代理局长刚上任三天就被免,“贝森特抱怨他是马斯克的人”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