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历史研究院:对口支援,疫情下的制度优势
针对边境地区多为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的现状,会议最终制定了东部经济发达的省市对口支援自治区和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省市(云南、贵州、青海)的具体方案:北京支援内蒙古,河北支援贵州,江苏支援广西、新疆,山东支援青海,天津支援甘肃,上海支援云南、宁夏,全国支援西藏。由此,对口支援首次以国家政策的形式正式确定下来。
1987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在批转《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关于我国民族工作几个重要问题的报告》中进一步指出:“发达地区应继续做好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对口支援。这是一项历史使命,应当坚持做好。”东部经济发展省市普遍专门成立了支边工作机构,并通过任务形式向地市分解,把对口范围从省市对省市拓展为地市对地市。例如,江苏和广西互相确定的对口支援城市为:南京支援南宁,无锡支援柳州、北海,常州支援南宁、梧州,苏州支援桂林、梧州,南通支援桂林,连云港支援北海。全国性的政策支持、财政资金支持以及经济发达地区与民族地区的对口支援全面铺开。
此时的对口支援,既包括纵向层面的国家集中力量对民族地区以及老、少、边、穷地区的支援,也包括横向层面的经济发达省份对所对口的经济欠发达民族地区的支援。对口支援已成为促进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对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展对口支援的同时,省内不同地区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以及上级机关与县乡定点挂钩等其他形式的对口支援也开始兴起,包括省内不同地区之间的对口支援,卫生、教育、科技等同行业之间的对口支援,上级机关及科研、大专院校等与县、乡的定点挂钩。
三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多次重申继续搞好对口支援工作。对口支援的领域从经济发展扩展到了社会发展,向工业、农业、商贸、科技、人才、文教、卫生、扶贫、劳务等各个领域辐射,并逐步形成相对固定的基本格局。全国各个地区的各种支援形式和支援内容不断向各个领域拓展,在相互交错中形成了一个网状的支援格局,成为多领域、多层次、多形式、多内容的帮扶。
在卫生方面,早在1983年8月,卫生部、国家民委、劳动人事部就印发了《关于经济发达省市对口支援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卫生事业建设的实施方案》,要求“卫生部门对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支援,应当按照中央的部署,与经济技术方面的支援和协作同步进行。”2002年1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发〔2002〕13号),要求建立对口支援制度,“组织城市和军队的大中型医疗机构开展‘一帮一’活动,采取援赠医疗设备、人员培训、技术指导、巡回医疗、双向转诊、学科建设、合作管理等方式,对口重点支援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建设。”
在教育方面,在20世纪80年代东西部的对口支援中,国家就多次从内地选派大学、中学教师到西藏、青海、新疆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支援当地发展教育事业。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要“认真组织和落实内地省、市对民族地区教育的对口支援。”到2001年5月10日,教育部下发了《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的通知》(教高〔2001〕2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13所东部高校被指定为支援高校,采取“一对一”的方式,对西部13所高校实施支援和全方位的合作。
在扶贫协作方面,1999年,中央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在随后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政策中,对口支援成为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对口支援工作不断深化的过程中,东部与西部不同省份之间的对口帮扶关系逐步得以确立,形成北京支援内蒙古,天津支援甘肃,上海支援云南、宁夏、新疆,山东、辽宁、沈阳、湖北、武汉支援青海,江苏支援广西、新疆,广东、河北支援贵州的对口支援格局,实现资源优势互补。
四
对口支援,是我们在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原则指导下,探索出来的重要方法、成功经验。
1992年,三峡移民工程正式启幕。131万人远离故土,在新地重建家园。从移民工作初始,国家有关部委、各对口省市纷纷向库区人民伸出援助之手,为三峡库区的城乡建设“保驾护航”。三峡工程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三峡工程库区移民涉及湖北、四川两省19个县(市),这些县(市)多数地处贫困山区,移民数量大,安置任务艰巨,为解决三项工程库区移民和再发展问题,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全国对口支援三峡的重大决策。1994年,全国26个省、直辖市及大中城市重点支援三峡工程库区重庆、湖北的23个搬迁淹没县区,初步形成了全国支援三峡库区移民、一个省对口支援库区一个县的格局。三峡工程的对口支援工作,逐步形成了以政策支持为重点的国家部委对口支援,以招商引资为重点的省市对口支援,以解决移民就业为重点的主城区对口支援的工作格局。
三峡工程 图自中新网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任务十分艰巨。地震发生后,对口支援政策再次被启用,中央决定举全国之力加快地震灾区的灾后恢复重建,坚持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方针,按照“一省帮一重灾县”的原则,合理配置力量,建立对口支援机制,组织北京等18个省市对口支援四川什邡等18个市县,并先后颁布《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和《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这是中国在大范围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首次在全国范围内紧急启用对口支援政策。自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工作的对口支援启动以后,为对口援建救灾常态机制积累了不少非常可贵的经验,对口支援被经常性地用于应对各种重大灾害,逐步成为一种常态化的资源统筹措施和跨区域救助合作机制。
- 原标题:【与子同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对口支援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吴立群 
-
汉景帝不吃老鼠吗?我们如何看待过去
2020-01-18 08:45 考古 -
中国粉丝送礼物的韩国军队,曾被志愿军按地摩擦
2020-01-14 11:04 -
“超历史的”眼光与古典教育
2020-01-14 07:16 -
没有战争,西方怎能“脱胎换骨”?
2020-01-10 07:53 -
为什么我们总迷恋盛唐风华?
2020-01-01 08:44 -
古装剧里“刘海儿”泛滥,历史上到底什么样
2019-12-20 07:46 -
薛绍墓找到了,你还记得昆仑奴的梗吗?
2019-12-19 08:03 -
历朝历代都禁酒,想要畅快喝酒得等到…
2019-12-16 08:04 -
200余件七三一部队罪行新史料首次公开
2019-12-13 20:55 国家公祭日 -
在今天的台湾,“统左派”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2019-12-11 07:16 台湾 -
日本二战航母“赤城”“加贺”号残骸被确认
2019-10-22 10:27 -
4K修复版《开国大典》10月18日全国上映
2019-10-12 22:41 中国电影 -
反击“中国人种西来说”,他找到了良渚
2019-10-06 15:13 文化 -
关于这支军队的史料甚少,但英雄与牺牲的故事动人心魄
2019-09-24 10:50 -
沈阳首次公布“日军制造平顶山惨案”历史档案
2019-09-19 07:42 国家公祭日 -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开放预约参观,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2019-07-19 21:12 文化 -
这位“老地下党”,94岁才恢复党员身份
2019-07-01 22:01 -
扒一扒炎黄传说背后的上古史实
2019-06-12 10:50 考古 -
余则成已经牺牲!
2019-06-11 22:49 -
升温10度曾灭绝95%的物种,我们在十字路口上
2019-06-11 08:00
相关推荐 -
“中国代表团访问巴西,探讨两洋铁路” 评论 142直播:如何应对特朗普贸易战——来自毛泽东的智慧 评论 29事关中国!特朗普亲自阻止马斯克,还飙脏话? 评论 184起诉!“加州州长向特朗普发起最直接的法律挑战” 评论 128“白宫承认‘中方没打来过电话’,我早就知道…” 评论 205最新闻 Hot
-
“中国代表团访问巴西,探讨两洋铁路”
-
“世界贸易将围绕中美运转,美国如此笨拙…”
-
“中国将缺席,英国遭受打击”
-
“美国设下陷阱,韩国主动入局,要重现广场协议?”
-
美媒感慨:2小时→1分钟,中国又一壮举
-
“英伟达对中国客户隐瞒了…”
-
美国土安全部长放狠话:哈佛如果不从命,就别想再招外国学生
-
武契奇:天塌下来,我也不改主意
-
特朗普突然现身美日关税谈判,“背后是市场压力”
-
沙利文猛批特朗普:中国可不会像苏联那样崩溃
-
美国“吃货”欲哭无泪:特朗普逼着中餐馆换料,味儿不对了
-
美债风暴前一个月,海外债主增持2900亿美元,中国增持235亿美元
-
首次披露!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原局长李光林已落马,被跨省起诉
-
“以色列计划5月轰炸伊朗核设施,本以为特朗普肯定同意…”
-
“过去欧洲防着中国,现在中国担忧欧洲偷”
-
事关中国!特朗普亲自阻止马斯克,还飙脏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