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隆:俄罗斯“东转南进”,能确保实现动态调整的战略目标吗?
最后更新: 2024-05-21 16:35:41观察者网:普京访华前,俄罗斯刚刚完成新一届政府组阁。其中最受关注与议论的是将绍伊古从国防部长的位子上调往国家安全秘书长,由前第一副总理安德烈·别洛乌索夫接任。其余政府部门职位变动不大。一方面,目前正值俄军发起哈尔科夫进攻之际,普京临阵换帅,说明什么?另一方面,近来俄国防部接连两名高官被查,一位副防长,一位干部局局长,这与绍伊古的调任是否有关?反映出普京对于前段时期的俄罗斯军事行动的什么态度,以及对今后有什么布局?
赵隆:俄罗斯国防部长的调整服务于乌克兰危机的战场形势,俄罗斯与西方的战略博弈态势,以及俄罗斯经济社会适应“准战时状态”的多重需要。
在战场方面,俄军在库皮扬斯克、顿涅茨克、哈尔科夫方向的战线有所推进,主要依托于军工制造能力提升形成的火炮优势。在战略层面,随着美欧等国与乌克兰加紧签署长期双边安全协议,危机短期内结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对俄罗斯而言,决定战场走势的除了作战能力,还包括军工综合体的发展、装备制造和调配能力、国防预算执行效率等方面的比拼。
2024年,俄罗斯的国防预算为10.7万亿卢布,约合1000亿美元,同比增加68%,占联邦财政支出的30%,超过社会支出,占GDP总额的6%,虽然尚未达到美苏军事竞赛顶峰时期军费占GDP总额16%的水平,但逐步逼近维持社会与战争“距离感”的平衡点。因此,在这场持久战中如何算好“经济账”非常关键。需要善于统筹规划、协调资源的人员担任防长,而别洛乌索夫在提升资源调配和预算执行效率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另一方面,前任防长绍伊古的新职位包括联邦安全会议秘书、俄军工委员会副主席,表明其仍然属于总统安全事务核心决策圈的“成员”,这种安排可利用其积累的经验为安全战略规划发挥咨询作用,也可避免围绕其个人或周边人士(俄国防部副部长和干部局局长)等人事变动在军队系统中造成不利影响。
2023年和2024年俄罗斯预算对比 图片来源:彭博社
观察者网:普京在访华期间提到俄军进攻哈尔科夫的目的,而在此之前外界认为这更像一场宣传战,随着俄军占据了哈尔科夫北部的几个村庄,也加剧了外界对于乌克兰是否会失守的担忧,您怎么看普京的表态?这一新的军事作战目标,有望成为具有阶段性意义的战争节点吗?
赵隆:俄军近期围绕哈尔科夫展开的行动兼具战术和战略意义。
在战术层面,其主要目标的确是普京所强调的建立安全“缓冲区”,减少乌军对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州、库尔斯克州等与该地接壤的边境州打击,同时迫使乌军频繁进行后备力量和装备的机动,从多点向前推进战线。
在战略层面,俄罗斯可能也希望借此展现其具备全面由守转攻的能力,增加美欧支持乌克兰恢复1991年边境线所需成本和代价的焦虑感。
但从目前看,乌克兰战场上“一地一城”的得失,难以改变危机演变为持久战、消耗战的大趋势,俄乌双方均缺乏取得压倒性优势的战场实力,在局部战线上的焦灼缠斗是未来一段时间的主要特征。
俄国防部5月18日发布视频,声称继续在哈尔科夫推进战线。图自央视新闻
观察者网:就在普京访华前夕,当地时间5月14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抵达基辅,据称此行旨在向乌克兰确保美国的支持以及乌克兰急需的武器即将到来,“将会带来真正的不同”。4月美国批准610亿美元的对乌援助,此外马克龙今年也几次表示不排除法国向乌派遣地面部队的可能性,如何评价美欧对乌克兰的援助的力度与持久性,尤其在俄军主动发起进攻之时?相对的,俄罗斯后续的军事供应能否跟上,去年俄罗斯从朝鲜得到了一部分弹药供应,再加上媒体消息称俄自身的军工能力也在加快等,是否足以应付之后的战场消耗,不确定性在哪?
赵隆:从应对“持久战”的角度看,俄乌和美欧都存在不确定性。
拜登政府近期批准的610亿美元援乌法案,曾被国会阻挠长达半年之久。可以预料,美国下一轮对乌援助将面临两党间更为复杂的政治博弈,也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成本。即使拜登顺利连任,可能也需要被迫调整援助的方式、规模和节奏,对军援和经援流向严格监管,并掌握关于乌克兰的胜利标准、行动计划、谈判条件等方面的话语权。
但需要看到,即将到来的美国大选的确是乌克兰危机的变量之一,但恐怕不会具有决定性意义。特朗普所谓“在24小时内结束战争”的表态,更像是竞选口号而非实质目标,来自党内精英、民主党、盟友,特别是军工复合体的政治压力和制度约束,都将限制其政策调整空间。
对于乌克兰而言,如何解决人力资源这个最大短板,是决定战场胜负的关键。虽然随着《动员法》修正案正式生效,据估算乌克兰的动员储备力量将超过700万人,但普遍缺乏军事训练,大规模动员可能造成的社会抵触效应,都是泽连斯基政府需要解决的难题。
对于俄罗斯来说,“准战时状态”的社会和民众适应度,巨额军费开支造成政府各类预算的缩水,二级制裁对于现有贸易模式的负面影响等,都可能打乱其前线军事行动和部署。
当地时间2024年5月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出席宣誓就职仪式。图自澎湃影像
观察者网:最后还是想回到俄罗斯本身,归根结底可能还是需要一个稳定且发展的国家社会,才能在对外关系中有真正的话语权。这是普京的第五个任期,也是在战争中开启的新任期,能谈谈这种情况下执政的“坚固性”与“脆弱性”(某种意义上)吗,这又会如何体现在对外政策中?普京在今年的国情咨文和就职演讲中都提到国家建设规划,要建立一个崭新的俄罗斯,侧重技术发展和民生改善等等,目前的政府任命与这一目标的匹配度高吗?有哪些人事安排值得注意?
赵隆:如何实现“特别军事行动”的终极目标,通过“军事+政治”的双重手段完成作为总统对所谓“公投结果”的特定义务,建立俄罗斯与北约之间的“安全缓冲带”,同时保证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稳定,推动全社会适应“准战时状态”,将战争造成的负面外溢影响控制在最低范围内,将是普京6年总统新任期内最为重要的任务。但上述所列举的每项任务都存在互嵌关系,且存在不少的不确定性。
因此,俄罗斯的对外政策调整将延续“东转南进”的方向,通过扩大与全球南方国家的政治和经贸联系,维持经济发展和工业生产的韧性,确保动态调整的战略目标得以实现。
俄罗斯的新一届政府人事调整也在客观上反映出,危机处理能力、过往专业经验成为普京进行选拔任用时重要的考量因素。例如,曾任俄联邦经济发展部部长、总统经济事务助理和第一副总理的别洛乌索夫被任命为防长;曾经担任政府副总理、工业和贸易部长的曼图罗夫被提拔为第一副总理;前农业部长帕特鲁舍夫、前交通部长萨维利耶夫升任副总理,相关人事任命表明维持军需与经济发展的平衡,提升工业制造和技术能力、维持国内市场稳定和优化基础设施发展等,将是俄罗斯国家建设规划的重点方向。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国际业务增长80%,携程新一季财报释放了什么信号?
2024-05-21 16:31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国家统计局:4月份不含在校生25-29岁劳动力失业率为7.1%
2024-05-21 15:24 -
比字节更便宜?阿里跟进大模型价格战
2024-05-21 11:52 观网财经-科创 -
30年期特别国债限时开售日:有银行火速售罄
2024-05-20 19:39 观网财经-金融 -
在华祭出史上最大降价,苹果真急了
2024-05-20 17:44 观网财经-科创 -
前4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0926亿元,同比下降2.7%
2024-05-20 16:44 -
60%中国企业想用生成式AI,障碍在哪?
2024-05-20 09:25 观网财经-互联网 -
中兴通讯控股股东企业董事长韦在胜,被立案调查、留置
2024-05-19 22:57 大公司 -
美股道指139年来首次收于40000点上方
2024-05-18 09:35 股市 -
结束12天访华,联合国专家:取消对华单边制裁
2024-05-18 09:06 中美关系 -
华为中国旗舰店数量骤增,将与苹果激战高端?
2024-05-17 20:11 观网财经-科创 -
“快手是一个北方用户为主的APP”,这句话要改改了?
2024-05-17 18:13 观网财经-互联网 -
爱奇艺的后“狂飙”时代:营收下滑5%,不再公布会员数据
2024-05-17 17:51 观网财经-互联网 -
京东收入利润齐超预期,超市类别恢复健康增长
2024-05-17 17:48 观网财经-互联网 -
首付、利率双降!央行打出重磅组合拳
2024-05-17 13:20 中国房市 -
全国切实做好保交房工作视频会议召开,何立峰提要求
2024-05-17 13:17 观网财经-房产 -
财政部发布个人投资者购买国债问答:从什么渠道买?如何提前兑取?
2024-05-17 13:03 观网财经-宏观 -
“中国新能源产品受欢迎是企业拼出来的,不是政府补出来的”
2024-05-17 07:42 观网财经-汽车 -
百度调整后净利润涨22%,李彦宏:正让文心大模型系列更实惠高效
2024-05-16 19:13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华为昇腾回应“大模型演示造假”
2024-05-16 16:41 观网财经-科创
相关推荐 -
“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评论 24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评论 91“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评论 205“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评论 129特朗普又“眨眼”:中方来谈吧,签个“特殊协议” 评论 536最新闻 Hot
-
马哈蒂尔:特郎普的高关税撑不了3个月
-
“特朗普错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
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
“美官员私下承认:误判了!特朗普原以为中国会最早…”
-
“特朗普这伙人,别砸了‘美国’这块‘金字招牌’”
-
白宫激辩解除“北溪-2”制裁?他俩火速回应
-
“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
“收到中方警告”,韩国业界:后果很严重
-
中企直说了:不会妥协,现在是美国人没的选
-
“这就是中美的不同之处”
-
“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
美财长不痛快:IMF和世界银行,与中国走太近
-
“前220名持币大户可与总统共进晚餐”,特朗普币飙升60%
-
六大重磅团体罕见联名抗议,“特朗普考虑豁免中国汽车零件”
-
“脏话满天飞”,马斯克与贝森特被曝激烈争吵
-
在中美之间二选一?韩国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