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隆:如何定义“胜利标准”,美、欧、乌存在认知落差
最后更新: 2024-05-08 23:00:012023年北约峰会上,北约向乌克兰许下入约的前景承诺,但拒绝交出“时间表”,以新的对乌援助计划作为“过渡方案”;同时,批准了自冷战结束以来北约最全面的区域防御计划,以防御俄罗斯的任何袭击。尽管在对俄问题上北约看似团结一致,但仍无法弥平其内部对诸多议题的重大分歧——无论是对乌克兰危机的“厌战”或“促和”,还是不同成员间的战略诉求。
在俄罗斯看来,战争之下北约继续扩张,推出全方位针对性计划,对乌克兰身份的暧昧表态,是否在一步步极限施压、试探临界点?而瓦格纳风波之后,外界对俄内部以及俄乌战争趋势的判断,是否发生了变化?
针对上述问题,观察者网对话了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全球治理研究所副所长赵隆研究员。
视频截图
观察者网:在7月11日至12日召开的北约维尔纽斯峰会上,一份新的区域防御计划获得批准,旨在强化北约未来多年与俄罗斯对抗的路线方针,该计划也被认为是冷战之后首个计划,怎么看这个防御计划,俄罗斯可能会做出什么回应?
赵隆:作为北约维尔纽斯峰会的重要成果之一,成员国通过了长达4400多页的“区域防御计划”,规划如何在传统的陆、海、空以及网络和太空等新兴战略前沿强化军事能力。同时,规定北约应具备将30万部队在30天内向东翼转移的快速反应能力,提出将部署在东翼多国的战斗群增扩至旅级;此外,还将向各成员国提供关于如何升级其部队和后勤的指导。
更为重要的是,北约以执行“防御计划”的需要为由,推动成员国承诺将军费开支增加到各国GDP的至少2%以上,解决了跨大西洋伙伴关系中的一个顽疾。
事实上,自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关于如何扩充东翼军力的讨论在北约内部延续已久,但协调31个成员国的利益诉求并非易事,特别是在增加国防预算、联合采购、生产能力、部署进度的协调问题上进展缓慢。
此份计划的出台表明,所谓“俄罗斯威胁”依然是北约凝聚共识与缓和内部矛盾的“核心旗帜”。未来,任何不配合、不积极参与该进程的北约国家都被视为“异类”,并承受巨大的政治压力。
虽然该计划把“俄罗斯和恐怖主义”并列为主要挑战,但明确只有俄罗斯是“对盟国安全和欧洲大西洋地区和平稳定的最大、最直接威胁”,这与去年北约马德里峰会批准的《2022战略概念》保持一致。
换句话说,所谓的“区域防御计划”是北约对俄战略调整的行动保障,彻底改变此前“威慑与对话”的双轨策略,而是强化“前沿威慑与战略遏阻”能力,是实打实的“对俄防御计划”,旨在构筑上达北极海域、下至黑海的前沿威慑与战略遏阻纵轴。
在俄罗斯看来,北约在战略规划、成员结构、威胁感知、功能拓展和前沿部署等方面的全方位转型,印证了俄“开启特别军事行动的必要性”,俄还可能会借机针对性强化边境的军事部署。根据去年通过的新版《俄罗斯联邦海洋学说》,俄罗斯将不惜一切代价坚定保卫北极海域、黑海、鄂霍次克海、白令海、波罗的海和千岛海峡,这与北约新的“防御计划”存在空间重叠。
可以预料,俄罗斯与北约关系的对抗性将继续增加,双方将围绕展开“针尖对麦芒”式的军演、监控、拦截,不排除因为高频率的前沿行动导致海空意外事件。但需要看到,相较于北约的“对俄防御计划”,俄罗斯更在意乌克兰的“北约身份”问题。俄罗斯与北约不发生直接冲突的“事实红线”,并不会因为这份“对俄防御计划”发生根本性改变。
观察者网:北约峰会前夕,有几个突发性的信息传出,一是美国批准向乌克兰援助集束弹药,二是土耳其同意瑞典加入北约——据称捆绑土耳其加入欧盟;前者遭到盟友反对或保持距离,但此时拿出这一争议性举动,是象征性意义更大,还是向外传达结束战争的想法?【提到“结束战争”一说,是出于这两个表述:美国防部副部长声称,“对乌克兰平民来说,最糟糕的事情是俄罗斯赢得战争,所以更重要的是不让他们赢。”美国退役陆军中校亚历山大·温德曼认为,“与其让这场战争无限期地进行下去,不如给这场战争画上一个清晰的句号,这是一种相当人道的做法”。】
赵隆:一段时间以来,美国政府和战略界关于“战争终局”的讨论有所增多。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会长理查德·哈斯(Richard Haass)、兰德公司资深研究员塞缪尔·查拉普(Samuel Charap)、乔治敦大学教授查尔斯·库普乾(Charles Kupchan)等智库人士纷纷撰文,呼吁需尽早为乌克兰危机的外交终局做准备,提出美国政府应在乌“大反攻”达到能力极限后,力促双方走向谈判桌,避免陷入无休止的冲突。
在此次峰会上,北约为乌克兰的加入提供了“路线图”,但拒绝制定“时间表”。美国明确表示,乌克兰最终“将加入北约”,但这在基辅仍与莫斯科“交战”的情况下不可能发生。也就是说,停火休战已经成为乌克兰加入北约的“必要条件”。
7月13日,拜登在赫尔辛基举行的美国—北欧领导人峰会后提出,期望乌克兰在进攻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并在某个节点达成谈判解决方案,这是争取乌克兰重回谈判桌的关键表态,也反映出美国急于从乌克兰危机中“抽身”的战略考量。与此同时,七国集团签署了维护乌克兰长期安全的国际框架,包括战斗机等先进军事装备、培训、情报共享和网络防御等多个方面,以此作为乌加入北约前的“过渡方案”。
然而,美国、欧洲和乌克兰在如何定义“胜利标准”问题上存在认知落差。
总体而言,乌“大反攻”存在三类目标:“最优目标”为全线击溃俄军,夺取克里米亚并全面恢复1991年边界线;“次优目标”为局部击败俄军,将扎波罗热、赫尔松地区作为作战重点,切断克里米亚半岛与乌克兰之间的陆地走廊,恢复2022年2月24日前的接触线;“最低目标”为有限击退俄军,尽可能收复更多的东南地区定居点或重要城镇,为后续谈判争夺筹码。
在北约无意直接参战的前提下,美欧部分政客和军方人士公开质疑乌实现“最优目标”(恢复1991年边界)的能力,多数倾向于在实现“最低目标”(尽可能收复局部领土)的基础上,争取“次优目标”(恢复战前接触线)。与此同时,美国急于从乌克兰危机中“抽身”,确保战略资源的调配回归“竞赢中国”这条主线。欧洲则担心“战争疲劳”发酵和社会成本无限攀升,不希望看到战事无休止延续甚至升级。这种认知落差也是决定乌克兰危机走势的关键要素。
北约峰会期间,被抓拍到的泽连斯基。图自路透社
观察者网:从此次峰会的进程和结果看,针对乌克兰入约只是建立了过渡方案,反而暴露了北约成员国之间的分歧。对于北约来说,能否改善其既需要一致对外,又难以弥合内部矛盾的现状?
赵隆:通过此次峰会可以看到,虽然北约在成员结构、战略规划、功能设计和行动指南等方面加速转型,但其“宏观共识”无法掩盖内部的“关键分歧”。面对新的地缘政治和安全环境,北约通过《联合公报》的90条内容对外展现凝聚力,凸显北约在支持乌克兰、捍卫民主价值观并采取行动、应对全球性挑战等方面形成重要共识。
但在成员国层面,围绕为乌克兰提供集束弹药可能产生后果的争论,吸纳瑞典加入北约的政治交易,在日本设立联络处的立场对立,特别是对乌克兰加入北约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分歧,不仅充斥会场内外,也存在于《联合公报》的字里行间。
这也再次表明,无限渲染外部威胁的确可以强化北约在机制层面的身份认同与目标愿景,但无法成为化解成员国基于地理区位、战略诉求和安全理念差异的“万能钥匙”。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昔日顶流基金经理蔡嵩松行贿、受贿案已当庭宣判
2024-05-08 22:54 -
王炸芯片,难再成苹果救星
2024-05-08 18:18 观网财经-科创 -
ST阳光:控股股东涉嫌内幕交易被证监会拟罚款2.32亿元
2024-05-07 20:57 -
华为苹果同日对决,背后还有中韩面板之争
2024-05-07 17:23 观网财经-科创 -
历史性一幕!iPhone在华市场份额跌出前五
2024-05-07 11:13 观网财经-科创 -
45亿加码“五五购物节”,拼多多助力上海“拼”出精彩
2024-05-06 19:32 -
美国Tiktok法案的起草人,引火烧身了
2024-05-06 18:47 观网财经-金融 -
舒适赛道红利释放,红豆股份品牌转型出成效
2024-05-06 13:33 -
“五一”近3亿人次出游,较2019年同期增长28.2%
2024-05-06 12:16 观察者头条 -
巴菲特股东大会要点来了!回应减持苹果、巨额现金储备等
2024-05-05 08:28 -
武广高铁、沪杭客专等4条高铁线涨价,涨幅近20%
2024-05-04 14:13 高铁世纪 -
深圳将取消福田、南山之外区域住房限购?深圳住建局回应
2024-05-04 10:27 观网财经-房产 -
-
20张营业执照只有3家实存?央媒:问题在下头,根子在上头
2024-05-03 11:21 基层治理 -
上海推出商品住房“以旧换新”活动
2024-05-03 09:39 观网财经-房产 -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最新进展
2024-05-03 09:30 国企备忘录 -
31省份“一季报”:苏鲁浙增速超6%,山西总量下滑
2024-05-02 21:39 宏观经济 -
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纳指两连跌星巴克重挫
2024-05-02 07:42 观网财经-海外 -
南京公积金新政:包括宣城、马鞍山在内的南京都市圈9城互认互贷
2024-05-01 19:50 观网财经-房产 -
美国当前经济数据中,也许藏着高官接连访华的答案
2024-05-01 09:24
相关推荐 -
几经波折,美乌要签了? 评论 62“不吃够自己种的苦果,某国就不会放下身段老实谈判” 评论 171关键时刻,外贸大省如何突围? 评论 50“特朗普会输,‘用谈判孤立中国’行不通” 评论 95“中国代表团访问巴西,探讨两洋铁路” 评论 197最新闻 Hot
-
几经波折,美乌要签了?
-
怕谈崩了,欧盟准备“留后手”
-
“特朗普收手吧!中国又要领先了”
-
靠中国,加拿大发上“美国财”
-
美股再跌,特朗普:鲍威尔越早走人越好
-
农文旅项目投资1700万后被告知是禁养区?南京浦口通报
-
“中国学生对赴美留学迟疑,英国成了热门地”
-
为获提拔,他送给中管干部张福生25万
-
7天内连发3起事故,主力机队飞行训练暂停?台军方回应
-
广西吃了自然保护地划得过多的亏?自治区党委书记要求廓清模糊认识
-
“美国GDP的水分在不断增加,他们慌了”
-
“对于欧洲,中国要做两手准备”
-
IMF:美主导的全球贸易体系“重启”将拖累增长
-
煤矿疑污水渗漏致数十亩耕地被淹,陕西榆阳区:成立调查组调查
-
“特朗普认为欧盟在占美国便宜,别指望梅洛尼能谈成”
-
“为防止被美国偷窥,连英国也支棱起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