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广天:近代史是一条外求的迷信史
关键字: 张广天张广天新书妹方是什么近代史【张广天的新书《妹方》,描述了一个千年来口音与生活方式都未曾改变的族群——商汤后裔“妹人”,对于被历史裹挟的我们是难以想象的,这也让张广天笔下的“妹方”似真似假,就像他的小说,也始终游离在虚构与事 实之间。他试图用另外一种方式来敲打我们对族群的想象,不依凭血统,不归根于历史,也不附着在现代民族国家的话语之中,在他看来,决定其内核的是生活方 式,而“妹人”的生活方式又在其本质上反应着一种古老的天道与人道的关系。以下为搜狐文化对张广天的采访全文,观察者网经授权转载。】
王阳明说“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要获得真识只有返回本心去寻求,如此才能达到真正的知行合一。但在张广天看来,近代的历史却总走上了一条外向的迷信之路,于是知与行都脱离了初心,也与天道断了联系,而这种断裂则造成了当代社会的种种痼疾。
一切客观都是观者的客观
问:《妹方》这本书是产生于偶然吗,还是它其实是你的某种总结?
张广天:这本书的写作其实并非偶然,而是我用一种思辨和散文的文本写罢《手珠记》后,又思忖用其他的文体来写作。思考类的文字往往已经程式化,难有突破。于是,我想选择写一种全文体或者说非文体的作品。这就想到了《妹方》。
说总结还为时过早,只是《手珠记》关于内学的大纲,从《妹方》开始要深入化。
《妹方》,张广天著,四川文艺出版社
问:这本书给人的感觉是真实和虚构的界限非常模糊,历史、神话、传说都交织在一起,这是你希望达到的一种感觉吗?你怎么看待真实,什么东西对你来说是真实的?
张广天:我对非虚构类的东西一直感冒,因为那貌似客观的叙述往往暗藏欺骗。一切客观都是观者的客观,所以,我始终认为,并没有客观存在。倘现实给我们的是痛苦的经验,现实一定充满虚假。现实的总是并不真实,而真实的往往并不现实。这个论断,其实佛陀在二千多年前就已经说出,所谓红尘皆空,皆虚。只是佛陀是有操守的,他只言非,不言是。他否定现实,并不拒绝身处现实。现实与我们的关系,就好比不吃肉是不行的,吃肉吃成肉的信徒也是可悲的,但吃了白吃,便是觉悟。也就是说,现实是有意义的,只是这意义是相对的。绝对的东西是唯一的,在于真实中。真实究竟是什么?佛陀认为他没有肩负告知世人的使命。那么,我们也不可能自称掌握真理。于是,以各种相对的经验去比对、冲突、体悟,就成为认清现实或接近真实的手段。
什么东西对我来说都是现实的,于是都是虚假的,而我在这直面现实的冲突中当窥见真实。
问:在中国的传统里,似乎谈人谈事居多,较少谈问题和主义,你的这本书似乎也是在回归这样一种写作传统,让问题的形式消解于人和故事甚至于自然之物之中?这样的写作有什么意图?
张广天:其实我并不在意中国的方式,或其他国的方式。只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后,翻译语言和西化文体大量以粉丝的状态充斥文坛后,必然将其反面逼向狭窄的墙角。这个墙角或者就是中国的方式。从中国的方式里走一趟,如果仅仅剩下中国的方式,还偏执于中国的方式,那就可怜了。真正的价值在于,你由此发现了不同。是的,中国的方式是不同于西方的方式的。假如由此你理解了不同,并致力于对不同的追求,那么,事情就变得有点眉目了。
在我的写作中,我只是力图做一些不同。这不同可能与传统(指中西南北各种传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却究竟是与传统不同的。以翻译语言自娱自乐地装扮大师的时代太粗鄙低端了,我想应该早早不在我们这个话题中了。另外,粉丝,当然粉丝很好,不论粉什么,我们大量需要粉丝,只是将粉丝以为就是大师的错觉太可怜了。那么,从专业的角度讲,一个叙述的文本,它需要获得不可分裂的生长性。至少从我的性情中讲,我不认为零度的叙述、纯叙述是开放而自生的,任何将叙述、抒情、议论这么分割对立起来的文本认识,都是封闭而死气沉沉的。《埃达》是什么?《圣经》是什么?《史记》是什么?神话?宗教经文?历史著作?我想,哪怕从我最不愿意的流行势利眼光看,这样的认知方式也早就过时了。
写作是某种性格的人群自我生长的方式,它不能在文体格式化的花盆里,它要在自由的旷野中由着自我根性的样子伸张。文化的背景和阅读的渗透,积极地看,可以开启我们的根性;消极地看,也在逐渐将根性归拢到已有的樊笼中。如果天下有千万种人,那么天下就有千万种文章。人的根性是不同的,或松或柏,或鸟或兽,用普遍原理来格式化写作,来衡量判断写作的优劣,是与写作这件事背道而驰的。
当然,写作追求纯粹,文学追求纯文学,是一种品级。只是,倘以为纯粹就是隔绝,又小气而低端起来。纯粹是一种超越,而不是无菌躲避。一种有免疫力的写作,纵政治、经济、时尚、市场都无法侵害,才可成为纯粹。二十世纪是政治的世纪,政治成熟到可以把控一切领域,这难道不值得文学来学习吗?文学什么时候才可以超然并凌驾政治之上呢?政治、经济、气象学、人类学,什么时候都成为文学的材料元素呢?我想,一个从生长和趣味出发的作家,始终应该对此不离不弃。趣味不是靠躲避得以存在的,趣味是靠赎买获得宁静的。
相信历史进化是相信人的能力的绝对性
问:《妹方》似乎和历史有很多关系,但你在书的首页又说“曾经仿佛是未来,未来又始终并不在此”,你要书写的是“永恒之国”,这似乎有一种“时间轮回”的意味在,你怎么看待历史或者说时间?
张广天:《妹方》利用了历史,但这不是几百年的历史,而是万年妹方。我始终提到“万年妹方”。所以,它不是家国,而是天国;不是妹人,而是天使。历史,在这里被截出一万年,用来为永恒做见证,即从妹方我们看见天国,从妹人我们看见天使。如果永恒之外的世界是相对的,那么过去、现在和未来也就是相对的。相对的过去,为什么不会是未来呢?相信历史进化的人,是因为相信人的能力的绝对性,怀疑甚至否定有高于人的力量的存在。我不能言说真理,但当我将一切历史都看成是非真理的相对存在之时,就必然指向这件事的反面,必然显现出曾在今在永在的绝对。
时间是线性的,仿佛指向未来;空间是多维的,似乎高低有序。但这一切都是相对之于绝对的倒影。在地上世界中高贵的,在天国竟是低贱的;在地上时间中过去的,在天道中还远远没有到来。我们被石头的坚硬吓住了,却不知道人心比石头坚强。我们被千军万马的武装征服了,却不晓得领军的人竟被婴孩的啼哭打败。说现实已然如此,你不信用你的善良去感化一下试试?实在你并不是用初心的柔慈去面对,你仅仅启用了人家忽悠你的道德的力量迈步受挫就退缩了。梦想不是理想,道德不是圣心。理想之所以强大无比,我说的恰是在现实中的强大,正在于理想是无法用现实推倒的,只可用现实来证明。奶是检验娘的唯一标准?娘是容得奶来验证的吗?有奶没奶都是你娘!你现实的千军万马千金万银推倒得了这个娘吗?《妹方》里,就写了这么一个娘。
- 原标题:张广天:近代史是一条外求的迷信史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马密坤
-
“这将是美国盟友对特朗普的第一场民意公投” 评论 16没有中国制造的家可能吗?美媒画了张图… 评论 135对话孙俪:诠释不完美中年人,生活不给你矫情的时间 评论 45德防长劝乌克兰:别听特朗普的,这是投降 评论 220超越DeepSeek,中国开源“集团军”重塑全球AI生态 评论 131最新闻 Hot
-
匈牙利经济部长:这一点美国无法与中国匹敌
-
“韩总统大选前跟美国谈不成”
-
“美国的发言格格不入,基本被忽视了”
-
“这将是美国盟友对特朗普的第一场民意公投”
-
贝森特也来拆特朗普台
-
“我们是主权国家,不是美国的一个州!”
-
白宫官员称:下一个100天,特朗普还有更多“险招”
-
没有中国制造的家可能吗?美媒画了张图…
-
美部长丢包案告破:被人用脚勾走的…
-
特朗普前首席经济顾问:我们最离不开的正是中国的产品
-
对话孙俪:诠释不完美中年人,生活不给你矫情的时间
-
“没有中国烟花,美国明年怎么庆祝建国250周年”
-
特朗普:泽连斯基准备好了“割地”
-
美海军提议:日本可协助美军建造军民两用船
-
江西省国资委原副主任李键再次被查,曾因多次给苏荣送钱被通报
-
幸福航空突然停飞“五一”前全部航班,财务人员透露“没钱飞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