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勇:对阿富汗女性来说,最大问题不是穿衣出行,而是……
【导读】 8月15日,塔利班进入首都喀布尔,9月7日,宣布成立新政府,阿富汗进入新时期。
近两个月来,阿富汗发生了哪些变化,塔利班又面临哪些治理困境?对于外界关注的妇女权益问题、经济发展问题,新政府有哪些举措?
对此,观察者网回访在阿华商余勇,向他了解当地的最新情况。
【采访/观察者网 小婷】
观察者网:距离上次采访您已经过去一个半月了,当时塔利班刚刚进入喀布尔,新政府也还没有组建。经历这一个半月的发展,喀布尔发生了哪些变化?大家的生活都步入正轨了吗?政府部门运转正常了吗?
余勇:最近喀布尔城内有过一两次游行,有的是民间组织的,有的是塔利班组织的。前几天塔利班组织了一次游行,主题是反对美国扣押阿富汗的海外资产。早些时候潘杰希尔打的激烈的时候,有潘杰希尔的人在喀布尔游行,反对政府使用巴基斯坦空军,当然政府也否认了这一点。期间还有一些女权主义者准备集会,但后来又取消了。
但总的来说,喀布尔是比较平静的,物资供应充足,物价也比较稳定。像我们之前谈过他们每天必吃的馕,价格跟原来一样,基本一个在8毛钱人民币,牛肉一斤20块人民币,羊肉一斤好像是17-18块,蔬菜水果都是当季的,所以非常便宜。街边的小店超市都是正常开放,而且基本上全开了。大家都忙着做生意挣点钱,生活上已经完全正常了。
喀布尔街景,民众生活已经恢复正常。受访者供图
塔利班刚来的时候,上街巡逻都提溜着枪,现在这一点变化倒是挺大的,一个是街上巡逻的人少了,另外带枪出来的开始减少,可能觉得那玩意儿沉吧。
街道上经常会看到塔利班刷的标语,阿富汗这个国家本来就有在墙上刷标语、画画的习惯,有些是为了遮盖住原政府的宣传,有些是为了宣传新政府。他们的信息文化部是最早工作的部门之一,内容无非就是类似塔利班国旗或者按他们来说是积极向上的内容。我觉得他们倒不是刻意要宣传宗教,而是把它当做一个事情来做而已。塔利班高层还是比较重视宣传的,所以他们在舆论宣传还有一些问题处理上,显然是比以前成熟很多了,标语里没有一些比较激进的话,甚至像打倒美帝这种的都没有。
政府方面的话,有的部门已经正常运转了,像我刚才说的信息文化部,有的部门还没开始工作,甚至有的现在连部长还没有任命,但是大多数部长和副部长都已经任命了,也开始履新了,只是恢复正常工作可能估计还得10天半个月,毕竟国家管理对他们来说应该算是新生事物,进入政府开始工作,他们也是比较小心的。另外外界也知道目前任命的这些部长都是临时性的,能不能在这个位置上坐得住,或者过一段时间会不会换人,大家也不太清楚。所以除非特别急的事儿,现在去政府办事儿的人也不多。
现在比较受影响的是一些失业人群,因为美国人、外国机构撤走后,原来很多他们的雇员现在都失业了,还有一些原政府的人、警察,很多都失业。
观察者网:这些以前被美国雇佣的人,他们现在找工作好找吗?
余勇:如果是在企业工作,这些人基本没受到什么排斥,反而有些因为有经验,企业也愿意雇佣他,只能说现在大环境不好,他们确实不太好找工作。
我们就雇了一个厨师,原来给美国人做饭的,当时美国人雇他的时候,一个月是1000多块美元,我们现在给他400美金,差的确实比较多,但是他也很高兴能获得这么一份工作,现在工作非常难找,400美金算中等偏上的收入了。
他今年31岁,刚刚结婚。家庭条件也不好,老婆原来在一所私立学校当老师,当时她的工资一个月才3000阿尼,合人民币240块钱。因为她教的是男学生,现在被辞退在家没有工作。他们家八口人,他还有个妹妹在上大学,等于他现在是家中唯一的生活来源,压力其实挺大的,但挺乐观的,天天笑得很开心,可能他们在那种艰苦的环境下也确实算是磨练出来了。
观察者网:您刚才提到了厨师的老婆被辞退,也提到了女权集会,外界也确实比较关心塔利班新政府下阿富汗女性权益问题。但从目前已经公布的措施来看,似乎情况不是那么尽如人意,比如大学里男女分开授课、希望女性少出门等等。您身边女性的生活有发生哪些改变?是否对未来表示担忧?
余勇:学校里,男校的男老师和女校的女老师都没有受影响,但是男校的女老师基本上都回家了,也不是政府强制要求的,而是大家主动这么去做了,因为不太确定到底将来会怎么样,所以还是小心一点。
其实关于男女分开上课这事儿,在很多伊斯兰国家本来就是这样的,小学和初高中,男女都是分校的,上下学时间也是错开的。也就是说你除了上大学,是不会有异性同学的。到了大学,是男女同时授课的,现在要求男女分开授课,就是男老师教男学生,女老师教女学生。
喀布尔市阿维森纳大学(Avicenna University)大学教室上课场景 图源:路透社转引社交媒体照片
20年前塔利班执政时,女孩是不能上学接受教育的,相比之下现在其实是迈出了一大步。塔利班在这方面其实早就与时俱进了,只不过大家没有看到,也不愿意去报道。
出行穿着方面,你只要符合伊斯兰教义,穿成什么样都没人管,但你要穿个吊带上街那肯定不行。这是他们对自己教义的遵守,他们自己包括本国的女性都不觉得有什么不对,都觉得很正常。
现在真正受影响的是妇女的工作问题。因为害怕因为招收女工遭到塔利班的迫害,或者对塔利班政策的不确定表示担忧,现在很多公司都会辞退女性,有些也是女性主动辞职不上班,现在这种情况非常普遍。
这一个月以来的改变,其实对于女性来说没有什么太大影响,但是工作本身,客观的说是对小部分的女性有影响,因为本来女性工作机会就少,而且在这种男权社会里,没有太大的竞争优势,除非你非常优秀,或者去一些西方机构,可能会获得一些相对平等的工作机会。但是这种机会本来就少,现在西方机构一撤,这些机会直接就没有了。
另外,阿富汗本地女性,90%以上不愿意上班。在她们的传统意识中,一旦我结婚了,我老公就得养着我,我的职责是在家相夫教子,家里再穷再苦,挣钱是男人的事,这是她们一个固有的思想。
这种思想的改变其实挺困难,现在全世界女性生育率,排第一的也门是7.3,阿富汗排第二是7,就是说1个女性一生平均要生7个孩子,差不多10多年就过去了,等到你三四十了再出来找工作,这也不现实。但我们还是要呼吁女性拥有工作的权利,虽然在阿富汗的现实生活中,大量女性出来工作是一个很难完成的任务。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
杨洁篪将同沙利文在瑞士苏黎世会晤
2021-10-06 07:18 中美关系 -
美国向中国递出贸易“橄榄枝”?
2021-10-05 22:14 中美关系 -
脸书、Ins等全球宕机6小时,扎克伯格损失超60亿美元
2021-10-05 18:03 大公司 -
《经济学人》又给观察者网扣帽子,要不要理睬他们?
2021-10-05 15:43 外媒看中国 -
马克龙:希望与阿尔及利亚平息事态,与阿总统关系非常友好
2021-10-05 15:37 法国见闻 -
杨安泽:已与民主党分道扬镳
2021-10-05 15:20 -
日本“准航母”首次起降F-35B,还是美军的
2021-10-05 13:59 日本 -
美贸易代表:无意激化紧张局势,将与中方坦率对话
2021-10-05 11:15 中美关系 -
国际航协增加中文为官方语言,明年年会将在上海举办
2021-10-05 10:44 -
耿爽:海地移民在异国他乡遭到不公正对待,基本权利受到损害
2021-10-05 09:44 -
“一颗流星正砸向美国经济…”
2021-10-05 09:27 观察者头条 -
美国近1/5医护人员在疫情期间辞职
2021-10-05 08:43 美国一梦 -
美国新增确诊152246例、死亡1993例
2021-10-05 08:2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我为中国说公道话,反被德媒污蔑网暴
2021-10-05 08:27 -
布林肯访问法国,力争修复美法关系
2021-10-05 08:08 美国政治 -
中国代表:个别主要会费大国仍长期欠费
2021-10-05 07:52 欢乐联合国 -
俄罗斯:“锆石”高超音速导弹首次潜射成功
2021-10-05 07:38 俄罗斯之声 -
美国5名帮派成员枪战被捕,均表示自愿发生冲突被无罪释放
2021-10-05 07:31 美国一梦 -
俄国家总防疫师:俄罗斯疫情形势严峻
2021-10-05 07:13 俄罗斯之声 -
青瓦台:朝韩关系不宜操之过急 应加强韩美沟通
2021-10-04 22:46 三八线之南
相关推荐 -
俄军宣布完全收复库尔斯克,乌方否认 评论 50“强度极大”!伊朗一港口突发爆炸,已致5死超500伤 评论 103大错特错!“给特朗普献计的人,压根不懂中国” 评论 154比较见真章,美国车主心态崩了:怎么中国啥啥都有… 评论 119最新闻 Hot
-
“哪来的谈判?特朗普在臆想,中国会给他狠狠上一课”
-
俄军宣布完全收复库尔斯克,乌方否认
-
CIA副局长之子在俄乌冲突中死亡,“生前为俄方战斗”
-
“强度极大”!伊朗一港口突发爆炸,已致5死超500伤
-
罗马教皇方济各葬礼举行,英法美等多国领导人出席
-
大错特错!“给特朗普献计的人,压根不懂中国”
-
比较见真章,美国车主心态崩了:怎么中国啥啥都有…
-
特朗普称“克里米亚归俄罗斯”,泽连斯基回应
-
“美国百年优势,特朗普百日玩完,中国要赶上了”
-
领英创始人:若欧洲这么看中国,美国就惨了
-
“特朗普虚晃一招,中国没上钩”
-
日本:中国不买,我们想买美国玉米
-
特朗普:我开玩笑的
-
爱泼斯坦案关键证人自杀,曾称遭英王子性侵
-
“不跟中国做生意,美国货架要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