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远川汽车评论:为了搞电池,美国也玩起了“市场换技术”
最后更新: 2022-09-29 07:47:37【文/远川汽车评论】
当A股股民满目愁云时,一张截图又让新能源投资人心里雪上加霜。
截图显示,根据美国总统拜登签署的《通胀削减法案》(下称《法案》),从2024年起,美国将全面禁用产自中国的动力电池,从2025年开始,将全面禁用产自中国的矿物原材料。
一时间,中美电动车“脱钩”的声音甚嚣尘上,把资本市场也搅得惴惴不安。事实上,这条新闻完全是炒冷饭之作,和真实情况也相去甚远。
《法案》上个月就已经通过了,而根据要求,美国政府将从明年年初开始给予本土电动车消费者4000或7500美元的补贴,但有三个前提:1.电动车要100%本土生产(包括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2.电池组件要50%本土化;3.电池关键矿物材料40%要在美国或者美国盟友国家生产加工。
言外之意,美国从来没说过要禁止中国生产的动力电池,而是希望通过补贴政策来完善上下游供应链,用中国人比较熟悉的话来说,这就是美国版的“市场换技术”。
围绕这个《法案》以及背后的揣测与讨论,本文主要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美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是怎么落后的?
美国版“市场换技术”的内涵是什么?
为什么韩国人反应这么大?
01.三代总统三代泪
美国政府对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敌意积累已久。
一年前,拜登就曾为福特一款电动车站台,并对着镜头说:“中国在电动车竞争中暂时领先,他们制造了全球80%的动力电池,还在德国和墨西哥生产,然后出口到全世界,但我们绝不会让中国赢。”
拜登去年在福特工厂演讲
为遏制中国先进产业发展,美国炮制过不少子虚乌有的“中国威胁论”,但在电动汽车领域,美国确确实实被弯道超车了,而这一切的根源在于:政策缺乏连续性。
2008年,奥巴马的上任拉开了美国支持电动汽车的第一轮大幕——论普惠政策,有对每辆电动车7500美元的补贴;论定向扶持,有2009年给特斯拉的4.65亿美元低息贷款。真金白银倾注下,美国电动车行业一直稳居全球第一。
但特朗普上台后“倒行逆施”,接受过石油公司竞选捐助的他,上任后怒喷全球变暖是阴谋论,转向支持燃油车,一度提议提前取消电动车补贴。而在中国,补贴政策不仅从未断过,而且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导向性,原计划在2020年退出的补贴政策也延续至今。
待拜登2021年上台,电动车的领导力量已然换了主角,而美国却从领导者变成了追赶者。
在下游市场,2021年,美国电动车销量为45万辆,不仅与中国同期291万辆销量相去甚远,也逊于欧洲[1]。同时,中国建设了全球最大、最密集的充电网络(261.7万台充电桩),而美国的公共充电桩仅为12.8万台[2]。急得拜登上台后当即要求,先沿着州际公路布桩,把充电问题解决了。
在中游电池制造上,中国更具统治力,去年中国动力电池产能占全球超过一半,而在全球TOP20动力电池公司中,则没有美国人的身影。
“中国锂电池产量的全球占比大约是70%,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这四大关键材料在内的绝大多数锂电材料和原料,中国的产量全球占比相对更高,有的已达到80%甚至90%。”真锂研究创始人墨柯对《远川汽车评论》表示。
美国并非没有尝试过支持国货电池,但以失败告终。2009年,奥巴马当局曾向电池企业A123拨款2.5亿美元,资助后者在美国本土建立电池生产线,但美国缺乏电池制造基础,成本高企。四年后A123即宣告破产,卖身中国万向[4]。
即使是到了老牌资本主义擅长的上游矿产环节,美国也没占到什么便宜。
2012年,美国矿业公司洛克伍德对澳大利亚泰利森锂矿的竞购告负,被来自中国的天齐锂业成功截胡。2016年,美国自由港公司为纾解债务,将刚果(金)TMF矿(全球最大钴矿之一)以26.5亿美元卖给了洛阳钼业,在此之前美国当局和投资人经营了三十年才获得该矿开采权[5]。
没有人会怀疑,中国今天已经成为全球电动汽车产业链的中心。而这不是美国想看到的局面,这不仅意味着美国在先进产业上的话语权削弱,也会造成制造业岗位进一步流失。
只是,中国的“链主”地位已是既定事实,且在成本上具备明显优势。即使是以一己之力加速电动汽车发展的特斯拉,也要走中国生产、供应全球的模式。单纯凭借市场竞争,美国很难在这场产业竞赛上完成大逆转。
面对这样的情况,美国祭出了那套所有人都不陌生的打法:拉上小弟,一起对中国围追堵截。
02.美国版“内循环”
拜登打压中国新能源车产业的根本目的就在于集盟友之力,防止产业空心化,夺回汽车行业的话语权,实现路径就是:市场换技术。
这种套路,美国也不是第一次玩。
1980年,石油危机影响下,日本的小排量汽车在美国大获全胜。当年,日本向美国出口192万辆车,获得20%市场份额,底特律三巨头纷纷亏损。见此情况,美国与日本“友好协商”,让日本自愿限制了向美国出口汽车的数量。作为条件,美国鼓励日本到本土设厂。
这种做法,一定程度上保住了美国汽车工人的饭碗,而以日本为首的外国车企也为美国创造了数十万个就业岗位[6]。同时,一批合资工厂也顺势建立起来,比如丰田与通用1983年合建的NUMMI工厂,日后成为美国车企学习日企精益生产的“圣地”,再后来则变作特斯拉第一座整车厂[7]。
而在中国电动汽车产业试图叩开美国的大门时,美国更直白地表露了“市场换技术”的想法。美国先进技术电池联盟今年3月表示,“不反对宁德时代在北美建厂,只要能给美国带来电池制造的技术和诀窍”[8]。
但如果说40年前的美日汽车争端是大哥与小弟之间的摩擦,最终得以利益交换的方式解决。今日中美围绕电动汽车产业的角力,则是两强相争,斡旋空间不复从前。
本质上,《法案》的推出就是美国实现电动车供应链内循环的第一步。一位动力电池大佬表示,拜登反制中国电动车产业的核心思路可以高度概括为:日韩搞电芯、澳洲搞锂矿、欧美搞电车。
对于这份《法案》,许多金融机构都做了不同的解读,相比之下,国内产业界对此却显得颇为淡定。
80年代美日贸易摩擦时,日本汽车已经是出口型导向,而美国是日本最大海外市场,占日本汽车总销量17.5%;但在今天,中国电动汽车内需旺盛,本土市场就占了全球三分之一,即使是出海寻找机会,中国也找到了并不逊于美国的市场——2021年,中国向欧洲出口了超过20万辆电动汽车。
因此,美国对中国电动车不欢迎,中国企业去美国建厂生产的紧迫性也不强。只是少数已有开辟美国市场计划的企业会受到影响。
今年5月,宁德时代在美国的选址工作已进行到最后阶段,但在波云诡谲的局势下,北美建厂计划被迫推迟。预计2025年进入美国市场的蔚来也将面临更大困难,无论是选择舍弃补贴向美国出口国产车型,还是抛开国产供应链在美国建厂生产,蔚来都将不得不以更高的成本和美国本土对手展开竞争。
但对美国而言,另建一条电动汽车产业链,在短期内会形成巨大的成本开支,还可能会拉低电动汽车的增长速度。比亚迪董秘就在朋友圈吐槽,“不依靠中国成熟供应链,想上量大概率是胡扯”。
美国也深知,当前中国在电动汽车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短时间内不可能撼动,因此设计了一个渐进脱钩的计划,以比例逐年提升的方式要求产业链的去中国化。
然而,就算是循序渐进,强行与全世界最完整、性价比最高的电动汽车产业链脱钩,带来的影响也很可能不是“美国必赢”,而是“盟友先输”。
- 原标题:为了搞电池,美国也玩起了“市场换技术”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北溪”管道遭破坏事件,俄罗斯已立案调查
2022-09-29 07:33 俄罗斯之声 -
美国新增感染78951例、死亡1195例
2022-09-29 06:55 抗疫进行时 -
美国再向乌克兰提供11亿美元军援,包含“海马斯”及配套弹药
2022-09-29 06:48 乌克兰之殇 -
挪威首相:“北溪”管道泄漏或是故意行为
2022-09-29 06:43 欧洲乱局 -
扎哈罗娃:拜登有义务给出回答↓
2022-09-28 23:18 俄罗斯与世界 -
“美国正吸走制造业,给欧洲留下永久伤痕”
2022-09-28 23:08 欧洲乱局 -
让法国供电靠不住了,德国两座核电将待机至明年
2022-09-28 23:05 德意志 -
为争取各国一致制裁俄油,欧盟让了一步
2022-09-28 23:02 欧洲乱局 -
一个乌龙,俄美选手直接当众开打
2022-09-28 21:50 -
“在马德里,一些中产家庭也出现在饥饿队伍中”
2022-09-28 21:36 -
一趟又一趟地来?他炮轰乌克兰难民“福利旅游”
2022-09-28 21:03 德意志 -
朝鲜或在未来两个月核试验?中方表态
2022-09-28 20:30 朝鲜现状 -
美驻俄使馆:在俄公民应尽快离开
2022-09-28 20:19 美国一梦 -
巴基斯坦考虑对俄贸易去美元,代之以卢布人民币
2022-09-28 20:00 -
国际社会正丧失耐心与阿塔接触?中方回应
2022-09-28 19:58 阿富汗 -
斯洛伐克向欧盟要50亿欧元:企业快撑不住了…
2022-09-28 19:05 欧洲乱局 -
英国男子抛弃10年发妻和乌克兰难民私奔,不过才4个月就崩溃了…
2022-09-28 18:25 -
-
北约批准韩国开设代表处
2022-09-28 17:30 三八线之南 -
美议员呼吁拜登政府限制对华投资,外交部:损人害己
2022-09-28 16:54 中美关系
相关推荐 -
“特朗普执意破坏全球规则,中国会打败我们” 评论 24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评论 61“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评论 118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评论 149“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评论 221最新闻 Hot
-
“特朗普执意破坏全球规则,中国会打败我们”
-
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
日本也不跟,“拟抵制特朗普联手遏华贸易的计划”
-
特朗普:俄罗斯没占领整个乌克兰,让步很大啦
-
日本:中国不买美国大豆,要么我们买?
-
“特朗普发现美国不再不可或缺”
-
特朗普再提“第51州”?加拿大总理:的确说了,但他称我为总理
-
法国高中发生持刀袭击事件致1死3伤,嫌疑人为15岁学生
-
“特朗普这伙人,别砸了‘美国’这块‘金字招牌’”
-
纽森宣布:加州已超日本,成为全球第4大经济体
-
中国田协通报:涉事10人禁赛3年
-
97岁航空发动机泰斗温俊峰逝世,曾参与研制歼7、歼8系列发动机
-
“每天睁眼就焦虑,得做心理建设才敢点开手机”
-
马哈蒂尔:特朗普的高关税撑不了3个月
-
“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
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