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远川科技评论:面板战争三十年
鏖战的法则
曾经最有希望称霸OLED市场的,其实是日本。
2000年初,日本厂商早于三星一步研发出OLED技术。但彼时,日本仍未走出LCD失败的阴影,无力发起下一轮产业洗牌。另一边,三星却积极推动产业化进程,并于2007年首次实现OLED面板量产。
2020年前后,眼看着OLED战争愈演愈烈,日本想卷土重来,却又因缺钱而无力抗争。
例如JOLED公司继承了松下和索尼的面板遗产,拥有印刷OLED技术,在生产大尺寸面板上具备成本优势,一度被认为有潜力与LG抗衡。
然而,JOLED穷到连购买设备的钱都拿不出来。
出于“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理念,JOLED决定效仿英国芯片公司Arm的模式,找中国的TCL华星搞技术授权:由JOLED提供核心技术,TCL华星出钱出设备实现量产。
日本面板界的另一大希望JDI公司,也选择抱紧中国人大腿,与惠科电子达成了授权合作。
尽管如此,JOLED依然无法在残酷的竞争中幸存,最终于2023年宣布破产。
日本面板产业的二次失败,证明了“弹药充足”的重要性。想要在面板产业逆风翻盘,首先要家底够硬,通过大规模投资留在牌桌上,这往往需要数以千亿级的大规模投资。
目前,中国厂商对OLED面板生产线的总投资已经超过6000亿元,约等于一个二线城市一年的GDP,产线布局超过20条[7]。
仅以京东方最新投资的8.6代线来看,单条产线的投资金额就达到了630亿元——相当于京东方自2011年至今的净利润总和。
除此之外,中国面板厂能迅速反扑,还得益于庞大的终端市场源源不断注入订单。
科技行业有这样一条规律:面板产业和下游电子产品的主导者,往往集中于同一个市场,两者会同频变化。
90年代初期日本主导LCD时,索尼、夏普等日本电视品牌称霸全球;随后韩国面板成为新的LCD时代霸主,三星也超越日企成为全球最大的电视厂商。
而到了中国LCD产业爆发的节点,以海信、TCL为代表的中国电视品牌已站在了世界舞台的中央。
对于一个投资巨大且漫长的行业来说,庞大的下游市场意味着长期、稳定的需求,可以让上游厂商有足够的动力忍受大出血的阵痛。
TCL传记《万物生生》很好地总结了,拥有一个稳定而庞大的下游市场的重要性:即便无人光顾TCL华星的面板厂,只靠自家彩电的需求,也足以消化掉一座工厂的产能[8]。
因此在2017年,当苹果首次在iPhone X上引入了OLED面板,引发行业爆发性增长时,中国面板厂商可以放心加速投产。因为小米、华为、OPPO、Vivo等中国手机品牌,可以稳稳承接住这些产能。
如今,在主要国产品牌的AMOLED智能手机中,面板国产化率已达到惊人的85%[9]。
与此同时,近年市场膨胀飞快的中国新能源车,也提供另一条增长曲线。蔚来ET7等车型的中控屏,均来自京东方的柔性OLED产线。
尽管三星与LG仍占据着OLED产业的大半壁江山,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厂商已经在OLED战争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然而,对于所有奋战在一线的工程师来说,这场胜利大概并没有那么酣畅淋漓,因为它来得实在太迟了。
- 原标题:面板的新战争:OLED中韩对决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我国首个大西洋载人深潜科考航次任务圆满完成
2024-05-29 06:41 蛟龙号 -
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一次出舱活动
2024-05-28 19:12 航空航天 -
韩国宇宙航空厅正式成立
2024-05-27 16:15 航空航天 -
丁薛祥出席2024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北京科技周主场活动
2024-05-26 20:12 -
我国首艘海岛(礁)综合地质调查船正式列装
2024-05-25 07:22 南海局势 -
犹如“火车变轨”,全球首例古潜山裸眼侧钻分支井技术成功应用
2024-05-19 19:37 能源战略 -
我国种猪有了“国产芯”!打破高度依赖国外局面
2024-05-18 15:02 聚焦三农 -
北京:拟探索分体式飞行汽车城际通勤+城内摆渡应用新业态
2024-05-16 18:03 -
我国量子计算机重大突破!这根“线”一度被日本垄断…...
2024-05-16 10:15 科技前沿 -
世界最长海底高铁隧道怎么建?要攻克三大难题
2024-05-16 10:10 超级工程 -
“超级显微镜”升级!上海光源线站工程通过国家验收
2024-05-15 17:02 科技前沿 -
谷歌放大招,AI搜索引擎来了
2024-05-15 08:41 大公司 -
硬刚!“中企起诉美国防部”
2024-05-14 17:34 -
“类人速度”新模型来了,AI进入《她》时代?
2024-05-14 10:02 人工智能 -
刷新纪录!我国科研团队破解工程建设哥德巴赫猜想
2024-05-12 20:24 超级工程 -
“中国天眼”发现迄今最远中性氢星系
2024-05-11 16:27 -
高铁崇明站预计年内开工建设
2024-05-11 13:56 高铁世纪 -
小模型技术是中国企业率先导入装备中,大模型也不会例外
2024-05-09 08:42 -
国际首次!“量子模拟的圣杯之一”,我国科学家取得重大进展
2024-05-06 12:12 科技前沿 -
嫦娥六号成功发射!开启人类首次月球背面取样之旅
2024-05-03 17:19 航空航天
相关推荐 -
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评论 2“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评论 89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评论 125“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评论 209“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评论 130最新闻 Hot
-
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
法国高中发生持刀袭击事件致1死3伤,嫌疑人为15岁学生
-
纽森宣布:加州已超日本,成为全球第4大经济体
-
中国田协通报:涉事10人禁赛3年
-
97岁航空发动机泰斗温俊峰逝世,曾参与研制歼7、歼8系列发动机
-
“每天睁眼就焦虑,得做心理建设才敢点开手机”
-
马哈蒂尔:特郎普的高关税撑不了3个月
-
“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
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
“美官员私下承认:误判了!特朗普原以为中国会最早…”
-
“特朗普这伙人,别砸了‘美国’这块‘金字招牌’”
-
白宫激辩解除“北溪-2”制裁?他俩火速回应
-
“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
“收到中方警告”,韩国业界:后果很严重
-
中企直说了:不会妥协,现在是美国人没的选
-
“这就是中美的不同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