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远川科技评论:面板战争三十年
【文/叶子凌】
面板的战争,向来只有一条胜利法则:卷。
面板是个高度标准化的产品,技术上拉不开明显差距,谁便宜买谁。因此,各家面板厂往往会不计成本地投产,尽可能摊薄成本,从而发动价格战卷死对手。
其惨烈程度,不亚于给每个竞争者划道口子,看谁先失血过多。
因此,每一位成功掀翻巨人的“后进者”,都满身泥泞、在生死线上反复横跳,并忍受过漫长的冬天。
九十年代中期,韩国厂商击败日本成为LCD面板霸主。为了这场胜利,三星付出了长达7年的亏损。然而,韩国人刚躺平没几年,中国人又点燃了战火,宣布“面板战争第二季”开幕。
以京东方为代表的中国面板厂,在神秘力量的加持下,踏上了玩儿命梭哈之路。
2008年,合肥停掉了地铁项目,拿出60亿元驰援京东方,用于建设我国第一条高世代LCD生产线。这一年,归属合肥地方的财政预算收入,只有161亿元[1]。
双方一边流血梭哈,一边你一拳我一拳,缠斗了十余年。终于在2021年,三星退出,LCD战争落幕。同年,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面板生产国。
然而,十余年鏖战、上千亿元投资换来的胜利果实,正渐渐“过气”。过去几年,LCD面板的市场份额,不断被下一代的OLED面板挤压。在新战场,韩国人又占据了主动权。
前些日子,三星CEO甚至公开放话:随着行业转向OLED,韩国预计将于2027年重回全球第一大面板生产国[2]。然而,韩国人的面板复兴之路,注定不会走得太轻松。
因为,熟悉的故事正再次发生:中国面板厂商又追杀过来了。
无尽的洗牌
不同于格局稳固的芯片行业,面板极其特殊,这里无时无刻不在上演“权力的游戏”。
面板产业的第一次权杖转移,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彼时,美国的面板厂率先研发出了LCD显示技术。然而,在传统CRT面板市场掌控雷电的美国人,压根没看上前景不明的LCD,转手卖给了日本的夏普。
形势迅速开始逆转。第二年,夏普推出了首款LCD电视,并引领了日本厂商集体投资LCD产线的热潮。
日本面板厂商开始登上时代舞台的中央,并迅速蚕食CRT面板份额;同一时间,“面板产业”一词渐渐从美国人的辞典中消失了。1994年,日本LCD面板占全球94%市场份额,一统江湖。
90年代夏普便携式LCD电视机广告
美国面板厂的悄然落幕,揭示了面板产业残酷的一面——只有短暂休战,没有稳坐的王位。
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面板产业的每一次技术革新,都是颠覆性创新。
第一代的CRT技术,利用了高速电子束,激发屏幕上的荧光材料来实现发光。上世纪末流行的“大屁股”电视,用的就是CRT屏幕。
然而,第二代的LCD技术,直接改为依靠底部的背光层发光,并通过液晶层来调节光线,从而实现不同的色彩。
第三代的OLED技术,干脆取消了背光层的设计,直接使用有机材料自主发光。
从发光原理到制造工艺、原材料等环节,三者不尽相同。过去几年,面板产业虽涌现了不少新名词,但本质上都是过渡技术。例如苹果Vision Pro所使用的Micro-OLED,更多是对OLED技术的一种拓展。
由此可见,面板行业每变更一次打法,都要掀一次桌子。美国厂商选择墨守成规,最终连人带锅一起被掀翻在地。
然而,面板产业不止有一种“弯道超车”的方式。除了及时切换到新赛道之外,后发者还可以选择中途参赛,直接从半程开始跑。
在90年代后期,韩国厂商三星和LG通过直接投资高世代LCD产线,打了日本一个措手不及。
一般来说,产线代数越高,它的玻璃基板尺寸越大,切割大尺码面板的基板利用率就越高,进而拉低成本。后发者没有低世代产线这身“累赘”,一举押注高世代产线,反而能对先行者实现降维打击。
三星在苏州的LCD产线
21世纪后,中国加入战局,也是瞅准高世代产线轮番激进扩产。
无尽的洗牌与血酬,可以说是“Chaos is a ladder(混乱是阶梯)”这句台词的真实写照。
大陆厂商取得LCD面板的胜利后,日本偃旗息鼓。韩国人则一边关闭LCD产线,一边抓紧转投OLED,准备发起第二次技术洗牌。
2022年,三星、LG两家韩国面板厂吃掉了80.2%的市场份额,又一次成为了战争的主导者[3]。除此之外,三星还是小屏OLED市场的领头羊,而LG在大屏OLED市场极具影响力。
然而,中国面板厂的反攻速度,大大超乎了韩国人的预期。尤其在部分细分市场,攻势尤为凶猛。
AMOLED由于显示性能更强,是主流的OLED背板驱动方式之一。市场调查公司Omdia的数据显示,2018年时,三星、LG两家韩国面板厂的AMOLED TFT背板产能合计占比高达86%,而中国大陆只有11%。
待到2023年时,中国大陆的AMOLED TFT背板产能占比迅速增长至43%,足以与韩国分庭抗礼[4]。
而高歌猛进的背后,是一个现代版“十载寒窗终成名”的故事。
- 原标题:面板的新战争:OLED中韩对决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我国首个大西洋载人深潜科考航次任务圆满完成
2024-05-29 06:41 蛟龙号 -
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一次出舱活动
2024-05-28 19:12 航空航天 -
韩国宇宙航空厅正式成立
2024-05-27 16:15 航空航天 -
丁薛祥出席2024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北京科技周主场活动
2024-05-26 20:12 -
我国首艘海岛(礁)综合地质调查船正式列装
2024-05-25 07:22 南海局势 -
犹如“火车变轨”,全球首例古潜山裸眼侧钻分支井技术成功应用
2024-05-19 19:37 能源战略 -
我国种猪有了“国产芯”!打破高度依赖国外局面
2024-05-18 15:02 聚焦三农 -
北京:拟探索分体式飞行汽车城际通勤+城内摆渡应用新业态
2024-05-16 18:03 -
我国量子计算机重大突破!这根“线”一度被日本垄断…...
2024-05-16 10:15 科技前沿 -
世界最长海底高铁隧道怎么建?要攻克三大难题
2024-05-16 10:10 超级工程 -
“超级显微镜”升级!上海光源线站工程通过国家验收
2024-05-15 17:02 科技前沿 -
谷歌放大招,AI搜索引擎来了
2024-05-15 08:41 大公司 -
硬刚!“中企起诉美国防部”
2024-05-14 17:34 -
“类人速度”新模型来了,AI进入《她》时代?
2024-05-14 10:02 人工智能 -
刷新纪录!我国科研团队破解工程建设哥德巴赫猜想
2024-05-12 20:24 超级工程 -
“中国天眼”发现迄今最远中性氢星系
2024-05-11 16:27 -
高铁崇明站预计年内开工建设
2024-05-11 13:56 高铁世纪 -
小模型技术是中国企业率先导入装备中,大模型也不会例外
2024-05-09 08:42 -
国际首次!“量子模拟的圣杯之一”,我国科学家取得重大进展
2024-05-06 12:12 科技前沿 -
嫦娥六号成功发射!开启人类首次月球背面取样之旅
2024-05-03 17:19 航空航天
相关推荐 -
“特朗普执意破坏全球规则,中国会打败我们” 评论 24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评论 61“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评论 118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评论 149“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评论 221最新闻 Hot
-
“特朗普执意破坏全球规则,中国会打败我们”
-
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
日本也不跟,“拟抵制特朗普联手遏华贸易的计划”
-
特朗普:俄罗斯没占领整个乌克兰,让步很大啦
-
日本:中国不买美国大豆,要么我们买?
-
“特朗普发现美国不再不可或缺”
-
特朗普再提“第51州”?加拿大总理:的确说了,但他称我为总理
-
法国高中发生持刀袭击事件致1死3伤,嫌疑人为15岁学生
-
“特朗普这伙人,别砸了‘美国’这块‘金字招牌’”
-
纽森宣布:加州已超日本,成为全球第4大经济体
-
中国田协通报:涉事10人禁赛3年
-
97岁航空发动机泰斗温俊峰逝世,曾参与研制歼7、歼8系列发动机
-
“每天睁眼就焦虑,得做心理建设才敢点开手机”
-
马哈蒂尔:特朗普的高关税撑不了3个月
-
“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
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