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远川科技评论:印度科学家,能称霸硅谷,但救不了印度
警惕那个印度高管
今年2月,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办了场50周年晚会,各路产业大佬悉数到场。觥筹交错之际,一张印度面孔格外突出——他是苹果高级运营副总裁萨比(Sabih Khan)。这个名字读上去不太文明的印度人,是苹果供应链的幕后管理者。
对于萨比的捧场,鸿海的高管们或许心情相当复杂。
左起第9位,Sabih Khan
近些年,在他的带领下,iPhone供应链开始大举往印度等新兴市场迁移,富士康成为了开路先锋。
然而,印度并没有成熟的材料、设备供应商,毫无科技制造基础。再加上一言不合就罢工,富士康为印度工厂支付了许多额外的成本。一个苹果高管坦言,在中国被惯坏了,一时接受不了落差。“印度除了劳动力,其他一切都很贵[6]。”
为了盘活印度工厂,富士康只得外派中国工程师,去印度手把手教学。
赴印建设工厂,是苹果公司战略转型的结果。然而,随着2019年印度高管萨比开始掌管供应链,转型明显提速了。
萨比走马上任的的第二个月,《印度时报》就爆料,苹果将通过富士康等合作伙伴向印度投资10亿美元[7]。彼时,99%的iPhone都在中国组装;但到了2023年,印度已经分走了13%的iPhone组装工作[8]——如此急切,相当耐人寻味。
正在扩建的印度富士康工厂[6]
在美国科技产业中,向来不乏萨比这般心系家乡的印度人。另一个更典型的例子,是外号“印度张忠谋”的塔克尔(Randhir Thakur)。
去年年初,塔克尔辞掉了英特尔晶圆制造负责人的职位,返乡加入印度第一大企业塔塔集团,领导旗下的半导体公司。但在离职前,塔克尔早已和莫迪勾搭上,探讨过“如何发展印度半导体”[9]。
在他的带领下,塔塔电子收购了纬创的印度工厂,成为首家打入苹果供应链的印度企业。
塔克尔
事实上,外部的利益输送,对印度的发展起到了相当重要的助推作用。一个冷知识,印度人有着浓厚的乡土情结——哪怕生活在不同国家,拥有不同种姓,仍旧对国家有着高度的认同感。
因此,美国印度裔常常会通过侨汇输出、购买政府债券、返乡投资创业等方式,竭尽所能地援助家乡建设。
2010年时,曾有国内学者调研美国印裔组织,对方给出了一组令人瞠目结舌的数据:自2005年起,美国印度裔移民对印度各行业的直接投资,每年都不少于150亿美元[10]。
这些构成了印度大搞科技产业的底气。
然而,在结构性困境面前,海外游子的真金白银,并没法让盐碱地开出玫瑰。
科技施工队
当印度人活跃在科技舞台中央时,印度却尴尬地发现,自己只能站在舞台边缘看着。究其原因,在于印度本土的科技产业,本质是服务导向的。
简单来说,印度科技公司的商业模式,大多只是根据甲方的外包订单需求,提供技术开发等服务,而不是自己研发一款改变社会的产品。翻译成人话就是,只会帮甲方爸爸写代码。
例如印度科技巨头Infosys,正是靠“IT外包”生意发的家。
Infosys的主要收入来源,是金融IT服务,即帮助全球各地的银行搭建和维护数字化系统,包括网上数字银行、客户数据追踪、内部管理平台等等。如今,世界500强企业中,超1/3都是Infosys的客户。
不同于产品导向的产业,服务导向的本质,是成为全球的“科技施工队”。
它们所面临的多是较为基础的工程问题,不需要考虑创新与研发投入,只管堆工程师即可。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2020年印度企业研发费用占GDP的比例,仅为0.65%。相比之下,中国是2.41%,美国是3.47%[11]。
碰巧,印度又有丰富的“工程师红利”:当地拥有约343.1万IT工程师,人数全球排名第2,但薪资水平却排到了60名[12]。
2021年,Deloitted的调查报告曾提到,印度是全球大多数行业选择IT外包的首选[13]。服务型科技产业的蓬勃发展,让印度以一种较为简单粗暴的方式,分到了产业革命的蛋糕。
然而,无数历史经验证明,“Easy Money”总是会伴随着相应的代价。
大力发展服务型科技产业,令印度陷入了一个非常诡谲的困境:尽管印度企业活跃在全球各地的“施工现场”,但印度至今没有自己的“高速公路”。
Infosys市值突破700亿美金的当下,印度人仍旧用着小米手机,在Ins上社交,靠ChatGPT办公。
由此可见,印度科技产业的底色,实际与莫迪理想中的“Atmanirbhar Bharat”截然相反。
近期蓬勃发展的印度AI产业,也陷入了类似的困境。过去4年,印度AI初创公司激增,数量已经超过了70家。超过95%的公司,都扎堆在模型微调、本地部署、定制开发等“施工队”环节。
其中,单是开发代码生成工具的初创企业,就有20家以上。
这些企业所提供的服务,几乎全都仰赖GPT、Gemini、Llama等美国基础模型[14]。仅有极个别公司,准备打造印度本土的基础模型。
然而,印度专家认为,可能需要3-5年,它们才能打造出GPT-3.5水准的大模型[16]。
困于施工队模式的背后,固然有很多历史因素。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在于,远在产业建设之前,印度已经被美国抽干了。
- 原标题:印度科学家:能称霸硅谷,但救不了印度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以军称打击“哈马斯使用的”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设施
2024-05-06 06:39 巴以恩仇录 -
胡塞武装:已挫败美以情报活动
2024-05-06 06:39 巴以恩仇录 -
习主席称赞法国总理中文“讲得很好,很标准”
2024-05-06 06:35 中法关系 -
习近平抵达巴黎开始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
2024-05-06 00:18 中国外交 -
刚有“明显进展”,巴以停火又陷僵局
2024-05-05 23:05 巴以恩仇录 -
他当选总理后,最新涉华表态
2024-05-05 22:32 中国外交 -
习近平抵达法国巴黎奥利国际机场的书面讲话
2024-05-05 22:17 -
法国总理阿塔尔在机场迎接习近平主席到访
2024-05-05 22:14 中国外交 -
“欧盟正游说中国:别‘报复’,得特别保护”
2024-05-05 21:57 欧洲乱局 -
以色列内阁批准关闭半岛电视台驻以办事处
2024-05-05 21:54 -
习近平抵达巴黎
2024-05-05 21:47 -
-
哈马斯称寻求达成全面停火,以总理:不会从加沙地带撤军
2024-05-05 21:03 巴以恩仇录 -
法国各界热切期待习近平主席到访
2024-05-05 19:03 中国外交 -
“丢473个议席!40年来最差”
2024-05-05 16:05 不列颠 -
加拿大逮捕3名印度人,印度外长回应
2024-05-05 15:44 -
习近平离京对法国、塞尔维亚和匈牙利进行国事访问
2024-05-05 12:02 -
“没有沙以关系正常化,就没有美沙防务协议”
2024-05-05 11:39 -
他在以色列监狱中死亡,联合国官员:极度震惊
2024-05-05 11:35 巴以恩仇录 -
韩外交部:正就26-27日举办中日韩峰会进行最后协调
2024-05-05 11:29
相关推荐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评论 134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评论 140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评论 115“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251“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评论 214最新闻 Hot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
国际乒联最新排名:雨果升至男单第3
-
最高竟达3500%!剑指中企,美国又动手了
-
“美国自毁前程,中国肯定乐坏了”
-
男子早高峰爬上猎德大桥顶部,广州交警回应
-
特朗普再次抨击鲍威尔:美国几乎没有通胀,他总是降息太迟
-
“内鬼”李刚,被逮捕
-
“特朗普的‘焦土政策’,将损害苹果和英伟达”
-
为避免被拆分,谷歌拿中国说事
-
特朗普力挺!赫格塞思在白宫表态
-
印度对中国出手,钢铁征12%关税
-
普京:愿与乌克兰直接谈
-
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
美一客机在机场发动机起火,机上300人被迫撤离
-
特朗普借关税“忽悠”日韩投资阿拉斯加巨型能源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