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远川科技评论:印度科学家,能称霸硅谷,但救不了印度
【文/陈彬、叶子凌】
2020年,莫迪给“印度梦”提供了一个具体的目标:
Atmanirbhar Bharat,翻译过来就是“自力更生的印度”。为了实现这一愿景,印度政府抄了隔壁邻居的作业,准备在科技领域搞出一番事业。
第二年,印度政府推出了雄心勃勃的“半导体计划”,加入补贴大战。2023年6月,印度又进一步修订了该计划,明确表示将补贴50%的建厂支出。
受益于此,今年2月,印度陆续收到了3家半导体工厂的建设计划。
3月13日,3家总价值高达125万亿卢比(折合约1.49万亿美金)的工厂,同时直播了开工仪式。莫迪远程了参与3场庆典,并当场放下豪言,“印度在半导体领域成为世界大国的日子不远了[2]。”
眼看着主流经济体围绕半导体与AI穷兵黩武,印度显然也不甘人后。
印度人确实有不服的底气:毕竟印度裔“统治”硅谷,早已是个人尽皆知的秘密。如今,随着产业政策准备就绪,莫迪梦想的“Atmanirbhar Bharat”,似乎触手可得。
舞台中央的印度人
印度人在科技领域的影响力,其实超乎了很多人的想象。毫不夸张地说,大模型能够席卷全球,印度人贡献了1/4的功劳。
众所周知,如今所有大模型的“祖师爷”,是2017年谷歌提出的Transformer。不同于此前的RNN、CNN等算法,Transformer能够处理更大规模的数据。
OpenAI的GPT、DALL·E,以及Sora这三个大模型,都站在了Transformer的肩膀上。
而这一跨时代的突破,源自一个印度人的好奇心[3]。
2017年初,印度裔计算机科学家阿西什(Ashish Vaswani),萌生了一个想法。
彼时,谷歌机器翻译的原理,是逐个阅读句子中的每个单词,再依次转换成另一种语言。阿西什认为,这种方式“太笨了”,理论上应该有更高效的方案。
没过多久,阿西什遇到了两位志同道合的谷歌科学家。一番头脑风暴后,有人想到可以利用注意力机制,让机器能够一次性阅读整个句子。阿西什的大学校友、印度妹子妮基(Niki Parmar)在听闻了这个想法,也选择入伙。
阿西什与妮基
最终,共有8名科学家先后加入到了这场研究,也就是如今大名鼎鼎的“Transformer八子”。
其中,印度裔有2位,也就是阿西什和妮基,分别是论文的一作和三作。
事实上,印度裔在AI领域的成就,远不仅于此。
如今万众瞩目的OpenAI,同样能找到印度人活跃的身影。OpenAI的文生图模型DALL·E,正是由年轻的印度技术天才Aditya Ramesh带队开发出来的。后来,他还先后参与了GPT-4、Sora的研究。
Aditya Ramesh
而特斯拉的自动驾驶负责人Ashok Elluswamy、超级计算机Dojo前负责人Ganesh Venkataramanan,也都长了一副标准的印度式脸庞。
对于这些印度裔的活跃,美国早习以为常。甚至连描写科学家日常生活的美剧《生活大爆炸》,都不忘加入一位研究天体物理学的印度主角。
在建设“美好硅谷”的一线,无数印度裔科学家、研究员、工程师,正撸起袖子挥洒汗水。
不仅如此,给这些印度科研人员“提供弹药”的,也是熟悉的老乡。
例如微软的纳德拉、谷歌的“劈柴哥”皮查伊、Adobe的山塔努(Shantanu Narayen),都投资了大把的AI项目。
纳德拉和山塔努还出自同一所中学,两人的名字都在印度海得拉巴公立学校的杰出校友名单上。
海得拉巴公立学校
去年8月,X账号“World of Statistics”统计了21家由印度人担任CEO的大型企业。除了前文提到的三家,其中还包括了YouTube、IBM、美光等耳熟能详的名字。
美国人在评论区盛赞“印度是个勤劳的民族”。马斯克也转发了这条推文,给出了“Impressive(印象深刻)”的评价。
然而,当越来越多印度游子在美国走上人生巅峰,一条看不见的利益纽带也在悄然崛起。
- 原标题:印度科学家:能称霸硅谷,但救不了印度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以军称打击“哈马斯使用的”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设施
2024-05-06 06:39 巴以恩仇录 -
胡塞武装:已挫败美以情报活动
2024-05-06 06:39 巴以恩仇录 -
习主席称赞法国总理中文“讲得很好,很标准”
2024-05-06 06:35 中法关系 -
习近平抵达巴黎开始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
2024-05-06 00:18 中国外交 -
刚有“明显进展”,巴以停火又陷僵局
2024-05-05 23:05 巴以恩仇录 -
他当选总理后,最新涉华表态
2024-05-05 22:32 中国外交 -
习近平抵达法国巴黎奥利国际机场的书面讲话
2024-05-05 22:17 -
法国总理阿塔尔在机场迎接习近平主席到访
2024-05-05 22:14 中国外交 -
“欧盟正游说中国:别‘报复’,得特别保护”
2024-05-05 21:57 欧洲乱局 -
以色列内阁批准关闭半岛电视台驻以办事处
2024-05-05 21:54 -
习近平抵达巴黎
2024-05-05 21:47 -
-
哈马斯称寻求达成全面停火,以总理:不会从加沙地带撤军
2024-05-05 21:03 巴以恩仇录 -
法国各界热切期待习近平主席到访
2024-05-05 19:03 中国外交 -
“丢473个议席!40年来最差”
2024-05-05 16:05 不列颠 -
加拿大逮捕3名印度人,印度外长回应
2024-05-05 15:44 -
习近平离京对法国、塞尔维亚和匈牙利进行国事访问
2024-05-05 12:02 -
“没有沙以关系正常化,就没有美沙防务协议”
2024-05-05 11:39 -
他在以色列监狱中死亡,联合国官员:极度震惊
2024-05-05 11:35 巴以恩仇录 -
韩外交部:正就26-27日举办中日韩峰会进行最后协调
2024-05-05 11:29
相关推荐 -
“中国打贸易战有秘密武器:AI机器人大军” 评论 83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评论 104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评论 97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评论 474最新闻 Hot
-
“共和党人气坏了,但碍于特朗普只能保持不安的沉默”
-
美媒放风:特朗普考虑大幅下调对华关税,或降至50%-65%
-
“纯关税壁垒最粗暴,欧盟快和中国谈吧”
-
总计7亿欧元,欧盟对苹果、Meta“罚酒三杯”
-
“俄乌都得在领土上让步,再不同意美国就退出”
-
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
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
涉及稀土,马斯克:正与中方协商
-
美国着急放风“即将与日印达成协议”,其实只是…
-
通用电气CEO:别打了,我们还没给中国交付...
-
哥伦比亚总统:我认为特朗普政府把我的签证吊销了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
“孤立中国?东盟不会跟,否则…”
-
“中方对美方鸣枪示警:这回来真的,能一票否决”
-
“特朗普一声令下,美国几十年联越制华努力,白干了”
-
特斯拉净收入锐减71%,马斯克“认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