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远川出海研究:产业链外迁东南亚,不一定是坏事
最后更新: 2022-05-05 08:07:05【文/ 奥特快】
对国内产业链外迁东南亚的讨论几乎是年经贴,最近因为越南出口超过深圳,以及李嘉诚投资越南,又火了一把。今天,我也对这些问题谈点自己的浅见。
强调一下,本文所说的“产业外迁”的产业,全部指代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包括芯片半导体、新能源等高端供应链。
对产业链外迁,我主要3个观点:
1.国内劳动密集型(或者说所谓的“中低端”)产业外迁东南亚是必然的,不同行业不同早晚的问题;
2.富裕的东南亚比贫穷的东南亚对中国更有利;
3.产业升级与星辰大海,需要的不仅仅是物理上的努力,还有观念革新。
开始正文前,先跟大家分享一个我身边的故事。
我一个广东朋友,家在汕头,他老爸20年前就在汕头附近开箱包工厂,主要卖到美国。后来工人越来越难招且贵,所以大概在三四年前把工厂从汕头搬到柬埔寨。这两年赚到盆满钵满,就是2021年下半年开始被海运吃掉了不少利润。
如果你是一个类似的广东箱包老板,早年靠本地工厂发大财,后来人工越来越贵逐渐赚不到钱。你会选择怎么办?请大家代入这个具体情景去想(而不要站在上帝视角下大棋),这是一个贯穿全文、生动理解产业外流问题的隐喻。
以下为正文。
01.劳动密集型产业外迁东南亚是必然的
必然的原因可以分两方面去讲,宏观和微观。宏观方面先看这张图:
1980-2018年,我国的主要生产要素占全球比重的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1980年,劳动力占比远超其他要素。所以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改开切入点,不仅是必然的,也是唯一的选择。
而在2018年,我国最具优势的要素禀赋已经变成了资本和研发,劳动力占比甚至还有所下降,不过仍然较高。这个宏观图景能映射到中微观层面的很多现象:比如我国一方面在互联网和数字能源这些重资本重技术的行业全球领先,但与此同时仍有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
更重要的是,既然资本和技术才是目前我国最大优势,那未来的发展最优策略就不再是堆人头,而是靠资本(去买买买投投投)或者靠技术(去提高生产率)。所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占比逐渐缩小、乃至退出历史舞台是必然的。那这些产业去哪儿呢?如果不是被机器彻底消灭,那就是去东南亚。
当然,不同行业外迁的节奏与速度不同。SKU种类越多、上下游配套越复杂的行业,外迁越慢,反之就越快。比如服装箱包就可以很快,LED灯就比较慢。
但慢不代表不会走,国内劳动力价格与环保要求是推力,RCEP(区域内零关税,大幅减少中间制成品贸易成本)以及东南亚各国自身的经济民族主义(政府支持政策)是拉力,迁移只是时间问题。
这是外迁的宏观原因,讲微观原因时我们还是先回到开头那个问题:如果你是一个被昂贵的劳动力价格导致利润越来越薄的箱包小老板,你会怎么做?
常规操作有三种:
1.减少招人,改用机器。这在宏观上叫“劳动生产率提升”,对应前图所展现的资本和技术要素禀赋(毕竟你得先有钱买机器)。工人失业。
2.把厂关了不干了。工人也失业。
3.找门路把厂建到东南亚。工人还是失业。
要让工人不失业的办法只有一种:忍着微利甚至亏损坚持把厂办下去。
但老板不是圣人,换你当老板你愿意吗?既然不愿意,那就只能有人补贴老板让他把箱包厂留在广东。但这个补贴的费用你愿意掏吗?恐怕没人愿意掏。那理论上只有政府掏,可政府为什么要把原本可以用来投芯片半导体新能源的钱补贴给箱包工厂?说好的产业升级呢?
代入微观视角后,就会发现把劳动密集型产业强行留在国内,比从宏观逻辑上体现的更不可行。所以劳动密集型产业缩水是必然的,这些“缩水”里有的意味着消失,有的意味着外流。外流的首选,就是东南亚。
有人说东南亚产业链不健全,中国企业不会去。宏观上看,80-90年代的中国产业链健全么?但外资为什么还会来?微观上看,对制造业小老板来说,正是这种有点苗头但又不太成熟的时刻,才是真的套利机会窗口。如果什么都齐备了,那只会是新一轮内卷的开始。
- 原标题:产业链外迁东南亚,不一定是坏事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中美各踩一脚政策油门,自动驾驶落地会加速吗?
2022-05-01 18:28 观网财经-汽车 -
美丽田园IPO:三年退赔5130万,靠啥撑起上市梦?
2022-04-30 20:14 观网财经-健康 -
“全国五一奖章”获得者王利:行驶1万公里,守护1座城
2022-04-30 13:36 -
连续4年居杭州销售榜首位,滨江集团“三道红线”持续绿档
2022-04-30 13:01 -
“妖股”九安医疗:一季度怒赚143亿,拿出122亿搞理财
2022-04-30 10:31 观网财经-健康 -
华东医药传统业务承压,医美创新药贡献不足3%
2022-04-30 10:14 观网财经-健康 -
深圳土拍:一日揽金超193亿,“国家队”仍是主力
2022-04-30 10:14 中国房市 -
通策医疗:股价跌去六成多,九成收入靠浙江撑
2022-04-29 11:15 观网财经-健康 -
热景生物净利暴增18倍,风口过后高盈利如何持续?
2022-04-29 11:13 观网财经-健康 -
如何有质量地活下来?华为抛出“10大科技难题”
2022-04-29 10:12 大公司 -
质疑欧派家居业绩靠压榨,经销商“逼上业绩会”
2022-04-28 19:35 中国房市 -
政策“猛药”难救市?
2022-04-28 14:26 中国房市 -
奥密克戎疫苗获批临床试验,行业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
2022-04-28 13:39 观网财经-健康 -
抗原检测业务现颓势,华大基因业绩股价双降
2022-04-27 21:23 观网财经-健康 -
亏完27亿还要继续亏3年,快狗打车陷盈利困境
2022-04-26 22:53 -
南非冰箱出口英国的背后
2022-04-26 22:25 大公司 -
稳健医疗业绩未达预期,红杉等股东已套现超5亿
2022-04-26 21:09 观网财经-健康 -
杭州集中供地收金826.8亿,本土房企撑起半边天
2022-04-26 21:09 中国房市 -
营收净利首次双降,“药茅”失守2000亿
2022-04-26 19:05 观网财经-健康 -
金地集团:蓄力重回第一梯队
2022-04-25 21:36 中国房市
相关推荐 -
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评论 15“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评论 185“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评论 128特朗普又“眨眼”:中方来谈吧,签个“特殊协议” 评论 533最新闻 Hot
-
“美官员私下承认:误判了!特朗普原以为中国会最早…”
-
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
“特朗普这伙人,别砸了‘美国’这块‘金字招牌’”
-
白宫激辩解除“北溪-2”制裁?他俩火速回应
-
“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
“收到中方警告”,韩国业界:后果很严重
-
中企直说了:不会妥协,现在是美国人没的选
-
“这就是中美的不同之处”
-
“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
美财长不痛快:IMF和世界银行,与中国走太近
-
“前220名持币大户可与总统共进晚餐”,特朗普币飙升60%
-
六大重磅团体罕见联名抗议,“特朗普考虑豁免中国汽车零件”
-
“脏话满天飞”,马斯克与贝森特被曝激烈争吵
-
在中美之间二选一?韩国表态
-
特朗普又“眨眼”:中方来谈吧,签个“特殊协议”
-
又发癫!“没了中国,英国你能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