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尤一唯:中国要争的,不仅仅是南京大屠杀遇难者人数
关键字: 南京大屠杀南京大屠杀公祭日国家公祭南京大屠杀公祭日本军国主义南京大屠杀遇难人数【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尤一唯】
今年是南京大屠杀80周年,12月13日举办了第四次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了公祭仪式。80年前的今天,南京城在经过5天的激烈战斗之后陷落,此后的一个月,南京城化作了活生生的人间炼狱。
国家主席习近平参加公祭仪式
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现场。图片来源:新华社记者 王晔 摄
其实在战前的沪宁一线战斗中,日军便已开始诸多残暴行为,据说受害平民达到2万余人。日军随军记者石川达三写下《活着的士兵》一书,记录下了沪宁一线日军的种种残暴行为。此书当时立刻被禁止发行,石川本人也遭到宪兵关押,此书一直到战后才重见天日。连日军上海派遣军总司令松井石根知道了下属的暴行之后,都不得不感慨这些暴行“为皇军的名誉加上了难以抹去的污点”。
上述历史事实难以被否定,但历史不会过去而是继续存活着。每次中国领导人出席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的层级、人数以及发言都会成为影响中日关系的重大讯号。中日关系最近出现了回暖的信号,但不等于中方会忽视某些日本人忘却、歪曲历史的行径,最高领导人的出席就证明了这一点。
中国严正而公允的立场是一贯的。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4年公祭仪式演讲中就已谈到:我们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我们不应因一个民族中有少数军国主义分子发起侵略战争就仇视这个民族,战争的罪责在少数军国主义分子而不在人民,但人们任何时候都不应忘记侵略者所犯下的严重罪行。
2014年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图片来源: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讲话中突出了“军民二分”以及面向未来的意愿,有效地缓和了当时紧张的中日关系。在南京大屠杀问题上,中日政府之间(不包括民间)在认识的最大差异,在于牺牲者的人数以及对于南京大屠杀的称呼问题。
中国政府官方以南京军事法庭的判决书给出的数字为根据主张30万人,并将30万人的数字通过公祭已经化作国家记忆的一部分。日本政府虽然表面上不否定南京战役前后存在的掠夺、强奸等犯罪行为,但认为将其称呼为南京大屠杀主观色彩太重,使用中性的“南京事件”一词来淡化大屠杀的色彩;另外在被害人数上认为存在多种说法,列举20万、10万、4万不等的数字,不认同中国政府主张的30万的死难者人数。
目前在日本学界民间两本影响力较大的有关南京大屠杀研究的书籍(笠原十九司《南京事件》,秦郁彦《南京事件》)中,给出的数字分别是10万、至多20万,以及4万。这也基本上是日本当下的主流看法,各大主流历史教科书中也会简单提及“南京事件”一事。
日本主要教科书对于南京大屠杀的记述以及死难者人数
即便学界的主流意见是如此,日本普通民众仍对于南京大屠杀知之甚少,这主要和日本的历史教育有关。不同于中国,普通日本民众(除专业学者和少数近现代史爱好者)的大部分历史知识并非源于学校教育而更多源自大众媒体和书籍。这是因为或许很难在世界上找到其他比日本更不重视近现代史教育的国家了。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小婷
-
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评论 18“英伟达很急:别再卡了,中国自研芯片已突围” 评论 61“痛苦!关税战被中方拿捏,美国只能二选一” 评论 78“中国人很团结,就连亲美人士都认为必须对抗美国” 评论 201撑不住了?特朗普暗示降低对华关税 评论 369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