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破解统一难题12| 雁默:“台独纳粹化”,大陆该怎么办?
最后更新: 2025-03-19 07:50:46【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雁默】
“赖清德17条”丢出来以后,像我这种反美分子距离因言获罪的日子可能也不远了,但特朗普终于还是打了台湾牌,也让我松了口气。坦白说,个人最怕的就是美国不打台湾牌,因为两岸问题,一个巴掌拍不响,转机只能从危机中产生。
岛内舆论第一时间的反应认为,赖清德此举是为大罢免加温,这个判断虽然也没错,但我们对“台独”分子的基本认知是:没有美国圣旨,绝不敢过激挑衅大陆。因此,“17条”断然就是华盛顿的旨意,每一条都经过美国审查。
自去年10月至今,赖清德憋了近半年,才终于接获圣旨,开始第一阶段的“台独纳粹化”,从所谓“外交”、安全、身份、思想、经贸,以反渗透为名,企图方方面面进行社会改造。当然,华盛顿不会管这么多,只需要台湾凝聚“抗中意志”向美国表忠,但“台独”自然要拿着鸡毛当令箭,以服务其内部斗争。
赖清德 资料图来源:台湾“中时新闻网”
在赖吹响“17条”斗争号角后,“立法院”在野党领袖傅崐萁家随即遭检调搜索,这是司法整肃在野党高层的第二个案例,第一个是柯文哲。
韩国总统尹锡悦以宣布戒严的方式打击在野党,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呼应国际刑事法院逮补前总统杜特尔特,赖也以自己的方式削弱政治对手,这三个人都是东亚最亲美的政治人物,同为第一岛链的据点,也都标榜民主,当然,其内部的重大政治事件都与美国暗中运作脱不了干系。
“台独”当局明显在推动“分阶段戒严”,大罢免只是其中一个步骤,而无论罢免结果为何,赖都能以行政手段进一步囚禁全台人民。问题是,大陆要怎么处理“台独纳粹化”?如果无法处理,那么就算推出一万条惠台政策,也不敌“台独17条”。
以下先厘清“17条”的外部干涉背景。
矿坑里的金丝雀,埃布里奇·科尔比
说“17条”是美国默许,主要的推论线索在于,特朗普急欲实现中美领导人峰会,但北京似乎兴致不高,而美方每每打台湾牌的动机,大都指望借此迫使中方让步。
与“17条”时间点最近的事件是《华尔街日报》的独家报道,就像过往,借媒体放话是美国单方面向中国提出要求的惯用手段,它往往显示了华盛顿的短期目标,而不是北京的意向。
其次,“17条”曝光以后,“美国在台协会”(AIT)处长谷立言(Raymond F. Greene)立刻发表声明,强调“美国不会放弃台湾”,“美方希望在印太地区增加吓阻能力”,“美日领导人达成共识,反对任何在台海地区有片面的改变现状的行动”,“台海危机对全球经济的伤害会超过全球GDP的10%”,“台美关系坚若磐石”等等拜登时期的老剧本内容,好似特朗普对全世界都翻脸,唯独对台湾依旧深情。
但事实胜于雄辩,特朗普政府扒光了台湾的胄甲台积电,形同捣毁“坚若磐石”的基础,据此,我们只能将“17条”视为华盛顿进一步扒光台湾“底裤”的信号——底裤,就是台湾GDP的10%都要上缴给美国,包含扩大军售,以及对等关税。
此外,G7外长在加拿大发表的联合声明中,删掉了“一个中国原则”,与最近美国务院删掉“不支持台独”字眼异曲同工。这些事件都在短时间内发生,自然是特朗普政府敦促北京上谈判桌的组合拳。
我说过,特朗普在中国问题上的出招,相对谨慎并有步骤,稍微盘点最近的一系列事件就不难找到线索。而当民进党当局开始出现大动作时,反映着华盛顿不能不出大招的急迫感,毕竟,这是激怒中国并屡屡能得逞的捷径。
追索“台独纳粹化”的源头,自有脉络可循,矿坑里的金丝雀是埃布里奇·科尔比(Elbridge Colby),这位美国国防部副部长提名人在听证会上给出了主要线索。
埃布里奇·科尔比 图源:韩联社
科尔比主张:
a) 华盛顿在台湾有重要的国家安全利益,但该岛屿的地位对美国而言并非“生死攸关的利益”(existential interest)。
b) 台湾必须将军费提升至GDP的10%,以使美国直接“防御”台湾成为一个可行的主张。
c) 多数美国人对于“为台湾而战”没有兴趣。
d) 美国的目标应该是“否定中国的地区霸权”。
考虑到科尔比曾经主张美国在台湾问题上应从“战略模糊”改为“战略清晰”,明确化“保卫”台湾的立场,因此听证会上的共和党鹰派据此反复确认科尔比是不是改变了原本的鹰派立场。
答案是,就如同国务卿鲁比奥在乌克兰立场上的现实主义转向,科尔比现在在台湾立场上也改而拥抱“战略模糊”,显示出特朗普外交政策明显的“克制”特征——任何国家或地区要获得美国的安全保护,都得大幅增加军费,并增加到财政无法负担的程度。
台湾一年的总预算约为GDP的12%,科尔比要求10%的军费当然是不可能的,但他将这张支票作为美国“保卫”台湾的基本条件,形同告诉民进党当局,美国不会“保卫”台湾。
在华文媒体里,通常都将科尔比的言论视为“新弃台论”,然而,此一论断并非全貌,科尔比只是为美国“弃台”预先设定好说词,以防在最坏的状况下,美国信誉荡然无存。就像我上次谈过的,另一个主张“冷和”的国防部官员拜尔斯,其“绵里针”策略只是换个方法抗中,对抗性丝毫未减。
拜尔斯是国防部的中阶官员,任务显然是“踩剎车”,科尔比(若通过国会就职审查)是高阶官员,其任务是“踩油门”,两人共同遵循的红线是避免美国卷入台海战争,即“新弃台论”,而在红线之外,该软之处稍微软,该硬之处特别硬。为什么“稍微软,特别硬”?因为负责“踩油门”的是领导。
科尔比被视为MAGA“剪除共和党鹰派翅膀”的代表性角色之一,他代表特朗普外交政策的“克制战略”,与传统鹰派理念割席,斩断共和党克制派所批评的“台湾执念”(The Taiwan Fixation)——美国的战略不该取决于一场无法取胜的战争。
由此可见,在科尔比的论述下,“台独纳粹化”是一个必经的步骤,因为这才能洗脑台湾民众,美国在军事与经贸面向上榨干台湾是合理的,而借由榨干台湾,才能让台湾掉价到美国可以放心弃台的程度。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
9岁男孩点鞭炮烧车,法院判了
2025-03-18 22:59 -
长和集团出售海外港口被调查?外交部回应
2025-03-18 20:12 -
受贿6043万余元,光大集团原董事长李晓鹏一审被判15年
2025-03-18 17:55 廉政风暴 -
“退而不休”、搞钱色交易,雷纯勇被公诉
2025-03-18 16:21 廉政风暴 -
习近平: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贵州新风采
2025-03-18 15:00 -
-
-
梁振英发声:有些香港商人误信“商人无祖国”
2025-03-18 10:48 香港 -
江西省委原副书记舒圣佑逝世,享年89岁
2025-03-18 09:50 -
首都医科大学校长调整,饶毅“因年龄原因”卸任
2025-03-18 09:25 中西教育 -
李家超:对李兆基辞世表示哀悼
2025-03-17 21:03 -
4名台独网军身份被公开,国台办回应
2025-03-17 19:44 两岸关系 -
检察机关依法对山西焦煤集团原董事长武华太等5名厅官提起公诉
2025-03-17 17:19 廉政风暴 -
E人优先,P人勿扰?工人日报发声
2025-03-17 16:00 -
国家发改委:正积极加紧制定政策
2025-03-17 15:53 -
从中储粮储运公司离职后搞“政商旋转门”,刘福群被开除党籍
2025-03-17 15:16 廉政风暴 -
上海:长江口18日一大型船舶航行交通管制
2025-03-17 14:20 -
国家统计局:1-2月份国民经济起步平稳,发展态势向新向好
2025-03-17 10:30 中国经济 -
靠军工吃军工!谭瑞松被逮捕
2025-03-17 10:14 廉政风暴 -
2月份70城商品住宅价同比降幅收窄,一线城市新房价环比上涨
2025-03-17 09:53 中国房市
相关推荐 -
特朗普又“眨眼”:中方来谈吧,签个“特殊协议” 评论 80“中国打贸易战有秘密武器:AI机器人大军” 评论 105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评论 110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评论 98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又“眨眼”:中方来谈吧,签个“特殊协议”
-
六大重磅团体罕见联名抗议,“特朗普考虑豁免中国汽车零件”
-
“就算加100%关税,中国口罩也比美国货便宜”
-
暴跌71%!马斯克叹气:我劝过特朗普,听不听由他
-
12州联合起诉:特朗普,收手吧
-
特朗普警告泽连斯基:再打3年,你国都没了
-
美媒放风:特朗普考虑大幅下调对华关税,或降至50%-65%
-
“共和党人气坏了,但碍于特朗普只能保持不安的沉默”
-
最后一刻,他俩都不去了
-
“纯关税壁垒最粗暴,欧盟快和中国谈吧”
-
总计7亿欧元,欧盟对苹果、Meta“罚酒三杯”
-
“中国打贸易战有秘密武器:AI机器人大军”
-
“俄乌都得在领土上让步,再不同意美国就退出”
-
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
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
涉及稀土,马斯克:正与中方协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