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雁默: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要学着适应特朗普的“自宫术”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雁默】
一个男人希望成为“阉人”最普遍的动机是对自己的生殖器,及其对身心的影响感到恐惧和厌恶……男人希望摆脱睪固酮的暴虐力量以及它所引发的攻击性感觉、情绪波动和非理性性冲动。
以上摘自我最近阅读的一篇文章,谈“太监回归”,很有意思。文章详述了“阉人”的心态,批判英国关于跨性别医疗的公共政策。
据该文分析,大部分“阉人”不认为自己是跨性别者,他们净身的目的是“净心”,回归纯粹的自我,达到“阉人平静”(eunuch calm)的境界,最大程度摆脱感官对理性的干扰。回想一下,美剧“权力的游戏”中最理性的角色之一,就是太监瓦里斯。因此,与大众负面的刻板印象有所不同,在我这篇文章里,“阉人”是一个强调理性的中性词汇,特此说明。
《权力的游戏》瓦里斯
本文要谈的是最近的时事——解放军穿越澳大利亚与新西兰之间的公海海域,实施军演,美国为何迟迟不吭声?关于此,尽管澳、新方面一再表达了“不适感”,但美国政府迟迟没有发表官方声明,这代表与许多舆论的期待不同,特朗普政府在中国问题上仍然非常克制与理性,大有“太监风范”。
特朗普的“阉人平静”
大部分观察者根据特朗普当选后的高层人事安排,断定美国对抗中国的战略不变。此论原则上没有错,但去年11月我说过,美方在战术上会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并就菲律宾问题视角,分析过“冷和策略”。
诚然,鲁比奥、瓦尔兹、海格塞斯这三个重要官员都带着强烈的反华色彩,然而,担任外交与安全事务部门副手的,可不乏克制派,这现象反映着特朗普同时保留了张牙舞爪与笑容可掬两张脸,互为表里,交叉运用。
美国负责南亚与东南亚事务的副助理国防部长安德鲁·拜尔斯
亚洲媒体所忽略的副手,包含负责中东以及南亚与东南亚事务的副助理国防部长,他们都是克制派,特别是与我们相关的后者,名叫安德鲁·拜尔斯(Andrew Byers)。
拜尔斯是主张冷和策略的克制派,英文媒体通常称冷和为“螺旋模式”。相较于冷战一词的直观,冷和概念拐弯抹角。此策略主张避免刺激对手,好为自己腾出空间与时间壮大盟友,待对手“掀桌”,美方就可让盟友作为可靠的第一线,自己以逸待劳。
用三个字形容,即“绵里针”。用四个字概括,即“阉人思维”。换成是瓦里斯,也会提出同样的看法。
那些反华成习惯的美国舆论,很不习惯这种拐弯抹角的策略,轻则暗讽此论“令人不安”,重则抨击此论是“投降主义”。原则上,冷和主张被广泛视为特朗普的大交易策略工具。敌人反对的,就是我们赞成的,好战分子的全球主义臭大街,他怨任他怨,清风拂山岗。
拜尔斯这样的角色,能替特朗普政府留下灵活的外交空间。当他需要对中国摆臭脸时,推出海格塞斯,想摆笑脸时,推出拜尔斯。除了军事部门,所有其他涉外部门都有类似安排,因此,未来中方也都会遭遇冰火两重天。
那么,拜尔斯具体提出过什么建议呢?
a) 从菲律宾撤出美国军事力量或武器系统,以换取中国海岸警卫队在争议地区减少巡逻。
b) 反对向中国发动大规模贸易战,中美与其说是全面的对手,不如说是地缘政治对手。保持深厚的经济联系比切断对两国都有好处。
c) 美国应该放弃针对中国的好战军事举措,而是通过采取强调研发、专业培训和组织规划的‘战备’战略来防范中国的威胁。
可想而知,这论调对美方的好战分子而言,形同自我阉割,他们坚决不信自宫能练就神功。对,你也想到了,东方不败就是武功盖世的阉人,而摊在特朗普面前的,也包含拜尔斯的“葵花宝典”。
小说里的意思是,自宫后,才能达到纯粹境界,这与现代阉人的想法与体验是一致的。同理,对一个醉心于交易的人而言,真金白银的博弈,最需要理性客观,不为意识形态或其他杂念所干扰,因此都应该具备“阉人特质”。
东方不败
美国盟友都注意到了这一点,无不感到背脊发凉,因此,小马科斯政府于1月30日公开声明,愿意撤除部署在吕宋岛的美国“提丰”(Typhon)中导系统。虽附带条件——中国停止在南海对菲律宾的“侵略行为”——但显然已心虚气短。
不过,中方不为所动,随即派出数艘军舰穿越菲律宾的巴士兰海峡,而且用龟速展示对美菲防御条约的蔑视。毕竟,你打人一拳,然后说不打了,难道就扯平了?而且,在“儿童桌”上发言,算数吗?
重点是,成人桌上的美方,对此闷不吭声,好似老僧入定,沉浸在纯粹的境界。大哥入定,二哥沉默,三哥装睡,只好去拜四哥,菲律宾找新西兰协商“军队互访地位协定”(SOVFA),并宣称将于第二季签署。
然而,与此同时,解放军在中国海军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之间的公海进行了实弹演习,怪不得新西兰心里直发毛。但你沾上了小马科斯,形同向解放军招手不是吗?若想自外于纷争,应速速寻求“阉人平静”。
无论是澳大利亚或新西兰,应注意不久前慕尼黑安全会议中美菲的会晤结论,双方虽老调重弹,重申“双边协调解决中国在南海的破坏稳定行动”和“美国对美菲联盟的承诺”,但美方显然不再强调《共同防卫条约》延伸至“在南海任何地方对菲律宾武装部队、公共船只或飞机(包括其海岸警卫队的船只或飞机)进行的武装攻击”。
此一“延伸”可是具体而正式的文本,倘若今天是拜登政府,大概率就会借由此一场合重申并强调,但鲁比奥没这么做。
眼尖的美国观察者,已经将华盛顿此一重回模糊立场的现象,视为拜尔斯“以克制为导向”的结果。须知,拜尔斯的业务范围,也包含澳大利亚与新西兰。
换言之,菲律宾等不到的“民主公道”,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等不到。从这两国官方强自镇定的表现看来,大哥正处于东方不败附身状态,只说要忙着“绣花”,别吵他。
标签 美国-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唐晓甫 
-
-
全场哄堂大笑,欧洲“吃瘪”+1
2025-02-28 13:44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埃尔多安的重大胜利”
2025-02-28 13:25 -
商务部正告美方:将采取一切必要反制措施
2025-02-28 13:14 中美关系 -
美英点点头就决定的事,也扯中国…
2025-02-28 11:37 不列颠 -
首批爱泼斯坦文件公布,议员怒斥:就这?
2025-02-28 10:56 -
中国驻澳大使:没必要道歉
2025-02-28 10:36 -
鲁比奥怕了:一觉醒来,我们被“中国伙伴”包围了
2025-02-28 10:30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普京:美国拒绝当救世主了
2025-02-28 10:17 俄罗斯之声 -
法防长自夸:去年10月就盯上乌克兰矿,我们不要回报
2025-02-28 10:14 法国见闻 -
-
他警告特朗普:关键时刻,你要送中国AI一份大礼?
2025-02-28 08:46 人工智能 -
禁毒不力又甩锅……特朗普扬言对华关税再加10%
2025-02-28 08:28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特朗普:我说过吗?
2025-02-28 08:24 -
美政客借所谓决议诋毁抹黑香港,特区政府:强烈谴责和反对
2025-02-28 07:22 中美关系 -
中方:反对借涉疆问题干扰国家间正常执法合作
2025-02-28 06:55 -
朝鲜26日进行战略巡航导弹发射训练,金正恩观摩
2025-02-28 06:55 朝鲜现状 -
“特朗普或终结‘奥库斯’,但这对澳大利亚是好事”
2025-02-27 23:03 -
王文涛致信美新任贸易代表
2025-02-27 23:02 中美关系 -
美方承认:这招是为了离间中俄,但不太可能成功
2025-02-27 22:59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相关推荐 -
美码头工人集体声讨:这是对工人阶级的经济战争! 评论 72“短短100天,特朗普就把美国推向危机边缘” 评论 83美国工人造手机?“做大头梦,最小螺丝都是中国造…” 评论 1300人付款!美国人买美国货还是中国货?结果扎心了… 评论 271最新闻 Hot
-
尴尬!“特朗普上回庆百日的美国工厂,已迁至中国”
-
美码头工人集体声讨:这是对工人阶级的经济战争!
-
“特朗普关税反倒加强了中国决心,危机正化为机遇”
-
“我们无法在美生产任何产品,销美商品将涨价”
-
“我们努力实现100%美国制造,但连个轴承都买不到”
-
“短短100天,特朗普就把美国推向危机边缘”
-
微软总裁着急:这项竞争不能落后中国,美国输不起!
-
美国工人造手机?“做大头梦,最小螺丝都是中国造…”
-
中方直说了,美农彻底崩溃
-
“中国发货吧,关税美国人自己出”
-
卡尼宣布胜选:对美国,决不“跪”
-
董袭莹本科相当于国内三本?“什么是协和4+4”冲上热搜
-
0人付款!美国人买美国货还是中国货?结果扎心了…
-
中国取得EUV技术重要突破,阿斯麦CEO还在嘴硬?
-
美学者出新书《日本大屠杀》,日本右翼坐不住了
-
清华“挖”来美国顶尖AI学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