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破解统一难题11| 雁默:特朗普会不会打“台湾牌”,不打怎么办?
特朗普如何掌握主动?
当然,特朗普也会争取主动,工具箱里工具也不少。
例如,特朗普不会轻易打台湾牌,却不能排除他耍嘴皮试水温的可能。当前,特朗普希望在就职百日内访华,这是一场决定他未来四年重大决策的历史性访问,要谈的问题当然很多,访华前释放些烟雾测试北京的反应,以估量自己手中的筹码也属正常。
例如,特朗普可能会突然贴文宣称,考虑卖给台湾重量级的武器。就像他现在突然称“2月1日起,考虑向中国征收10%关税”,理由是芬太尼。此前,舆论还在纳闷,特朗普为何没在就职日宣布对华加征关税?甚至还在就职前主动与中方通电话,关系状似回暖?
当地时间2025年1月20日,美国华盛顿特区,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
出其不意,是特朗普的惯用手法。类似上述这种行为通常显示,特朗普评估该议题只要动动嘴,就能让事态发展有利于树立其个人威信。芬太尼问题其实是中美间共识度比较高的层面,也可以说是软柿子,咬一口利大于弊。
加征就加征了,“考虑”是什么意思?就是他其实不想动手,希望对方给他面子,稍作让步,赶快让他有些可供夸口的业绩。
那么,在台海问题上玩弄类似手法就不奇怪了,这算不算打台湾牌?算,也不算,这种灰色地带的烟雾弹,中方也必须有所准备。
创下历史纪录的业绩,就是好大喜功的特朗普未来四年最想要的,这既是他的优点,也是弱点。所以才说,只要中方能获取最大的实质利益,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不妨将面子送给特朗普,从某种角度说,这也是中方的筹码。
如果特朗普要价太高,面子里子都要,那中方就可按下第三个掌握主动权的按钮——直接对台湾实施“低强度隔离”(详见我上次的分析),让民主党来修理特朗普。想谈就到北京谈,别让特朗普在台湾问题上将隔海放话当习惯,以为动动嘴就能套利。
还有一种状况,即上次谈的绵里针战术,特朗普在放话“考虑卖台湾重量级武器”之余,还补上一句“考虑政策面宣示反对台独”。这种特朗普版的“软的更软,硬的更硬”,虽然不是没招可应对,但中方处理起来就比较棘手。
不要低估特朗普的弹性,也不要高估他的胆识,重点是中美谁在带节奏。所以才说,中方若要掌握台湾问题的主动权,就得有自己既定的节奏,且这节奏宜快不宜慢,方能使华盛顿处于被动。
决定特朗普是否“伟大”的是中国
上述的说法c,意指特朗普政府在第一年会忙于内斗,高筑墙,广积粮,第二年才会开始对华布局,第三年决战。这也是理性的预测,特朗普想干大事,一定会想在四年内打一场大胜仗,无论其战争形式有没有硝烟。这便是为何,现在各方都在关注2027年。
当前,新保守主义者正在论证,美国外交政策存在延续性,即便是特朗普也难以脱轨,他们认为台湾问题既不会让中美关系急转直下,特朗普也不会将台湾交易出去,而是会维持现状。
这种连续性的基础来自于地理决定论、海上强权观与国际权力平衡。虽然某种程度上,此一论点也可以看成是新保守主义者失势后的吹哨壮胆,但持平而论,很难想象特朗普会“贱价抛售”台湾,除非他觉得不这么做会让他被钉上历史的耻辱柱。
这么说来,从统一事业的角度看,我们不能寄希望于美国自发的改变,无论是大战略的转向,国力的盛衰,或个别领导人的野心,都不必幻想。中方应利用特朗普的性格,创造一个“现状不利于特朗普历史地位”的环境,促成美国的改变。
或换个说法,中方可创造一种新环境,让特朗普相信置身其中可以成就其伟大,但这种环境,中方其实才是大赢家。
具体方法,我都会一一在“破解统一难题”系列文章里阐述,如上次所说的隔离战术,或如何消除邻居的不安,日后我还会分析美国的再工业化与两岸统一的关系。
因此,真正的问题不在于特朗普会不会,或何时打台湾牌,而在于若特朗普“不打台湾牌”,北京要怎么做才能推进战略,同时实现低成本统一。
“抗中组织”的质变
国务卿鲁比奥一上任就会见日本、印度、澳大利亚的外交代表,延续“四方安全对话”(QUAD)遏华机制,以表现美方的外交延续性。
我们的历史告诉我们,这种行礼如仪的活动,缺乏实质作用,在秦国眼里,六国就是各怀鬼胎的联盟。拜登政府四年,并未将QUAD形成有效的包围网,相反地,在特朗普二进宫前,日印澳就先后与中方改善关系,实质否定了其共主的反华战略。AUKUS亦然,莫说澳大利亚,英国都不见得可靠。
并不是说,QUAD或AUKUS已全无战略价值,在军事实力以及可能的战争前景下,这两个组织在美军逐渐撤出第一岛链的环境里,不会发生什么作用,但仍有经济层面互相取暖的效果,未来转型为经贸联盟,或甚至消失也不是不可能。
尽管鲁比奥还在朗诵新保守主义的反华战略价值观,但特朗普的圣旨却是“考虑通过QUAD促进美国境内矿产开采和加工的机会”,有意消除这类组织的意识形态包装,转型为实质层面的战略合作。要说这仍是反华也行,但特朗普显然认为没有“再工业化”,就难以抗中,还是“美国优先”的基调。
道理类似,特朗普眼中的台湾,就是仍有价值的电子产业供应链,应当服务美国的再工业化,而不是反过来让美国服务台湾安全。
说到底,台湾问题在特朗普2.0的环境里,理应发生本质上的变化,对我们而言是一个历史机遇,不能停留在见招拆招的层次,而应主动出招,战术性让特朗普大帝维持体面,但实质掏空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利益。
如果中美都想在未来四年搁置台湾问题,那我们就浪费了这个机遇。下次要遇上特朗普这种现实主义者,就不知是猴年马月了。
道德宇宙的弧线很长,但它会趋向正义,正义不该由新保守主义份子定义,统一才是正义。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
星巴克第一财季同店销售下滑4%,中国同店销售下降6%
2025-01-29 13:40 观网财经-消费 -
英国监管机构考虑调查亚马逊和微软云服务
2025-01-29 13:34 观网财经-海外 -
高盛警告:避险基金已开始撤离对美国科技股的押注
2025-01-29 12:43 观网财经-海外 -
阿里云发布通义千问旗舰版模型Qwen2.5-Max
2025-01-29 10:54 观网财经-科创 -
美国科技股收复部分失地,昨夜中国资产大涨
2025-01-29 10:53 观网财经-海外 -
去年净亏118亿美元,波音放弃制定2025年财务目标
2025-01-29 10:44 -
DeepSeek掀翻美股,凭什么?
2025-01-28 18:44 -
制止餐饮浪费!市场监管总局指导行业协会和外卖平台发出倡议
2025-01-28 18:22 观网财经-消费 -
雷军、余承东开车时直播被封,抖音回应
2025-01-28 18:19 观网财经-互联网 -
传苹果寻找董事会新成员,库克有望接任董事长
2025-01-28 18:16 观网财经-科创 -
迅雷斥资5亿元收购虎扑
2025-01-28 18:13 观网财经-互联网 -
-
DeepSeek:与我无关
2025-01-28 09:05 -
英伟达跌近17%,单日市值蒸发5890亿美元,创造历史
2025-01-28 07:32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低开,英伟达跌超12%
2025-01-27 22:51 -
美AI公司高管:DeepSeek拥有5万块英伟达H100,但不能说
2025-01-27 18:23 观网财经-科创 -
华夏银行:董事长李民吉辞职
2025-01-27 16:01 金融观察 -
DeepSeek将冲击美股,刺破英伟达市值泡沫?
2025-01-27 16:00 观网财经-科创 -
全球XR市场萎缩,但中国这类产品仍在快速崛起
2025-01-27 15:52 科技前沿 -
被挤崩了?DeepSeek连续两次宕机
2025-01-27 14:11
相关推荐 -
美码头工人集体声讨:这是对工人阶级的经济战争! 评论 72“短短100天,特朗普就把美国推向危机边缘” 评论 83美国工人造手机?“做大头梦,最小螺丝都是中国造…” 评论 1300人付款!美国人买美国货还是中国货?结果扎心了… 评论 271最新闻 Hot
-
尴尬!“特朗普上回庆百日的美国工厂,已迁至中国”
-
美码头工人集体声讨:这是对工人阶级的经济战争!
-
“特朗普关税反倒加强了中国决心,危机正化为机遇”
-
“我们无法在美生产任何产品,销美商品将涨价”
-
“我们努力实现100%美国制造,但连个轴承都买不到”
-
“短短100天,特朗普就把美国推向危机边缘”
-
微软总裁着急:这项竞争不能落后中国,美国输不起!
-
美国工人造手机?“做大头梦,最小螺丝都是中国造…”
-
中方直说了,美农彻底崩溃
-
“中国发货吧,关税美国人自己出”
-
卡尼宣布胜选:对美国,决不“跪”
-
董袭莹本科相当于国内三本?“什么是协和4+4”冲上热搜
-
0人付款!美国人买美国货还是中国货?结果扎心了…
-
中国取得EUV技术重要突破,阿斯麦CEO还在嘴硬?
-
美学者出新书《日本大屠杀》,日本右翼坐不住了
-
清华“挖”来美国顶尖AI学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