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雁默:美菲“抗中”将越演越烈,还是人走茶凉?
从经济层面看美菲的南海合作前景
菲律宾有两个重要产业将受到特朗普主义的直接冲击:一是移民汇款,二是业务流程外包(BPO)。
关于一,粗略地说,移民与就业是铜板的两面,特朗普主义排外,意味着要稳就业,那么菲律宾在美国的海外工人就会受到排挤,而海外工人的汇款是该国的重要经济驱力,占其GDP的10%。
美国有好几百万菲律宾人,每月汇回超过10亿美元到家乡。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最新数据,菲裔有464万人,是亚裔人口仅次于华裔的第二大族群。另外,菲律宾非法移民位列美国五大,据2022年统计有高达35万人。
非法移民会遭驱逐,合法移民的工作权将受到限制,移民申请会拉高门槛,留学生毕业后选择在美国就业会成为窄门。此一发展自然会冲击菲律宾高度依赖的移民汇款收入。
关于二,BPO行业,即美国企业将非核心运营流程外包到海外,以降低人力成本的一种商业模式。因语言优势加上政策利多,菲律宾目前是全球BPO最兴盛的国度,就业人口超过200万,每年为菲律宾贡献近300亿美元收入。
为了促进美国本地就业,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就大力整顿BPO行业,限制美国公司外包业务,而选前特朗普扬言若连任将结束外包,因此如果未来这一政策被贯彻执行,将冲击菲律宾、印度与墨西哥等外包大国。
根据日本野村证券的研究报告,移民汇入与BPO就业的缩减,将使菲律宾经济成长降低0.2%。
BPO业务每年为菲律宾贡献近300亿美元收入。 资料图:菲媒
除了以上两个产业,菲律宾的出口也将受到冲击。出口虽然不是菲律宾经济的主要驱动力,但东南亚地区整体高度依赖出口,与该地区紧密连结的菲律宾当然也会受到大环境的影响,特别在小马科斯的政策下,菲律宾被定位成该区最大的美国市场中转窗口,此一愿景将因“关税人”而将带来高度不确定性。
美国现在是菲律宾的最大出口地。2023年,美国占菲律宾出口总额的15.7%,菲律宾享有31.3亿美元的顺差。
进出口与外来投资息息相关,今年3月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率领了投资代表团赴菲,并开出了价值10亿美元的投资承诺,此一承诺是否能落实就是观察指标。
拜登政府所给的投资承诺包含半导体产业、电动车、太阳能与数字化产业、能源基建与资通产业,吕宋经济走廊的基建现代化,以及5亿美元的军事投资。
拜登的承诺就是特朗普的筹码,资金是否能落地,端视小马科斯能为新美国提供什么超值服务。个人认为,光是作为该区的“抗中”基地,远不足以说服特朗普兑现前朝的承诺,因为菲律宾还在奉行“安全靠美国,经济靠中国”政策,而且与美国的贸易仍维持顺差。
中菲关系虽然在安全层面劣质化,但在经济关系上却相反。根据菲律宾经济区管理署(PEZA)预估,2024年中国对菲投资将达46亿比索,从年初截至8月份,中资(含港资)已达20.2亿比索,而2023年同期,此一数字只有7.69亿比索,激增262%,成长主要来自再生能源设备、电动车制造与农业等领域。
这就能解释,为何菲方在南海激烈碰瓷,中方基本采取防御姿态,并严控局势升温,因为菲律宾有为中国赚钱的另一面。小马科斯只是在改变国内的利益结构,而未曾拒绝任何海外投资,这其中包含中国,也特别是中国。
个人将此一现象视为中方“战略定力”的主要来源。白话说,经济利益是中方的真正底线,而拜登身后的战争贩子们并不在意经济,但特朗普却高度在意,这便使得小马科斯打的算盘,在新美国面前十分脆弱,甚至是特朗普在美菲谈判桌上的主要筹码。
但这并不是说,中方用主权换取经济利益,从远距观察中菲南海争端,中方并未丧失任何主权,倒是持续获取经济利益,菲方也只是给了美国新保守主义分子一个舒服的表象,并提升了菲律宾的国际知名度,三方各有所得。然而,这并非特朗普想要的局面。
因此我才会问:美方昂贵的威慑战术是否还能持续?若不能持续,会被调整成什么新样态?
承上述,特朗普主义无可避免会冲击菲律宾经济,并会以安全为筹码索要更多,想要美国资本挹注就要排除中国资本,让小马科斯不知道“什么是肉”,这是单边押宝美国注定的命运。
换言之,威慑模式大概率会调整成“他国出资的威慑模式”,如果此一新模式无法成立,特朗普也无所谓,他会进一步从经贸层面掏空扈从国,且毫不在意此一作为的长期后果。剩下的问题就是,美国如何让扈从国在经济层面失血,同时又能在安全层面上加码?
所以才说,关键并不在于特朗普想做什么,而在于中方如何应对。前者的答案可谓举世皆知,后者的答案现在没人说得准。
由此可见,说中菲关系的未来将回暖向好,并不是没有根据的判断。须知,若考虑到菲律宾内部的政争,特朗普其实与杜特尔特的关系较好,甚至有着利益共生的过往,这恐怕才是小马科斯最深层的恐惧。
特朗普与杜特尔特 资料图
个人的判断是,只要中方在南海主权上的姿态够硬,硬到出乎特朗普意料,此前以菲律宾为媒介的中美南海博弈,将“人走茶凉”,而不是愈演愈烈。真正会升温的层面,大概率是地缘经济。
据此,未来的局面有可能是“军事冷和”、“经贸冷战”、“金融热战”,仍有很多未知数,端视中方怎么下棋。但可以确定的是,菲律宾会不知道“什么是肉”,台湾则早已不知道“什么是叫”。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郑乐欢 
-
普京回应:是新型中程高超音速导弹
2024-11-22 09:11 乌克兰之殇 -
-
佩斯科夫:不排除普京再次前往顿巴斯可能性
2024-11-22 08:28 俄罗斯之声 -
巴西警方:博索纳罗涉嫌策划政变,且知晓刺杀卢拉
2024-11-22 08:22 -
泽连斯基:是“明显且严重升级”
2024-11-22 07:37 乌克兰之殇 -
中国大使递交国书副本,乌克兰副外长:愿推动两国友好合作深入发展
2024-11-22 07:24 中国外交 -
朝鲜举办武器装备展览会,金正恩讲话
2024-11-22 06:42 朝鲜现状 -
中使馆:中国公民近期暂勿前往阿富汗
2024-11-22 06:35 -
内塔尼亚胡回应逮捕令:反犹主义
2024-11-21 23:38 -
俄:已将波兰的北约新基地列为“潜在优先摧毁目标”
2024-11-21 23:02 俄罗斯之声 -
“想通过外交手段收复克里米亚”
2024-11-21 22:03 乌克兰之殇 -
又一枚!乌媒称俄再次发射洲际弹道导弹
2024-11-21 22:03 乌克兰之殇 -
“中国在量子领域专利数第一,中美未来竞争更激烈”
2024-11-21 21:04 观察者头条 -
危害人类罪和战争罪,国际刑事法院向内塔尼亚胡发出逮捕令
2024-11-21 20:56 巴以恩仇录 -
未携核弹头?不是洲际弹?俄方:不予置评
2024-11-21 20:28 乌克兰之殇 -
中美防长未举行会晤,国防部回应
2024-11-21 19:40 中美关系 -
“太疯狂了”,暗示美国政府策划疫情的他要当卫生部长了
2024-11-21 19:29 -
“俄军拦截了2枚英制‘风暴之眼’导弹”
2024-11-21 19:06 俄罗斯之声 -
英记者溜进俄发布会被发现,“让我们投票决定去留”
2024-11-21 18:03 俄罗斯之声 -
日本网民炸锅,外务省“冷处理”…
2024-11-21 17:36 日本
相关推荐 -
美码头工人集体声讨:这是对工人阶级的经济战争! 评论 72“短短100天,特朗普就把美国推向危机边缘” 评论 83美国工人造手机?“做大头梦,最小螺丝都是中国造…” 评论 1300人付款!美国人买美国货还是中国货?结果扎心了… 评论 271最新闻 Hot
-
尴尬!“特朗普上回庆百日的美国工厂,已迁至中国”
-
美码头工人集体声讨:这是对工人阶级的经济战争!
-
“特朗普关税反倒加强了中国决心,危机正化为机遇”
-
“我们无法在美生产任何产品,销美商品将涨价”
-
“我们努力实现100%美国制造,但连个轴承都买不到”
-
“短短100天,特朗普就把美国推向危机边缘”
-
微软总裁着急:这项竞争不能落后中国,美国输不起!
-
美国工人造手机?“做大头梦,最小螺丝都是中国造…”
-
中方直说了,美农彻底崩溃
-
“中国发货吧,关税美国人自己出”
-
卡尼宣布胜选:对美国,决不“跪”
-
董袭莹本科相当于国内三本?“什么是协和4+4”冲上热搜
-
0人付款!美国人买美国货还是中国货?结果扎心了…
-
中国取得EUV技术重要突破,阿斯麦CEO还在嘴硬?
-
美学者出新书《日本大屠杀》,日本右翼坐不住了
-
清华“挖”来美国顶尖AI学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