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雁默| 破解统一难题7:特朗普是铁拳,哈里斯是戴着天鹅绒手套的铁拳
最后更新: 2024-11-12 11:22:12美国威权转型下的台湾问题
有一种观点认为,曾经失去政权的人,若再度取得权力,其首要目标就是摧毁可能威胁其权力的机构和规则。这种看法不乏历史根据,如匈牙利、波兰与印度。而该论点据此推论,特朗普的第二任期将比照办理,优先铲除内部敌人。善哉斯言。
特朗普的内部敌人,许多来自于他第一任期的部属,特别是那些与国安有关的雇员,也难怪这批人现在站在哈里斯身后。不过,整肃个别人士不会是特朗普的工作重心,他要的是改变官僚制度,以方便其个人意志能贯彻于第二任期。
联邦政府雇员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政治任命者,属于总统职权,人数约7000人。第二类是制度产生的公务员,人数约200万。第三类是未经任命的雇员,包含现役高阶军人与职业外交官。他们分属于就业类别中的“附表A-E”。
2020年,特朗普下达行政命令,创建附表F(下称F计划),取消了许多公务员的保护措施,让他能随意解雇政府雇员。去年,特朗普再度扬言若重返白宫,将彻底执行F计划,扫除那些躲在法律保护下却不听从总统指挥的公务员。
这意味着特朗普将肃清上述冷战活化石的传承系统,摆脱制约,将军事外交权力牢牢抓在自己手里。
对民主党与传统两党的好战派而言,这犹如(不是由他们所引发的)世界末日,无怪乎特朗普的前白宫幕僚长凯利(John Kelly)近期指控特朗普符合“法西斯主义者”定义,哈里斯顺水推舟将此概念作为竞选主轴了。凯利虽然没有支持哈里斯,但仍是彻头彻尾的干预主义者。
如果特朗普当选,F计划将是重要观察指标,其成败攸关美国的外交政策是否能摆脱数十年来的好战作风,并对齐特朗普的“和平人设”。
美国民主为何成就了军国主义?简单说,就是二战与冷战胜利所遗留下来的经验自信与利益结构,最终形成尾大不掉的帝国负债。现在有人想抛弃这个包袱,反弹力道自然巨大,而除了诉诸民粹反制,并将政治威权化,别无他法。
作为局外人,特朗普的第一任,很难摆脱军国主义建制派制约,但历经了失败后重新再来的第二任,我认为特朗普会卯尽全力整肃旧势力与旧制度。
须知,军国主义的真正受害者,除了遭到军事干预的外国,还包含为“永久战争”付出了惨重代价的那些未受过大学教育的白人,他们对战争的厌倦表现在支持特朗普,以及劝戒子弟不要从军。两年来,美国应征入伍人数大幅下滑,已经是一个清楚的信号,有一半的美国人民寄希望于强人政治,不如此,无法铲除国内的“战争结构”,以及只对极少数人友好的“经济结构”。
特朗普当然不会用威权形容自己的政治企图,而会采用“多元民主”的概念自况,大致与普京的说法雷同。而这可能是泛西方国家人民在厌倦了主流中左派的失败后,未来逐渐将趋于一致的看法:强人政治才是解决当前困境的答案。
一旦美国发生威权转型,台湾问题就会产生变化,而其答案已在特朗普这一年来的发言略显端倪——与台北切割,与北京交易。
特朗普向台湾要保护费,只有不断喊价,没有还价空间,因为台湾是“小偷”,偷走了“100%”美国芯片生意。截至目前为止,拜登已从台积电挖走了650亿美元(本土投资),特朗普的胃口只会更大。个人估计是上千亿美元起跳,毕竟,台积电身家约1万亿美元,按特朗普简单粗暴的计算方式,上缴10%很合理。
军事投资是另一个钱坑,特朗普的喊价是台湾GDP的10%,相当于本岛年度总预算的8成,约700亿美元。听起来不可思议,但他的“穷台”策略,却也是与北京谈判的一种筹码,而这可不是深层政府的传统作风,后者处理台湾问题的模式旨在实现“长期勒索”(对两岸皆然),但特朗普可能希望一次到位,只争朝夕。
换言之,如果不能最大程度铲除打着民主旗号的深层政府,特朗普基本无法一次性从台湾问题中回收巨额利润,同时甩掉政治包袱。而放眼全球各角落,类似的“提款机”可也不少。
必须说明的是,重建美国制造业,在基础建设的部分,根据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估计,10年内要花费2.6万亿美元。拜登于2021年开出了一份基建与就业计划,开支是3-4万亿美元。如果我是特朗普,当然也会将眼光转向“海外提款机”,抛售政治祖产换现金,但拜登无法这么做,毕竟,包裹着铁拳的天鹅绒手套不能放弃。
如此即知,为何当媒体问到如何处理台湾问题时,哈里斯只有傻笑,没有答案。一方面,她真的不知道,另一方面,深层政府近四年来在台湾问题上碰了一鼻子灰,现在还没想清楚未来四年要怎么办。
说到底,当前的美国民主制度已无力解决外部问题,拜登四年的挺台“言论”不少,但成本为零,每每遇到解放军围台军演,美国铁拳自动收回,徒留天鹅绒手套落在台海,深层政府并未在此实现什么胜绩,还倒欠台湾205.3亿美元的未交付军品,因此哈里斯除了傻笑以对,又能说什么?
需要提醒的是,特朗普执政时,也不乏“反孤立主义”的作为,如放弃“中程核武条约”和“开放天空协议”,俄乌冲突的滥觞,以巴冲突的起源,特朗普都无法卸责。我们权且将这些事例看作“第一任期的无奈”,但也不能否认特朗普有为短利而向深层政府妥协的纪录,所以才说,若再度当选,未来他很可能会在各种概念标签中游移,若认为特朗普能成功铲除深层政府,也是过高的期待。
话说回来,谁也不敢低估特朗普的“威权愿望”,以及他实现愿望的才华,而且,这是一个近80岁的“老人精”,他会想为自己在历史中留下些什么,而“瞻前顾后”不是老人的包袱。
“哈里斯与赖清德”的组合,十分无趣,两个草包撞在一起不会有什么火花,但“特朗普与赖清德”的组合,激情戏码显然不会少,若这种组合还不能大幅推进统一进程,那连我也懒得关心台湾问题了。
铁拳,我只想看到铁拳,不想再看到天鹅绒手套,这四年的伪善戏码实在令人作呕,我希望注重性价比的人能担任美国总统,彻底做一次台湾估值,然后抛售,这是两岸最好结局,没有之一。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
“反华急先锋”将成美国国务卿?
2024-11-12 11:21 美国政治 -
澳最新民调出炉,“人们看破了‘中国威胁’的迷雾”
2024-11-12 11:13 -
美国押注这条铁路挑战中国地位,但…
2024-11-12 10:50 非洲之窗 -
苏林与特朗普通电话,邀请他再次访越
2024-11-12 10:41 -
日本政府回应这一幕:吃了感冒药
2024-11-12 10:40 日本 -
中方最快明年年初在福岛核电站厂区内采样
2024-11-12 09:38 日本 -
“俄罗斯与伊朗这一步,值得骄傲”
2024-11-12 09:36 伊朗局势 -
“共和党拿下众院,特朗普将拥有超级执政权力”
2024-11-12 09:29 美国大选 -
特斯拉大涨近9%,比特币升破8.8万美元
2024-11-12 08:11 观网财经-海外 -
日本新一届石破茂内阁成立
2024-11-12 07:27 日本 -
-
“特朗普还没上任,美国在这里已落了下风”
2024-11-11 23:31 中国-拉美 -
“他权力过大,美国打算明年换人”
2024-11-11 23:19 -
以色列新任外长:目前巴勒斯坦建国并不现实
2024-11-11 22:57 巴以恩仇录 -
台欲交150亿美元“保护费”向特朗普示好?
2024-11-11 21:42 -
离任前,博雷利视察乌军“前线”
2024-11-11 21:25 乌克兰之殇 -
朔尔茨重申:愿“很快”与普京恢复对话,但…
2024-11-11 20:51 乌克兰之殇 -
商务部决定,11月15日起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
2024-11-11 20:30 欧洲乱局 -
“纯属虚构”
2024-11-11 19:34 -
“特朗普就职前,美国进口商要从中国抢货了”
2024-11-11 18:43 中美关系
相关推荐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评论 113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评论 205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评论 172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评论 118“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257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