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雁默| 破解统一难题2:如果中国台湾成了恐怖袭击帮凶?
最后更新: 2024-11-12 11:20:57【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雁默】
黎巴嫩遭“低科技恐怖袭击”事件甫一发生,震波就已传递至东亚。从两岸的角度看,主要问题有两个层面:论供应链安全,以前主要怕“断链”,现在还怕被“武器化”,此次事件是否将深刻影响本区科技制造业发展,此其一。如果台湾成了恐怖袭击的帮凶,或已是帮凶而未来还会常态化,并遭到报复,大陆当局该如何处理变局。此其二。
在供应链中埋“地雷”,对于信息及通信电子制造业而言,过去是不可想象的情景,这可是两岸贸易主力,如果此一联系随着两边敌对情绪不断升高而被武器化,哪怕只是一例恐怖袭击个案,后果都不可收拾。
是的,可能性很低,但摩萨德开启了我们的想象。是的,以色列并未承认犯行,但也未否认。
谁在供应链中埋“地雷”?
就当前的案例看问题,台厂金阿波罗一推六二五,称只是授权商标(俗称贴牌),设计制造都不是在台湾,而是由匈牙利的BAC公司包办一切。如果这是真相,那么问题比想象中更大——贴牌现象是不是巨大的安全漏洞?
贴牌制造,是业界的一个普遍现象,但一般而言,会由原厂提供关键材料或零件,于买方端组装成品,此举是为了节省运费,或是避税。不提供材料零件的纯授权现象较少,因为毕竟事涉品牌名誉以及法律问题。原厂纯授权,得对买方有十足的信任与了解,或原厂仅能靠卖商标存活才会出现。
金阿波罗公司虽小(员工仅40人),但远不至于得靠卖商标续命。况且,此案中一台寻呼机授权金只有15美元,真主党也才订购5000台,生意小到不值一提。
那么,金阿波罗对BAC公司现况很了解吗?显然也不是。事发后,BAC被查出是空壳公司,匈牙利政府也否认BAC在本土有设厂。这意味着金阿波罗对商标授权处理非常随便,买方要在产品中放炸药简直轻而易举,而此一现象是不是两岸信息及通信产品贸易的普遍现象,值得深入调查。
金阿波罗公司董事长许清光向媒体发表声明,称黎巴嫩爆炸寻呼机不是在台湾生产视频截图
再者,从法律面来看,金阿波罗根本不可能置身事外,因为授权需要符合信息安全管理办法,以及CMMC标准(Cybersecurity Maturity Model Certification,网络安全成熟度模型认证)。
依法规,授权厂与买方之间必须有严格的管理程序和风险评估,授权厂有权利与义务监控买方的设计与制造过程,以免买方违反国际制裁,或用于军事用途等规范。而金阿波罗显然对法规毫无所悉,或基本无视,事发后,也拿不出可供其卸责的相关合约条款,以证明其符合安全程序。
换言之,黎巴嫩政府完全有权控告金阿波罗,也应该这么做,让国际司法机构介入调查。
讽刺的是,“低科技恐怖袭击”事件立即让美国“清洁网络”倡议者借机强调了其合理性,而加入此一倡议的台湾,却引发了“不清洁”的疑虑。这是另一种可能,即台“经济部”所声称,金阿波罗的寻呼机是在台湾生产制造,只是并未出口至黎巴嫩,“台湾制造”也不具备爆炸造成死伤的可能性。
台“经济部”的说法与金阿波罗相矛盾,后者想完全撇清,前者则承认是台湾制造,但“出口后遭改装”。此一矛盾,显示台湾当局不希望国际社会怀疑台湾制品“不干净”,而金阿波罗的“贴牌”撇清之说,却凸显了台湾制品的重大安全漏洞。
个人深切怀疑“凶器”是在海外遭改装的说法,倾向认为爆炸物是在生产过程里就被置入,因为改装5000台呼叫器,工程也不算小。因此,重点在于生产地到底在哪里,目前仍是谜团。不太明白为何黎巴嫩政府尚未公布进口资料,在此资料上顺藤摸瓜,作案地点应该不难查。
台湾到底是不是恐怖主义共犯,必须有一个答案,因为顺着“清洁网络”的思维,舆论很快就将“低科技恐怖袭击”事件与中国大陆联系起来,尽管大陆与黎巴嫩遭遇的恐袭事件一点关系也没有。
到底是谁“不干净”?台湾是肇事嫌疑人,却有人想借机对大陆泼粪。此举虽然卑鄙,但却值得大陆当局重新审视两岸信息及通信贸易上的安全漏洞。
大陆需要警惕的是,台湾与美国及其盟友之间,愈来愈重视科技合作。以色列国会议员于今年4月窜访台湾,公开宣称的目的,就是利用彼此的工业优势深化伙伴关系。此一事实,也被考虑在这次恐怖袭击的来源列表里,有人质疑,按时间序列,这不能排除是台以合作的恐怖袭击,即便台湾并不知道以色列的工业合作目的,但也属不知情之共犯。
既然嫌犯以色列开了先例,就无法排除美国会与台湾合作,借由供应链通道,对大陆进行各种“袭击”。即便不循此途,按“清洁网络”思维,台方也可以此事件为契机,推出新的供应链转移计划,逼台商在大陆撤资,加速“产业去中”,进一步干扰大陆的投资环境。
我一直主张,要将统一事业嵌入到中国发展轨道里,以前可能还有人认为这是两回事,或只是顺序问题,而现在摩萨德提供了想象,从两岸供应链安全层面看,台美合作对大陆发展是具有破坏性的,而且可以是立即性的。一定会有坏份子想利用摩萨德引发的全球性供应链恐慌,以台湾产业为杠杆,恶化两岸关系,阻碍大陆发展。
供应链安全之外,另一个层次的问题是——如果台湾遭到报复,大陆该如何反应?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
柳州表态:放弃幻想、坚决整改
2024-11-12 10:49 地方债 -
中国4000多年前的宫殿是何模样?陶寺遗址博物馆今日开馆
2024-11-12 09:46 考古 -
早恋男生被女生家长扇耳光后失联,最新进展:已溺水身亡
2024-11-12 08:18 -
首次亮相的“九天”、歼-10CE有多牛?
2024-11-12 07:15 航空航天 -
前亚洲首富吕志和去世,享年95岁
2024-11-12 07:02 -
自然资源部: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
2024-11-11 22:24 观网财经-房产 -
潘功胜:完善应对股票市场异常波动等政策工具
2024-11-11 18:45 金融观察 -
从这十张图,一瞥“中国拯救世界”的史诗
2024-11-11 16:37 减排史诗 -
这样“预防性”逃债?最高法发布
2024-11-11 12:06 -
教育部:学前儿童入园不得组织任何形式的考试或者测试
2024-11-11 12:03 -
月背月壤首次亮相中国航展!
2024-11-11 11:17 航空航天 -
教育部:幼儿园聘任工作人员需做背景查询和健康检查
2024-11-11 10:38 中西教育 -
中国货运航天飞机“昊龙”亮相航展
2024-11-11 09:58 航空航天 -
公务员省考新要求!满足这些条件,年龄可放宽至40岁
2024-11-11 07:12 -
依法执行任务,请予配合
2024-11-11 07:07 国家安全 -
中国,找到一条“拯救世界”之路!
2024-11-10 20:00 减排史诗 -
中国首家外企、七届进博全勤生:看好中国发展
2024-11-10 19:44 进博会 -
海外博主探进博|黑科技大揭秘!进博会上的未来趋势
2024-11-10 16:56 进博会 -
“教育局局长到学校陪餐,每月不少于一次”,福州公布新规
2024-11-10 15:57 中西教育 -
第七届进博会按年计意向成交金额超800亿美元,增长2.0%
2024-11-10 15:45 进博会
相关推荐 -
想得挺美:收中国的钱,反哺美国“冠军” 评论 165多家美企施压中国供应商降价,“中方不会容忍” 评论 360升级!美防长撂狠话,胡塞:瞄准所有美军舰只 评论 210国安部曝光4名“台独”网军分子 评论 464“特朗普想搞新世界秩序,但美元要先遭殃” 评论 68最新闻 Hot
-
美国要鸡蛋,欧洲国家不肯给:我们自己也不够
-
想得挺美:收中国的钱,反哺美国“冠军”
-
“特朗普苦了美股,反倒美了中欧”
-
“欧盟关税下,欧洲车企与中国走得更近了”
-
菲总统亲姐姐有不同意见:参院将调查杜特尔特被捕
-
多家美企施压中国供应商降价,“中方不会容忍”
-
“我和普京约好时间了,要谈发电厂和资产分割”
-
“什么时候了还在指望美国,痴心妄想!”
-
“出差”8天,“加班”9个月,终于看到了回地球的曙光
-
升级!美防长撂狠话,胡塞:瞄准所有美军舰只
-
中国顶尖人才来自美国?斯坦福博士“真相”了
-
莫迪对华最新表态
-
“民主党支持率跌至历史新低”
-
香港《大公报》再发文:饮水思源有担当,背靠祖国谋发展
-
美方直说了:做好“割地”准备吧,加入北约也没戏
-
怕美国针对,法国总理“窝里横”:欧盟这么搞不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