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雁默:禁忌的吊唁之旅,赖清德兔死狐悲
最后更新: 2022-07-14 09:53:52阴魂不散的李登辉,与美国的警惕
安倍生前打台湾牌的性质是借力使力,以反华前驱的姿态,钻台海问题的空子,诱导美方对日松绑,实现国家正常化与扩军。
因此,美日关系的升温,并不代表安倍亲美,实情正好相反,他想趁美国走下坡路,正对中国崛起惊疑不定时,挣脱美方对日本的管控。而在目的达到前,必须做足亲美姿态,印太战略,便是安倍对美国下的药。
这想法其实来自于李登辉。
根据《李登辉秘录》作者何崎真澄的说法,李登辉与安倍晋三的关系有如“师徒”,李登辉2010年时鼓励安倍晋三“再当一次首相”,并建议他修宪、成立“国家安全保障会议”(NSC),加强日本自身的吓阻力,减少对美国的依赖。
2年后,安倍重回首相官邸;3年后,日本成立“国家安全保障会议”(NSC);6年后,安倍宣布“自由开放的印太”战略(FOIP),此概念随后获特朗普政府青睐,为祸至今仍“方兴未艾”。一切都仿佛在按照“岩里政男”的毒计走。
最后一步,便是修宪。安倍虽没能在生前完成此愿,但按近日的选举结果来看,日本修宪已势在必行。
李登辉与安倍(资料图/台媒)
修宪、扩军、减少对美依赖,日本右翼就快完成最后几块拼图了。安倍遇刺身亡后,这股势力是借此得以加速达标,还是自此失去推力,端视美国如何处理日本修宪后的可能暴冲。
日本扩军,美方乐见,但若日方有意降低对美依赖呢?事涉美国大战略,答案很难简化。从美国对台湾强力支配的迹象来看,此时此刻,美方亦会强化支配日本的力度,而不会坐视日方脱离掌控。
这便是为何,日本修宪,美方态度始终讳莫如深。毕竟,安倍这一年来大力鼓吹美对台政策应转为“战略清晰”,甚至主张将台湾纳入“美日安保”,触动华盛顿敏感神经。
不过,上述简略分析,适用于以前的美国;现在的美国,已不好说会不会继续延续正常的战略轨道。
拜登团队内部在对华政策上,已经分成两派,而来自日本的外部干扰对民主党政府是加分还是减分,就看哪一派得势。观察点,就看对华关税的最后定论。
李登辉路线,是对内部操弄民粹催生安全恐惧,对外部采取欺骗与迷惑的策略,安倍算是实践得很彻底。
重点在于,日本右翼在本质上就不是亲美的政团,甚至具有危险性,美国政界精英其实也清楚。安倍遇刺身亡,美方恐怕是皮哭肉不哭,因为日本增加军费的趋势几已确定,若美国决策还维持正常轨道,接下来就是防止右翼走得太远。
换言之,安倍完成了美方的愿望,自己的愿望则未完成。但李登辉阴魂不散,日本增速右倾,恐也回不了头。
台日的禁忌关系,与“台独金孙”
“禁断”在日文中通常指不伦的关系,中文意思是“戒绝”。本文提到这个词,有时是中文意思,有时是日文意思,读者可自行意会。
从中日关系着眼,在建交50周年的当下,日本——尤其是右翼——与“台独 ”长期的暗通款曲,是“禁忌关系”,也是应该“禁忌”的行为,因为它是区域动荡的暗流,是和平土壤里的地雷。
对两岸都有历史纠葛的日本,最不应该触碰台海问题。其一,相较于美国在此议题上的投鼠忌器,日方更容易因自认有靠山而误判形势。
再者,现在的美国,政策缺乏稳定性,尤其在对外政策上,一夜翻转也不奇怪,阿富汗、沙特、以色列、委内瑞拉等都是显例。但是,日本长期一党执政,政策一旦拍板,变更就不太容易,“发夹弯”更是罕见,所以日方的重大政策变化,向来深为周边国家所警惕。
三者,现代日本民意虽以和平为主流,但没有人会低估其民族性“盲从”的那一面。以精英意向马首是瞻的社会,以及与政府关系紧密的媒体,很容易催生鹰派“宁为玉碎”的集体意志,而不像美国内部有强大的分歧因子。
因此,日本打台湾牌,比美国打台湾牌更危险。安倍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就是在利用台湾将中美卷入无尽的争端,好让日本“主权复兴”。
赖清德是台湾“皇民代表”、“台独金孙”、右翼宝贝,掌门人横死街头,台湾堂口之堂主自然要奔丧。只是,台日乃禁忌关系,岸田首相虽“一咬牙一跺脚”放行,却仍得要求赖以“私人行程”掩人耳目,“赖金孙”卑屈吗?一点也不,皇民对日本卑屈是本分,被召唤即是荣耀。
资料图来源:台媒
截至目前,赖清德仍是最被看好的下届岛主,但其右翼色彩如此浓厚,美国始终对赖不放心,因此未来是否有变,值得观察。可以确定的是,美国支配台湾的力度会逐渐加大,应不会乐见日本右翼给赖清德壮胆,再唱一次“务实的‘台独’工作者”。
为了让美国放心,赖清德暂时禁忌了“独言独语”,在蔡英文的阴影下苟且求存。安倍之死,恐让赖分外忐忑,因为右翼进入重新整合阶段,在美国监视下,兴衰未卜。
与赖形同陌路的蔡英文,一旦发现皇民势力自此走颓,或嗓门突然拉高,接班人很可能就不会是赖清德,因为蔡深知美国与日本右翼的抵触。
总而言之,日本政情发展,一时半刻仍会处于扑朔迷离状态,赖清德的动态也是观察指标之一。
赖清德的前任陈建仁,最近才加入了民进党,外界一般解读,这是蔡英文在接班人问题上的活棋,因为美国一直对赖清德有所疑虑,而面目模糊的陈建仁,才是“战略模糊”的首选。
需要注意的是,拜登政府也有可能会将“节制日本右倾”作为对华谈判的筹码,“不节制”虽是昏招,但这届美国政府已使不出什么好招,且难以低估民主党人的非理性激情,谁知会不会“一咬牙一跺脚”,就放飞日本了。
未知数增多,安倍遇刺身亡,不是好消息。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英国保守党党首选举首轮投票:他得票最高,两人出局
2022-07-14 09:42 不列颠 -
武契奇:塞尔维亚走“欧洲道路”,也与中俄保持友好
2022-07-14 09:06 -
克罗地亚将于2023年1月1日加入欧元区
2022-07-14 08:57 观网财经-海外 -
又一次!美国特勤局成员在耶路撒冷袭击女性,被遣返回国
2022-07-14 08:37 美国一梦 -
特朗普和马斯克嘴炮战开启
2022-07-14 07:55 -
朝鲜承认乌东两地独立,乌克兰宣布断交
2022-07-14 07:31 乌克兰之殇 -
拜登称美国保留对伊朗动武的选项
2022-07-14 07:24 -
美国新增感染194123例,死亡877例
2022-07-14 07:24 美国一梦 -
欧盟同意不再阻碍俄货物中转过境,立陶宛让步
2022-07-14 07:02 乌克兰之殇 -
乌粮食出口问题四方会谈就多项问题达成一致
2022-07-14 06:46 乌克兰之殇 -
朝鲜承认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独立
2022-07-13 23:25 乌克兰之殇 -
美国声称伊朗将向俄提供无人机?伊朗、俄罗斯否认
2022-07-13 23:12 伊朗局势 -
美媒:斯里兰卡总统或于今晚从马尔代夫前往新加坡
2022-07-13 22:58 -
俄对外情报局长:波兰想“肢解”乌克兰,计划暴露紧张了
2022-07-13 22:47 乌克兰之殇 -
美国加州对枪支制造商出手,但…
2022-07-13 21:58 美国枪击案 -
拜登落地以色列,伊朗“狠话”先行
2022-07-13 21:54 美国政治 -
德国:分别从8月1日、12月31日起停止进口俄罗斯煤炭、石油
2022-07-13 21:45 欧洲乱局 -
白宫刚打完“预防针”,美国6月通胀数据“破九”
2022-07-13 21:30 美国经济 -
菲外长称南海仲裁案裁决是“最终裁决”,中方回应
2022-07-13 21:24 南海局势 -
美将在太平洋地区新设两个使馆,中方回应
2022-07-13 21:02 中国外交
相关推荐 -
MAGA基本盘还能“忍”特朗普多久? 评论 42从2000兆帕潜艇级热成型钢的“登天”说开去…… 评论 61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评论 134“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评论 176最新闻 Hot
-
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
特朗普“抱怨”后,日本考虑放宽汽车进口安全标准
-
“五角大楼里完全崩溃了”,3名美国防部高官被解雇
-
“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
泽连斯基回应:停火30小时太短,建议30天
-
韩国一战机飞行训练中掉落机炮吊舱和空油箱
-
“美国在地球上跟中国争,却把太空主导地位拱手让出”
-
内塔尼亚胡:摧毁哈马斯前不会结束军事行动
-
超900人签署“反关税宣言”,包括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
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
黄仁勋访华盼继续合作,特朗普回应
-
中国男子在TikTok“神评”美国关税,米尔斯海默秒答:赞同
-
“内地电影票房过亿那一刻,香港电影就被颠覆了”
-
美国税局代理局长刚上任三天就被免,“贝森特抱怨他是马斯克的人”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