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实:医改的出路在哪里?
关键字: 医疗医疗改革医改医保公立医院私立医院【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徐实】
6月13日,国家卫健委等十部委发布《关于促进社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的意见》。笔者随即在观察者网风闻社区发表文章《医改的症结在哪里?》,认为限制公立医院的数量和规模,指望营利性的私营医院解决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逻辑上无法成立,现实中难以操作。凡事有破有立。今天写个续篇《医改的出路在哪里?》,既分析前些年医疗改革的失误,也探讨今后医疗改革健康合理的发展方向。
现行医疗资金结算制度导致资源错配
在我国的公立医院中,过得最滋润的当属301医院、北京医院、北京协和医院等极少数高级别医院,这与其服务对象有关;其次是积水潭医院(骨科、烧伤科),阜外医院(心血管科)等专业性方向极强的“业内高手”。现实中也就他们比较“不差钱”,除此之外,绝大多数公立医院手头都挺紧的,包括许多地区性的大型三甲医院。
在当前制度下,绝大多数公立医院从卫生系统直接获得的财政拨款只能用“少得可怜”来形容。上海市已经是全国财政水平比较好的地区了。根据上海市政府公示的信息【1】,2017年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获得的财政拨款是2.41亿元,全年支出为39.49亿元,医院需要创造37.08亿元的事业单位收入,才能实现收支平衡。
对当前制度比较形象的形容就是:一方面让医院饿着肚子去讨钱,另一方面又让医保基金捂着钱袋不愿给。某些所谓“专家”声称,这种制度体现了“市场博弈”、“充分制衡”;而在广大医务人员看来,这种畸形的制度纯属“逼良为娼”。
公立医院获得的财政拨款还不够付水电费和工资,公立医院不想饿死就必须设法创造收入。迫切的生存压力造成了资源错配:医院为了从医保基金获得收入,首先考虑的不是什么诊疗手段客观上最有效,而是什么诊疗手段更有利于从医保基金那里抠出几个钱来。这直接导致当前突出的过度医疗现象,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输液泛滥,住院泛滥,“大检查”、“大处方”泛滥。
临床给药途径的基本原则是:能口服用药,就不使用肌肉注射;能肌肉注射,就不安排输液。这是因为消化道能够减缓药物吸收速度,药物随血液进入肝脏时,肝脏还能发挥解毒的功能。万一药物产生了不良反应,口服给药途径也会为治疗和抢救提供更长的时间窗口。但是上述基本原则在我国并未得到很好的遵循。我国每年输液量超过100亿瓶,相当于13亿人口每人每年输液8瓶,远高于国际上每年每人2.5到3.3瓶的平均水准【2】。换言之,许多疾病本来可以用安全的口服药物来治疗,却被医院换成了输液,因为输液有利于医院从医保基金套取更多收入。
病人本来不需要住院,医院却主动安排病人住院冶疗。这种怪象被称为“挂床住院”,目的是套取医保基金。这种现象,在床位不太紧张的一级二级公立医院并不少见。其实,还有吃相更加难看的:2019年,国家医保局公布了第二批骗保典型案例,其中,安徽省淮南市毛集第二医院以免费体检为由,获取阜阳市颍上县参合群众信息,编造住院治疗材料,套取新农合基金。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该院共编造450人次虚假住院信息,骗取新农合基金136万元,在16起骗保案例中违法人数最多、金额最高。
“大检查”指的是给病人安排不必要的检查。给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古稀老人做一堆梅毒、艾滋病的检测,这不是搞笑吗?“大处方”则是开一堆疗效不明确的中成药。在医务人员的圈子里,“西药负责疗效,中成药负责收入”是彼此心知肚明的事情。由于医保基金不堪其扰,2017年2月21日,人社部更新了《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这个新版的医保目录对很多中成药的适应症进行了严格限制,使不符合适应症的处方得不到医保偿付。此举稍稍刹住一点中成药“大处方”的风气,但是这类问题至今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在“逼良为娼”的制度下,公立医院为了维持生存,不得不采取最有利于从医保基金套现的诊断治疗手段,而不是性能价格比最高的诊断治疗手段。过度医疗造成了严重的医保资源浪费。比方说,原本¥2000就能治好的病,医院却要设法花上¥10000,以便从医保套现。可是医院要是不这么做,别说升级医院的硬件,连医务人员的工资奖金都没着落。
公立医院和医保基金,一方急着要钱,一方拖着不给。医保基金现在状况艰难:一方面,人口快速老龄化导致医保基金支出迅速增加;另一方面,医院的逐利倾向令医保难以应付,骗保现象仍相当严重,“跑冒滴漏”使得医保不堪重负。两方面因素的叠加,使得许多地方都出现了医保基金拖欠公立医院费用的情况。
2016年,湖南中南大学附属湘雅二院公开拒收长沙市的医保患者,规定“长沙市医保,除危重病人外,只能提供门诊就医,暂不能办理入院就医”。这是因为,长沙市医保长期拖欠湘雅二院医保结算款,医保额度也早已超支,医院不得已,只能拒收医保病人【4】。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最近几年接近年底的时候,多地医疗耗材被医院停用的消息接连传出,甚至普通外科手术大部分止血材料都停了,手术量明显下降。这哪里是“充分制衡”?分明是“两败俱伤”!
“逼良为娼”的制度还使得医患关系极为紧张。病人经常怀疑医生从自己身上榨取不必要的治疗费用,很难建立对医生的信任。近年来,医闹和伤医事件层出不穷,让许多医务人员感到缺少职业尊严、甚至起码的安全感。医务人员在夹缝中做人,进退两难——如果按照性价比最高的方法治疗病人,估计很难完成营收指标;如果优先完成营收指标,很难说对病人没有一丝愧疚。医务人员的本职工作是治病救人,可现实却迫使他们不得不像会计师、谋略家一样,周旋于患者、家属、领导之间,与医保政策斗智斗勇。
现行医疗资金结算制度,其根本的方向性就有问题。方向性的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走得越远,错得就越离谱。而今观之,“市场万能,可以自动解决一切问题”这种源于庸俗经济学的思想,正是改革开放之后形成的新型迷信。破除这种迷信,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解放思想,才能使医疗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
改变公立医院的收入来源是唯一的破局方法
就整体而言,公立医院处于“严重贫血”的状态,基层医院人才不足,大型医院人满为患。某些政策制订者,既要公立医院多干活,又不想增加对公立医院的财政投入。这种“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的“永动机思想”,使得公立医院、医保基金、医务人员、病人群体这四方,全都觉得自己吃了大亏、心气不顺。医疗改革的出路在哪里?出路只有一个——增加对公立医院的财政投入,使医务人员的收入正常反映其劳动价值。
这倒不意味着政府需要大量增加财政收入,毕竟许多地方政府在财政上也不宽裕。大道至简,最简单的方法,可能是可行性最好的——地方政府每年直接从运营的医保基金中划出一块蛋糕,作为对公立医院的财政投入,辅之以全新的公立医院考评体系,以及更为严格的医保报销政策。这套“组合拳”就足以解决很多问题。
有人可能要问:这不是把钱从左裤兜换到右裤兜吗?能解决问题吗?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陈轩甫
- 最后更新: 2019-06-17 07:37:08
-
人民法院报:“一人也可被认定为恶势力”的观点应坚决排除
2019-06-17 07:34 扫黑除恶 -
澳门特区举行第五任行政长官选举委员会委员选举
2019-06-17 07:33 -
习近平致信祝贺光明日报创刊70周年强调 坚持与真理同行与时代同步
2019-06-17 07:13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求是》万字长文:经贸摩擦需要澄清的若干问题
2019-06-17 06:56 中美关系 -
台当局再以“越界”为由强行查扣大陆渔船 扣押渔民
2019-06-16 23:15 -
屠呦呦团队17日发布重大科研新突破
2019-06-16 22:48 科技前沿 -
“快递员下跪”反转后 民警:再遇类似事件仍会“证明”
2019-06-16 22:14 中国雷人秀 -
偷拍女士的丑态,被保洁阿姨拍下
2019-06-16 22:06 中国雷人秀 -
习近平出接受塔吉克斯坦总统授予“王冠勋章”
2019-06-16 21:56 中国外交 -
习近平结束对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国事访问回到北京
2019-06-16 20:56 中国外交 -
老赖女儿高考710分被拒录?假的!
2019-06-16 20:55 网络谣言 -
开除员工后 他又以个人身份起诉华为
2019-06-16 20:23 华为 -
是不是每个爸爸都有同款炸毛牙刷?
2019-06-16 20:03 趣读 -
西班牙再次遣送台籍嫌犯到大陆
2019-06-16 19:20 台湾 -
联合国反恐副秘书长访问新疆
2019-06-16 19:15 中国外交 -
屡禁屡犯,非法行医问题难破解?奉贤下手整治快、准、狠
2019-06-16 18:33 扫黑除恶 -
“上海智造”改变美国市场格局
2019-06-16 18:29 把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落到实处 -
7驴友非法穿越卧龙1人遇难,官方通报处理结果
2019-06-16 17:29 依法治国 -
法共:中美磋商美方出尔反尔,不是大国元首应有做法
2019-06-16 16:41 中美关系 -
某社会组织声称中华穿山甲已功能性灭绝,真的?
2019-06-16 15:58
相关推荐 -
义乌有信心挺过去,心疼美国一秒:他们上哪儿找袜子? 评论 119恐遭监视,欧盟为赴美出差高官发放一次性手机 评论 200“人人都想制造业回流美国,但没多少人想自己下工厂” 评论 169“如果处理不当,还有比美国衰退更可怕的事情” 评论 149回过味了?“不该抗中,是时候‘去美国风险’” 评论 109最新闻 Hot
-
义乌有信心挺过去,心疼美国一秒:他们上哪儿找袜子?
-
摇摆州共和党人急死:中国都说奉陪到底了…
-
“美对华牛肉出口停滞,澳大利亚火速补位”
-
“美国客户急电:SOS!90天内,能发多少发多少”
-
“彪马叔”挨批:吃顿饭的功夫,你就被特朗普耍了?
-
恐遭监视,欧盟为赴美出差高官发放一次性手机
-
美财长:第一个采取行动的人可以得到“最好的协议”
-
“美军挣扎过,但就是绕不过中国”
-
特朗普想几乎全砍联合国、北约经费,有人急了:中俄要填补
-
开幕首日就翻车:大阪世博会标志性建筑漏雨,2亿日元厕所用不了
-
“你不该向一个比你强大20倍的国家开战,然后希望别人给你导弹”
-
哈佛“硬刚”特朗普
-
特朗普自夸上了,“我灵活得很,还帮了库克”
-
“特朗普考虑暂停汽车关税”
-
美国加州突发5.2级地震
-
“人人都想制造业回流美国,但没多少人想自己下工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