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实:发展国产医疗器械还需要什么?
关键字: 医疗器械研发国产【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徐实】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有业内人士提出带量采购不宜轻率地扩展至高端医疗器械领域,因为我国医疗高值耗材行业仍处起步阶段,产业实力薄弱,与海外的实力落差远大于药品行业与海外的差距。
早在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就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把“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列为重点突破发展的十大领域之一。从国家战略的高度上看,医疗器械领域具有高附加值的突出特点。这个行业如果搞不好,外企就会凭借技术垄断收割远超商品价值的超额利润;反过来说,这个行业如果搞好了,中国企业就可以凭借出口医疗器械获取可观的收入。
除了进口替代和出口创汇的直接经济利益之外,医疗器械还会带来间接利益。例如,人工耳蜗和功能性假肢的推广,能够使丧失劳动能力的人恢复劳动能力,对国家和个人而言都是极好的事情。
从纵向发展历程来看,国产医疗器械整体进步较快。中低端医疗器械基本已经实现国产化,甚至还能够做到批量出口。例如,基础外科手术器械、骨科内外固定器械都已经达到了较高的国产化程度。在医疗器械领域,中国已经不算弱国,但是距离强国尚有差距。
这个差距,主要体现在高端医疗器械的国产化程度较低,仍然大量依赖进口。例如,80%的CT市场、90%的超声波仪器市场、90%的磁共振设备均被国外品牌占据。由此可见,发展国产医疗器械已经进入了啃硬骨头的攻坚阶段,关键是在高端医疗器械领域取得突破。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的高精尖医疗器械(图片来源:东方IC)
高端医疗器械的突破口,其实在于研发,而不在于制造。
单就医疗器械的制造而言,中国企业做得相当不错。2010年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大批高水平的代工企业已经成型。只要拿到定型的工业设计方案,放量生产不成问题——iPhone不就是这么做出来的吗?制造有源医疗器械的流程也有可比性。由于珠三角地区医疗器械代工企业的性价比极高,已有相当一部分代工订单来自国外。
所以说,在高端医疗器械领域,中国与欧美的差距在于设计,而不在于制造。只要能完成高端医疗器械的设计,在中国顺利投产是不成问题的。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促进高端医疗器械的研发?
而今看来,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培养健康的行业生态。这就好比先在温室里营造出适宜的温度、湿度,建立起施肥、灌溉的体系,只要播下种子,假以时日,自然会五谷丰登。企业的成功属于概率事件,但是如果行业生态足够好,培养起来的企业足够多,那么哪怕按照概率也会有一批企业最终胜出、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佼佼者。
医疗器械这个行业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生态呢?这个倒是可以参照美国高度成熟的医疗器械行业。美国是医疗器械研发和创新最为活跃的国家,但美国的医疗器械行业基本上只有小型企业和大型企业,几乎没有中型企业。这种格局非常符合医疗器械市场高度细分的特点。
细分市场在英语里有个专属名词,叫做Niche Market。每种医疗器械都有具体的专用用途,例如,腹腔镜这东西,只有做腹腔微创手术的科室才用得着,而小医院一般不做这种手术。因此一个省份的终端客户数量显然是有限的。
而新药研发则不同,获得上市许可的药物可以自动覆盖一个相对较大的适应症群体。例如,我国每年新发肺癌病例约78.1万,粗略估计其中85%应属于非小细胞肺癌。如果开发出一款针对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药物,理论上每年会有66.4万新发肺癌病人成为潜在适用群体——这已大大超过多数高端医疗器械的市场容量。
国家上海新药安全评价研究中心(图片来源:东方IC)
高端医疗器械从研发到销售的整个产品周期,都是在和细分市场打交道。企业能否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在于对细分市场的把握是否到位。
在美国的医疗器械行业,复杂程度不太高的高端医疗器械,很多是由小型企业完成的。例如,有大量创业公司专注于现场诊断设备(POCT),可穿戴医疗设备,以及体外诊断试剂盒的研发。医疗器械的复杂程度不太高,意味着十几个人的核心团队足够吃下一个细分市场,也意味着制造原型设备和调试的成本不太高,所以一个创业公司融资几百万美元足以完成定型设计。因此,在创投机构比较活跃的加州,从事高端医疗器械研发的小型企业遍地开花。
小型企业的优势在于高度专注于研发,思路灵活效率高,因此特别适合技术迭代较快的领域。但是小型企业不会把手伸得太长——在美国,搞定商业保险公司的报销途径、铺开医院的销售渠道,都是非常复杂的事情,小型企业没有资源应付这些。
因此,多数小型企业的商业模式是:用最快的速度完成高端医疗器械的定型设计(包括高度接近工作环境的beta-test,最好能完成药监申报),然后就开始联系合适的大型企业买家,将该医疗器械的技术转让,甚至将整个小型企业打包出售,然后企业的创始人差不多也赚够了。
美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大型企业,比较典型的有美敦力(Medtronic),雅培(Abbott),史赛克(Styker)等等。大型企业的商业模式与小型企业不同,主要做2类事情:
1)不断从小型企业购买技术授权,或直接将其并购,通过“买买买”不断扩充自己的生产线。
如前文所述,医疗器械行业的特点是市场高度细分,具体的细分市场数以百计。大型企业即使整体实力雄厚,但在某些具体细分市场,却有可能缺乏研发力量——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因此,从外部获取技术是非常必要的。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戴苏越
- 最后更新: 2019-03-14 10:01:35
-
偷手机转账不成 他打算给自己充50元话费...
2019-03-14 09:48 中国雷人秀 -
员工聚餐后车祸身亡被认定工伤,公司不服:他没打卡
2019-03-14 09:26 -
习近平两会“金句”来了
2019-03-14 08:56 2019两会 -
许豪杰换个马甲复出?网友:休想!
2019-03-14 08:41 -
邓紫棋还能叫邓紫棋吗?
2019-03-14 08:37 明星那点事儿 -
患上男科疾病要求亲子鉴定 妻子要求对赌30万他秒怂...
2019-03-14 08:10 婚姻故事 -
“夸夸群”风靡高校 不管说啥都能夸
2019-03-14 08:01 趣读 -
成都警方:12名涉事家长阻挠执法被强制带离后释放
2019-03-14 07:41 依法治国 -
“得数学得天下,失数学失脚下,加快培养顶尖人才”
2019-03-14 07:09 中西教育 -
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闭幕
2019-03-13 23:02 2019两会 -
我国自主研发疏浚重器“天鲲号”投产首航
2019-03-13 22:01 中国精造 -
春雨医生官宣“莆田系”医院名单,最多的省是…
2019-03-13 21:53 医患关系 -
全球首试5G远程协同手术,2200公里外“现场”指导
2019-03-13 18:05 医疗改革 -
郭京飞“暴打”姚晨后求生欲爆棚
2019-03-13 17:55 中国电视剧 -
成都名校食堂食材疑发霉致学生便血 省教育厅回应
2019-03-13 16:35 食品安全 -
女子咬破5颗樱桃核被毒晕?专家:吃1公斤都不致死
2019-03-13 16:19 食品安全 -
00后女孩携带“树叶”入境 海关一看惊了
2019-03-13 16:19 中国游客 -
1分钟看习近平“下团组”丨攻坚之年这样打好“收官之战”
2019-03-13 15:01 2019两会 -
“中国怎么还没颜色革命?”女留学生只用一张照片完美回击
2019-03-13 14:29 这就是中国 -
香港委员喊话台盟委员:尽快加入一国两制行列
2019-03-13 14:00 2019两会
相关推荐 -
恐遭监视,欧盟为赴美出差高官发放一次性手机 评论 188“人人都想制造业回流美国,但没多少人想自己下工厂” 评论 169“如果处理不当,还有比美国衰退更可怕的事情” 评论 148回过味了?“不该抗中,是时候‘去美国风险’” 评论 108最新闻 Hot
-
义乌有信心挺过去,心疼美国一秒:他们上哪儿找袜子?
-
摇摆州共和党人急死:中国都说奉陪到底了…
-
“美国客户急电:SOS!90天内,能发多少发多少”
-
“彪马叔”挨批:吃顿饭的功夫,你就被特朗普耍了?
-
恐遭监视,欧盟为赴美出差高官发放一次性手机
-
美财长:第一个采取行动的人可以得到“最好的协议”
-
“美军挣扎过,但就是绕不过中国”
-
特朗普想几乎全砍联合国、北约经费,有人急了:中俄要填补
-
开幕首日就翻车:大阪世博会标志性建筑漏雨,2亿日元厕所用不了
-
“你不该向一个比你强大20倍的国家开战,然后希望别人给你导弹”
-
哈佛“硬刚”特朗普
-
特朗普自夸上了,“我灵活得很,还帮了库克”
-
“特朗普考虑暂停汽车关税”
-
美国加州突发5.2级地震
-
“人人都想制造业回流美国,但没多少人想自己下工厂”
-
欧盟警告欧洲领导人:不准去!
-